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的竞技体育长期以来实行“举国体制”,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种体制暴露出高投入低产出、信息反馈慢效率低、模式固定缺乏创新、重运动成绩忽视文化教育、运动训练的高淘汰率、运动员退役就业难等弊病,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计划经济时期的“举国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同时,随着体育竞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实现我国竞技运动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培养具有高竞技水平、高文化知识、高质量职业素质的“智能”型运动员,是未来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告诉我们,高水平竞技运动只有与教育结合才能发展,否则就会衰退或者受到各种阻碍,这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体教结合”就是将竞技体育融入厚重的文化和健康的人文路径的正途,这才是竞技体育的发展之本、进步之源,高校成立高水平运动队也正是顺应了这种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回顾我国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这二十年,试办工作在探索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高水平运动队的整体素质在摸索中不断地提高。但目前高水平运动队的整体竞技水平仍处在业余运动员水平,大学生运动员还无法胜任在国际、国内赛场上争金夺银的任务,与国外大学生运动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表明仍有诸多因素阻碍着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高校竞技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以108所参加第十一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院校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办队模式和培养体系因素、生源因素、管理因素、教练员因素、学生因素、后勤保障及经费因素等影响因素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其发展方向,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高校领导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目标的认识不明确(2)办队模式和培养体系贯彻不统一(3)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4)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生源受到制约(5)经费投入严重不够(6)后勤保障制度亟待解决(7)高校高水平教练水平有待提高。笔者在分析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以其为我国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1.高校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2.加强“体教结合”,构建“一条龙”人才培养机制;3.完善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4..建立、健全高校教练员激励、培训、上岗机制;5.加大投资力度,多方筹措资金;6.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问题提出
  • 1.2 论文选题依据和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现状综述
  • 1.3.2 国外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现状综述
  • 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的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运动员培养目标定位
  • 3.1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界定
  • 3.2 高水平运动队培养目标定位
  • 4. 主要影响因素研究
  • 4.1 高校办队模式和培养体系的因素
  • 4.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选材因素
  • 4.2.1 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政策
  • 4.2.2 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来源
  • 4.2.3 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入校前的训练年限状况
  • 4.2.4 高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等级状况
  • 4.3 政策管理因素
  • 4.3.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校的学籍管理
  • 4.3.2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校的学习、训练管理
  • 4.3.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竞赛管理
  • 4.3.4 高校关于教练员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 4.4 物质保障因素
  • 4.4.1 高校训练场地、器材等设施的现状分析
  • 4.4.2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后勤保障
  • 4.4.3 高校运动队的经费来源问题分析
  • 4.5 学生因素
  • 4.5.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训练状况
  • 4.5.2 高校运动员的训练动机因素
  • 4.5.3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校训练效果及影响因素
  • 4.6 教练员因素
  • 4.6.1 高校教练员的学历、职称结构
  • 4.6.2 高校教练员的年龄结构及运动水平、执教年限结构
  • 4.6.3 高校教练员的学习培训情况
  • 4.6.4 高校教练员的带队动机情况
  • 4.6.5 高校教练员对自身业务能力的认知情况
  • 4.6.6 高校教练员对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认知情况
  • 4.7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毕业的就业和发展状况
  • 4.7.1 高校优秀运动员输送情况
  • 4.7.2 高校运动员毕业发展和毕业取向情况
  • 5、结论与对策
  • 5.1 结论
  • 5.1.1 高校领导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目标的认识不明确
  • 5.1.2 在办队模式和培养体系贯彻不统一
  • 5.1.3 高校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 5.1.4 高校高水平的生源受到制约
  • 5.1.5 经费投入严重不够
  • 5.1.6 后勤保障制度亟待解决
  • 5.1.7 高校高水平教练水平有待提高
  • 5.2 对策
  • 5.2.1 高校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 5.2.2 加强“体教结合”,构建“一条龙”人才培养机制
  • 5.2.3 完善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
  • 5.2.4 建立健全高校教练员激励、培训、上岗机制
  • 5.2.5 加大投资力度,多方筹措资金
  • 5.2.6 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校高水平教练员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调查问卷
  • 在校期间学术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普通高校高水平竞技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