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者形象论文-陈皓

悲剧者形象论文-陈皓

导读:本文包含了悲剧者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鲁迅与金庸,悲剧英雄,孤独者

悲剧者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陈皓[1](2014)在《鲁迅与金庸塑造的悲剧英雄和孤独者形象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鲁迅和金庸作品中都塑造了很多悲剧英雄和孤独者的形象。鲁迅和金庸对悲剧英雄和孤独者都有所偏爱,但又有所不同。两人塑造的悲剧英雄都是平民英雄,但一个是被淡忘与背叛的,一个是被毁灭却被铭记的。鲁迅塑造的孤独者形象是先行的苦闷者和战士,而金庸塑造的孤独者形象是拥有崇高人格和理想的侠义形象。(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4年36期)

何奇雪[2](2014)在《曹七巧“他者”形象的内在性悲剧》一文中研究指出曹七巧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塑造的带有彻底性的恶魔母亲形象,具有受虐者和施虐者双重身份的曹七巧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本文试图结合法国二十世纪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对曹七巧形象进行重新解析。(本文来源于《鸭绿江(下半月版)》期刊2014年03期)

杨艾璐[3](2010)在《生命的节律与悲剧的必然——论中国现代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主题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零余者"形象本身就是一群"多余的人",在叙事中表现了一种忧郁、孤独、颓废、感伤的世纪末情调,点染了强烈的主观抒情与"自叙传"色彩,展现了青年个性解放得不到实现,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本文来源于《青春岁月》期刊2010年18期)

郭张彦[4](2009)在《时代夹缝中的悲剧人群——《孽海花》中传统知识者形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期,新旧思潮此消彼长,这一景况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也多有体现。《孽海花》中的达官、名士是这一时期传统知识者的代表,与时代思潮、政治、礼法间的悖论式关系预示着他们不可避免的悲剧性。(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理论)》期刊2009年05期)

张新民[5](2004)在《无所归依:曹禺悲剧中的“精神漂泊者”形象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冠之以“精神漂泊者”来展开对曹禺悲剧中具有共同的精神特征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是一种尝试性概括。本文根据人物精神漂泊产生的原因、身处的环境及心灵、情感状态等对这些“精神漂泊者”予以简单归类 ,分析其主要特征 ,并揭示其成因(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4年05期)

周安华,卢微一[6](1990)在《平凡者形象:灵魂与肉体错位复合——论新时期悲剧的性格创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悲剧的产生与社会历史的状况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通常都是在社会大动荡的“乱世”,如历史上的宋末明初一类谓之“悲剧谷”的时代集中产生的。十年浩劫,“左”的政治旋流猖獗,由此出现了许多无辜者惨遭蹂躏的悲剧、反抗者壮烈赴死的悲剧以及一颗颗正直淳朴的心被毒化、被扭曲的悲剧。因此,在经过泯灭人的个性、扼杀人的(本文来源于《艺术百家》期刊1990年03期)

悲剧者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曹七巧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塑造的带有彻底性的恶魔母亲形象,具有受虐者和施虐者双重身份的曹七巧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封建礼教下的牺牲品,本文试图结合法国二十世纪女权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他者"理论对曹七巧形象进行重新解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悲剧者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陈皓.鲁迅与金庸塑造的悲剧英雄和孤独者形象的分析[J].青年文学家.2014

[2].何奇雪.曹七巧“他者”形象的内在性悲剧[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

[3].杨艾璐.生命的节律与悲剧的必然——论中国现代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的主题意义[J].青春岁月.2010

[4].郭张彦.时代夹缝中的悲剧人群——《孽海花》中传统知识者形象分析[J].大众文艺(理论).2009

[5].张新民.无所归依:曹禺悲剧中的“精神漂泊者”形象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6].周安华,卢微一.平凡者形象:灵魂与肉体错位复合——论新时期悲剧的性格创造[J].艺术百家.1990

标签:;  ;  ;  

悲剧者形象论文-陈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