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彩虹山东省平度市南京路小学266700
摘要: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封住自己的嘴”,要“舍得放手”,还原一个原生态的课堂。让孩子在尝试中敢于想,敢于思,敢于做。
关键词:高效课堂尝试放手
“高效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梦想,而怎样构建高效课堂也成为我们每位教师所思考的问题。近段时间,我们学校组织了全校性的推门听课活动,研讨常态化下的高效课堂。我听了很多数学老师的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课堂教学中教师还是不敢放,仍然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讲得多,演示的多,学生则看得多,听得多,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学习,学习活动缺乏思考的空间,探究低效,思维含量不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探究能力。
这一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理念,也让我想起了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已经实践了半个多世纪。他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引,这才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教师教的作用。这与我们课改的新理念是相吻合的。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怎样做呢?根据近段时间的听课,谈几点自己的浅见。
一、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
这一点是高效课堂最根本的一点体现,课堂上教师封住自己的嘴,意味着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的工作。如何让学生学的多,怎么样学生才愿意学。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言而喻是很有挑战性的,如何在课前设计有趣味性、有探索兴趣的问题,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当在课堂上做到“教师闲,学生忙”时,我想教师们的教学就更接近新课程理念了。教师讲学生就只会听,不会说,也不会想了;教师不讲或少讲,学生就得说,就必须想,而且说的也不错,想的有创意。更重要的是,学生是主动地学习了。这样的课堂是学生思维的原生态课堂,是变化多于计划的课堂,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
具体课堂学习中,可以分为这样几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自主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是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第三个环节是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以小组代表轮换发言其他组员补充的形式。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解题思路,解决困难的做法,应对新知识的仿编题等。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学会质疑。通过生生互动的提问与质疑,突破难点,逐步达成学习目标。第四个环节是随堂检测,学生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巩固题,以便当堂检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五个环节是总结、评价、提升。利用自评互评的方法,总结本课的学习,谈学习体会,谈疑惑及收获,将知识引入生活、拓展提升。
教师的退是为了学生的进,但“少教”不是“不教”,学生的课堂自学离不开教师必要的点拨、补充、纠正、拓宽。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进程,在关键处、在学生讨论遭遇瓶颈时、在偏离课堂学习目标的时候,教师可以点一点、拨一拨,给学生架梯、搭桥,使课堂教学正常进行下去。
二、教师要“舍得放手”
教学中教师不敢放开,当学生回答与自己的预设不相符时,教师不管不顾、不接球,或者只是简单地评价:“你知道得真多,一会我们再来研究这个问题。”然后又把学生“拉回”到原来的设计思路中,导致学生跟着老师走,学生学得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作为成人,我们确实比学生考虑事情要周全,也就不自觉地想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包括要学生怎么去想,怎么去做。但是我们想的不一定被学生喜欢和接受,所以还是让他们回归这个年龄段最真实和最自然的思维形式,自由地生成一些创新的东西。当学生的思路超出我们的预设时,我们不妨大胆放手引导,学生会更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真正站到一个新的思维起点上思考。也就是说教学中我们有时也可以“不按套路出牌”,使教学过程更精彩。但这样也对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是对教师学科专业知识、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挑战,这些能力要在教学中不断地积累、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提高。
有时,“过程”比“结论”更有意义。《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过程,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强调学生的体验。学数学不能仅仅只是理解知识的结论和结论的运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索,掌握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并且理解这个数学过程中的数学思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的放手,放手让孩子们试一试,放心地退出去,把课堂还给学生,也许孩子们尝试中就会在创新的思维空间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