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尼龙6与ABS共混物相容特性(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林凤龙[1](2021)在《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向拉伸尼龙薄膜(BOPA)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塑料包装材料,广泛应用在食品包装、医药包装、日化包装、锂电池包装等领域。但是尼龙(PA6)薄膜的阻隔性能达不到高阻隔材料的水平,同时还具有尺寸稳定性差、不耐紫外老化、抗菌性能差、直线撕裂性能差等问题,使其在日常应用中往往受到限制。本论文采用同步拉伸工艺,以聚酮(PK)、氧化石墨烯(GO)、氧化铈(CeO2)、锌-铈负载二氧化硅和聚间二甲苯己二酰二胺(MXD6)为改性剂,制备出功能化的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从而改善了尼龙薄膜存在的上述问题。同时也探讨了拉伸取向对尼龙薄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因此本论文的工作能够为尼龙薄膜在绿色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新的选择和新的思路,从而保障包装产品的质量安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为了解决尼龙薄膜阻隔性能不足的缺陷,在尼龙基体中引入聚酮树脂,利用熔融共混并结合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了新型高阻隔性的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研究发现适量的PK即能够显着提升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韧性,以及复合薄膜的尺寸稳定性。同时拉伸取向能够显着提高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结晶度,PA6晶体主要以α晶型存在。(2)为了进一步提高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引入GO组分,并探讨了GO和拉伸取向对复合薄膜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O可以进一步提高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阻隔性能。而拉伸取向具有诱导薄膜结晶作用从而提高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同时GO对PA6/PK复合材料具有促进结晶作用。(3)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不耐紫外老化的缺陷,在PA6/PK体系中引入氧化铈组分,进而采用同步拉伸工艺制备得到双向拉伸PA6/PK/CeO2复合薄膜。结果表明,经过表面修饰的氧化铈均匀地分散在PA6/PK复合体系中,添加少量的氧化铈即可显着提高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同时氧化铈对PA6/PK复合体系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4)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抗菌性能不佳的缺陷,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制备锌-铈负载二氧化硅粉体,并将其掺杂到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从而获得具有良好抗菌性能的复合薄膜。同时系统地研究了制备条件对粉体粒径,负载离子浓度对粉体抗菌性能的影响,并阐明了锌和铈抗菌离子存在的协同抗菌作用。(5)为了克服尼龙6薄膜直线撕裂性能不佳的问题,在PA6/PK体系中引入MXD6组分,通过熔融共混结合同步双向拉伸工艺制备出具有优异直线撕裂性能的双向拉伸PA6/PK/MXD6复合薄膜,系统地研究了MXD6对复合薄膜直线撕裂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
樊文礼[2](2021)在《SBR/PVC弹性体制备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丁苯橡胶(SBR)和聚氯乙烯(PVC)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PVC聚合度、加工工艺、丁腈橡胶(NBR)增容剂、氯化聚乙烯(CPE)增容剂和马来酸酐聚丁二烯共聚物(橡胶助剂1731 HS)对SBR/PVC弹性体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及微观形态结构的影响,为橡胶塑料合金制品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指导和理论依据。研究了PVC聚合度及工艺对SBR/PVC弹性体的影响。结果表明,PVC聚合度为1300时,SBR/PVC橡胶塑料共混比例为80/20时,SBR与PVC混炼温度为165℃时,SBR/PVC弹性体的综合性能良好。故以PVC 1300为主要原料,SBR与PVC共混比例为80/20,混炼温度为165℃,作为后续实验的制备工艺。研究了增容剂NBR丙烯腈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丙烯腈含量为40%的NBR4050对SBR/PVC弹性体增容效果最好,拉伸强度最大,为19.45 MPa,断裂伸长率为472.4%,撕裂强度为47.51 N/mm;tanδ-T曲线上SBR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8.04℃,PVC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46.13℃,呈现出相互靠近的现象;SEM图片表明,断面的相畴粒径比较小,两相之间无明显相分离状态,相界面比较模糊,增容效果比较好。研究NBR4050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NBR 4050含量为20 phr时,拉伸强度为19.67 MPa,撕裂强度为43.13 N/mm,tanδ-T曲线上SBR相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38.15℃,PVC相Tg为29.75℃,两玻璃化转变温度相互靠近,SEM表明,弹性体断面比较平整光滑,相畴粒径比较小,相界面比较模糊,无明显的两相分离,两相的增容改性效果最好。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对SBR/PVC弹性体影响,结果表明,SBR/PVC弹性体的拉伸强度随着CPE含量增加的先升高后降低,当CPE份数为5 phr时,拉伸强度最高为17.21 MPa,SBR相的Tg由空白样的-40.10℃上升至-37.95℃,PVC相的Tg则由空白样的91.40℃下降至85.21℃,呈现两玻璃化转变温度相互靠近的现象。研究了橡胶助剂1731 HS助剂含量对SBR/PVC弹性体影响,结果表明,当1731HS助剂为5 phr时,拉伸强度最高为16.88 MPa,断裂伸长率则为422.9%,邵A硬度为75,综合力学性能最好。tanδ-T曲线显示SBR相的Tg为-33.04℃,PVC相Tg为99.32℃,呈现相互靠近现象,SEM结果显示,弹性体的平面比较平滑,无明显凹坑,颗粒粒径比较小,边缘比较光滑,基体界面过渡平缓,两相界面模糊,增容效果最好。
蔡迪[3](2021)在《离子交联增容增韧改性废旧ABS/HIPS共混物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作为性能优异的两种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电器产品中。然而,随着科技的兴起,大量电子电器报废物随之产生,导致了大量废旧ABS和HIPS塑料的产生,如若将这些废弃塑料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又会造成环境地污染。本文首次尝试添加二甲基丙烯酸锌(ZDMA)将离子交联引入废旧ABS/HIPS(rABS/rHIPS)共混物中。在过氧化物引发剂的引发下,ZDMA生成自由基,它一方面可以发生原位聚合生成聚-ZDMA(PZDMA),另一方面可以与rABS和rHIPS中的聚丁二烯(PB)相发生接枝反应。由于ZDMA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大量的正负离子对,这些离子对由于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导致其相互靠拢、聚集,在PZDMA表面形成一个离子对地聚集区域。在这个聚集区域内部,离子对间有着十分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PZDMA粒子与高分子主链间的作用强烈,限制了周围聚-ZDMA粒子及高分子主链的运动,从而起到离子交联的作用。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尝试添加顺丁橡胶(BR)对rABS/rHIPS共混物进行改性。一方面通过添加顺丁橡胶对rABS/rHIPS共混物中由于老化降解而损失的PB相进行补充,另一方面顺丁橡胶的加入还能够增加分子间的反应,进一步促进离子交联反应的发生,改善rABS/rHIPS共混物的相容性。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如下:(1)与未添加ZDMA的rABS/rHIPS共混物相比,rABS/rHIPS/ZDM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尤其当ZDMA含量4 wt%时,所得到的rABS/rHIPS/ZDMA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为未添加ZDMA的rABS/rHIPS共混物的133%、118%、117%。流变测试表明离子交联的引入可以增强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尤其是当ZDMA的含量4 wt%时,所得到的共混物的性能最好,材料的加工性能获得了提升。DMA测试结果表明,rABS/rHIPS/ZDMA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明显高于rABS/rHIPS共混物。由FT-IR和交联密度测试可以得出,在rABS/rHIPS共混物内部发生了离子交联。断口表面形貌显示,加入了4 wt%的ZDMA后聚丁二烯(PB)在rABS/rHIPS共混物分散性良好,且rABS与rHIPS的界面模糊,由此得出rABS/rHIPS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2)进一步研究发现,与rABS/rHIPS/ZDMA相比,rABS/rHIPS/ZDMA/BR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尤其当BR含量为5 wt%时,所得到的rABS/rHIPS/ZDMA/BR共混物性能最佳。