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模型蛋白质组及其方法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分析化学
作者: 黄珍玉
导师: 杨芃原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质谱,差异表达谱,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蛋白磷酸化,胶内酶解,溶液酶解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疾病蛋白组学研究是目前蛋白质组学在应用研究方面最具前景的领域。它对探讨重大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在于:首次用蛋白组学的研究方法对新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的主要病变组织:主动脉及心肌总蛋白作了详尽的研究。得到正常大鼠及AS大鼠主动脉及心肌蛋白的差异谱图。分析鉴定了差异蛋白对AS疾病形成中所表达的功能。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出现的特征性病理细胞,本工作在对AS差异蛋白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巨噬源性泡沫细胞的磷酸化蛋白谱图,初步阐明了所鉴定的磷酸化蛋白在AS病变细胞的形成和增殖中的机制。另外,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分组提取人肝组织蛋白的研究平台,能提取到迄今为止的人肝组织中最多的蛋白并对提取的蛋白进行了质谱鉴定。最后,本文建立了凝胶分离后蛋白质溶液酶解的技术平台,该方法将肽段回收率提高到90%,并且由于此方法能很方便的与其它方法如免疫印迹相结合而有望成为翻译后修饰蛋白分析的实用平台。具体叙述如下。 (一).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心脏病。由于其对人类的危害性大、死亡率高而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目前人们普遍关注针对AS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药物,但AS的病理机制仍未十分明确,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手段难以对AS多种致病蛋白作出全面的分析。 为深入探讨AS的发病机制,本研究工作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结合喂食高脂饲料诱发大鼠全身性AS病变,建立大鼠AS模型,并导致冠状动脉等器官性血管病变,为AS导致的器官性病变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病理模型。实验比较研究了正常大鼠和AS大鼠主动脉及心肌在蛋白质组学上的差异。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正常大鼠及AS大鼠主动脉及心肌总蛋白,胶态考马斯亮兰G-250染色,GS-800凝胶扫描仪获取凝胶图像,并用PDQUEST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对于正常大鼠以及AS大鼠主动脉的双向凝胶图,检测出1878±100个蛋白质斑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研究背景
1.1.蛋白质组学概述及其发展史
1.2.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方法进展
1.3.蛋白质组学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1.4.总结与展望
2.本论文的工作
2.1.蛋白组学在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中的研究
2.2.巨噬源性泡沫细胞磷酸化蛋白的免疫印迹分析
2.3.分组提取-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质谱鉴定在人肝蛋白组学中的应用
2.4.凝胶分离后蛋白溶液酶解新方法的研究
3.参考文献
第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蛋白质组学研究
1.研究背景
2.实验
2.1.材料
2.1.1.动物模型
2.1.2.仪器与试剂
2.2.动物模型的建立
2.3.心脏病理观测
2.4.组织蛋白质的提取
2.5.双向凝胶电泳
2.6.图像采集与分析
2.7.蛋白胶内酶解
2.8.蛋白胶内酶解产物的质谱鉴定
2.9.数据库搜索
3.结果
3.1.动脉粥样硬化人鼠形成后病理变化
3.2.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比较蛋白质组分析
3.2.1.AS大鼠主动脉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3.2.2.大鼠主动脉双向电泳蛋白点位置偏差
3.2.3.AS大鼠主动脉蛋白质组的表达变化
3.2.4.质谱鉴定AS大鼠主动脉蛋白质点
3.3.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肌比较蛋白质组分析
3.3.1.AS大鼠心肌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3.3.2.大鼠心肌双向凝胶电泳蛋白点位置偏差
3.3.3.AS大鼠心肌蛋白质组的表达变化
3.3.4.质谱鉴定AS大鼠心肌蛋白质点68
3.4.AS大鼠主动脉及心肌差异蛋白的功能分析
4.结论
5.参考文献
第三章 巨噬源性泡沫细胞中磷酸化蛋白质的免疫印迹分析
1.研究背景
2.实验
2.1.仪器与试剂
2.2.细胞总蛋白的提取与凝胶电泳
2.3.蛋白质的转印
2.4.印迹膜上总蛋白的染色
2.5.磷酸化蛋白的检测
2.6.质谱鉴定磷酸化蛋白以及数据库搜索
