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帧图像代数特征的双动态双门限累积平均人脸识别

基于多帧图像代数特征的双动态双门限累积平均人脸识别

论文摘要

人脸自动识别系统是模式识别、数学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等学科的一大研究热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安全部门、电视电话会议、身份识别、数字监控等领域。由于快速增长的应用需要以及神经网络、小波分析、计算机图形和计算机视觉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人脸自动识别的兴趣不断升温,研究工作也异常的活跃。很多针对方法二维灰度图像的人脸识别方法已经提出,基本上可以分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基于特征脸方法、基于局部特征方法、基于肤色特征方法、基于弹性模型方法、基于模板匹配的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和它们的混合方法等。尽管这些方法都已经成功地运用于人脸识别,但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本文的工作主要是以人脸的识别为主。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在已经过预处理的灰度图像中提取代数特征;双动态双门限累积平均识别判定。本文采用的代数特征提取的方法是Turk 和Pentland 的Eigenfaces forrecognition 的方法[7]。但Turk 和Pentland 的方法有其局限性,其表现为①由于它在本质上依赖于训练集和测试集图像的灰度相关性,而且要求测试图像与训练集比较相像;②虽然Turk和Pentland代数特征是经过投影变换,从而降低了维数.但每个训练图像都有其特征矢量,这样每个个体都有多个特征矢量,从而影响了判别的速度;③每个人只有几个特征矢量,就不可能包涵一个人的所有特性,因此就会降低识别率。本文对Turk和Pentland特征提取进行了改正.训练过程中,对每个人脸图像的特征进行加权平均,假设每个人有四张照片,如笑脸、无表情脸、谅讶脸及愁容脸。对每种人脸加以不同的权重,只提取加权平均脸的特征矢量,以减小判别次数。本文应用的是对每一个个体进行多次采样累积平均判别。判别门限采用动态双门限,这里的双门限就是一个接受门限和一个拒绝门限;而所谓的动态就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动态性:①每个个体判别门限中的拒绝门限都不一样,有的个体接受门限阈值大些,有的个体接受门限阈值小些;②对于某一个体,每次累积判别过程中其接受门限和拒绝门限都不一样(每一次接受门限除外)。如前一次识别判定的接受门限小于后一次的识别判定门限,而前一次识别判定的拒绝门限大于后一次的识别判定的拒绝门限,两个门限在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人脸自动识别系统
  • 1.3 人脸特征提取和人脸识别方法的综述
  • 1.3.1 基于几何特征的方法
  • 1.3.2 基于特征脸的方法
  • 1.3.3 局部特征方法
  • 1.3.4 基于肤色特征方法
  • 1.3.5 基于弹性模型的方法
  • 1.3.6 基于人工神经网的方法
  • 1.3.7 其他方法
  • 1.3.8 人脸识别技术的难点分析
  • 1.4 本文的工作
  • 第2章 人脸图像的代数特征提取
  • 2.1 代数特征脸的计算:
  • 2.2 训练过程中的投影矩阵
  • 2.2.1 图像滤波器算子的基本要求
  • 2.2.2 投影矩阵
  • 2.2.3 正交投影矩阵
  • 2.2.4 牲征脸的投影矩阵及正交投影矩阵的构造
  • 2.2.5 投影脸在特征空间里的投影坐标
  • 2.3 利用小波变换或隔点采样的方法来减少投影矩阵的维数
  • 2.3.1 小波变换方法
  • 2.3.2 二维图像的小波分解
  • 2.3.3 隔点采样方法
  • 2.4 基于灰度的欧几里德度量
  • 第3章 基于多帧人脸图像的双动态门限累积平均人脸识别
  • 3.1 一对一的识别问题
  • 3.1.1 基本原理
  • 3.1.2 单门限识别情况
  • 3.1.3 双门限累积平均判别情况
  • 3.1.4 贝叶斯准则
  • 3.1.5 平均取样数目的估算
  • 3.2 一对多的识别问题
  • 3.2.1 识别准则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前期准备工作
  • 4.2 实验一
  • 4.2.1 采用了隔点采样来进行降维.
  • 4.2.2 多帧人脸图像的累积平均双动态双门限识别判定实验
  • 4.3 实验二
  • 4.3.1 采用了小波分解进行去噪和降维
  • 4.4 实验三
  • 4.4.1 基于对人脸图像进行每四点平均的降维方法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类非线性代数特征值模型的实际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32)
    • [2].一道高考题的解法探究[J].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2014(02)
    • [3].计算机识别人脸方法的分析及比较[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3)
    • [4].基于代数特征的多光谱图像特征提取方法[J]. 激光与红外 2013(11)
    • [5].人脸的民族特征抽取及其识别[J]. 计算机科学 2010(08)
    • [6].基于代数特征的人脸三维模型重建分析[J]. 现代信息科技 2019(02)
    • [7].基于主元分析法的人脸识别系统[J]. 信息通信 2012(03)
    • [8].基于超级画板环境下的椭圆定量问题探究[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05)
    • [9].多种代数特征抽取方法下的图像分类算法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10].多种代数特征抽取方法下的人脸图像SVM算法研究[J].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4(10)
    • [11].以“点”促成对数学问题的深入理解[J]. 数学之友 2018(06)
    • [12].圆方程的多种形式应用探讨[J]. 高中数理化 2018(21)
    • [13].解析几何中常见的最值求法[J]. 广西教育 2015(26)
    • [14].例谈用数形结合解决代数问题[J]. 新课程学习(下) 2012(06)
    • [15].合理转换 简化运算——由一节“圆锥曲线的复习课”引发的思考[J]. 数学通讯 2011(22)
    • [16].一类向量高考题的多解与多变[J]. 高中数理化 2018(20)
    • [17].探究初一学生的代数学习[J]. 新课程学习(中) 2013(10)
    • [18].乳腺癌数据的几何代数特征提取和微分进化特征选择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4(06)
    • [19].例析数形结合思想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02)
    • [20].关注课标课程背景下向量的交汇性[J]. 福建中学数学 2009(09)
    • [21].广义边界梁的动力学建模与动态特征[J]. 应用力学学报 2009(04)
    • [22].函数的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及其相关关系分析[J]. 科技风 2009(07)
    • [23].基于代数特征与粗糙集相结合的特征提取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08(03)
    • [24].向量背景下二元最值问题的解答——以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第12题为例说明[J]. 高中数理化 2018(20)
    • [25].例析数形结合在2012年江苏卷中的应用[J]. 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2012(11)
    • [26].立足概念教学 揭示知识本质 培养解题能力——对平面向量数量积问题的求解与思考[J]. 学园(教育科研) 2012(12)
    • [27].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基图像的人脸识别[J]. 电讯技术 2008(02)
    • [28].进程网及其自顶向下建模技术研究[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3(11)

    标签:;  ;  ;  ;  

    基于多帧图像代数特征的双动态双门限累积平均人脸识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