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旋转式拔针法进行卡介苗皮内接种对免疫效果影响的探讨

应用旋转式拔针法进行卡介苗皮内接种对免疫效果影响的探讨

甘肃省瓜州县人民医院736100

[摘要]目的:着重对于应用旋转式拔针法进行卡介苗皮内接种对免疫效果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我科预防接种进行接种的符合卡介苗接种条件的新生儿进行有效研究,所涉及的新生儿有800例,针对所有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各有400例新生儿,针对对照组新生儿采取的是传统方法进行接种,而针对观察组新生儿采取的是卡介苗皮内注射旋转式拔针法,针对最后的免疫效果及时有效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和对比。结果:从菌苗外溢例数来看,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减少,从接种效果、卡痕的大小情况来看,观察组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明显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新生儿有效实施皮内注射旋转式拔针法进行接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药液外溢的发生几率,使药液污染的危害性得到明显的缓解,并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卡介苗接种效果,新生儿和家属的满意程度都得到极大的提升,这种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行。

[关键词]:旋转式拔针法;卡介苗皮内接种;免疫效果;影响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从根本上有效预防儿童肺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相关疾病,对婴幼儿接种卡介苗是当前比较有效的预防措施,我国卫生部也结合具体情况进一步有效规定,针对健康的新生儿在出生之后,要实施常规意义上的卡介苗接种。但是因为新生儿的皮肤相比较成人而言,相对来说更薄一些,韧性也更低,皮肤的含水量也比常人更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的皮内注射完毕之后,拔针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菌苗的液体随着针孔和针眼出现外溢的情况,而这样的情况就可能导致卡介苗的接种成功率被严重降低,造成卡介苗的菌苗外溢的问题,就造成接种的卡介苗程度和效果严重不足,同时皮丘也达不到相应的标准。除此之外,卡介苗菌苗外溢的情况,对于环境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污染,所产生的后果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因为接种失败会造成重复接种的问题,这对于新生儿来说会使其身体的痛苦程度进一步增加,同时也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针对这样的情况,切实有效的选择相对应的更科学合理的拔针方法显得至关重要。我们这次研究选取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的800例符合卡介苗接种条件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应用旋转式拔针法进行卡介苗皮内接种对免疫效果影响,现针对整个研究过程和具体内容做如下汇报。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的800例符合卡介苗接种条件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各有400例新生儿。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有男婴360例,有女婴440例。其中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有365例,剖宫产的新生儿有35例。从出生到注射时间平均为28.84h。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没有宫内感染史,两组新生儿在性别、分娩方式以及出生到注射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显著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分析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取的是传统方法进行接种,而针对观察组新生儿采取的是卡介苗皮内注射旋转式拔针法,其具体的内容体现为:有针对性的把新生儿放平,放在光线适宜的操作平台上,采取右侧卧位,并且把背部用软件稍微垫下,脱去左手臂的衣袖,使新生儿左上臂的三角肌尽可能的暴露出来,然后在合适的部位进行注射,在这个过程中要保证新生儿屈曲肘关节60~70度,在开始接种的时候要针对新生儿的皮肤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然后确保所选用的注射材料是1.5-2.0mm的一次性0.1ml无菌自毁型注射器(同时这也是卡介菌专用的器材),用这个注射器有针对性的抽取卡介菌配制液0.1ml,然后左手食指和拇指向下加重自身的压力,使其两侧的皮肤撑开,然后双指分开,固定好相应的注射部位,同时左手的肘部位把新生儿的下肢轻轻的压住,让新生儿得以固定,确保针孔的刻度和针头的斜面要保持一致向上的状态,右手持注射器在左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略下的地方,进行相对应的皮内注射,在注射的过程中要确保针尖平行的刺到皮肤内部,用左手来推活塞,推药的时候新生儿的皮肤会明显变白,毛孔会更加清晰,皮肤的局部会很明显的出现某种苍白色的隆起的状态,其直径大约为6~8mm,药液注射完成之后,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进行螺旋式的转动注射器180度,确保注射器的针头斜面向下,并且要快速的把针头拔出,之后使针头斜面向下快速拨出针头,最后不必用棉签来压迫新生儿的注射部位。

1.3评价标准

①接种效果:新生儿卡介苗体内接种完成之后,皮肤会有比较明显的直径5-8mm、带毛孔的白色皮丘,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进一步表明接种效果理想,是有效的,而如果直径<5mm代表卡介苗接种无效。②菌苗外溢:接种完成之后,拔针之后看到针眼的部位有明显的卡介苗菌苗液体逆向流出,这种情况就是菌苗外溢的问题。情况相反的话,就是无菌苗外溢。③卡痕:针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菌皮内接种之12周内,如果出现4-6mm的卡介菌瘢痕,代表新生儿的接种剂量充足,卡痕是有效的,如果直径<4mm,更有甚者见不到任何癫痕,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被判定是接种剂量不够,卡痕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照组和观察组两者之间的对比以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研究对象经过相对应的接种之后,从菌苗外溢例数来看,观察组要十分显著的少于对照组,从接种效果、卡痕的大小情况来看,观察组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就需要切实有效的针对新生儿进行卡介菌接种工作,并且严格把好质量关,这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意义上的注射方法,大多数情况下会使卡介苗菌苗出现外溢的情况,对于环境会造成很大污染,而相应的皮丘也会缩小,与相关的标准不相符合,使接种的效果大打折扣。皮内往射旋转式拔针法有着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它主要是在注射的过程中用螺旋式转动注射器180度之后再把针头拔出,这样能够使原先比较直的和外界相通的针道变成相对来说比较曲折的针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阻断了菌苗外溢的通道,有效规避了药液外溢的问题,使皮丘与相应的标准高度符合。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采取这种方法,效果显著,从菌苗外溢例数来看,观察组要十分显著的少于对照组,从接种效果、卡痕的大小情况来看,观察组要十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4结束语

通过针对整个研究过程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有效看出,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新生儿有效实施皮内注射旋转式拔针法进行接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降低药液外溢的发生几率,使药液污染的危害性得到明显的缓解,并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卡介苗接种效果,这种方法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行。

[参考文献]

[1]姜蔚.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16,19(3):142-143.

[2]陈恩富.社区预防接种使用手册[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7(5):95-96

[3]周淑香.卡介苗接种方法的改进及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6,34(14):324.

[4]曾庆仁.病原微生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9.

[5]视玲英,杨迪草,钱谈,新生儿卡介菌接种方法的改进[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9:582.

[6]王少华,刘白玉.卡介苗与结核菌素的接种反应与处理[J].中国计划免疫杂志,2016,7(2):3-8.

标签:;  ;  ;  

应用旋转式拔针法进行卡介苗皮内接种对免疫效果影响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