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合评价法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研究 ——以辽宁为例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研究 ——以辽宁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加快和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信息、物流、金融保险、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且在新一轮的国际分工中抢占了发展的先机。《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称,在OECD国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与专业经营性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1/3。2009年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约为6万亿美元,占美国服务业增加值的70%以上,约为美国GDP的48%,俨然,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与今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源。辽宁作为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联接部,作为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前沿地带,自2003年9月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以来,经济连续多年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5年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488.34亿元,占服务业比重为48.3%,占GDP比重为17.5%。到2009年时,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为2505.4亿元,占服务业比重为42.5%,占GDP比重为16.5%,实际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61%。但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国际化都市相比,与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相比,辽宁省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因此,分析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明晰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发展的定位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对于明确辽宁省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和竞争力理论的基点出发,寻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内涵;然后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论文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第一章,导言。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结构和内容,最后论述了本文的独立工作与创新点。第二章,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概念阐述与文献回顾。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理解,其次论述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及其发展的成因与机理,最后对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与总结。第三章,从整体发展水平与行业竞争力比较两个角度研究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发展的实力与潜在动力。首先,运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对辽宁省2000-2009年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整体状况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研究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竞争力。第四章,运用改进的Copeland组合评价法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首先,构建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AHP)等单一综合评价方法对2009年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再运用改进的Copeland组合评价法改进单一评价方法的结果。第五章,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其未来研究展望。总结全文的内容,提出一些政策启示和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独立工作及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实力分析较为全面。不仅从总量水平上考察了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还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第二,在对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进行区域比较分析时,采用了改进的Copeland组合评价法对单一综合评价方法的结果进行组合,也是本文的一大亮点。因为改进的Copeland组合评价法不仅避免了单一综合评价法经常引起的质疑,也对传统的组合评价法的缺陷进行了改进。此外,本文还系统的梳理了近50年生产性服务业概念的演变及其理论的发展,为建立更加全面合理的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最重要的两个研究结论为:第一,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总体较强,但子系统竞争力未实现均衡发展;第二,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竞争力有所差异,其中房地产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业的竞争力相比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实际意义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 1.4 本文的独立工作和创新点
  • 第2章 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概念与文献回顾
  • 2.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
  • 2.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 2.3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因与机理
  • 2.4 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文献回顾
  • 第3章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研究
  • 3.2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的发展状况研究
  • 3.2.1 行业发展状况总体认识
  • 3.2.2 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竞争力分析
  • 第4章 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研究
  • 4.1 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3 部分指标的解释
  • 4.2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取
  • 4.2.1 几种单一综合评价方法
  • 4.2.2 改进的Copeland组合评价法
  • 4.3 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 4.3.2 基于单一方法的综合评价
  • 4.3.3 基于改进的Copeland组合评价法的分析
  • 4.3.4 各省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分类及地域分布
  • 第5章 结语
  • 5.1 基本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种网络系统风险组合评价的方法[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0(06)
    • [2].组合评价法与单一评价法合理性的比较[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16(01)
    • [3].基于组合评价的经济发展质量测度与时序分析——来自中国1978—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J]. 财贸研究 2016(03)
    • [4].基于组合评价法的公立医院大型医用设备购置评价分析[J]. 中国医学装备 2020(01)
    • [5].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组合评价研究——以湖南为例[J]. 湖南社会科学 2019(02)
    • [6].科技期刊的组合评价方法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04)
    • [7].就业质量的组合评价研究[J]. 东南学术 2015(01)
    • [8].基于组合评价理论的城区竞争力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14(10)
    • [9].市域经济发展状况最佳组合评价方法的筛选[J]. 生态经济(学术版) 2010(01)
    • [10].组合评价模型在河南省主要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中的应用[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04)
    • [11].农村信用社支农效率组合评价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3(05)
    • [12].物流服务供应商组合评价方法研究[J].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13].企业知识管理绩效组合评价模型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12)
    • [14].组合评价法在医院医疗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 2018(01)
    • [15].基于组合评价模型的河南城市经济实力的衡量与评价[J]. 河北企业 2016(01)
    • [16].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资风险组合评价模型的构建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4(04)
    • [17].领导者全球心智组合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J]. 管理现代化 2014(05)
    • [18].基于集对分析的组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3(03)
    • [19].基于极值法的学术期刊组合评价研究[J]. 图书与情报 2009(04)
    • [20].基于组合评价法的铁路专业技术岗位评价要素权重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20(06)
    • [21].平均值组合评价方法的优良性研究[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8(20)
    • [22].组合评价模型在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1)
    • [23].基于离差最大化的组合评价模型对产业技术创新评价的应用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8(05)
    • [24].省级政府网站兼容一致性组合评价方法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0(03)
    • [25].组合评价法在福建省新农合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9(01)
    • [26].安徽省城市人才吸引力组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9(02)
    • [27].组合评价法在医疗服务质量评价中的运用研究[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2019(07)
    • [28].基于组合评价法的装备保障方案评价[J]. 兵工自动化 2018(02)
    • [29].基于组合评价的各省级行政区域基础设施投资效率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9(11)
    • [30].山东省城乡统筹的组合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16(10)

    标签:;  ;  ;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生产性服务业区域竞争力研究 ——以辽宁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