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学界已有多部词史,建构角度各有不同,本文拟在文学、哲学、历史的交汇点上建构一部“别是一家”之两宋词人心灵史,“别是一家”之别关乎文章的哲学视野和历史视野,这也便是本文学术意义之所在。对生命的悲剧体认和悲剧体认后的自我救赎之哲学话语是本文选择的异于前贤之宋词观照视角,纵观封建社会国人心灵发展的历史长河,剖解两宋词人心灵史与封建时代国人心灵史的承继流变关系是本文选择的历史视野,在这两个基点上所完成的两宋词人心灵大观园之纸上建筑将是一个多维度的、别样的存在,本文欲以此“别是一家”之两宋词人心灵史丰富词史类型。上编拟建构平面进向中的两宋词人心灵大观园,即以所选择之哲学话语观照两宋词人个体心史轨迹和时代心灵共相。上编第一部分始之以对贯穿本文全部内容之哲学红线的说明和论析,这一部分征引了古今中外的若干话语拟证实“悲剧体认和悲剧体认后的自我救赎”是人类走出童年时代的伊甸园后心路历程的哲学共相。“文学是人学”,文学当是人之问题的诗学呈现,其中必蕴含着以上作为生命共通历程的哲学话语,“词学是心学”,宋词因其体性和文化功能当仁不让地成为宋代文学诸部类中与抒情主体心灵叠合度最大、最真实无伪的一种文体,故从宋词中抉发宋人的心灵发展动态史自是当然之理。在对“文学是人学”“词学是心学”之观点的论证后,文章展开了以上述哲学话语观照宋词的品读过程,一次次的丧失体验是生命体悲剧体认的具象化,文章上编鳞选了两宋词人中具代表性的五大丧失类型和相关的心灵标本,观照他们的自我救赎之路,而后勾画出两宋词人心灵大观园的主干道,并细述主干道上的心景气象,且结合以如此路径和心景气象的原因剖解,这便是上编的主体内容。在梳理这些鳞选出的心灵标本心路历程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共通的时代因子,如宋人内外双修、忧乐互济的成熟文化人格和自赎意识、宋人纯白无染心性之集体自赎、宋人自我救赎不力之内敛沉潜、阴柔静弱的时代心理,文章上编便束之以对宋人时代精神共相的提取和分析,在得出宋人心灵大观园园景图的宏观印象后再去各条主干道和小径中漫步,对其走向和一路风景当更会心,当有着更为深入的同情之了解。下编则着力将上编建构的平面维度的两宋词人心灵大观园依着历史这一第三进向的坐标轴进行纵深拓展,拟剖解宋词人心灵史与封建时代国人心灵史之间的承继流变关系,在对比观照过程中仍将上编的哲学红线潜运其间以保证文章全篇的整一性。对于宋人文化心理上编已有过详细阐述的部分,就不复赘言了,而是以较多的词篇进行内证,从而使得本文两宋词人心灵大观园之纸上建筑既有条分缕析的主干道,又点缀着缤纷多姿的词之花朵,得以更具可观性。下编历史进向中的源流回溯追其源至中华文明的开篇先秦时代,推其流至封建社会暮鼓晨钟的清代,宋词人个体和群体的心史轨迹在封建时代国人心灵发展流变史这一宏大的坐标系中将理解得更为清晰透彻,本文两宋词人心灵史的文本写作加入了这一历史坐标后也将更为深透。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龙榆生《两宋词风转变论》研究方法刍议[J]. 齐鲁学刊 2016(06)
- [2].两宋词社的发展历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5)
- [3].《两宋词人丛考》小补[J]. 词学 2013(01)
- [4].两宋词人“南方化”的成因分析[J]. 文艺评论 2011(06)
- [5].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境界[J]. 文学教育(上) 2020(04)
- [6].旧学商量加邃密——读《两宋词人丛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4)
- [7].浅谈南唐两宋词的“闲愁”主题[J]. 新课程学习(中) 2011(10)
- [8].两宋词论尊雅观中的情志纠偏[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9].浅析两宋词中“凭栏”意象的差异[J]. 读天下 2016(14)
- [10].论两宋词坛京都书写的世俗化趋向[J]. 东岳论丛 2016(08)
- [11].北美汉学界的两宋词论研究[J]. 文化与诗学 2010(01)
- [12].论儒家诗教对两宋词论的影响[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3].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以选为史、史选结合的词选范本[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14].从苏辛差异看两宋词坛风尚之变[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5].论黄庭坚茶词艺术及其人生情怀[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16].辛弃疾隐居瓢泉之心态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02)
- [17].清词在《花间》两宋词之轨迹上的演化——兼论清人对于词之美感特质的反思[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18].姜夔词作的心理解读[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 [19].两宋词体雅化理论比较论[J]. 文艺评论 2013(08)
- [20].论“易安体”艺术特色中的美感[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8)
- [21].元代词人追和两宋词刍议[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22].论毛扆等所校的两宋词集及其接受[J]. 词学 2009(01)
- [23].论赋的手法在清初遗民词中的新发展[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 [24].从《鹧鸪天》看辛弃疾小令词作风格与词牌的联系[J]. 作家 2009(04)
- [25].从登临意象看两宋词风演变[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12)
- [26].两宋闽地词坛松散性探析[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04)
- [27].对两宋词中菊花意象的浅析[J]. 青年文学家 2013(30)
- [28].苏轼、辛弃疾对于豪放词的贡献论说[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0(08)
- [29].辛弃疾咏花词论略[J]. 唐山学院学报 2010(04)
- [30].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略论柳永的恋情词[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