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内滤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HEVC,环内滤波算法,去方块滤波,样值自适应偏移
环内滤波论文文献综述
饶子仁[1](2014)在《HEVC环内滤波算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们对视频更高质量不断追求,高清或超高清视频处理已成为现代视频技术的发展趋势。然而,高清视频的大量应用给视频传输与存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获得更高的压缩效率,最新一代视频编码标准HEVC延续了H.264标准中混合编码框架与核心思想,同时增加了很多新的视频压缩技术,例如环内滤波算法相比于H.264有了很大改进。环内滤波算法旨在消除编码过程中预测、变换和量化等环节产生的失真,为运动补偿预测提供更高质量的参考帧,它主要包括去方块滤波算法和样值自适应偏置算法。本文通过分析HEVC环内滤波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在HM12.0软件环境中对参考视频序列进行测试对比,发现针对4:4:4格式和位深度大于10比特的两种视频序列,HEVC通常均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存在编码效率下降的问题。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分别设计4:4:4格式色度去方块滤波优化算法和高位深度SAO偏移值自适应伸缩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视频主观质量和编码效率。1.在4:4:4格式色度去方块滤波优化算法中,为提升4:4:4格式色度去方块滤波的性能,本文分别设计了两种算法来进行色度分量去方块滤波优化。第一种是基于滤波强度去方块滤波算法,该算法是将亮度去方块滤波运用于色度分量;第二种是基于滤波范围色度去方块滤波算法,该算法则是根据合适的滤波范围,启动色度滤波算法。上述两种算法都是充分利用色度分量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滤波,并为色度分量增加独立的去方块滤波控制参数。进一步,利用JCT-VC通用的测试条件对4:4:4格式色度去方块滤波优化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RA和LB Main-tier下编码效率得到了提升:第一种算法提升了0.2/2.3/2.2和0.4/2.1/1.9(Y/U/V BD-rate(%)),第二种算法提升了0.1/0.5/0.6和0.0/0.4/0.5。2.在SAO偏移值自适应伸缩算法中,继续采用SAO技术思想,即在LCU内部将重建像素划分为带状偏移(Band Offset)和边缘偏移(Edge Offset)类型,并为它们加上相应的偏移值来减少各个区域像素失真,不同的是,本算法通过使用合适的伸缩因子对SAO偏移值进行自适应伸缩变换,其核心思想是分段线性变换。该方法处理灵活,并且易于硬件实现,当位深度大于10比特时,SAO偏移值在较低幅值时有更精确的伸缩,同时兼顾较大幅值,从而提高了编码滤波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在All-Intra-HE-Main-Tier,IBDI=2和IBDI=4时,编码效率分别提升了0.3/0.2/0.2(Y/U/V BD-rate(%)),0.3/0.4/0.4(Y/U/V BD-rate(%))。采用该自适应伸缩算法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不同特征输入序列。(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2-01)
钱利国[2](2006)在《视频编码芯片的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视频压缩技术领域,以最新的视频压缩国际标准H.264/AVC和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编码效率更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硬件实现复杂度的大大增加,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主要研究了视频编码器的优化设计技术。 视频编码器的优化设计主要是从系统层和电路层两个方面来进行。系统层优化设计主要是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前提下,按照易于硬件实现的原则,提出系统架构。这部分优化工作主要包括算法级的优化,流水级深度的安排等。电路层的优化从面积角度来说,尽量采用可重用的设计方法,做到资源共享;从性能的角度来说,尽量简化关键路径的逻辑电路,并对关键路径采用并行处理。 系统层的优化设计,对于AVS编码器中帧内预测设计,由于传统算法并不利于硬件结构实现实时编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这种优化算法以提高3%-4%码率(全Ⅰ帧)的代价换来系统运行速度很大的提高。对于环内滤波模块,基于减少RAM操作时间,提高性能的目的,重新安排了滤波顺序,设计了适合这种滤波顺序的系统构架。 电路层的优化设计,采用了可重用设计方法和提高并行度的设计方法。对于可重用设计方法,主要是分析了帧内预测各种模式之间预测过程的相似性,提出了可配置预测部件设计方案。提高并行度的设计方法比较明显的体现在环内滤波的设计当中:由于环内滤波的高适应性必然带来很多的条件判断分支,所以采用并行的设计思路,对于条件分支采取提前判断的策略,减少了逻辑路径延时。(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5-01)
环内滤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视频压缩技术领域,以最新的视频压缩国际标准H.264/AVC和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VS(Audio Video Coding Standard)编码效率更高,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硬件实现复杂度的大大增加,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主要研究了视频编码器的优化设计技术。 视频编码器的优化设计主要是从系统层和电路层两个方面来进行。系统层优化设计主要是在满足设计需求的前提下,按照易于硬件实现的原则,提出系统架构。这部分优化工作主要包括算法级的优化,流水级深度的安排等。电路层的优化从面积角度来说,尽量采用可重用的设计方法,做到资源共享;从性能的角度来说,尽量简化关键路径的逻辑电路,并对关键路径采用并行处理。 系统层的优化设计,对于AVS编码器中帧内预测设计,由于传统算法并不利于硬件结构实现实时编码,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算法。这种优化算法以提高3%-4%码率(全Ⅰ帧)的代价换来系统运行速度很大的提高。对于环内滤波模块,基于减少RAM操作时间,提高性能的目的,重新安排了滤波顺序,设计了适合这种滤波顺序的系统构架。 电路层的优化设计,采用了可重用设计方法和提高并行度的设计方法。对于可重用设计方法,主要是分析了帧内预测各种模式之间预测过程的相似性,提出了可配置预测部件设计方案。提高并行度的设计方法比较明显的体现在环内滤波的设计当中:由于环内滤波的高适应性必然带来很多的条件判断分支,所以采用并行的设计思路,对于条件分支采取提前判断的策略,减少了逻辑路径延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内滤波论文参考文献
[1].饶子仁.HEVC环内滤波算法优化[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2].钱利国.视频编码芯片的设计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