缺口冲击强度为未添加BR的rABS/rHIPS/ZDMA共混物的125%,但拉伸强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流变测试表明离子交联的引入可以增强材料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尤其是当BR的含量在5 wt%时,所得到的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最好,材料的韧性获得了提升。DMA测试结果表明,rABS/rHIPS/ZDMA/BR共混物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明显高于rABS/rHIPS/ZDMA共混物。从FT-IR和交联密度测试可以看出,在rABS/rHIPS/ZDMA/BR共混物内部发生了离子交联。断口表面形貌显示,加入了5 wt%的BR后聚丁二烯(PB)在rABS/rHIPS共混物分散性良好,且rABS与rHIPS的界面模糊,说明rABS/rHIPS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本研究利用离子交联为广大废旧塑料的回收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对进一步研究废旧塑料多功能用途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张慧[4](2021)在《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激光烧结技术(laser sintering,LS)是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研究领域里的一项主流技术分支,对当今社会的生产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LS技术不断多元化、普及化的发展中,解决传统加工耗材难成型、可用耗材种类少、性价比低等问题仍是LS技术的研究热点。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AM技术近年兴起,丝线PLA熔融沉积成型(FDM)这项AM技术分支趋于成熟化,已进入市场。然而,粉状PLA基复合材料LS技术还面临着诸多难题:多数PLA难于或无法LS成型;一些实验室合成的聚乳酸工艺复杂、稳性定差、成本高且产量少;国内外缺少对新PLA基复合材料LS技术的完整研究,导致难以推广应用。针对上述发展现状与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低成本的、可完全降解的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的新型生物质LS耗材,采用理论分析、宏微观多尺度的数值计算与模拟分析以及实验测试方法对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以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为核心理论,从材料设计与制备、LS工艺、制件退火处理等多个环节突破PLA基复合材料激光烧结的一些技术难题。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进行纤维素/聚乳酸的材料设计与制备。从材料物化特性的表征与分析着手研究,结合多层LS试验测试多种PLA的加工性,筛选出具备一定可行性的PLA材料。以纤维素为填料制备多配比的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减少PLA基体材料LS过程的收缩形变,达到提高PLA基材综合成型性能的目的。(2)研究组分配比对纤维素/聚乳酸LS工艺及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借助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分析纤维素添加量对纤维素/聚乳酸相容性和LS过程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从分子层面探明宏观组分配比对材料LS成型性能的影响。通过LS实验和性能测试验证了组分配比对纤维素/聚乳酸材料物化特性、LS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材料综合性能良好的组分配比。(3)探究纤维素/聚乳酸LS过程激光能量传递过程、作用机制及影响规律。宏观层面借用MATLAB数值模拟和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激光能量密度和LS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因素和规律,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微观层面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热作用对纤维素/聚乳酸体系分子运动行为、分子结构、界面结合作用的影响规律,在微观尺度上揭示纤维素/聚乳酸LS过程的热影响机制和宏观的液相烧结成型机理。(4)以提高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为目的,探究工艺参数、打印方向、退火处理工艺对制件密度、力学性能、尺寸精度、微观形貌、结晶性能等的影响。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分析工艺参数对LS制件力学性能的显着性影响,并建立数学模型,获得力学性能最佳的工艺参数。
潘楷[5](2019)在《超韧PA11/LLDPE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PA11具有着耐热性、低吸水率、耐化学药品等优异的性能,在军事、电子、汽车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虽然PA11在这些性能都有着传统高分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单一的PA11已经不能满足在这些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再加上PA11材料价格昂贵,极大程度限制了 PA11的应用领域及应用深度,因此对PA11的研究与改性成为研究学者较为青睐的方向。本文首先在PA11中分别加入LDPE与LLDPE,采用熔融共混挤出法对其进行增韧改性。对比两种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看到,LLDPE对PA11的增韧效果更佳,其最佳加入量为10%,冲击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41.4 KJ/m2、25.9%。SEM图表明,LLDPE/PA11体系的分散相粒子更小,分散得更加均匀,且存在典型的“海-岛”结构。LLDPE/PA11体系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复数粘度增加幅度较为明显,且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随PE的加入小幅度下降。其次选取PE-g-MAH作为相容剂,考察了相容剂的加入对LLDPE/PA11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E-g-MAH的加入量为8%时韧性最高,冲击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51.4 KJ/m2、80.4%。SEM图表明,PE-g-MAH的加入使得共混体系分散相粒子变小,两相界面变得模糊,使得界面粘结能力增强,说明PE-g-MAH中的酸酐基团与PA11中的酰胺基团发生反应形成了化学键,改善了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流变性能测试表明,PE-g-MAH的加入量分别为8%与10%时,共混体系的储能模量与复数粘度分别达到最大值。进一步选取PEG-1000与N-BBSA作为增塑剂,考察了增塑剂的加入对LLDPE/PE-g-MAH/PA11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表明,PEG-1000与N-BBSA的加入量分别为2%与5%时体系的韧性最佳,两者对冲击强度的提升分别为187%与184%,断裂伸长率的提升幅度分别为5.1倍与5.4倍。SEM图可以看到,增韧剂的加入使得分散相粒子变小,两相界面变得模糊,但过多的加入使得分散相粒子极易脱落。熔体流动速率图表明,PEG-1000与N-BBSA的加入使得体系熔体流动速率提升了 1.7倍与1.9倍。流变性能测试表明,两种增塑剂的加入使得两者的复数粘度明显降低,说明PEG-1000与N-BBSA的加入增加了分子间的润滑作用,减少了分子支链间的缠结作用,从而降低了共混体系的复数粘度。研究表明,当N-BBSA/LLDPE/PE-g-MAH/PA11的质量比为5/10/8/90时,可制得一种超韧高流动性的PA11合金材料,其冲击强度达到57.7 KJ/m2,断裂伸长率为91.5%,MFR值为6.7 g/10min。
陈雨婷[6](2019)在《PA6-co-PCL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酰胺(PA),俗称尼龙,具有力学强度高、热性能好、易于成型加工等优良的性能,然而由于大量强极性酰胺基团的存在,导致PA易于吸水。聚己内酯(PCL)是一种疏水性脂肪族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和结晶性,然而PCL力学强度较低。因此,降低PA6的吸水性和熔点、提高PCL可加工范围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工作是将具有疏水性和生物降解性的PCL引入到PA6分子链中,通过化学结构与物理结构的共同调控,研究两者对彼此结晶性能、降解性能以及吸水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将共聚物作为PA6与PCL共混物的相容剂,探索其在两者共混改性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的方法,通过调控单体的投料比,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组成的P(CLA-co-CLO)共聚物,并通过1H NMR、13C NMR和FTIR对共聚物的结构与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了共聚物结构与组成的可控性。聚合物TGA结果表明,PCLA链段的引入可以显着提高PCLO链段的热稳定性。通过对聚合物非等温结晶、等温结晶、球晶形貌和晶体结构的研究发现,PCLO链段的引入降低了PCLA链段的熔融温度,并提高了 PCLA链段的等温结晶速率。此外,当PCLO的设计含量在25%-50%时,两种链段均可以结晶,且PCLO的结晶形貌与球晶生长速率均受PCLA物理结构的影响。吸水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PCLO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吸水率显着降低,一方面疏水性PCLO本身可以降低材料吸水性,另一方面,PCLO的引入对物理结构等的调控作用也会影响材料的吸水性。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CLO的引入赋予了共聚物一定的可降解性。此外,研究发现,共聚物可以提高不相溶共混物PA6/PCL的两相相容性。本工作的研究结果为PCL和PA6的共聚改性提供了基础数据,有望在聚酯与尼龙的共混改性应用中取得突破。
