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课堂教学效能,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教师的觉察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唯有教师能够觉察到自身、学生以及教学情境的变化,他/她才能够做出恰切的应对,从而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有效。然而在现有的文献中,我国学者对于课堂教学这一微观机制关注不够,尚有很多有关教学觉察能力的秘密没有被揭示出来。正是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理论探索、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对教师教学觉察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分析了其内涵、结构和一般发展的过程,并提出了优化教师觉察能力的建议。全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前言。本部分概要介绍了论文问题提出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教师教学觉察能力释义。本部分对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内涵、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概念、教学觉察能力与教学观察能力的关系、以及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特征作了探讨。认为教师教学觉察能力就是指在教师为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以教师作为觉察的主体,以教学活动作为觉察的对象,对教与学的行为以及教学情境进行感知、理解、判断、决策以及意义解释的能力。觉察能力的高低体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自己所处教学情境的即时感知程度。教学觉察能力首先对教师的教学效能产生重要影响。教师教学觉察能力具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和专业性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三部分,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结构分析。本部分依据心理学觉察能力结构的相关理论对教师教学觉察能力进行架构。总体来看,教学觉察能力可分为两个部分:外部觉察和内部觉察。其中教师教学外部觉察是指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环境和师生互动过程的认知和解释;教师教学内部觉察是指教师对处于教学情境中的自我期望、自我防御机制、自我效能感的认知和解释。教学觉察‘能力结构中的各要素互相影响,不断地调节和更新,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和教师素质的提高。第四部分,教师教学觉察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本部分依据架构后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结构对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现状进行调查、访谈和随堂听课,结果显示:教师的教学觉察能力呈现不同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从“无觉察意识”到在教学实践中“被动觉察”,再到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觉察”的过程。第五部分,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本部分结合对教学觉察能力的结构成分和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发展阶段展开分析,主要从教师自身和所处环境两个方面加以讨论。影响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教师自身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师的学生观、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效能感和文化敏感性;环境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活动中的人际相互作用因素,如师生互动、同事合作,以及学校风气等。第六部分,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本部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方法:明确教学觉察对象,教学觉察能力的选择性逐渐提高;发挥强化或反馈的功能,提高教学觉察能力的品质;发挥内外两种觉察能力的综合作用,提高觉察的成效;营造和谐学校文化,解放教师觉察能力。为了保证优质的教育质量,使课堂处于动态、和谐、开放的状态,提高教师的教学觉察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七部分,结束语。反思前文,总结所得与不足,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二、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 (一) 觉察能力的理论基础
  • (二) 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概念界定
  • (三) 教师教学觉察能力与教师课堂观察能力的关系
  • (四) 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特征
  • 三、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结构分析
  • (一) 觉察能力结构分析
  • (二) 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外部结构分析
  • (三) 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内部结构分析
  • 四、教师教学觉察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 (一) 无觉察意识阶段
  • (二) 在教学实践中被动觉察
  • (三) 在教学实践中主动觉察
  • 五、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 影响觉察能力的教师自身因素
  • (二) 影响觉察能力的外在环境因素
  • 六、优化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策略
  • (一) 明确教学觉察对象,教学觉察能力的选择性逐渐提高
  • (二) 发挥强化或反馈的功能,提高教学觉察能力的品质
  • (三) 发挥内外两种觉察能力的综合作用,提高觉察的成效
  • (四) 营造和谐的学校文化,解放教师的觉察能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职前教师情绪觉察能力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20(04)
    • [2].高校辅导员情绪觉察能力的现状及特点[J]. 昭通学院学报 2017(02)
    • [3].大学生的情绪觉察能力及其与情绪调节的关系研究[J]. 黄山学院学报 2016(02)
    • [4].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情绪觉察能力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03)
    • [5].大学生基本情绪觉察能力实证研究[J]. 学理论 2015(29)
    • [6].从小拥有觉察能力的孩子,才不会浑浑噩噩过一生[J].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8(08)
    • [7].提升教师觉察能力的措施[J].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3(09)
    • [8].大学生羞怯问题研究[J]. 心理科学 2009(01)
    • [9].优化职前教师情绪觉察能力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 [10].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及情绪觉察能力关系的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 2014(Z2)
    • [11].大学生情绪觉察能力及其与人格的关系[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2)
    • [12].教师情绪觉察能力研究综述[J]. 才智 2019(25)
    • [13].夯实觉察要素,提升幼儿教师觉察力[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35)
    • [14].段新龙:正念让我们活在当下[J].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7(12)
    • [15].没关系,你可以难过[J]. 意林 2014(01)
    • [16].心理自我觉察能力的培养[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0(04)
    • [17].家长如何控制不对孩子发脾气[J]. 农家参谋 2016(05)
    • [18].促进目标执行的因素及其作用过程[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26)
    • [19].变化盲及其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启示[J]. 人类工效学 2008(03)
    • [20].高职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干预体系研究[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5)
    • [21].情绪复杂性:探讨情绪功能的新视角[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7)
    • [22].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3].低龄幼儿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能力发展的初步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04)
    • [24].中国官员升迁激励与选择的互动机制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 2016(07)
    • [25].职前教师情绪复杂性对情绪面孔加工的影响——来自行为、ERP和眼动的证据[J]. 心理学报 2015(01)
    • [26].阅读中的“心不在焉”:理论假设和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2)
    • [27].乡土素材走进思想品德课堂的意义[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5(Z3)
    • [28].正念训练——一种在射击项目上应用的新心理训练范式[J]. 运动 2014(11)
    • [29].做情绪冲浪人,从培育觉察力开始[J]. 大众健康 2019(10)

    标签:;  ;  ;  

    中小学教师教学觉察能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