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碰撞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在船舶碰撞损伤机理研究中,由于船舶碰撞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求解技术的限制,在研究船舶结构碰撞损伤特性的过程中普遍没有考虑舱内液货与结构的耦合作用,而船舶在实际营运过程中,载液货时遭遇事故造成的危害更大,要准确评估载液货状态下船舶的碰撞性能,应该考虑液货与结构之间的耦合作用。本文在研究液货影响下船舶碰撞数值仿真模型化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显示动力软件ANSYS/LS-DYNA对碰撞事故发生时液货与舷侧结构之间的耦合作用对结构损伤变形及结构碰撞性能展开了研究,并与一般碰撞方法(通过附加密度的方式处理液货)做了对比,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介绍了船舶碰撞问题的研究进展及现状,研究了考虑液体晃荡的船舶碰撞研究方法。阐述了关于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重点讨论了船舶碰撞仿真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处理技巧,为考虑液体晃荡下的船舶碰撞性能研究作了必要的准备工作。(2)采用非线性显示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建立了两船发生侧向垂直碰撞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别利用两种模型对某VLCC船体舷侧结构碰撞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到了碰撞力、结构损伤和能量随时间变化等关系曲线,对比分析了模型简化对碰撞性能的影响。(3)采用ANSYS/LS-DYNA研究了满载状态下某VLCC舱内液货对舷侧结构碰撞性能的影响,并与一般研究方法对比研究发现液体晃荡影响主要体现当撞击船球鼻艏触及被撞船内壳板后,舱内原油动压力较大,对结构碰撞性能产生了影响,舱内原油对球鼻艏的运动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作用,使得相同撞深下球鼻艏速度减小得更快,同时由于原油与内舱壁的流固耦合作用,碰撞力提高,内壳板损伤的局部特性更加显著,损伤区损伤程度更为严重,造成内壳板提前破裂。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热冲压成形B柱碰撞性能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 2017(08)
- [2].车用高强钢薄壁构件碰撞性能研究[J]. 制造业自动化 2020(05)
- [3].基于网格变形技术的某船用球鼻碰撞性能研究[J]. 舰船科学技术 2017(06)
- [4].动车组前端钩缓装置耐碰撞性能试验研究[J]. 铁道车辆 2017(10)
- [5].浅析汽车保险杠系统碰撞性能研究[J].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9(02)
- [6].某A级车基于2018CNCAP侧面碰撞性能改进[J]. 汽车科技 2017(01)
- [7].船舶抗碰撞性能研究[J]. 船舶工程 2020(07)
- [8].乘用车车门碰撞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7(09)
- [9].APM单轨列车碰撞仿真分析及其耐碰撞性研究[J]. 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 2020(06)
- [10].基于数值模拟的车门耐碰撞性能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8(01)
- [11].汽车前保险杠碰撞性能分析[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4(09)
- [12].试析汽车智能及环保化发展的低速碰撞性能研究[J]. 科技资讯 2018(35)
- [13].等效分析法在分析老龄化船舶抗碰撞性能中的应用[J]. 爆炸与冲击 2019(07)
- [14].强化汽车碰撞性能的尼龙材料[J]. 国外塑料 2011(11)
- [15].两种截面结构车架纵梁轴向碰撞性能分析[J]. 起重运输机械 2013(08)
- [16].基于汽车智能、环保化发展的低速碰撞性能研究[J]. 上海汽车 2016(05)
- [17].三体船与刚性体碰撞性能及结构优化研究[J]. 江苏船舶 2017(03)
- [18].碰撞位置对高速三体船碰撞性能的影响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17(15)
- [19].汽车铝制防撞梁碰撞性能优化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 2019(18)
- [20].基于碰撞性能要求的汽车防撞梁概述[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08)
- [21].汽车前纵梁碰撞性能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J]. 汽车实用技术 2014(04)
- [22].前纵梁碰撞性能分析研究[J]. 山西交通科技 2008(03)
- [23].面向轻量化的高强度SMC保险杠碰撞性能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1(05)
- [24].某轿车侧门碰撞性能的安全性改进[J]. 机械 2013(02)
- [25].截面形状对汽车前纵梁碰撞性能的影响分析[J]. 计算机仿真 2017(11)
- [26].镁合金仪表板横梁碰撞性能优化的分析方法[J]. 上海汽车 2015(11)
- [27].地铁列车头车耐碰撞性研究[J].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13(11)
- [28].某车门碰撞性能分析及结构优化研究[J]. 汽车科技 2011(05)
- [29].某商用车前下部防护碰撞特性分析[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04)
- [30].基于汽车用钢碰撞性能的高应变速率测试探讨[J]. 物理测试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