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大学生“村官”培育机制研究 ——基于ERG理论的视角

沈阳市大学生“村官”培育机制研究 ——基于ERG理论的视角

论文摘要

1995年的江苏省选聘大学生到农村担任基层干部揭开了大学生“村官”实践的帷幕,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大学生“村官”计划从无到有,实现了由最初的自发探索阶段到如今的全面试验阶段的快速过渡,大学生“村官”这一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精神文明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作为一个新的尝试,大学生“村官”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一些的问题,如:管理机制不健全、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聘任期满的出路问题等等。本文以ERG理论为研究视角,从人才激励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对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以来的现状分析,从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发展需要三个维度分析当前大学生“村官”的需求状况,并以沈阳市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为例,对比分析现行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启示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满足大学生“村官”的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发展三方面的需要入手,提出构建大学生“村官”培育机制的对策和建议,试图通过这一途径提升大学生“村官”的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同时,对大学生“村官”的后续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益的思路和方法,以保证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特色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基本概念界定
  • 2.1.2 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意义及发展历程
  • 2.2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互关系的研究
  • 2.3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 2.4 有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研究
  • 2.5 对地方区域性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研究探索
  • 2.6 对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及通识素养的研究
  • 2.7 对大学生“村官”人生发展问题的研究
  • 2.7.1 留村任职风险大
  • 2.7.2 目标导向单一
  • 2.7.3 创业之路遭遇阻力
  • 2.7.4 另行择业空间有限
  • 2.7.5 继续深造受限
  • 2.8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 2.9 小结
  • 第3章 沈阳市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的系统分析
  • 3.1 能力素质与农村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偏差
  • 3.2 在相关政策指引下能够较快适应农村工作
  • 3.3 工作环境相对较好
  • 3.4 工资待遇的落实有待加强
  • 3.5 创业现状分析
  • 3.5.1 创业的优势
  • 3.5.2 创业的风险
  • 3.5.3 创业存在的问题
  • 3.5.4 创业面临的多重困境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ERG理论的大学生“村官”需求分析
  • 4.1 一般生存需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1 薪资待遇
  • 4.1.2 工作环境
  • 4.1.3 工作稳定性
  • 4.2 关于相互关系需要的具体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获得尊重和认可
  • 4.2.2 归属感
  • 4.3 大学生“村官”成长需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实践经验
  • 4.3.2 政府培训
  • 4.3.3 自我实现
  • 4.3.4 期满优惠政策的落实
  • 4.4 小结
  • 第5章 完善沈阳市大学生“村官”培育机制的对策建议
  • 5.1 建立满足生存需要的激励机制
  • 5.1.1 严格的选拔机制
  • 5.1.2 合理的薪酬机制
  • 5.2 建立满足相互关系需要的激励机制
  • 5.2.1 完善的人文关怀机制
  • 5.2.2 广泛的社会支持机制
  • 5.3 建立满足成长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
  • 5.3.1 切实可行的工作运行机制
  • 5.3.2 及时有效的培训机制
  • 5.3.3 合理的考核晋升机制
  • 5.3.4 完善的创业配套服务机制
  • 5.3.5 有序的期满流动机制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推进大学生“村官”工程存在问题研究[J]. 青年与社会 2014(01)
    • [2].浅谈高校在大学生“村官”成长中的责任[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2(09)
    • [3].大学生“村官”创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 2013(02)
    • [4].对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分析[J]. 科技信息 2010(17)
    • [5].基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 传承 2010(36)
    • [6].大学生“村官”农民化与化农民问题思考[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7].大学生“村官”任职现状及思考[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7)
    • [8].浅析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原则[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9].大学生“村官”嵌入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问题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1)
    • [10].大学生“村官”的“重庆模式”研究[J]. 人民论坛 2010(26)
    • [11].构建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浅析[J]. 西藏发展论坛 2009(05)
    • [12].大学生“村官”工作利益机制探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13].大学生“村官”创业之惑与创业平台支持体系构建——以安徽省为研究视角[J].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5(06)
    • [14].大学生“村官”问题及对策研究[J]. 科学中国人 2016(21)
    • [15].关于大学生“村官”计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6)
    • [16].关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的调研报告[J].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0(04)
    • [17].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机制的思考[J]. 才智 2013(14)
    • [18].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现实困境及其长效机制的构建[J]. 兰州学刊 2012(12)
    • [19].浅析大学生“村官”的岗位成才[J].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20].基于“人——职——组织匹配”的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J]. 中外企业家 2009(22)
    • [21].大学生“村官”计划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之比较[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02)
    • [22].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9)
    • [23].浅析大学生“村官”卸任后再就业问题与对策[J]. 生产力研究 2013(08)
    • [24].大学生“村官”社会融入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 才智 2011(26)
    • [25].引导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思考[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2)
    • [26].大学生“村官”计划实践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02)
    • [27].大学生“村官”创业态度和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温州市为例[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1(03)
    • [28].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沿革[J]. 青年文学家 2012(11)
    • [29].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 辽宁警专学报 2011(01)
    • [30].大学生“村官”如何应对角色扮演中的困境[J]. 南方论刊 2011(02)

    标签:;  ;  ;  

    沈阳市大学生“村官”培育机制研究 ——基于ERG理论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