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过滤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品过滤与分离装置,特性,应用
过滤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平亮[1](2019)在《新型食品过滤与分离装置的特性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评述了新型食品过滤与分离装置的特点,特别是新近开发的DCF过滤器、MBR膜过滤装置、振动式膜分离装置和水平叶滤机的性能和应用,阐明了最近食品过滤与分离装置的新技术,提出了今后食品分离装置的前景和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期刊2019年10期)
黄缓缓,闵凡飞[2](2019)在《疏水改性对微细石英颗粒过滤脱水特性的影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掌握微细石英颗粒对煤泥脱水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常规药剂和疏水改性药剂对微细粒石英过滤脱水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叁甲基溴化铵(DTAB)对石英脱水助滤效果明显,配制浓度为100 g/L的石英溶液,分别加入60 g/t DTAB和SDBS,DTAB组滤饼水分较低,滤饼水分26.62%,与空白试验组(水分33.24%)相比降低6.62%。(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陈拼,刘泽华,刘剑桥,黄玲玲,王凤予[3](2019)在《无纺布纤维汽车过滤器过滤效率及阻力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无纺布纤维为材料,利用多孔介质结构脱除颗粒物。试验研究表观风速对过滤效率的影响,不同填充率下过滤面积和风速对压损的影响,不同填充率下风速对速度损失率的影响,分析多孔介质过滤机理。结果表明:汽车过滤器过滤效率随表观过滤风量增加而减小至一定值,效率曲线可由y=exp(a+bx+cx~2)表示;随过滤面积增加,材料阻力会降低,结构阻力会增加,压损呈现先降低再增加;风速增加,压损增加;填充率增加,压损增加;风速从0.54 m/s增至2 m/s时,经过过滤器后速度减少量在8%~12%,实测值与模拟值吻合度高。(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9年09期)
余雨,刘国华,何元浦,杨雅琼,王洪臣[4](2019)在《单丝滤布优选及悬浮物特性对其过滤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国标测定单丝滤布的孔径、过水通量及透水阻力,从而优选出过滤性能最优的滤布。探究了悬浮物粒径、浓度及比表面积对单丝滤布过水通量的影响,并采用HERMIA模型分析了单丝滤布的堵塞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悬浮物粒径越大单丝滤布过水通量的下降越明显,过滤后悬浮物中位粒径与滤布孔径的比值均在0.36~0.46;悬浮物的浓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小,在滤布表面的架桥作用越强,形成的滤饼层孔隙越小,滤布越容易被污染。(本文来源于《化工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方中喜,杨朝飞,姜仁坤,于玲[5](2019)在《纯水支架用反冲洗过滤装置污染控制特性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采煤工作面纯水支架液压系统介质污染控制问题,开发了一种具有自洁净功能的自动反冲洗过滤装置,可实现正向过滤及在不拆除滤芯的前提下对滤芯上游污染物的反向清洗,分析了该反冲洗过滤装置的工作过程,应用污染控制平衡理论建立了正向过滤及反向冲洗2个阶段的污染控制模型,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过滤时间内,过滤器出口污染浓度随污染重复过滤因子的增大而增大,而过滤器前后压差随污染重复过滤因子的增大而减小;当过滤器前后压差达到反冲设定压力后,仅用时2.51 s即可完成反向冲洗;过滤装置出口污染浓度可稳定在49个/mL,满足NAS9级要求,反冲洗瞬间输出流量达336 L/min,可满足支架系统使用需求。(本文来源于《煤矿机械》期刊2019年07期)
孟忠伟,杜雨恒,李鉴松,秦源,蒋渊[6](2019)在《模拟碳烟在DPF过滤壁面上沉积特性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可视化单通道试验台架,采用固体颗粒发生器产生来流颗粒使颗粒均匀沉积到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过滤壁面上,使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在线测量过滤壁面上颗粒层厚度和电镜离线观测颗粒层形貌与结构,对碳黑颗粒特性和灰沉积量在DPF过滤壁面上的沉积过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颗粒层厚度曲线,沉积过程可分为深床期、长树期、搭桥期及颗粒层期;而针对过滤压降曲线分为深床期、过渡期和颗粒层期.随壁面过滤速度增大,过滤压降增大,颗粒层厚度增大,形成的颗粒层越致密,且厚度曲线进入颗粒层期的厚度从15μm增加至约30μm.在固定的壁面过滤速度工况下,由于碳黑颗粒特性存在差异,颗粒自身团聚程度越高(SB4A>FW200>PU),对应的最终过滤压降和堆积密度越大.在有灰沉积的工况下,随着灰沉积量从0 g/L增加至6 g/L,沉积碳黑颗粒时,DPF的初始压降增大,但最终过滤压降和碳黑颗粒层的堆积密度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尤其在灰沉积量为2 g/L时同时达到最低.(本文来源于《内燃机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楠,史俊瑞,杨凌,罗宪民[7](2019)在《稀释甲烷/氧气扩散过滤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甲烷质量分数变化对扩散过滤燃烧特性的影响,通过实验对稀释甲烷/氧气在填充床中扩散过滤燃烧的火焰特性以及污染物CO的质量浓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甲烷质量分数从0.138增加到0.288,小球填充高度从40 mm增加到200 mm时,同时存在浸没燃烧和表面燃烧;随着甲烷质量分数的增加,表面火焰的高度升高,CO的质量浓度降低,最低时约为12 mg/m~3;随着填充床高度的增加,表面火焰的高度降低,CO的质量浓度增加,最大时约为420 mg/m~3。