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庄子论文-王鑫,刘扬

文学庄子论文-王鑫,刘扬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庄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礼乐教化,儒墨,庄子,解构

文学庄子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刘扬[1](2019)在《庄子对西周礼乐教化的解构与回归——以木斋《先秦文学演变史》为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礼乐教化历经殷周之际的启蒙期、周公制礼作乐的全盛期后,于西周晚期逐渐烦琐僵化而渐趋没落。在礼崩乐坏的情势下,孔子、墨子率先对礼乐进行自觉反思,尔后庄子则吸收了儒墨的思想成果,从"人"的存在这一哲学本体论高度对礼乐教化国家意识形态运作进行了彻底的解构,其精神向度于"乐"的抒情性回归,思想关切于主体性的自由与解放,表征出庄子思想中极致的人文主义光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钟彩凤[2](2019)在《浅话《庄子》文学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行文师法自然,语言似行云流水,缘物赋形,自然华美。阅读《庄子》不仅可以习得艺术创作的奥妙,且能弥补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满足。(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下)》期刊2019年05期)

赵俭杰[3](2019)在《“疏”的文学性:论成玄英《庄子疏》之文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成玄英《庄子疏》的文学特征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一是提示和总结《庄子》所使用的辞格;二是对《庄子》名物、史实的文学阐释;叁是"成疏"本身语汇丰富、准确生动,句式多变、富于韵律,辞格多样、恰切得体,情景交融、意境饱满。(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殷伟[4](2019)在《探析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得意忘言"论认为语言为工具,得意为最终目的,当人们使用语言来感知外界事物时,会局限在语言环境中。这一学说的提出,旨在要求人们正视语言缺陷,注重对语言内在意义的体会。庄子的言论对人们审美意识和思维方式等产生一定影响,尤其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9年12期)

吴真[5](2019)在《晚明“庄子叹骷髅”主题文学流变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嘉靖时调《庄子叹骷髅》引领了晚明各类"庄子叹骷髅"主题文学的兴起和流行。明万历十二年至崇祯六年的五十年之间,以庄子叹骷髅为主题的文学体裁计有:北曲时调、民间宗教宝卷、道情、道经附录、徽州滚调、文人改编道情、文人杂剧传奇、拟话本小说。文体和文本的多样性充分证明此类主题跨越"俗文学与雅文学""世俗与宗教"的文本流动性,体现了晚明宗教文学的活力。庄子叹骷髅一类警愚醒世文学的流行,折射出人们身处"末世"的焦虑与失控感,也是文学和宗教对于横流之人欲、堕落之世风的反省与棒喝。(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9年02期)

汤漳平[6](2018)在《散文化的诗与诗化的散文——简论《老子》与《庄子》的文学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道家文化在我国两千多年来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对道家着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有着许多争论。建国以后的数十年间,《中国文学史》的编着者极少谈起老子。对庄子,在思想上既视其为"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哲学家",而其作品所表现出的浪漫的创作方法则被斥为消极浪漫主义而大加挞伐。然而在文学艺术领域内,先秦诸子百家中唯有道家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最大、最深刻。道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而且从文学创作实践、文学形式、文学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可説是全方位地影响于中国文学。正是道家的深刻影响,使中国文学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和艺术品位,从而在世界文学史上显示出特有的光彩。《老子》和《庄子》,这两部道家创始人的经典之作,由于它们自身最具文学性,因而分别被后世称之为"散文化的诗"和"诗化的散文"。(本文来源于《诸子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孙以昭[7](2018)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价值与文学特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具有宇宙无限大的思想,关于"气"的性质,"浑沌"为天地形成前的原始存在和高级认知状态,万物平等,天人合一,以及相对主义认识论等方面,论述与肯定了庄子哲学思想的高度价值,指出了它在许多方面具有超前意识和一定的科学性。文章并对《庄子》的文学特徵进行了探讨,论述了它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而其表现形式则是在浪漫主义的描述中显示出现实主义的成分,于风谲云诡、玄妙莫测中流露出真情实感。(本文来源于《诸子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李波[8](2018)在《桐城派《庄子》文学经典化建构及其文学史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桐城派作为清代最有影响、持续时间最长的古文流派,对《庄子》文学经典化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桐城派古文家对《庄子》进行了全面的接受与广泛传播;将《庄子》散文及其思想作为其学派构建文统的重要资源;通过文论、评点以及古文选本等形式对《庄子》文学价值进行了深入阐发。桐城派《庄子》文学经典化建构体现了其学派谋求自我创新、与时俱进的意志,在《庄子》文学经典化建构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本文来源于《诸子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马建军,荣翔宇,朱嘉祺[9](2018)在《从认知的视角看文学翻译创造性——以《庄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认知视角探索文学翻译创造性的成因,以《庄子》为例,通过涉身体验、图式、例示、识解等认知视角,对身处英汉两种文化涉身中的Watson和汪榕培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文化涉身体验为翻译创造性划定了界限,译者对两种文化涉身体验认识的深度直接影响着译文的质量,也影响着译者识解的角度,凸显的信息,例示的偏好。文学翻译创造性也与译者个体的涉身体验密不可分,在对待翻译中同一类型的问题时,同一译者甚至会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策略。认知科学是探索大脑黑盒的一个必要手段,通过认知的视角探索翻译创造性是从源头研究翻译问题,将为推动翻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翻译研究与教学》期刊2018年02期)

栗子涵[10](2018)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鲲鹏意象——从庄子《逍遥游》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庄子在《逍遥游》中创造的鲲鹏形象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引起共鸣。本文以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形象为出发点,从鲲鹏之壮阔自由、鲲鹏之高远理想、鲲鹏之变化、小大之辨四个角度将不同朝代文人对《逍遥游》中鲲鹏意象的解读临摹变化加以分析。这些文人创造出了独特的多姿多彩的鲲鹏形象,使鲲鹏意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世界里确立了它应有的地位。(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8年S2期)

文学庄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庄子》行文师法自然,语言似行云流水,缘物赋形,自然华美。阅读《庄子》不仅可以习得艺术创作的奥妙,且能弥补生活中所不能得到的满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庄子论文参考文献

[1].王鑫,刘扬.庄子对西周礼乐教化的解构与回归——以木斋《先秦文学演变史》为基础[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钟彩凤.浅话《庄子》文学功能[J].新课程(下).2019

[3].赵俭杰.“疏”的文学性:论成玄英《庄子疏》之文学特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

[4].殷伟.探析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9

[5].吴真.晚明“庄子叹骷髅”主题文学流变考[J].文学遗产.2019

[6].汤漳平.散文化的诗与诗化的散文——简论《老子》与《庄子》的文学特质[J].诸子学刊.2018

[7].孙以昭.庄子的哲学思想价值与文学特徵[J].诸子学刊.2018

[8].李波.桐城派《庄子》文学经典化建构及其文学史意义[J].诸子学刊.2018

[9].马建军,荣翔宇,朱嘉祺.从认知的视角看文学翻译创造性——以《庄子》为例[J].翻译研究与教学.2018

[10].栗子涵.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鲲鹏意象——从庄子《逍遥游》出发[J].汉字文化.2018

标签:;  ;  ;  ;  

文学庄子论文-王鑫,刘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