甘宇鑫[7](2018)在《无机纤维增强ABS/PC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文中研究指明复合材料在现今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高分子基复合材料具有质轻、强度高、易于加工等特点在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重型装备制造领域,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对选材要求越发苛刻,而降低产品结构重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来替代传统金属合金材料。以往来讲,单一的高分子树脂材料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性能要求,而PC和ABS这两种高分子树脂材料具有相似的主链结构和相近的溶解度参数,这就为制备高分子树脂合金材料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在得到高性能树脂合金基体后通过向其中加入无机纤维作为强化相,用以满足树脂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性能要求。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无机增强的ABS/PC树脂复合材料:实验中首先对ABS和PC的配比进行研究,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实验配方,之后选用合适的相容剂,对ABS和PC两种高分子树脂的相容性进行改善,良好的基体材料是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基础;考虑到无机物作为强化相,因此要对强化相进行表面官能化处理从而提高其反应活性,本实验设计了通过酸洗、偶联剂改性和挂胶处理等方式,对无机填料进行官能化处理从而提高强化相与高分子树脂基底的粘接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C的加入对ABS的各项力学性能有所提升,当PC含量在60%80%区间时,ABS/PC树脂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继续向这一体系中添加相容剂ABS-g-MAH,树脂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微观形貌趋于平整,相容性变好;经过偶联剂处理后的氧化铝颗粒傅里叶红外测试表明,颗粒表面挂有对应偶联剂的特征官能团,氧化铝颗粒已具备反应活性;再经完全官能化处理后的纤维傅里叶红外测试和SEM照片表明,纤维表面均匀的覆盖一层有机物过渡层,这样的预处理方式有助于无机填料和高分子树脂基底的粘接。本实验研究了不同无机填料和不同添加比例对ABS/PC树脂合金增强效果的影响,分别向固定配方的ABS/PC树脂合金基体中加入氧化铝颗粒、碳纤维和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无机填料含量的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均有所上升,这说明本实验制定的对无机填料官能化处理的方案有效,其中添加碳纤维的实验组抗拉强度提升最高;添加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的实验组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实验还研究了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的加入对ABS/PC树脂合金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得到结果表明,当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含量从5%增加到10%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明显的改善;继续添加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至15%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没有明显变化。通过实验结论可知,经过表面处理后的无机填料加入到ABS/PC树脂合金中后,碳纤维和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都有着非常出色的增强效果,其中在力学性能提升和热稳定性改善上,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都有着亮眼的表现;由于以往都选用纤维毡或小线束制备复合材料,成本高而且工艺繁琐,因此本实验的复合材料制备思路可以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在实际生产中具有指导意义。
贾帅[8](2018)在《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聚丙烯(PP)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和耐化学腐蚀,PP及其改性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然而,PP大分子链中的叔氢原子较为活泼,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光、氧和热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其分子链容易发生β-断链,使得PP制品综合性能发生明显的下降,进而产生大量的废旧聚丙烯(rPP)。本文基于PP降解前后微观与宏观性能的变化,研究了新旧PP与尼龙6(PA6)之间的相容性情况;采用反应挤出的方法,制备了长支链化rPP(LCB-rPP),一方面通过形成支化结构改善了 rPP中由于降解所导致的“缺陷”,另一方面在rPP分子链中引入了功能单体,进一步改善rPP与PA6之间的相容性;最后,通过熔融挤出制备了 LCB-rPP/PA6共混物,考察了共混物的各项性能。通过以上的研究,得到的结论有:通过rPP与PP电器外壳专用料(mPP)的性能对比,结果表明,rPP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地降低;同时从红外光谱(FTIR)测试结果得知,PP老化降解过程中,生成了羧基基团;FTIR和Molau test结果表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rPP的羧基与PA6的端氨基发生反应生成了 rPP-g-PA6接枝物,改善了 rPP/PA6共混物的相容性,使得分散相的粒径尺寸明显地减小且界面模糊;拉伸测试结果表明,即使mPP的综合性能优于rPP,但在添加20wt%的PA6时,rPP/PA6共混物的拉伸强度相比rPP提高了 14.78%,mPP/PA6共混物则呈现相反的情况;此外,从动态力学(DMA)测试的结果表明,rPP/PA6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差值(△Tg)有轻微地减小,mPP/PA6共混物的△Tg则没有变化。采用熔融挤出的方法制备了长支链化的废旧聚丙烯(LCB-rPP)。FTIR测试的结果表明,在熔融挤出过程中酸酐基团与环氧基团发生反应;DSC测试结果表明,LCB-rPP的支链具有异相成核的作用,能够提高结晶速率和结晶度;流变测试结果表明,PP的分子链由线性结构转变为支化结构,其流变参数例如复合模量(η*)、储能模量(G’)、损耗角正切值(tan δ)等均有明显的变化;对比rPP的力学性能,LCB-rPP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地改善,拉伸强度和缺口冲击强度随MAH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特别是,当MAH含量为0.5 wt%时,LCB-rPP的缺口冲击强度比rPP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 3倍。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了 LCB-rPP/PA6共混物,考察了不同支化程度对共混物综合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LCB-rPP/PA6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有明显的提高,当LCB-rPP中MAH含量为0.3wt%时,制备的LCB-rPP/PA6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为30.26MPa,弯曲强度为 37.22MPa,较 rPP/PA6 分别提高了 14.97 和 41.31%;随 MAH 含量的增加,共混物体系中的分子链缠结情况增加,体系中的粘度增大,导致LCB-rPP/PA6共混物的熔体流动速率有明显的减小;XRD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物中没有新的晶型出现;共混物扫描电镜结果研究表明,相比于rPP/PA6共混物来说,LCB-rPP的添加使得分散相的粒径明显的减小,粒径分布尺寸范围为0.3~1.2 μm。
