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融与永明时代 ——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王融与永明时代 ——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论文摘要

南齐永明年间的文学,以所谓“竟陵八友”为代表人物,向来被认为是六朝文学的一个辉煌时期。而永明体运动作为近体诗律的先声,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竟陵集团中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永明体运动的领导者王融,却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王融其人及其文学,又是与南朝贵族社会和贵族文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堪称是后者的集中呈现形态。本文即以“王融与永明时代”为题,尝试通过史实考论和文本分析,对南朝贵族与贵族文学整体作一透视。论文基本架构及讨论内容如下:绪言:概要提示全文对王融及其文学研究所获得的结论。阐述关于六朝贵族与中世贵族文学研究的方法论相关问题。王融研究史综述。上篇“历史篇”。第一章:王融家世在南朝贵族社会中的最高谱系。其祖父作为贵族代表与皇权对抗的悲剧,以及由此造成的家庭衰落。父亲不达对王融人生的影响。第二章:从南朝贵族官僚体制出发考论王融的生平仕宦。少年生活的边郡环境及性格成因。举秀才的必要性与意义。起家官的定位。从地方回归中央,借助竟陵王之力越级晋升,回归高等贵族社会的过程。第三章:王融的整体形象。王融的高门之傲,以及与寒门发生的冲突;作为南北方文化偶像的活跃身影;外交方面的突出表现,对北伐收复的热衷。第四章:从南齐前中期政治史中皇室时代更替,以及高门贵族与寒门冲突对抗的角度,考述永明十一年王融拥立竟陵政变的始末原委,复原王融生命悲剧的真相。结束语:归纳王融历史评价的变迁,总结本文通过研究获得的,作为南朝贵族的王融整体像。下篇“文学篇”。发端语:追溯古今王融文学的评价、研究历程,提出本文的文学研究方法。第五章:对王融代表作《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作细致的文本分析,指出其中的典故运用具有“金缕玉衣式”的特征,造成文学复杂的重层结构;文脉上的潜进暗转特征;以及各种特殊的用典效果。并且将其置于南朝《曲水诗序》的系谱中进行观察。第六章:从六朝哀策文的发展历史出发,比较研究王融《皇太子哀策文》与谢朓《明敬皇后哀策文》,指出南朝宫廷文学中存在的模板化潮流,勾勒哀策文模板化的进程,明确王融在其中的定位。第七章:王融的佛教文学,包括《法门颂》与《法乐辞》两种系列作品中分别存在的问题。从汉魏六朝颂体发展与佛教文学交织作用的角度讨论《法门颂》体式的形成。从文学来源的角度对勘佛传,指出《法乐辞》所依据的多种佛传渊源,以及异域题材与汉地风调的交错呈现。终章:立足于史料考证,指示可能推进永明体运动的三种视角转换:基于对王融“贵公子孙”身份的考证,要求从文献考证和理论分析转向文化史研究;基于对海外最新成果的引介,提倡从后知式的近体诗律对照研究法转向无特定指向的规律探求研究;基于南齐贵族与寒门对抗的历史潮流,指明贵族文学所具备的重视经典性以及追求模式性,追究永明体运动在这一整体文学潮流中的定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王融生平及其文学
  • 二、六朝贵族的研究立场——时代史与个人史之间
  • 三、贵族文学的研究方法——六朝文学的另一种视角展开
  • 四、研究史综述
  • 历史篇
  • 第一章 家世——从云端跌落的贵公子孙
  • 第一节 七叶重光——宋齐时代的琅琊王氏
  • 第二节 贵公子王僧达——皇权下的贵族悲剧命运
  • 一、王僧达、谢灵运比较论——南朝前期的一种贵族像
  • 二、贵公子的悲剧——在皇权与寒人阶层之间
  • 第三节 王道琰与谢氏——飘零坠落的名门之后
  • 一、王道琰
  • 二、谢氏
  • 第二章 仕途——青云直上的贵族官僚生涯
  • 第一节 落魄公孙的起家之路——举秀才与王府参军
  • 一、少年王融的居住环境
  • 二、王融举秀才的必要性及意义
  • 三、起家晋安王南中郎板行参军
  • 第二节 特殊跳级的光明仕途——从司徒法曹行参军到秘书丞
  • 一、竟陵王司徒法曹行参军
  • 二、超迁秘书丞的意义
  • 第三节 稳步升进的中枢要职——从丹阳丞到中书郎
  • 结语
