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固东中心卫生院679102
摘要:目的对提高产妇护理质量的方法中护理管理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其的护理质量。方法将在我院展开治疗的500名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对对照组进行我院的常规护理模式,对观察组进行特殊的产科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特殊的产科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护理质量,产妇满意度得到很好的提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管理;妇产科;提高护理质量
在护理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护理人员所处环境复杂、护理工作繁重且繁琐,以至于护理工作常常会出现问题[1],对此想要提升护理质量,需要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护理服务上有所提升。我院对此在两年时间里针对妇产科做出了调整护理管理提升护理质量的理念,在实际生活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5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26.5±4.1)岁,孕周35~42周,平均孕周(39±2.0),其中经产有80例,初产有175例。对照组产妇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年龄(27.5±3.7)岁,孕周36~41周,平均孕周(38±1.5),其中经产有75例,初产有180例。以上资料经过比较发现P>0.05,没有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根据我院要求进行普通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特殊的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制定护理管理制度并按照要求严格执行[2]。因为护理工作繁琐繁重且需要倒班,护理人员会有态度懒散、不重视管理制度的现象,对其需要制定一些管理制度并要求护理人员按照制度执行。诚然制度不是严苛,只是在一些工作行为中进行规范化,比如查房工作、护理态度、与其他医护的配合度、清洁工作等等进行量化考核。同时配合奖惩制度适当进行督促,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
(2),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详细过程展开管理。对此类管理主要是采用设置管理组长,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过程展开监督和管理,组长应该把握住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对有出现失职行为的护理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对工作态度不积极或护理技能不足的护理人员应该与其进行沟通、与领导进行沟通多次安排培训事宜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提升护理技能;对出现了护患纠纷时应该及时上报领导并从中调解纠纷,妥善处理好护患矛盾[3]。
(3)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上应该着重培养。让护理人员明白自身工作的伟大性和重要性,能够使得护理人员能从自己身上加强对工作的积极性,促使护理人员主动学习各项技能使自己成长起来。诚然,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可能会出现职业倦怠感,使得护理人员出现惰性,此时如若具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能够使得护理人员在坚守岗位时找到信念支柱,使得自身主动调节这种倦怠感。所以重视培养护理人员强烈的的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再对护理人员的各项工作进行培训,使得其能够将自驱力化作学习动力,有机会主动学习各项技能,使得自身真正做到具有高综合素质和强专业技能的护理人员。
13疗效标准
问卷形式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数。
1.4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17.0的统计,用%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x2检测;计量数据以(±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非常满意人数占比44%(110/250),满意人数占比52.8%(132/250),不满意人数占比3.2%(8/250);对照组非常满意人数占比28.4%(71/250),满意人数占比40%(100/250),不满意人数占比31.6%(79/250)。观察组满意度为96.8%(242/250),对照组组满意度为68.4%(179/250),其X2=12.451,P<0.05具有显著差异。
3讨论
产科的护理人员工作性质很特殊,护理的对象有产妇和新生婴儿,这样的背景下护理工作顺利展开需要较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专业化技能[4]。对此,从打开护理人员的内驱力开始,对护理人员进行制度上、心理上、技能上的各项强化,使得护理人员主动将自身能力提高,从而使得护理管理在提升护理质量上起的重要作用,最后产妇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梅.浅析护理管理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6,(26):223-223.
[2]赵丽君.浅析护理管理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414-415.
[3]朱锐.浅析加强产科护理管理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作用[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3):325.
[4]潘凤丽,郭东霏.浅析妇产科护理的安全管理[J].母婴世界,2015,(23):14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