康安纳[9](2018)在《尼龙6的凝聚态结构调控与高性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尼龙6(PA6)是目前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工程塑料之一,有着力学性能好且耐磨、耐油、耐溶剂的优点。然而,PA6中强极性酰胺键使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材料因吸水而溶胀,使得其阻气、阻湿性能急剧下降,同时其强度和尺寸稳定性也深受影响。因此,在保持或尽量少损失材料热学、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如何降低PA6的吸水性,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论文工作选取了一系列有机无机纳米填充剂,研究了填充剂与PA6的相互作用及其对PA6基体凝聚态结构的影响,实现了 PA6性能的提高,并阐明了结构对性能的影响规律。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通过选取不同尺寸且表面带有不同官能团的两种纳米碳酸钙,表面带羧基的纳米碳酸钙(mCC)和硬脂酸处理的纳米碳酸钙(nCC),研究了纳米填充剂表面官能团对填充剂与PA6基体相互作用的影响,进而研究了不同填充剂对PA6的结晶行为、球晶形貌、力学性能以及吸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发现mCC较nCC与PA6基体具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并且能够大幅升高PA6的结晶度。一方面,mCC与PA6间的氢键作用降低了 PA6酰胺键与水结合的几率,另一方面,较高的结晶度不利于水分子的透过,因而mCC大幅降低了 PA6的吸水性。此外,在mCC含量为0.05%~1.0%mCC时,PA6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和韧性均提高了,而nCC虽一定程度提高了 PA6的强度,但降低了其韧性。对于PA6/芹菜素(apige)共混物,其呈两相结构,分散相芹菜素均匀分散。芹菜素含量为0.05%~0.5%时,在非等温结晶中异相成核是主导,结晶加速,熔点增加,球晶尺寸小;等温结晶过程中γ晶型向α转变,PA6吸水率下降12%至24%不等,表面水接触角增加6.5%至13.7%不等。芹菜素提高了 PA6拉伸强度与模量,且共混物都呈韧性断裂,添加0.05%~1.0%时,断裂伸长率保持在纯PA6的62%以上。研究两种有机磷酸盐类(NA-21、NA-11)和一种山梨醇衍生物(TM6)成核剂对PA6的改性作用。0.05%NA-21和0.05%、0.1%TM6有助PA6晶核形成,提高结晶速率,减小球晶尺寸,同时可以降低PA6吸水率。三种成核剂都可提高PA6共混体系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0.05%~0.5%添加范围内体系断裂伸长率能保持在PA6的60%以上。
孔宇飞[10](2018)在《增容废弃家电PP和HIPS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聚丙烯(PP)和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是家用电器外壳常用的两种塑料,具有优异的性能,但是,废旧PP(R-PP)和废旧HIPS(R-HIPS)在回收过程中由于外观相似,分选过程耗时、费力、效率不高,影响了R-PP和R-HIPS的回收再利用。如果将R-PP和R-HIPS共混,制成复合材料,将对废弃家电外壳塑料的回收具有现实意义。然而,R-PP和R-HIPS的相容性很差,简单的熔融共混得不到性能优异的共混材料,所以通过改善共混物的相容性来提高其性能,成为制备R-PP/R-HIPS共混物的关键。本课题首先利用MFR、GPC、SEM、FTIR、凝胶含量及接枝率的测定、力学性能测试、DSC等方法研究了PP和HIPS在自然条件下的老化降解及R-PP和R-HIPS的相容性。相对于V-PP,R-PP的MFR值减小,凝胶含量增加,力学性能下降;相对于V-HIPS,R-HIPS的MFR值减小,M n和M w减小,PB相和PS相的界面清晰,凝胶含量及接枝率下降,力学性能下降。而且R-PP和R-HIPS的红外光谱曲线相比V-PP和V-HIPS均有羰基吸收峰、羧羟基吸收峰的产生。这些结果表明,PP和HIPS在自然老化条件下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子链断裂,分子量降低,导致力学性能下降,而且有羰基、羧基等基团的生成。R-PP/R-HIPS共混物与V-PP/V-HIPS共混物相比,分散相的分散比较均匀,分散相的粒径较小,Tg相互靠近,缺口冲击强度较高,表明R-PP与R-HIPS的相容性比V-PP和V-HIPS的相容性好,这可能是因为R-PP和R-HIPS中的羰基和羧基形成了氢键所致。其次,通过常规物理增容,利用SEP和SEPS含有与R-PP和R-HIPS中PS相相似或相同的P(E/P)嵌段和PS嵌段,将SEP和SEPS加入到R-PP/R-HIPS共混物中进行增容,当SEP或SEPS的含量为10 wt%时,R-PP/R-HIPS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相比未增容的共混物明显提高,分散相R-HIPS的分散更加均匀,粒径减小,共混物的流动性变差,粘度提高,R-PP与R-HIPS中PS相的Tg靠近,表明SEP和SEPS可以改善R-PP/R-HIPS共混物的相界面,提高共混物的物理相容性。然后,通过自由基接枝反应制备了SEPS-g-GMA共聚物,利用R-PP和R-HIPS中的PB相老化降解生成的羧基,将SEPS-g-GMA加入到R-PP/R-HIPS共混物中进行增容。SEPS-g-GMA中的环氧基与R-PP和R-HIPS中PB相的羧基发生反应,生成了酯基,利用化学反应将R-PP和R-HIPS的PB相连接起来。当SEPS-g-GMA(10 wt%)的接枝率为2.44%时,R-PP/R-HIPS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7.06 kJ/m2和34.25%,相比未增容的共混物分别提高了186.99%和68.30%,表明SEPS-g-GMA共聚物对R-PP/R-HIPS共混物物理增容和化学增容的协同作用效果显着。最后,改变反应顺序,先将GMA环氧基团开环,与R-PP和R-HIPS中PB相的羧基发生酯化反应,使GMA接入R-PP和R-HIPS的PB相中,再在DCP引发作用下,GMA中的碳碳双键打开,通过NVP自由基与SEPS中的叔碳自由基相连,从而将R-PP和R-HIPS中的PB相连接起来,实现物理和化学协同增容。当NVP含量为0.50 wt%(相对于100 wt%的R-PP/R-HIPS共混物)时,R-PP/R-HIPS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6.89 kJ/m2和31.28%,相比未增容的共混物分别提高了180.08%和53.71%。上述方法均实现了对R-PP/R-HIPS共混物的增容。其中,在不同反应顺序下,利用SEPS和GMA对R-PP/R-HIPS共混物的物理和化学协同增容(即SEPS对R-PP和R-HIPS中PS相的物理增容,GMA和SEPS对R-PP和R-HIPS中PB相的化学增容。)效果尤为显着。这两种协同增容方法使得R-PP/R-HI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显着提升,相界面显着改善,η*、G′和G″均有提高,热稳定性也显着提高,从而获得了性能优异的R-PP/R-HIPS共混材料,为R-PP和R-HIPS的高值化回收再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尼龙6与ABS共混物相容特性(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尼龙6与ABS共混物相容特性(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尼龙6 的结构与性能 |
1.3 尼龙6 改性研究进展 |
1.3.1 PA6/纳米粘土复合材料 |
1.3.2 PA6/石墨烯复合材料 |
1.3.3 其他PA6 纳米复合材料 |
1.3.4 尼龙/聚合物合金 |
1.4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的研究进展 |
1.4.1 不同的双向拉伸工艺 |
1.4.2 双向拉伸尼龙薄膜结构和性能研究进展 |
1.5 聚酮(PK) |
1.5.1 聚酮的结构 |
1.5.2 聚酮的物理性质 |
1.5.3 尼龙/聚酮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6 稀土化合物 |
1.7 聚间二甲苯己二酰二胺(MXD6) |
1.8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8.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创新点 |
第二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2.1 前言 |
2.2 试验部分 |
2.2.1 试验原料 |
2.2.2 试验设备 |
2.2.3 双向拉伸尼龙/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2.2.4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A6 与PK相容性分析 |
2.3.2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
2.3.3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4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2.3.5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 |
2.3.6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阻隔性能 |
2.3.7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2.3.8 双向拉伸PA6/PK复合薄膜的尺寸稳定性能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3.1 前言 |
3.2 试验部分 |
3.2.1 原材料 |
3.2.2 试验设备 |
3.2.3 氧化石墨烯尼龙母粒(PA-GOMB)的制备 |
3.2.4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制备 |
3.2.5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2D广角X射线衍射分析 |
3.3.2 DMA分析 |
3.3.3 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
3.3.4 等温结晶动力学分析 |
3.3.5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形貌观察 |
3.3.6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阻隔性能 |
3.3.7 双向拉伸PA6/PK/GO薄膜的机械性能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铈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和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氧化铈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4.2.4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氧化铈的结构表征 |