3.结果与讨论
3.1.巨噬源性泡沫细胞的形态学鉴定
3.2.蛋白质的提取
3.3.凝胶电泳
3.4.蛋白质的转印及膜上总蛋白的染色
3.5.磷酸化蛋白的检测
3.5.1.封闭液的选择
3.5.2.免疫印迹
3.6.磷酸化蛋白的质谱鉴定
3.7.磷酸化蛋白的功能讨论
4.参考文献
第四章 分组提取-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质谱鉴定在人肝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
1.研究背景
2.实验
2.1.材料
2.1.1.组织来源
2.1.2.仪器与试剂
2.2.人肝组织蛋白质的提取
2.3.人肝组织蛋白的双向凝胶电泳
2.4.图像采集与分析
2.5.蛋白胶内酶解
2.6.蛋白胶内酶解产物的质谱鉴定
2.7.数据库搜索
3.结果和讨论
3.1.人肝蛋白质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3.2.质谱鉴定人肝蛋白质点
4.小结
5.参考文献
第五章 凝胶分离后蛋白质溶液酶解新方法的研究
1.研究背景
2.实验部分
2.1.仪器与试剂
2.2.蛋白质的凝胶电泳
2.3.蛋白质的电转印
2.4.蛋白质的洗脱
2.5.蛋白质的溶液酶解
2.6.蛋白质溶液酶解产物的质谱鉴定
2.7.数据库搜索
3.结果和讨论
3.1.蛋白的转印效率
3.2.蛋白的洗脱效率
3.3.酶解溶液体系的转换
3.4.方法可测定的最小量
3.5.蛋白溶液酶解与胶内酶解比较
3.6.溶液酶解方法在实际样品中的应用
4.结论
5.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RNF10对代谢紊乱大鼠颈动脉再狭窄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余贵泉.重庆医科大学2018
- [2].基于钙离子浓度调节、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反应的丹参酸A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D]. 宋琼涛.河北医科大学2018
- [3].颈交感神经阻断对β-氨基丙腈诱导大鼠主动脉夹层形成的影响和机制探讨[D]. 刘欢.南京医科大学2018
- [4].吸入CDDO-NO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D]. 程玉生.南京医科大学2018
- [5].次声对心血管系统的生物学效应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D]. 裴兆辉.第四军医大学2004
- [6].PGN在大鼠应激性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中枢机制[D]. 李漫松.吉林大学2004
- [7].罗格列酮对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降压作用和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D]. 孔俭.吉林大学2004
- [8].雌激素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影响[D]. 胡越成.天津医科大学2006
- [9].大豆肽对大鼠的心血管效应及机制研究[D]. 卢静.吉林大学2006
- [10].大鼠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建立及低压性缺氧对其影响的研究[D]. 郭建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89
相关论文
- [1].生物质谱新技术及其在疾病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D]. 张国安.复旦大学2003
- [2].复方丹参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马增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
- [3].比较蛋白质组定量分析及其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D]. 于雁灵.复旦大学2004
- [4].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基因的差异表达及相关药物调控的蛋白质组学研究[D]. 杨鹏远.第二军医大学2004
- [5].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组学的研究以及尼古丁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蛋白和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D]. 武卫东.山西医科大学2005
- [6].蛋白质组学分离和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D]. 许雪姣.复旦大学2005
- [7].蛋白质组表达谱基本生物信息学研究及全蛋白质组等电点分布研究[D]. 吴松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
- [8].病毒性肝炎的蛋白质组研究[D]. 方彩云.复旦大学2005
- [9].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 冯钜涛.复旦大学2005
- [10].肝癌相关分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HSP27的功能验证[D]. 宋海燕.复旦大学2005
标签:蛋白质组学论文; 双向凝胶电泳论文; 质谱论文; 差异表达谱论文; 大鼠论文; 动脉粥样硬化论文; 泡沫细胞论文; 蛋白磷酸化论文; 胶内酶解论文; 溶液酶解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