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孔子理论核心范畴的“仁”在整个中国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后世学者对“仁”这一概念有多种解释,其中主流观点是将“仁”解释为“仁爱”。事实上,从整个周代文献来看,提及“仁”的地方往往是论述“仁”所具有的属性而非直指“仁”的本义。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本文从新的角度探讨了“仁”的含义。本文的第一章对周代孔子仁学体系产生之前的“仁”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从《国语》、《逸周书》、《左传》等周代文献可以看出,在孔子仁学体系产生之前,“仁”往往被用来表述秩序与等级之义。在《逸周书》中,周武王用“仁”来指示每个人做好在自己的职位上应该做的事,不要做超越自己职能之外的事,也就是“各安其位”的思想。孔子继承了“仁”这一概念以及这种用法。本文的第二章在“安位”的意义上讨论孔子的“仁”。首先,孔子本人的信仰观十分重要,这影响到他的理论体系以及“仁”的思想,因此,在这里孔子的信仰被重新界定,而孔子则被当作一个有神论者来看待。其次,这一章探讨了孔子理论中的三个重要概念:道、仁、正名,这三者皆反映了孔子思想中“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主张,即“安位”的主张,这正是西周时期所倡导的社会准则,而“仁”则是“安位”观念的最主要的表述。当然,在《论语》中,虽然人们数次引用“仁”这一概念,其本义仍然没有直接显现,因此,在这一章的最后,按照其用法,《论语》中的“仁”被分为三类:“仁”所具有的属性,作为名词的“仁者”,泛指的“仁”。本文的第三章讨论了孔子之所以选择“仁”作为理论核心范畴的原因。除了“仁”的“安位”的含义,在此之前“仁”被人们所使用的方式是孔子选择它的另一重要原因。孔子之前,“仁”并不是一个含义清晰的常用词,而孔子以此为理论核心范畴正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其处世观与人生理想。本文旨在对“仁”这一重要哲学名词赋予新的理解,希望以此能够对“仁”学以及孔子其人的研究有所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