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浅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马松岩(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石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5312)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355-02

【摘要】目的观察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0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认真的做好临床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对患儿及早恢复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支气管肺炎小儿护理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肺炎,是婴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占全部婴儿死亡率的23.9%[1],且以肺炎球菌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多见,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寒冷季节气候骤变时多见,3岁以下婴幼儿多见,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合并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和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时病情严重,容易迁延不愈,病死率也较高,以发热、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口罗音为主要临床表现,可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选择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1-6岁。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76例,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有大小不等斑片状阴影34例。

2临床表现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咳嗽为主要症状,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婴幼儿全身症状较明显,大多起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咳嗽较频,呼吸加速,可有鼻翼煽动、点头呼吸、三凹征、口周紫绀。典型病例肺部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口罗音。新生儿表现为口吐白沫,同时可有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体征随疾病时期而异,主要表现为肺部呼吸音粗糙,或有不固定的散在干、湿口罗音。

3护理

3.1基础护理

①病室清洁安静,空气新鲜。室温18-20℃;相对湿度50%-60%,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病室每日上、下午各通风一次,紫外线消毒一次,避免对流风,防止病人着凉。

②保证患儿安静休息,尽量避免哭闹,以免减少氧消耗,体位采取头高位或半卧位,经常翻身拍背更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恢复期抱起活动,增加肺通气,促进分泌物排出。

③饮食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吃的过饱影响呼吸,重症肺炎进食困难者,按医嘱静脉补充营养物质。

3.2呼吸系统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稀释痰液,以利咳出,鼓励患儿多饮水。①使患儿头颈部抬高15°-30°,呈头高脚低侧卧位,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防分泌物吸入造成窒息。②患儿无力咳出痰液,分泌物增多可使呼吸困难加重,此时要尽快吸痰,一次尽量吸净。但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以免气分压下降。吸痰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管应使用一次性的,容器应专人专用,定期更换。动作要轻柔而快速,以免损伤黏膜。③协助排痰,给患儿定时翻身。吸痰前轻轻拍打胸背部。拍打时五指并拢稍向掌心弯曲,使手指与掌心形成1个空腔,利用震动传递使分泌物进入呼吸道利于吸出。

3.3吸氧

根据缺氧程度决定吸氧流量,一般轻度缺氧,氧流量为0.5-1L/min;中度缺氧,氧流量是2-4L/min;重度缺氧,氧流量为5L/min左右。给氧时注意随时检查鼻导管是否达到深度(鼻尖至耳垂长度的2/3),及时保持导管通畅。

3.4治疗中的护理观察

①病初一般采用静脉给药,注射动作要轻,穿刺准确、熟练,注意保护浅静脉血管,以利于治疗;

②静脉推注药物时要缓慢,稀释浓度要适宜,否则会因刺激疼痛而加重病情;

③限制入量,控制液体滴速,以免加重心肺负担;

④高热时除药物降温外,常用物理降温,因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护理中常采用头部置冰袋及降低室温等方法,但降温幅度不可过大,避免骤然降温而发生危险;

⑤严密观察神志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2]。

3.5预防心衰的发生

心力衰竭是婴幼儿肺炎最常见的合并症,若患儿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呼吸超过60次/min,心率160次/min,心音低钝呈奔马律,发绀加重,肝脏在短时间内迅速肿大或出现颜面四肢水肿即已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报告医生,积极抢救,按医嘱快速使用洋地黄并严格掌握其用量,密切观察洋地黄的作用与毒性反应,若患儿脉搏<90次/min应停用并报告医生。除此之外还应适当限制入量,以减轻心脏负担。

3.6健康教育

向患儿家属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指导合理喂养。增强体质,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的患儿在寒冷的季节或气温骤变时应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预防感冒,并定期做健康检查。

4讨论

支气管肺炎是由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支气管黏膜、肺泡或其间质的炎性改变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又称小叶性肺炎,为小儿常见病,婴幼儿多见,多发生于冬春寒冷季节,气候骤变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发热、咳喘、呼吸困难等症状,重症可有呼吸频率加快、青紫、鼻煽、三凹征症状,都需要给予及时对症的护理。急性期的患儿要卧床休息,发热时要定时测量体温,体温低于38.6℃时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浴。出汗后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多饮水,体温不降时再给予退热剂。呼吸困难者可抬高头、胸部,保持呼吸道通畅,增加肺泡通气量,及时清除鼻痂,吸净鼻腔分泌物,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可给予超声雾化吸人,每次不宜超过20min,2次/d,避免肺泡水肿,必要时用吸痰器吸痰。如有缺氧表现时(呼吸促、口周发绀)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氧浓度不超过40%,根据情况给予头罩或面罩温湿化氧,使患儿休息,减少耗氧量,解除支气管痉挛,缓解呼吸困难,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避免合并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冯益真,张瑞凤,谢荣银.实用小儿呼吸病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245.

[2]王改珍,水育英.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2):149.

标签:;  ;  ;  

浅谈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