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张娅美

房屋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张娅美

张娅美

身份证号:32082119830104XXXX江苏淮安223001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技术飞速发展,混凝土大体积施工得到了广泛应用,混凝土体积由几百立方米逐渐增大到几千立方米,甚至上万立方了,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措施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控制施工技术,那么就很难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前言

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行业广泛应用,其施工技术作为建筑领域的关键技术,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很高。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高度重视,严格操作。

一、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结构断面最小尺寸在1米以上或是浇筑一次量超过1千立方米,施工时需严控温度的混凝土就可称为大体积混凝土[1]。其特点明显,主要有:①结构厚实,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热量难以挥发,易造成大于25度的大温差,需控温;②施工复杂,技术要求高,要保持一定的平面尺寸,还需注意采取措施防止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构造原则

保温原则与配备合理原则是大体积混凝土构造的两大主要原则[2]。

保温原则:在房屋建筑大面积混凝土施工时,一是明确速度指标、内外温差与升温峰值,也就是要通过浇筑块体时的实际温度,计算出温度的应力与收缩应力;二是要慎重选择及采用低水化热的有质量保证的水泥,如粉煤灰水泥;三是根据应用的不同模板实行相应的控温手段。

配备合理原则:要通过计算及试配来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在符合设计规范的基础上,以减少水泥水化热量为目的,尽量控制水泥的使用量,一般是以450kg/m为参考标准,则可防止裂缝产生。此外要注意基础钢筋与箱体基础的配备上,保持各配备实体最适宜的温度。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合理选择材料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防治过程中合理的材料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通常来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材料,应当具有水化热低、水化热不集中等特性。因为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水化热较为集中,则混凝土的降温相对困难,混凝土的放热量集中,并且很容易产生面积大且较为严重的裂缝。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当对材料的抗压性进行合理测试。

2、大体积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首先,从水泥用量的确定来看,水泥用量的适当减少将有效降低水热化,在设计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混凝土应根据为期两个月的抗压强度进行试配,一般需要经过几十组的试配之后才可以最终对水泥用量进行确定。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先按照施工拟选择的防裂方案及目前所具备的施工条件进行混凝土水泥水化热最高温差值,再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对最大温度收缩应力进行估算,若在混凝土抗拉强度允许范围内,那么就说明选择的防裂措施是可行的,能够对裂缝的出现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若没有在抗拉强度的允许范围内,那么可以通过降低水化热的温升值、改善施工操作工艺、调整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提高抗拉强度、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等进行重新计算,最终保障应力不超出允许范围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

其次,对于其他材料的确定,一是可以掺加复合型膨胀剂,补偿收缩;二是本着节约水泥用量的原则,掺加较多的1级粉煤灰掺合料,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三是采用平均粒径大于0.5mm,细度模数为2.5~3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要高于15%,含泥量不应高于3%,同时具有良好的级配。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造成温度应力问题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混凝土的绝热温升,也就是说对绝热温升进行有效控制就可以减弱内外温差,这一点我们首先可以借助于降低水泥水化热的方式来实现,具体的措施主要包括: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矿渣水泥;减少拌合水,掺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采用深井水降低拌合水的温度等。其次,可以借助于其他的施工技术来减弱总温升,具体包括:混凝土浇筑前预埋钢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分层浇筑;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借助于循环冷水来降温;最后,还可以通过相关的保温措施,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速度,具体包括进行蓄水养护,或者是覆盖防水草帘被等。

4、大体积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要求遵循严格的混凝土搅拌时间与材料的投放量,较之于普通的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较长的搅拌时间,其原因主要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掺入了较多的特殊外加剂及粉煤灰,这就会不同程度的减少单方水泥量,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要适当的控制其搅拌时间,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在半小时。此外,还应计算好投放量,并由专人进行管理,以此保证混凝土配比的科学性。混凝土浇筑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建筑施工质量的高低。在施工过程中应逐层进行施工,也就是说只有在成功完成上一层浇筑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层的浇筑,同时还要在上一层已经处于初凝状态时进行下一层的施工,最终获得最佳的施工效果。此处需要强调的是在使用插入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的过程中,要保障正确的施工顺序,应当先使用插入式的振动器,然后再使用平板的振捣器;平板振捣器的使用过程中,应当遵循先横向后纵向的顺序进行,从而保障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浇筑,提升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效率。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首先,应用振捣棒在混凝土坡脚位置、坡中位置以及坡顶位置进行三次振捣,并利用刮杠将混凝土土表面刮平,同时用混凝土将碎石覆盖;其次,混凝土浇注方式中则应根据逐层推移、一次到顶、斜面分层和自然流淌坡度的方式来进行;最后,表面处理即为提升其表面的密度而进行的混凝土表面刮抹工作,同时还应将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

6、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在结束各个施工工序之后,还需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相应的养护,以便于提升其结构的完整性。尤其是在结束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要做好表面压平、洒水、覆盖塑料薄膜、保温材料等工作。此处需要强调的是环境温度问题,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控制好养护的温度与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相应的调整混凝土表面的覆盖物。

结束语

总之,在以上部分我们对房屋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裂缝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同时对其控制技术以及施工技术流程进行了研究。我们认识到,大体积混凝土技术是一项工程建设中非常关键的技术,我们的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需对其不断的优化提高。

参考文献

[1]黄耀英,郑宏,周宜红,考虑混凝土龄期及弹塑性徐变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02).

[2]徐捷.大型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防止裂缝产生的质量控制措施[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3]田振华,程琳,魏超.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温度场及应力场仿真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02).

标签:;  ;  ;  

房屋建筑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张娅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