  • 第三章 形象——南朝贵族社会中的王融像
  • 第一节 高门之傲——贵族社会崩坏初期的贵族与寒门之争
  • 一、王融与沈昭略的冲突
  • 二、宋齐王氏对寒门的排斥
  • 三、宋齐时代寒门与高门的同化与对抗
  • 第二节 少年天才——作为永明时代偶像的王融
  • 一、声兰岱北的文化偶像
  • 二、"王融称字不称名"辩
  • 第三节 外交表现——北伐收复与文化外交
  • 一、"好功名"与北伐恢复
  • 二、《上疏请给虏书》中的文化征服主义
  • 三、机锋辩捷的外交应对
  • 四、在北伐功名与文化征服主义之间
  • 第四章 落幕——从永明政局看拥立竟陵政变始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长久太平之后的急遽震荡
  • 一、南北朝史上转折性的一年
  • 二、政变舞台的基本构成与深层透视
  • 第二节 萧齐前中期王朝核心构造——风气转变及世代传承
  • 一、齐高帝、武帝朝务实尚俭的寒门家风
  • 二、第三代继承人的转变——文惠、竟陵的文雅奢侈倾向
  • 三、萧齐皇室四角稳定结构及其崩坏
  • 四、西昌侯萧鸾——贵族政治中的危险因素
  • 五、晋宋故事:萧子良登位的现实可能性
  • 第三节 永明政局大势——贵族集团与寒门集团的对峙
  • 一、贵族路线:王俭、文惠与竟陵
  • 二、寒人路线:萧鸾、寒门武将与武帝东宫亲信
  • 三、王俭与王晏及中书舍人群之争
  • 第四节 政变始末——文献谜团中隐藏的真相
  • 一、三种版本的政变物语
  • 二、政变中的王融
  • 结束语:在历史中变迁的王融像
  • 文学篇
  • 发端语:前人眼中的王融文学
  • 第五章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金缕玉衣式的文学
  • 第一节 《曲水诗序》的时代文化背景
  • 第二节 《曲水诗序》的文本分析
  • 一、典雅平正:文章的整体构成
  • 二、金缕玉衣般的手法:以典故推进叙述
  • 三、文脉的潜进暗转
  • 四、用典的各种特殊手法
  • 第三节 《曲水诗序》的周边问题
  • 一、《曲水诗序》谱系的展开:与颜延之之作的比较兼与森野繁夫氏商榷
  • 二、王融文学的特征:与《齐明王歌辞》的比照
  • 结语
  • 第六章 《皇太子哀策文》——南朝宫廷文学的模板化潮流
  • 第一节 模板文学——王融、谢朓《哀策文》合论
  • 一、短序部分
  • 二、哀辞部分
  • 第二节 哀策文和中世皇室葬仪
  • 第三节 从哀策文发展史看南朝模板文学潮流
  • 一、哀策文的发展过程
  • 二、一种理论假设:南朝宫廷文学中的模板化潮流
  • 附论:《宋孝武宣贵妃诔》非哀策辩
  • 第七章 《法门颂》与《法乐辞》——王融的佛教文学
  • 第一节 王融与佛教——信仰抑或选择?
  • 第二节 《法门颂》——序列性的南朝组颂
  • 一、《法门颂》的基本情形
  • 二、《法门颂》的序列性体式——从汉魏六朝颂体演变史出发
  • 三、字数组合中的世界秩序——与《佛菩萨赞》及《明堂歌辞》对看
  • 四、《法门颂》文本的内部比较——四言、五言与七言成熟度的差异
  • 第三节 《法乐辞》——佛传的改造方式
  • 一、《法乐辞》的撰作与题名
  • 二、《法乐辞》的佛传来源——从马瑞志的失误出发
  • 三、异国题材与汉诗情调——相通元素的融合
  • 终章 南朝贵族社会与永明体运动——三种转换视角
  • 第一节 《诗品》"贵公子孙"解——王融在永明体运动中的定位
  • 第二节 从无规律中寻求规律的运动
  • 第三节 南朝贵族社会·贵族文学·永明体运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魏六朝哀策文的职能演变[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 [2].南朝哀祭文考论[J]. 北方论丛 2013(01)
    • [3].李吉甫编纂的诗文总集考论[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5)
    • [4].《文心雕龙》与《文选》哀体之辨析[J]. 大众文艺 2010(01)
    • [5].南朝抒情序文析论[J]. 文艺评论 2013(02)
    • [6].《昭明文选》哀辞浅析[J]. 语文学刊 2016(03)

    标签:;  ;  ;  ;  ;  

    王融与永明时代 ——南朝贵族及贵族文学的个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