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诗歌接受史研究 ——以历代诗话评点为中心

曹植诗歌接受史研究 ——以历代诗话评点为中心

论文摘要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曹植无疑是建安作家中的杰出代表,其创作实绩代表着建安文学的最高成就,尤其是其诗歌创作。建国后,有关曹植及其作品的研究著述和论文不可胜计,许多传统问题也得到了解决。但文学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传统的“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已难以展示其真实的精神面貌。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西方接受美学理论的兴起则为我们古典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文学的历史不应仅站在作者的角度,注重作品的创作阶段,还应从读者的立场考虑,关注作品接受史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构成完整、客观的文学史。建安时期是中国诗歌文人化形成的开始,当时文学文本的形成不仅是创作主体文学观念和审美标准的产物,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规范着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样式。尤其是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集中体现了这一历史性时期文学活动的成就,他的一生行迹和其创作的文学文本,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是后人乐于接受的对象。它们既是接受者审视评价的客体,也是考量各个历史时期读者期待视野变化的晴雨表。特别是曹植的诗歌作品,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具有突出的地位,因此拥有广泛的读者,这样就对我们进行曹植诗歌接受史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行依据。通过对历代大量诗话、笔记、选本、注本等有关资料的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探讨曹植诗歌自其创作之后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传播接受情况、接受过程的历时性和交流系统的共时性,以及读者期待视野的变化,从而在整体上形成曹植诗歌接受的效果史、影响史和阐释史。魏晋是曹植诗歌接受的萌芽期,南北朝时达到鼎盛。期间不仅有如刘勰、钟嵘等诗评家对其的阐释,更有一大批六朝诗人对其进行创作上的模仿。隋唐时期是曹植诗歌接受的另一高峰期,只不过受读者期待视野变化的影响,其接受角度和情况与六朝相比有些许不同。宋金元时曹植诗的接受渐渐进入一个低谷期,其创作特色已不再符合宋人的审美标准。阐释方面虽有所显著,但影响史方面却相对低落,曹诗已不再是人们热衷研习的范本。明清时的接受情况紧承宋金元而进入一个平稳阶段,其接受态度也主要体现在对曹诗的阐释上,不过和宋代比起来更加全面和详细。具体创作上体现出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植的才华及其声名渐浓缩成一个抽象的概念,以典故的形式出现在后人的作品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诗歌的接受情况
  • 1.1 曹植诗接受的萌芽期
  • 1.2 曹植诗接受的高峰期
  • 1.2.1 颜、谢对曹植诗的评价
  • 1.2.2 刘勰、钟嵘对曹植诗的阐释
  • 1.2.3 《文选》对曹植诗的录入
  • 1.2.4 "六朝诸诗人,谁不曾映子建余晖者"
  • 2 隋唐五代曹植诗歌的接受情况
  • 2.1 曹植诗在唐朝的接受与传播概况
  • 2.2 唐代文人对曹植诗的扬和抑
  • 2.3 曹植诗对唐人创作上的影响
  • 2.4 李、杜二人对曹植诗的继承
  • 2.5 李商隐与曹植的情感渊源
  • 3 宋金元时期曹植诗歌的接受情况
  • 3.1 曹植诗在宋时的接受与传播概况
  • 3.2 宋代文人对曹植诗的深层阐释
  • 3.3 从文学接受属性看宋人对曹植诗的接受
  • 3.4 曹植诗对宋人创作上的影响
  • 4 明清时期曹植诗歌的接受情况
  • 4.1 曹植诗在明清的接受概况及传播渠道
  • 4.2 明清文人对曹植才华及诗歌成就的肯定
  • 4.3 "抑植扬丕"倾向的出现
  • 4.4 对曹植诗歌中"情"的认识
  • 4.5 对曹植在古体诗上的贡献的阐释
  • 4.6 对曹植诗创作渊源的梳理
  • 4.7 关于《名都篇》
  • 4.8 曹植诗歌对明清文人创作上的影响
  • 附录:关于几篇曹植诗歌的分期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曹植集研究三题[J]. 许昌学院学报 2017(04)
    • [2].曹植词赋中的人物形象及文化内涵[J]. 语文建设 2016(14)
    • [3].曹植及其友情诗探论[J]. 成才之路 2009(14)
    • [4].略论曹植赋之“悲情”特质[J]. 文教资料 2011(12)
    • [5].从曹植诗文看其忧生心态[J]. 山花 2014(14)
    • [6].《曹植集》版本研究及编纂状况考[J]. 青春岁月 2012(13)
    • [7].论曹植诗歌的乱世情结[J]. 芒种 2013(16)
    • [8].曹植辨鹿死谁手(下)[J].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 2009(04)
    • [9].曹植辨鹿死谁手(上)[J]. 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 2009(03)
    • [10].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试论曹植建功立业思想的形成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J]. 飞天 2010(12)
    • [11].曹植作品生命意识初探[J]. 华中人文论丛 2010(02)
    • [12].文学友于·政治阋墻:论萧绎的“曹植情结”[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3].论曹植诗文对风的抒写[J]. 文学教育(上) 2019(01)
    • [14].《曹植年谱考证》[J]. 文艺研究 2019(10)
    • [15].曹植之贬的文学史典范意义[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 [16].用“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曹植悲情人生[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17].曹植悲剧人生的解析与启示[J]. 文史知识 2020(05)
    • [18].曹植与鱼山[J]. 集邮博览 2020(06)
    • [19].曹植 文艺青年的多舛人生[J].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9(06)
    • [20].曹植:生命的书写者[J]. 散文百家 2019(05)
    • [21].曹植咏侠诗中的游侠形象[J]. 牡丹 2016(08)
    • [22].曹植诗歌“以悲为美”之情感意向分析[J]. 芒种 2014(02)
    • [23].曹植[J]. 学苑教育 2013(03)
    • [24].曹植并非“操次子”[J]. 半月选读 2009(12)
    • [25].曹植遗骨不明鉴定曹操已不可能[J]. 科学大观园 2010(04)
    • [26].才思敏捷的曹植[J]. 小学生作文辅导(作文与阅读版) 2008(10)
    • [27].论曹植文学作品与其政治地位变化之关系[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 [28].曹植集流传整理说略[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13(03)
    • [29].试析曹植后期诗歌中的孤独感[J].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5)
    • [30].浅谈曹植对生命价值的追求[J]. 文学教育(上) 2008(09)

    标签:;  ;  ;  

    曹植诗歌接受史研究 ——以历代诗话评点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