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城乡的加速融合对村镇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重要的战略任务,随后颁布的政策法规将对村镇空间结构演变产生深远的影响。农村的居住状况是农村发展的综合反映,目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研究村镇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居住形态建设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此,论文以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背景,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指出城镇化进程和特征对农村居住发展的影响以及目前我国村镇居住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受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启发,就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村镇居住建设的基本现状,运用社会调查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过渡链接型居住理念。继而对苏南地区新型的居住形态从规划布局、空间形态、色彩原则和装饰细部等做了相关探索,提出城镇化进程中苏南农村居住形态建设的相关引导原则和对策措施。最后以无锡市顾山镇红豆村目前规划中的矛盾为切入点,结合相关规划和实地调查数据对理念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以保证其健康发展,并成为多元化村镇居住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期望通过本项研究,不仅能为经济发达的苏南不同地区建设新农村居住形态的选择提供借鉴,而且对具有诸多类似特点的其它省份农村居住建设有所参考。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特色小镇哪家强? 八仙过海各有招[J]. 地球 2016(11)
- [2].楼盘动态[J]. 当代企业世界(透明楼市) 2017(04)
- [3].从自发改造中看传统居住形态的继承[J]. 华中建筑 2013(11)
- [4].观唐:对传统居住形态的探讨与实践[J]. 建筑创作 2008(03)
- [5].关注老龄化对居住形态的影响[J]. 上海房地 2008(09)
- [6].苏南农村城镇化中居住形态发展及新型理念探讨[J]. 小城镇建设 2012(05)
- [7].城市居住形态:从空间分异走向空间融合[J]. 理论界 2010(02)
- [8].类型学视野下居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9].苏南乡村居住形态转型中政府行为考量[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12)
- [10].重庆地区“吊层”居住形态研究及设计尝试——以重庆十八梯片区城市设计为例[J]. 住区 2013(02)
- [11].集合居住形态的可拓分析[J]. 建筑技艺 2011(Z1)
- [12].小区级城市居住形态架构浅析——以郑州市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为例[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06)
- [13].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中的生态与美学观[J]. 艺海 2011(10)
- [14].城市住宅影响因素研究[J]. 住宅科技 2010(06)
- [15].居住形态[J]. 建筑与文化 2008(10)
- [16].非正规住房市场下深圳城中村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化研究[J]. 南方建筑 2013(02)
- [17].谈我国民族居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J]. 中华民居 2012(03)
- [18].谈我国民族居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问题[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06)
- [19].将传统的居住形态融入现代住区——上海某度假别墅区的规划设计[J]. 华中建筑 2013(04)
- [20].眷村:抹不去的台湾记忆[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6)
- [21].“栖岸”:临水而居的精神家园——常州世茂·香槟湖住宅小区规划设计[J]. 华中建筑 2013(05)
- [22].城市发展的时间研究:意大利式创新[J]. 国际城市规划 2010(03)
- [23].匪患对黄土高原居住形态的影响探略——以近现代陇东地区为例[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4].浅析延安窑洞建筑的现状及保护更新[J]. 同行 2016(11)
- [25].城镇村民居住形态分析与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24)
- [26].岭南疍民舟居和建筑文化景观研究[J]. 热带地理 2011(05)
- [27].以重庆的山地居住形态为例浅析山地住宅空间[J]. 山西建筑 2009(34)
- [28].略论高层住宅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以深圳市为例[J]. 科技资讯 2009(21)
- [29].武汉里分的自发改造问题研究[J]. 华中建筑 2008(06)
- [30].灾区重建的关键所在[J]. 中国新闻周刊 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