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游离细胞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腈水合酶,丙烯酰胺,发酵过程优化,游离细胞法
游离细胞法论文文献综述
马武生[1](2004)在《诺卡氏菌(Nocardia sp.)HD9611发酵优化控制及其游离细胞法转化丙烯酰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生物法生产丙烯酰胺过程中,微生物酶的生产是第一步,也是关键步骤,原因在于腈水合酶的活力直接关系到丙烯腈水合生成丙烯酰胺的生产效率。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对产腈水合酶菌株Nocardia sp.HD9611的发酵优化控制及其在游离细胞法制备丙烯酰胺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Nocardia sp.HD9611的发酵优化控制 (1) Nocardia sp.HD9611的生长特征、生理生化等特性研究。分别利用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方法对供试菌进行分类和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归为诺卡氏菌属Ⅰ群。它是一酰胺酶和腈水解酶突变菌株,代谢生成腈水合酶,该酶能将含腈基团化合物水合生成酰胺类化合物。 (2) Nocardia sp.HD9611产腈水合酶的超高诱导研究。分别利用可能产生诱导作用的物质:金属离子、氨基酸、维生素、细胞生长激素、底物类似物和产物类似物等作为进行诱导研究。结果表明,Co~(2+)和脲对腈水合酶的激活和产生起着关键作用。实验发现INDUCER-FA和INDUCER-AN对腈水合酶的产生具有较强的诱导作用,酶活分别提高了49.4%和104.3%。通过对发酵工艺进行改进,采用诱导剂的分批加入法后不仅可以有效的解除诱导剂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并且有利于酶的高效表达。 (3) Nocardia sp.HD9611的生长动力学研究。使用BioFLO 4500型自动控制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以40%葡萄糖液补料控制底物中的糖浓度,适时测定糖浓度、细胞量及酶活。结果表明,Nocardia sp.HD9611的最大比生长速率μ_m为0.0859h~(-1),相应代时τ_d为8.07 h;细胞生长与限制性基质葡萄糖浓度之间的关系式为;产酶的动力学方程为。 (4) Nocardia sp.HD9611的发酵过程优化。分别对细胞的生长规律、控制摘要pH、流加补料、发酵参数的控制及最优化进行了探讨。实验得出以下结论:种龄为ZOh左右时较为理想;当接种量为7.5%对酶活有较小的增高作用;搅拌速率低于400:·min一’时,溶氧将成为细胞生长的限制因子;发酵过程中pH为7.2一7.6时对细胞生长及酶活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补料对细胞生长及酶的产生较大提高,发酵液中总糖为809一’时,细胞量和酶活分别提高120.8%和107.6%。 (5) Noca八方asP.HD%11催化动力学及失活动力学研究。催化所需要的酶是影响产率的一个重要因素,高酶活的睛水合酶的生产及其稳定性的保持是极其重要的。研究表明,势(AN)大于3%时将引起底物抑制。在底物不加限制的情况下,反应速率与菌悬液的加入量成正比关系,直线方程为Vmax=412.8士351.1+( 2958.9士57.9) Vccll,米氏常数K二为0.llmol.L一,;温度的升高可使反应速度加快,另一方面,温度的升高又使酶的失活加快,阿累尼乌斯方程对温度与反应速率进行拟合得出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50.6KJ·m。1一’,失活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2.65KJ.。。l一’。 11 .Nocardia Sp.HD%H游离细胞法在制备丙烯酞胺中的应用 目前微生物睛水合酶转化法生产丙烯酞胺广泛采用的工艺为细胞固定化法,此项技术虽然较为成熟,但本身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如:大规模制备固定化细胞工程复杂、载体本身抑制细胞的生理活性、反应周期长、产品纯度低、载体材料的位阻效应和及其附加成本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加以解决。鉴于此,本课题设计了新的丙烯酞胺制备工艺—游离细胞生物转化法,在该方法中,就底物浓度、产物浓度、反应温度、底物流加和酶流动加入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得出,温度高于20℃时酶较易失活,底物丙烯睛体积分数高于4%和产物丙烯酞胺质量浓度高于3oogL一’时将对酶活性产生强烈的抑制作用。采用底物流加及酶流加方法能保持较高的酶活性。当菌悬液体积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20OC,采用酶流动加入时,最终生成丙烯酚胺质量浓度为366gL一’,与酶一次性加入相比,产物丙烯酞胺质量浓度提高23%。反应末期,为控制产物中丙烯睛残余,沪(AN)应控制在2%以下。且在游离细胞生物转化法工艺中,有效的解决了反应传质问题,使附加成本降低了25%,反应周期缩短了50%,酶的利用率提高了30%。本课题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二00一级硕士学位论文作者:马武生在游离细胞法制备丙烯酞胺的实验性生产中,取得了较有价值的数据,为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4-05-01)
孙旭东,史悦,于慧敏,沈忠耀[2](2003)在《游离细胞膜生物反应器法与固定化细胞法在丙烯酰胺微生物转化中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和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方法———游离细胞法 ,并用膜生物反应器分离细胞和产品 ,使其在丙烯酰胺微生物转化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比较了它和固定细胞法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研究表明 ,在丙烯酰胺微生物转化中 ,游离细胞法优于固定化细胞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03年06期)
王雪根,徐虹,朱建良,陈健,葛晓芳[3](2000)在《游离整体细胞法工业化生产L-天冬氨酸》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游离整体细胞催化技术在工业规模上进行L 天冬氨酸的生产 ,发现游离整体细胞催化技术不仅缩短了工艺流程 ,减少了设备投资 ,而且反应效率 (生产效率 )、生产能力、生产成本等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固定化细胞法(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2000年01期)
徐虹,王雪根,范伟平,欧阳平凯[4](1998)在《游离细胞法与固定化细胞法生产L-丙氨酸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游离细胞法与固定化细胞法生产L-丙氨酸的比较徐虹王雪根范伟平欧阳平凯(南京化工大学生物工程与科学系,南京210009)摘要利用假单胞菌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从L-天冬氨酸生产L-丙氨酸,具体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游离细胞法,另一种为固定化细胞法。本文...(本文来源于《工业微生物》期刊1998年01期)
游离细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和介绍了一种新的分离方法———游离细胞法 ,并用膜生物反应器分离细胞和产品 ,使其在丙烯酰胺微生物转化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比较了它和固定细胞法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研究表明 ,在丙烯酰胺微生物转化中 ,游离细胞法优于固定化细胞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离细胞法论文参考文献
[1].马武生.诺卡氏菌(Nocardiasp.)HD9611发酵优化控制及其游离细胞法转化丙烯酰胺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4
[2].孙旭东,史悦,于慧敏,沈忠耀.游离细胞膜生物反应器法与固定化细胞法在丙烯酰胺微生物转化中的比较[J].现代化工.2003
[3].王雪根,徐虹,朱建良,陈健,葛晓芳.游离整体细胞法工业化生产L-天冬氨酸[J].工业微生物.2000
[4].徐虹,王雪根,范伟平,欧阳平凯.游离细胞法与固定化细胞法生产L-丙氨酸的比较[J].工业微生物.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