4.3.2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4.3.3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微观形貌观察 |
4.3.4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熔融与结晶行为 |
4.3.5 双向拉伸PA6/PK/CeO2 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4.3.6 双向拉伸PA6/PK/CeO_2复合薄膜的抗紫外性能 |
4.4 小结 |
第五章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掺杂双向拉伸尼龙 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验原料 |
5.2.2 试验仪器 |
5.2.3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Zn-Ce@SiO_2)的制备 |
5.2.4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掺杂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 |
5.2.5 测试和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锌-铈负载二氧化硅的结构表征 |
5.3.2 制备条件对锌-铈负载二氧化硅形貌粒径的影响 |
5.3.3 抗菌离子的负载率测试 |
5.3.4 抗菌性能测试 |
5.3.5 BO-PA/PK/Zn-Ce@SiO_2复合薄膜的熔融和结晶行为 |
5.3.6 BO-PA/PK/Zn-Ce@SiO_2 复合薄膜的机械性能 |
5.4 小结 |
第六章 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MXD6 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
6.1 前言 |
6.2 试验部分 |
6.2.1 主要原材料 |
6.2.2 仪器及设备 |
6.2.3 制备与表征 |
6.3 结果分析 |
6.3.1 DSC分析 |
6.3.2 DMA分析 |
6.3.3 2D广角X射线衍射图 |
6.3.4 直线撕裂性能 |
6.3.5 力学性能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SBR/PVC弹性体制备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丁苯橡胶的简介 |
1.2.1 溶聚丁苯橡胶 |
1.2.2 乳聚丁苯橡胶 |
1.2.3 丁苯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2.4 SBR橡胶老化机理 |
1.2.5 影响橡胶热氧老化因素 |
1.3 聚氯乙烯简介 |
1.3.1 聚氯乙烯结构与性能 |
1.3.2 PVC的聚合方法及种类 |
1.3.3 PVC加工工艺 |
1.3.4 PVC研究进展情况 |
1.4 高分子合金简介 |
1.4.1 高分子合金的制备 |
1.4.2 高分子合金相容性 |
1.4.3 高分子合金增容改性 |
1.4.3.1 高分子合金共混改性 |
1.4.3.2 高分子合金填充改性 |
1.4.3.3 高分子合金化学改性 |
1.4.4 橡塑合金简介 |
1.4.4.1 橡塑型共混TPV的制备原理 |
1.4.4.2 橡塑共混型SBR/PVC弹性体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加工工艺对SBR/PVC弹性体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配方 |
2.2.3 主要实验设备 |
2.2.4 试样的制备 |
2.2.5 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VC聚合度对SBR/PVC弹性体的影响 |
2.3.1.1 PVC聚合度对SBR/PVC弹性体的硫化特性影响 |
2.3.1.2 PVC聚合度对SBR/PVC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1.3 不同聚合度PVC对SBR/PVC弹性体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 |
2.3.2 橡塑比例对SBR/PVC弹性体影响 |
2.3.3.1 橡塑比例对SBR/PVC弹性体硫化特性的影响 |
2.3.3.2 橡塑比例对SBR/PVC弹性体物理机械性能影 |
2.3.3.3 橡塑比例对SBR/PVC弹性体热氧老化性能影响 |
2.3.3 混合温度对SBR/PVC弹性体的影响 |
2.3.3.1 混炼温度对SBR/PVC弹性体硫化特性影响 |
2.3.3.2 混炼温度对SBR/PVC弹性体力学性能影响 |
2.3.3.3 混炼温度对SBR/PVC弹性体热氧老化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NBR增容SBR/PVC弹性体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实验配方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不同厂家NBR对SBR/PVC弹性体研究 |
3.3.1.1 不同厂家NBR门尼粘度实际值 |
3.3.1.2 不同厂家NBR对SBR/PVC弹性体硫化特性影响 |
3.3.1.3 不同厂家NBR对SBR/PVC弹性体DMA测试 |
3.3.2 不同丙烯腈含量的NBR增容SBR/PVC弹性体研究 |
3.3.2.1 不同丙烯腈含量的NBR增容SBR/PVC弹性体硫化特性研究 |
3.3.2.2 不同丙烯腈含量的NBR增容SBR/PVC弹性体力学性能研究 |
3.3.2.3 不同丙烯腈含量的NBR增容SBR/PVC弹性体热氧老化研究 |
3.3.2.4 不同丙烯腈含量的NBR增容SBR/PVC弹性体DMA测试 |
3.3.2.5 不同丙烯腈含量的NBR对 SBR/PVC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影响 |
3.3.3 NBR/PVC母料对SBR/PVC弹性体研究 |
3.3.3.1 NBR/PVC母料对SBR/PVC弹性体硫化特性研究 |
3.3.3.2 NBR/PVC母料对SBR/PVC弹性体物理性能研究 |
3.3.4 NBR4050含量对SBR/PVC弹性体增容研究 |
3.3.4.1 NBR4050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硫化特性影响 |
3.3.4.2 NBR4050含量对SBR/PVC弹性体力学性能影响 |
3.3.4.3 NBR4050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热氧老化性能影响 |
3.3.4.4 NBR4050含量SBR/PVC弹性体DMA测试 |
3.3.4.5 NBR4050含量对SBR/PVC弹性体形态结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PE增容SBR/PVC弹性体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材料及配方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试样制备 |
4.2.4 性能测试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PE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硫化特性影响 |
4.3.2 CPE含量对SBR/PVC弹性体力学性能影响 |
4.3.3 CPE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的热氧老化性能影响 |
4.3.4 CPE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的DMA测试 |
4.3.5 CPE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的形态结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橡胶助剂1731 HS增容SBR/PVC弹性体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4 性能测试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3.1 1731HS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硫化特性影响 |
5.3.2 1731HS含量对SBR/PVC弹性体力学性能影响 |
5.3.3 1731HS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热氧老化性能影响 |
5.3.4 1731HS含量对SBR/PVC弹性体的DMA测试 |
5.3.5 1731HS含量对SBR/PVC弹性体形态结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离子交联增容增韧改性废旧ABS/HIPS共混物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ABS、HIPS、ABS/HIPS的研究现状 |
1.2.1 ABS的研究现状 |
1.2.2 HIPS的研究现状 |
1.2.3 ABS/HIPS回收再利用现状 |
1.3 不饱和羧酸金属盐在橡胶中的应用 |
1.3.1 不饱和羧酸盐简介 |
1.3.2 不饱和羧酸盐的补强特性 |
1.3.3 不饱和羧酸盐的应用 |
1.4 顺丁橡胶(BR) |
1.4.1 顺丁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
1.4.2 顺丁橡胶的应用 |
1.5 关于本课题 |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2 ZDMA增容改性废旧ABS/HIPS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制备工艺流程 |
2.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rABS/rHIPS/ZDMA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2 rABS/rHIPS/ZDMA的交联密度分析 |
2.3.3 rABS/rHIPS/ZDMA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4 rABS/rHIPS/ZDMA的 GPC分析 |
2.3.5 rABS/rHIPS/ZDMA的扫描电镜分析 |
