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分解和转化论文-张晓燕,赵广杰,刘志军

物质分解和转化论文-张晓燕,赵广杰,刘志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物质分解和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木材,生物分解,生物转化,乙醇

物质分解和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燕,赵广杰,刘志军[1](2006)在《木质生物质的生物分解及生物转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木材作为一种木质生物质资源目前存在着严重浪费,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资源造福于人类是目前科研工作者面临的课题。本文综述自然界中木材各成分的生物分解过程,以及木材剩余物的生物转化技术,包括生物转化乙醇、单细胞蛋白、木糖醇、乳酸等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木材剩余物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王昶,贾青竹,李崇武[2](2004)在《松木生物质向轻质芳烃转化的催化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废木材生物质的有效利用为目的,使用粉粒流化床热分解反应器对松木生物质进行了催化热解实验。为了获得高附加值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和萘),调查了松木生物质的热解特性以及CoMo B催化剂分别在氦气和氢气气体中对其热解产物的影响,并将结果与惰性介质硅砂条件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常压、低温下,要获得较高的中间产物轻质芳烃,热解过程中氢气和加氢催化剂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本文来源于《天津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董炜华[3](2004)在《蚯蚓在红松阔叶混交林物质分解与转化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的生物循环过程中,对于元素的转换、储存和释放,具有特殊的功能性作用。研究蚯蚓在东北红松阔叶混交林物质分解与转化中的作用,对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采取室内试验和野外调查相结合,模拟自然生态环境研究蚯蚓对落叶的摄食分解,分析影响蚯蚓摄食量的因素,研究蚯蚓在阔叶分解中对有机碳和氮的转化情况,探讨蚯蚓在红松阔叶混交林物质分解与转化中的作用。蚯蚓摄食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落叶的种类、落叶的分解时间也影响蚯蚓摄食量的大小。蚯蚓的摄食量:温度20℃时>温度25℃时>温度15℃时。蚯蚓对不同分解落叶的摄食量:枫桦>色木槭>紫椴。蚯蚓摄食叁种分解落叶后生物量增加的平均值为温度25℃时>温度20℃时>温度15℃时。落叶分解时间越长,蚯蚓越喜食,其摄食量也越大。蚯蚓喜食分解的落叶,而其中的C/N与新鲜落叶相比偏低。从叁种落叶分解消耗率的平均值看,经过蚯蚓摄食后,落叶分解消耗率:温度20℃时>温度25℃时>温度15℃时,与蚯蚓的摄食量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一致。色木槭的落叶分解消耗率最大,枫桦次之,紫椴的落叶分解消耗率最小。蚯蚓摄食分解时间不同的落叶,落叶分解消耗率并不随摄食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蚯蚓机体的有机碳含量最低,蚓粪次之,落叶的有机碳含量最高。而全氮含量的高低变化与之相反。不同种类落叶的有机碳含量比较:紫椴>色木槭>枫桦;全氮含量比较:枫桦>紫椴>色木槭。蚓粪中的有机碳、全氮含量高低变化与落叶中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蚯蚓摄食分解落叶,20d后转化的有机碳量在8.0754g~11.4733g之间。由于蚯蚓增重转化的有机碳量占蚯蚓摄食有机碳量的3.90%~13.31%。转化成蚓粪中的有机碳量占蚯蚓摄食有机碳量的6.15%~13.70%。蚯蚓的呼吸、活动等转化的有机碳量占蚯蚓摄食有机碳量的<WP=4>81.10%~89.95%。蚯蚓摄食的氮量(0.1774g~0.2641g)比摄食的有机碳量少。其中37.08%转化成由于蚯蚓增重而成为蚯蚓自身组成部分的氮,19.97%转化成蚓粪中氮,47.86%转化成用于蚯蚓活动而消耗的氮。蚯蚓的作用,使土壤中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升高。蚯蚓摄食凋落物在其肠道内进行分解和转化,代谢产物以蚓粪等形式排泄到土壤中,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碳量和氮量,使土壤中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升高,同时蚯蚓的作用降低了土壤和凋落物中的C/N。蚯蚓在生态系统中,能够促进凋落物中的有机碳和氮的循环转化,增加土壤中的可给态碳和氮,提高土壤肥力。(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04-05-01)

徐凤花,汤树德,隋文志[4](1995)在《生物能源物质分解与土壤氮磷转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能源物质分解与土壤氮磷转化的关系徐凤花,汤树德,隋文志(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系)秸秆直接还田,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丰富的可给性能源物质,使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急剧增加,土壤氮素迅速被微生物细胞固定,随着秸秆的不断分解,当碳氮比值下降至一定水平时,被固...(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农业》期刊1995年10期)

物质分解和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废木材生物质的有效利用为目的,使用粉粒流化床热分解反应器对松木生物质进行了催化热解实验。为了获得高附加值轻质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和萘),调查了松木生物质的热解特性以及CoMo B催化剂分别在氦气和氢气气体中对其热解产物的影响,并将结果与惰性介质硅砂条件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常压、低温下,要获得较高的中间产物轻质芳烃,热解过程中氢气和加氢催化剂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物质分解和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张晓燕,赵广杰,刘志军.木质生物质的生物分解及生物转化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06

[2].王昶,贾青竹,李崇武.松木生物质向轻质芳烃转化的催化分解[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4

[3].董炜华.蚯蚓在红松阔叶混交林物质分解与转化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

[4].徐凤花,汤树德,隋文志.生物能源物质分解与土壤氮磷转化的关系[J].现代化农业.1995

标签:;  ;  ;  ;  

物质分解和转化论文-张晓燕,赵广杰,刘志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