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空白”的模糊与明晰化: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文本“空白”的模糊与明晰化: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古典诗歌中含有大量的空白与未定性。这些空白与未定性不但赋予了中国古典诗歌无穷的魅力,也为读者提供了审美想象的广阔天地,因此有必要从文本空白与未定性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有待深入。中西文论中都提出了空白与未定的美学范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补充。本论文主要结合中西文论中的空白理论,从文本“空白”模糊与明晰化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译者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首先,从文本和读者审美接受的角度来说,诗歌译者需要照顾译入语语言规范和译入语读者的审美接受。当文本空白与这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该将空白填充予以明晰化,在其他情况下则应该作模糊化处理,实现空白处理模糊与明晰化的辩证统一,论文同时提出了文本空白模糊与明晰化的几种常见翻译方法。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还从宏观角度和译者身份的二重性探讨了文本空白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空白首先赋予了译者发挥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机会,为译者提供了阐释的天地,但译者身份的二重性又限制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因为译者必须同时对原文和译文读者负责,不能任意发挥,而应尽量再现诗歌原貌,消解自己的主体性。这样译者翻译时应做到主体性确立与消解的和谐统一,在译诗中再现中国古典诗歌味之无极的空白美,在翻译中建构起最大的意味世界——空白,从而实现译诗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统一。本篇论文打破了传统文本空白处理的二分法,并提出了译者主体性确立与消解的概念,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研究文本空白与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为诗歌译者提供一种新思路,从而更好地架起中西文化之间的桥梁。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空白与未定
  • 1.1 理论溯源
  • 1.2 中西文论中的空白与未定观比较
  • 1.3 空白本体地位的确立
  • 1.4 文本空白的缘由
  • 1.4.1 积极的空白
  • 1.4.2 消极的空白
  • 1.5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空白
  • 1.5.1 美学特征
  • 1.5.2 空白种类与层次
  • 1.5.2.1 种类
  • 1.5.2.1.1 语义空白
  • 1.5.2.1.2 句法空白
  • 1.5.2.1.3 结构空白
  • 1.5.2.1.4 意象意境空白
  • 1.5.2.1.5 主旨空白
  • 1.5.2.2 层次
  • 第2章 文本"空白"的处理
  • 2.1 明晰空白与未定,实现交流目的
  • 2.1.1 语言异质导致"空白"的明晰化
  • 2.1.1.1 中英语言差异对其诗学的影响
  • 2.1.1.2 常见的几类明晰化
  • 2.1.1.2.1 句子成分缺失
  • 2.1.1.2.2 数
  • 2.1.1.2.3 词类兼性
  • 2.1.1.2.4 时空观
  • 2.1.1.3 主要翻译方法
  • 2.1.2 清除读者审美接受的障碍
  • 2.1.2.1 文本空白、读者的审美接受与翻译
  • 2.1.2.2 翻译方法
  • 2.1.2.2.1 化隐为显
  • 2.1.2.2.2 省略空白
  • 2.2 减少创造成分,保留空白与未定
  • 2.2.1 保持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 2.2.2 主要翻译方法
  • 2.2.2.1 直译空白
  • 2.2.2.2 以模糊对模糊
  • 第3章 翻译:建构最大的意味世界——空白
  • 3.1 译者主体性的确立与消解
  • 3.1.1 译者身份的二重性
  • 3.1.2 空白与译者的主体性
  • 3.2 味之无极——空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介绍《中国古典诗歌英文及其他西文语种译作及索引》——兼有索引和中国古典诗歌译作集双重功能的一部新工具书[J]. 中国索引 2009(04)
    • [2].中国古典诗歌的西语译介出版与传播[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4)
    • [3].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困境[J]. 海外英语 2019(12)
    • [4].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女性隐喻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3)
    • [5].分析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美的两种思路和方法[J]. 大众文艺 2017(21)
    • [6].中国古典诗歌的民族魅力[J]. 大众文艺 2015(02)
    • [7].发生现象学视域下的古典诗歌教学[J]. 中学语文 2020(08)
    • [8].探脉点穴,由言及意——中国古典诗歌“炼句”艺术的鉴赏(上)[J]. 中学生百科 2020(29)
    • [9].“山水”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隐喻[J]. 艺术家 2019(11)
    • [10].论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意境传达[J]. 文教资料 2008(35)
    • [11].庞德与中国古典诗歌[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08(01)
    • [12].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生命境界[J]. 语文学刊 2010(23)
    • [13].论中国古典诗歌的音乐美[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4)
    • [14].传统吟诵在中国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方法论意义[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8(07)
    • [15].中国古典诗歌模糊美的鉴赏与翻译[J]. 知识窗(教师版) 2016(11)
    • [16].“给语言一副新的身体”[J]. 诗歌月刊 2017(07)
    • [17].叶嘉莹谈中国古典诗歌[J].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7(03)
    • [18].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可译性——以《游子吟》为例[J]. 校园英语 2017(16)
    • [19].流水中的诗情[J]. 明日风尚 2017(19)
    • [20].让生命浸润诗意让成长沐浴智慧——关于中国古典诗歌被置之课外的思考[J]. 吉林教育 2015(10)
    • [21].浅谈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J].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4(03)
    • [22].“三审”法鉴赏中国古典诗歌[J].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 2009(10)
    • [23].浅谈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亲人送别[J]. 长城 2010(02)
    • [24].谈初级中学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J]. 中学语文 2008(Z1)
    • [25].符号学视角下《江雪》翻译中模糊性的传达[J]. 名作欣赏 2020(08)
    • [26].中国古典诗歌分类研究[J]. 文学教育(上) 2020(10)
    • [27].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古典诗歌的法语译介探微[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05)
    • [28].跨文化交际视角下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机制与翻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08)
    • [29].探脉点穴,由言及意——中国古典诗歌“炼句”艺术的鉴赏(下)[J]. 中学生百科 2020(32)
    • [30].美读、赏析、展示——中国古典诗歌教学设计举隅[J]. 语文天地 2019(13)

    标签:;  ;  ;  ;  ;  

    文本“空白”的模糊与明晰化: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