2.3.6 rABS/rHIPS/ZDMA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3.7 rABS/rHIPS/ZDMA的流变性能分析 |
2.3.8 rABS/rHIPS/ZDMA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2.3.9 rABS/rHIPS/ZDMA的热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BR/ZDMA协同增容增韧改性废旧ABS/HIPS共混物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分析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制备工艺流程 |
3.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ABS/rHIPS/ZDMA/BR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rABS/rHIPS/ZDMA/BR的交联密度分析 |
3.3.3 rABS/rHIPS/ZDMA/BR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4 rABS/rHIPS/ZDMA/BR的扫描电镜分析 |
3.3.5 rABS/rHIPS/ZDMA/BR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3.6 rABS/rHIPS/ZDMA/BR的流变性能分析 |
3.3.7 rABS/rHIPS/ZDMA/BR的热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及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来源 |
1.1.1 选题背景 |
1.1.2 课题来源 |
1.2 激光烧结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 |
1.2.1 激光烧结技术的产业现状 |
1.2.2 激光烧结技术的发展前景 |
1.3 生物质激光烧结材料的研究进展 |
1.3.1 激光烧结技术耗材的种类及特性要求 |
1.3.2 常见的生物质激光烧结耗材 |
1.3.3 聚乳酸基激光烧结耗材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
1.4 激光烧结成型过程的数值计算及模拟分析研究 |
1.4.1 激光烧结工艺优化的研究方法及现状 |
1.4.2 激光烧结热作用过程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的目的 |
1.5.2 研究的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纤维素/聚乳酸的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纤维素/聚乳酸的组分选取 |
2.2.1 聚乳酸粉末的化学结构分析与组分选取 |
2.2.2 纤维素粉末的化学结构分析与组分选取 |
2.3 纤维素/聚乳酸理化性质的表征 |
2.3.1 纤维素/聚乳酸理化性质的检测仪器 |
2.3.2 纤维素/聚乳酸理化性质的测试 |
2.4 纤维素/聚乳酸理化性质的分析 |
2.4.1 纤维素/聚乳酸组分的粒径分布 |
2.4.2 纤维素/聚乳酸的粉床密度 |
2.4.3 纤维素/聚乳酸的微观形貌 |
2.4.4 纤维素/聚乳酸的热性能 |
2.4.5 纤维素/聚乳酸的结晶性分析 |
2.4.6 纤维素/聚乳酸的流变性能 |
2.5 纤维素/聚乳酸的制备与激光烧结可行性分析 |
2.5.1 纤维素/聚乳酸的制备工艺 |
2.5.2 聚乳酸基共混物的激光烧结可行性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分子建模及动力学模拟分析 |
3.1 引言 |
3.2 纤维素/聚乳酸系统的动力学分析 |
3.2.1 分子动力学的运算过程及算法 |
3.2.2 力场的选取 |
3.2.3 系统势能的计算方法 |
3.2.4 平衡系综的选取 |
3.3 纤维素/聚乳酸分子模型的建立与结构优化 |
3.3.1 PLA 3001D分子模型的建立 |
3.3.2 α-纤维素分子模型的建立 |
3.3.3 建立纤维素/聚乳酸共混物及其界面的分子模型 |
3.4 组分配比对纤维素/聚乳酸相容性的影响 |
3.4.1 Flo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法 |
3.4.2 径向分布函数g(r)法 |
3.4.3 分子间相互作用能(ΔE)法 |
3.5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过程的分子热运动模拟分析 |
3.5.1 热作用对纤维素/聚乳酸体系的分子运动的影响 |
3.5.2 温度对纤维素/聚乳酸体系相容性的影响 |
3.5.3 纤维素/聚乳酸组分界面分子运动的热影响模拟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及温度场的模拟研究 |
4.1 引言 |
4.2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分析 |
4.2.1 激光能量密度及热源模型的计算分析 |
4.2.2 激光烧结成型热作用机理分析 |
4.2.3 激光烧结熔池的形成及动力学分析 |
4.2.4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液相烧结的演变过程 |
4.3 激光烧结成型温度场的数学模型 |
4.3.1 激光烧结粉床的热传导方程 |
4.3.2 纤维素/聚乳酸材料热性能的数学模型 |
4.4 激光烧结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构建 |
4.4.1 建立激光烧结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流程及初始条件 |
4.4.2 建立激光烧结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 |
4.5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温度场的模拟与分析 |
4.5.1 激光作用时长对瞬态温度场的影响 |
4.5.2 工艺参数对温度场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实验及制件成型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组分配比对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 |
5.2.1 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表征 |
5.2.2 组分配比实验结果分析 |
5.3 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 |
5.3.1 基于全因子试验设计方法的实验分析 |
5.3.2 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
5.3.3 工艺参数对激光烧结制件微观结构的影响 |
5.3.4 工艺参数对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的影响机制 |
5.4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研究 |
5.4.1 激光烧结制件的打印方向的选定 |
5.4.2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密度的影响 |
5.4.3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尺寸精度的影响 |
5.4.4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5 打印方向对激光烧结制件微观组织的影响 |
5.5 退火处理工艺对激光烧结制件成型性能的影响 |
5.5.1 退火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的密度和尺寸精度的影响 |
5.5.2 退火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3 退火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5.5.4 退火处理对激光烧结制件的结晶性能的影响 |
5.5.5 三种优化工艺方法的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超韧PA11/LLDPE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A11的概述 |
1.2.1 PA11的性能 |
1.2.2 PA11的应用 |
1.3 PA11的改性 |
1.3.1 PA11的增韧改性 |
1.3.2 PA11的增容改性 |
1.3.3 PA11的流变改性 |
1.4 增韧机理 |
1.4.1 弹性体增韧机理 |
1.4.2 非弹性体增韧机理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PA11与PE共混物的制备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样品的制备 |
2.2.4 性能测试及其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A11/LDPE与PA11/LLDPE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2 PA11/LDPE与PA11/LLDPE共混材料的熔融流动性能 |
2.3.3 PA11/LDPE与PA11/LLDPE共混材料的微观形貌 |
2.3.4 PA11/LDPE与PA11/LLDPE共混材料的流变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E-g-MAH增容PA11/LLDPE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样品的制备 |
3.2.4 表征与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11/PE-g-MAH/LLDPE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2 PA11/PE-g-MAH/LLDPE共混材料的熔体流动性能 |
3.3.3 PA11/PE-g-MAH/LLDPE共混材料的微观形貌 |
3.3.4 PA11/PE-g-MAH/LLDPE共混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增塑剂改性PA11/PE-g-MAH/LLDPE共混物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和设备 |
