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应用研究

我国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资产证券化于上世纪70年代发源于美国,90年代开始迅速向全球扩展,并与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一起成为现代三大主流融资工具。我国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针对我国的现状,学术界已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以求为我国资产证券化寻找突破之路。目前国内的学术界偏重于对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研究,对应收款证券化讨论较少。另外,我国存在相关制度环境瓶颈,也制约了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发展。应收账款证券化为企业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融资途径:企业把与其他企业的贸易应收账款集中交付给银行,银行作为发起人把应收账款整理后形成资产池,然后再把其中的应收账款转移给特殊目的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最后由SPV向投资者发售应收账款支持证券,应收账款回收现金流作为证券的本息支付给。此模式发行的证券是以应收账款未来产生的可预见现金流作为支持的。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国外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实践经验及制度环境的比较,运用资产证券化理论,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为我国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发展探索可行模式。并且,本文分析现有国内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案例,以为应收账款证券化在我国的进一步开展提供示范效应和经验。另外,本文以TCL集团为案例,探讨了TCL集团乃至整个家电行业进行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具体操作与操作效应。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1 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安排
  • 2.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 2.1 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内涵
  • 2.2 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参与主体与运作流程
  • 2.3 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基本原则
  • 2.3.1 基础资产未来现金流原理
  • 2.3.2 资产重组原则
  • 2.3.3 风险隔离原则
  • 2.3.4 信用增级原则
  • 2.4 国外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基本模式比较分析
  • 2.4.1 特殊目的机构的形态与交易架构
  • 2.4.2 会计确认、计量与报表合并
  • 2.4.3 法律规定
  • 3 我国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障碍与模式构建
  • 3.1 我国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障碍
  • 3.1.1 基础资产自身障碍
  • 3.1.2 资本市场制度障碍
  • 3.1.3 法律制度、会计规范等并不健全
  • 3.2 我国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模式构建
  • 4. TCL 集团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假设分析
  • 4.1 TCL 集团的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 4.2 TCL 集团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4.2.1 基础资产可行性
  • 4.2.2 成本收益分析
  • 4.3 TCL 集团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具体运作
  • 4.4 TCL 集团实施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案例总结
  • 5.我国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完善与论文不足
  • 5.1 我国发展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的完善
  • 5.1.1 建设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
  • 5.1.2 信用体制的构建
  • 5.1.3 完善法律体系
  • 5.1.4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 5.1.5 建立中介服务机构
  • 5.1.6 强化政府在证券化过程中的推动、监管作用
  • 5.2 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我国贸易应收账款证券化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