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认知语言学作为新兴的认知科学之一,主要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广泛存在,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和生存的基本方式。隐喻建构的基础是基于经验主义的体验哲学。隐喻也是构建科学理论的基本成分。本课题首先从文献综述的角度整理了国内与中医相关的隐喻论文,发现已有部分语言学家与中医学家逐渐认识到中医语言的隐喻特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中医语言、概念及思维进行了跨学科的理论探索。国内外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的研究及中医隐喻语言的探索为本论文提供了研究理论及方法。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一书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黄汗病的病名,并较详细地记载了黄汗病的症状、病因、病机及方药治疗,为后世开辟了黄汗病辨证论治之先河。论文先从文献学的角度对黄汗病进行了理论探讨,然后从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理论的角度对黄汗病的病因、病机进行语言和认知方面的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中医学的语言,从而更好地挖掘中医理论的本质。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了黄汗病的历史理论渊源及现代理论研究,并从古今医案书籍及期刊中搜索到有关黄汗病的医案进行补充和了解,发现后世医家对《金匮要略》中所提及的黄汗病是什么样的病一直众说纷纭,尚没有统一或标准定论。第二部分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方药证治、与水气病、历节病、黄疸病的关系等四方面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黄汗病以出黄汗这一典型的症状作为病名,是一种区别于水气病、历节病、黄疸病的独立病种。黄汗病当属于脾胃虚弱、湿热郁蒸的营卫病,治疗当以调和营卫、益气化湿为大法,用桂枝加黄芪汤和芪芍桂酒汤进行治疗。第三部分主要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探讨了黄汗病的病因病机。首先回顾了概念隐喻发展的历史背景,对隐喻的概念、类型、功能、研究理论作了简单的介绍。然后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探讨了黄汗病的病因、病机,发现“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这句话运用了概念隐喻“实体隐喻”类型中的“容器隐喻”和“管道隐喻”。仲景将人体本身看作是一个容器,并把汗孔比作该容器的管道,疾病的发生即是人体容器外的致病因素通过管道侵犯之人体之中。从而可知,我们的祖先在认知人体疾病的过程中,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借助隐喻这种普遍的认知方法,将已知的、熟悉的概念系统投射到未知的、陌生的领域,以获得对疾病的认知。因此,中医学的语言是一种建立在隐喻认知基础上的语言,中医学是一种以身体经验感知为基础而形成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