(本文来源于《热能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陈拼[8](2019)在《无纺布纤维汽车空调过滤器过滤特性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汽车内空气污染威胁人们健康,颗粒物对人的危害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无纺布纤维汽车空调过滤器的过滤特性及应用进行研究,为过滤器性能的提升和高效使用提供更多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利用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结合的方法研究过滤面积、风速、填充率对汽车空调过滤器阻力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得到气流在通过过滤器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并将模拟值同实验值进行了对比;通过整车实验,研究了过滤器滤料、风速、污染物浓度及吹风模式对过滤效率的影响;研究了汽车内外气切换模式对车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实验研究了风速对大粒径颗粒过滤效率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过滤面积增加,材料阻力会降低,结构阻力会增加,压损先降低再增加;风速增加,压损增加;填充率增加,压损增加;与填充率较低的过滤器相比,填充率较高的过滤器阻力最低时对应过滤面积较大;在0.54m/s至2m/s之间的9个不同风速,经过过滤器后速度减少量均在8%-12%,实测值与模拟值吻合度高。对叁种不同滤料过滤器进行效率测试,活性炭纤维过滤器效率稳定性最高,无纺布纤维过滤器过滤效率稳定性最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过滤器平均效率最高。汽车过滤器过滤效率随表观过滤风速增加而减小至一定值,以PM2.5浓度为200μg/m~3时吹脸模式工况为例,过滤效率曲线方程可由y=exp(4.71-0.7x+0.16x~2)表示。由于汽车空调风量影响过滤器过滤效率及CO_2/O_2换气率,空调档位是1档时一直保持外循环模式就可以满足CO_2和PM2.5浓度要求,2档时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将外循环切换到内循环才能满足要求,而在6档时不能通过切换内外循环满足设定要求。过滤器过滤效率测试中,有密封比未密封工况高2.5%-5%;粒径在0.3μm到3μm阶段的颗粒过滤效率不断上升,粒径大于3μm颗粒过滤效率均处于90%左右;大粒径颗粒过滤效率随风速变化未发生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董世昌,杨军,邓程程,隋增光[9](2019)在《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长期运行热工水力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FCVS)的长期运行特性对缓解严重事故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采取周期性启闭排放策略时FCVS的长期运行热工水力特性,使用热工水力程序RELAP5对假想严重事故工况下特定的FCVS进行建模,并进一步对初始液位、环境温度、衰变热功率对洗涤液储量的影响进行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假想事故序列下,该FCVS可实现稳定的周期性启闭运行达250 h;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为保证FCVS的正常运行,需要根据环境温度适当调整初始液位,并控制衰变热功率在一定范围内。本文的研究可为FCVS的运行和优化及核电厂安全分析提供一定指导。(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姚志伟,刘鹏,朱永锋,杨国华[10](2019)在《双层滤料颗粒床与金属纤维毡梯级过滤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双层滤料颗粒床对亚微米粉尘的过滤效率,进行了双层滤料颗粒床与金属纤维毡梯级过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加金属纤维毡的双层滤料颗粒床的过滤效率为96.35%、出口粉尘浓度为85.5 mg?m~(-3)、总压降为1 840 Pa;加金属纤维毡时,双层滤料颗粒床与金属纤维毡梯级过滤的总过滤效率为99.13%、出口粉尘浓度为19.8 mg?m~(-3)、总压降为1 730 Pa。双层滤料颗粒床与金属纤维毡梯级过滤大幅度地降低了出口粉尘浓度;并且由于金属纤维毡替代了稳流层,还降低了总压降。(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过滤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掌握微细石英颗粒对煤泥脱水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常规药剂和疏水改性药剂对微细粒石英过滤脱水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叁甲基溴化铵(DTAB)对石英脱水助滤效果明显,配制浓度为100 g/L的石英溶液,分别加入60 g/t DTAB和SDBS,DTAB组滤饼水分较低,滤饼水分26.62%,与空白试验组(水分33.24%)相比降低6.6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过滤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平亮.新型食品过滤与分离装置的特性及其应用[J].食品工业.2019
[2].黄缓缓,闵凡飞.疏水改性对微细石英颗粒过滤脱水特性的影响规律[J].煤炭技术.2019
[3].陈拼,刘泽华,刘剑桥,黄玲玲,王凤予.无纺布纤维汽车过滤器过滤效率及阻力特性研究[J].流体机械.2019
[4].余雨,刘国华,何元浦,杨雅琼,王洪臣.单丝滤布优选及悬浮物特性对其过滤性能的影响[J].化工环保.2019
[5].方中喜,杨朝飞,姜仁坤,于玲.纯水支架用反冲洗过滤装置污染控制特性仿真[J].煤矿机械.2019
[6].孟忠伟,杜雨恒,李鉴松,秦源,蒋渊.模拟碳烟在DPF过滤壁面上沉积特性的试验[J].内燃机学报.2019
[7].李楠,史俊瑞,杨凌,罗宪民.稀释甲烷/氧气扩散过滤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9
[8].陈拼.无纺布纤维汽车空调过滤器过滤特性及应用研究[D].南华大学.2019
[9].董世昌,杨军,邓程程,隋增光.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长期运行热工水力特性分析[J].核动力工程.2019
[10].姚志伟,刘鹏,朱永锋,杨国华.双层滤料颗粒床与金属纤维毡梯级过滤特性[J].环境工程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