4.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3 样品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增塑剂改性PA11/PE-g-MAH/LLD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
4.3.2 增塑剂改性PA11/PE-g-MAH/LLDPE共混物的熔体流动性能 |
4.3.3 增塑剂改性PA11/PE-g-MAH/LLDPE共混物的结晶性能 |
4.3.4 增塑剂改性PA11/PE-g-MAH/LLDPE共混物的微观形貌 |
4.3.5 增塑剂改性PA11/PE-g-MAH/LLDPE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者待发表的论文 |
(6)PA6-co-PCL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尼龙概述 |
1.1.1 尼龙的结构与性能 |
1.1.2 尼龙的应用与不足 |
1.2 尼龙的改性 |
1.2.1 化学改性 |
1.2.2 物理改性 |
1.2.2.1 增强改性 |
1.2.2.2 阻燃改性 |
1.2.2.3 共混合金 |
1.2.2.4 填充改性 |
1.3 PCL的结构、性能与应用 |
1.3.1 PCL的结构与性能 |
1.3.2 PCL的应用与不足 |
1.4 聚酯酰胺概述 |
1.4.1 聚酯酰胺的种类 |
1.4.2 聚酯酰胺的合成 |
1.4.2.1 交替型 |
1.4.2.2 嵌段型 |
1.4.2.3 无规型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1 实验原料及提纯 |
2.1.2 设备 |
2.2 聚合物制备 |
2.2.1 合成 |
2.2.2 结构表征 |
2.3 分析测试方法 |
2.3.1 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DSC) |
2.3.2 广角X射线散射测试(WAXD) |
2.3.3 热降解(TGA)分析 |
2.3.4 核磁共振测试(NMR) |
2.3.5 傅立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3.6 偏光显微镜测试(POM) |
2.3.7 吸水率测试 |
2.3.8 降解率测试 |
2.3.9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A6-co-PCL的合成 |
3.1.1 ~1H NMR和~(13)C NMR表征 |
3.1.2 FTIR表征 |
3.2 PA6-co-PCL的性能表征 |
3.2.1 热稳定性 |
3.2.2 吸水性 |
3.2.3 非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
3.2.4 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
3.2.4.1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3.2.4.2 等温结晶后熔融行为研究 |
3.2.5 结晶结构 |
3.2.6 晶体相貌 |
3.2.7 降解性能 |
3.2.7.1 酶降解 |
3.2.7.2 表面形貌 |
3.3 PA6-co-PCL对PA6/PCL共混物相容性的影响 |
3.3.1 PCL/PA6两项共混体系结晶形貌 |
3.3.2 PCL/PA6/50%CLA三项共混体系结晶形貌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文章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无机纤维增强ABS/PC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应用情况 |
1.2.2 PC和 ABS树脂合金概述 |
1.2.3 ABS/PC树脂合金相容性的研究 |
1.3 无机纤维简介 |
1.3.1 碳纤维的应用 |
1.3.2 无机晶须的制备和应用 |
1.4 无机纤维增容改性方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介绍 |
2.3 试样的制备 |
2.4 材料性能测试及表征 |
2.4.1 熔融指数测定 |
2.4.2 傅里叶红外分析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4 拉伸性能测试 |
2.4.5 冲击性能测试 |
2.4.6 弯曲性能测试 |
2.4.7 综合热分析测试 |
2.4.8 XRD分析测试 |
第3章 ABS/PC合金化研究 |
3.1 ABS/PC树脂合金化基本原理 |
3.2 ABS/PC树脂合金的力学性能分析 |
3.2.1 ABS/PC配比对拉伸性能的影响 |
3.2.2 ABS/PC配比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
3.2.3 ABS/PC配比对弯曲性能的影响 |
3.3 ABS/PC树脂合金加工性能分析 |
3.4 ABS/PC微观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机填料对树脂性能影响 |
4.1 无机刚性粉末强化ABS/PC树脂 |
4.1.1 无机刚性粉末添加量对力学性能影响 |
4.1.2 无机刚性颗粒添加量对加工性能影响 |
4.2 短纤维强化ABS/PC树脂 |
4.2.1 纤维表面处理研究 |
4.2.2 力学性能测试 |
4.2.3 添加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
4.3 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强化ABS/PC树脂 |
4.3.1 晶须添加量对力学性能影响 |
4.3.2 晶须添加量对加工性能影响 |
4.3.3 材料热稳定性与单晶氧化铝晶须纤维添加量的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聚丙烯概述 |
1.2 聚丙烯老化降解研究 |
1.2.1 聚丙烯加速老化降解研究 |
1.2.2 聚丙烯自然条件下老化降解研究 |
1.2.3 无机填料对聚丙烯降解的影响 |
1.3 废旧聚丙烯的回收现状 |
1.4 废旧聚丙烯回收再利用技术研究 |
1.4.1 废旧聚丙烯直接再利用技术研究 |
1.4.2 废旧聚丙烯共混改性再利用技术研究 |
1.4.3 废旧聚丙烯其他改性再利用技术研究 |
1.5 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性能研究 |
1.5.1 尼龙6(PA6)简介 |
1.5.2 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性能研究 |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6.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相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实验原料 |
2.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的制备 |
2.2.4 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废旧聚丙烯降解情况分析 |
2.3.2 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 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 Molau test分析 |
2.3.4 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冲击断面微观形貌分析 |
2.3.5 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拉伸性能分析 |
2.3.6 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实验原料 |
3.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的制备 |
3.2.4 废旧聚丙烯接枝物接枝率表征 |
3.2.5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的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废旧聚丙烯接枝物红外光谱和接枝率分析 |
3.3.2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红外光谱分析 |
3.3.3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熔融和结晶行为分析 |
3.3.4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粘弹性能分析 |
3.3.5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力学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实验原料 |
4.2.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的制备 |
4.2.4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的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扫描电镜分析 |
4.3.2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X射线衍射分析 |
4.3.3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4.3.4 长支链废旧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力学性能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尼龙6的凝聚态结构调控与高性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尼龙6的凝聚态结构 |
1.1.1 尼龙6概述 |
1.1.2 晶型及晶胞结构 |
1.1.3 结晶过程和结晶形貌 |
1.1.4 结晶热力学 |
1.2 尼龙6高性能化研究现状 |
1.2.1 重要理论 |
1.2.2 技术研究 |
1.2.3 发展趋势 |
1.3 尼龙6纳米复合材料 |
1.3.1 基本性质 |
1.3.2 纳米粒子 |
1.3.3 性能的影响因素 |
1.4 尼龙6成核剂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尼龙6/碳酸钙纳米复合材料的凝聚态结构及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 |
2.2.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3 分析表征 |
2.2.3.1 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2.2.3.2 偏振光显微镜(POM)分析 |
2.2.3.3 广角X射线散射(WAXD)分析 |
2.2.3.4 静态接触角(CA)分析 |
2.2.3.5 热失重(TGA)分析 |
2.2.3.6 吸水率测试 |
2.2.3.7 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分析 |
2.2.3.8 拉伸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热稳定性分析 |
2.3.2 分散形态 |
2.3.3 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
2.3.3.1 非等温结晶行为 |
2.3.3.2 非等温结晶熔融行为 |
2.3.4 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
2.3.4.1 等温结晶动力学 |
2.3.4.2 等温结晶熔融行为 |
2.3.5 结晶结构和形态 |
2.3.5.1 纳米CaCO_3含量对结晶结构的影响 |
2.3.5.2 等温条件下的结晶结构 |
2.3.6 球晶形貌 |
2.3.7 吸水性能 |
2.3.8 力学性能 |
2.3.8.1 拉伸性能 |
2.3.8.2 材料强韧化机理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尼龙6/芹菜素共混物的凝聚态结构及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 |
3.2.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分析表征 |
3.2.3.1 傅利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ATR-FTIR)分析 |
3.2.3.2 热失重(TGA)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热稳定性分析 |
3.3.2 分散形态与结构表征 |
3.3.3 非等温结晶和熔融行为 |
3.3.4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3.3.5 结晶结构和形态 |
3.3.6 吸水性能 |
3.3.7 力学性能 |
3.3.7.1 拉伸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有机成核剂对尼龙6凝聚态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 |
4.2.2 共混物的制备 |
4.2.3 分析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成核剂对非等温结晶的影响 |
4.3.1.1 对结晶过程的影响 |
4.3.1.2 对熔融过程的影响 |
4.3.2 成核剂对等温结晶的影响 |
4.3.2.1 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
4.3.2.2 等温结晶熔融行为 |
4.3.3 成核剂对吸水性能的影响 |
4.3.4 成核剂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10)增容废弃家电PP和HIPS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废弃家电外壳回收现状 |
1.2 PP和HIPS的简介及应用 |
1.2.1 PP和HIPS的简介 |
1.2.2 PP和HIPS的用途 |
1.3 PP和HIPS的共混改性研究 |
1.4 相容性及相容剂的简介 |
1.4.1 共混物的相容性 |
1.4.2 相容剂的简介 |
1.5 废弃家电外壳PP和HIPS的老化研究 |
1.5.1 聚合物的老化机理 |
1.5.2 PP材料的老化降解 |
1.5.3 HIPS材料的老化降解 |
1.6 关于本论文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2 废弃家电PP和HIPS的老化与相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化学药品及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V-PP、R-PP、V-HIPS、R-HIPS的熔融指数测试 |
2.3.2 V-HIPS、R-HIPS的凝胶渗透色谱测试 |
2.3.3 V-HIPS、R-HIPS的微观形貌测试 |
2.3.4 V-PP、R-PP、V-HIPS、R-HIPS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
2.3.5 V-PP、R-PP、V-HIPS、R-HIPS的凝胶含量及接枝率测试 |
2.3.6 V-PP、R-PP、V-HIPS、R-HIPS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7 PP和HIPS在自然条件下的老化降解机理 |
2.3.8 PP/HIPS共混物的微观形貌测试 |
2.3.9 PP/HIPS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 |
2.3.10 PP/HI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3 SEP和SEPS增容R-PP/R-HIPS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化学药品及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R-PP/R-HIPS/SEP(SE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3.3.2 R-PP/R-HIPS/SEP(SEPS)共混物的微观形貌测试 |
3.3.3 R-PP/R-HIPS/SEP(SEP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测试 |
3.3.4 R-PP/R-HIPS/SEPS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SEPS-g-GMA的制备及增容R-PP/R-HIPS共混物的结构与功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化学药品及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EPS-g-GMA共聚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
4.3.2 NVP含量对SEPS-g-GMA共聚物接枝率的影响 |
4.3.3 R-PP/R-HIPS/SEPS-g-GMA共混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
4.3.4 R-PP/R-HIPS/SEPS-g-GM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4.3.5 R-PP/R-HIPS/SEPS-g-GMA共混物的微观形貌测试 |
4.3.6 R-PP/R-HIPS/SEPS-g-GMA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
4.3.7 R-PP/R-HIPS/SEPS-g-GMA共混物的热稳定性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5 GMA和SEPS增容R-PP/R-HIPS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化学药品及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2.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R-PP/R-HIPS/GMA共混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
5.3.2 R-PP/R-HIPS/GMA/SEPS共混物的红外光谱测试 |
5.3.3 R-PP/R-HIPS/GMA/SE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
5.3.4 R-PP/R-HIPS/GMA/SEPS共混物的微观形貌测试 |
5.3.5 R-PP/R-HIPS/GMA/SEPS共混物的动态流变性能测试 |
5.3.6 R-PP/R-HIPS/GMA/SEPS共混物的热稳定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成果及意义 |
6.3 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尼龙6与ABS共混物相容特性(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双向拉伸尼龙6/聚酮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林凤龙. 湖南工业大学, 2021(01)
- [2]SBR/PVC弹性体制备与研究[D]. 樊文礼.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离子交联增容增韧改性废旧ABS/HIPS共混物性能的研究[D]. 蔡迪. 中北大学, 2021(09)
- [4]纤维素/聚乳酸激光烧结成型机理及实验研究[D]. 张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5]超韧PA11/LLDPE合金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潘楷. 湘潭大学, 2019(02)
- [6]PA6-co-PCL无规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雨婷.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7]无机纤维增强ABS/PC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D]. 甘宇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废旧聚丙烯与尼龙6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贾帅. 中北大学, 2018(12)
- [9]尼龙6的凝聚态结构调控与高性能化研究[D]. 康安纳.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1)
- [10]增容废弃家电PP和HIPS共混体系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 孔宇飞. 中北大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