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结构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黑土区,生物炭,连年施加,土壤结构
土壤结构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吴昱,赵雨森,刘慧[1](2019)在《不同的生物炭施用量和施用年限对土壤结构性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的土壤改良作用,于2015—2017年在黑龙江省北安市红星农场径流小区内,开展了不同施用量(0、25 t/hm~2、50 t/hm~2、75 t/hm~2、100 t/hm~2)的生物炭连年施用对土壤结构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和施用年限的延长,土壤容重逐渐降低,土壤总孔隙度不断增大。施用生物炭后,土壤叁相比率得到调节,土壤结构指数(GSSI)有所提升,在生物炭施用当年以100 t/hm~2处理GSSI最大;而在连续施用两年、叁年生物炭条件下,均以50 t/hm~2处理最优;连续两年施用生物炭,施用量为56.75 t/hm~2时,可使GSSI达到最大;在累积施炭量相同的条件下,分次施入对土壤结构的改良效果优于一次性施入。生物炭显着提高了土壤中大团聚体,特别是>2 mm粒级的团聚体的含量,显着降低了<0.053 mm粒级的微团聚体含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土壤团聚结构。研究结果为东北黑土区秸秆资源的高效、绿色、循环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可为黑土资源保护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对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何明华[2](2018)在《深松耕法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松耕地,是在不破坏地表作物、不翻动土壤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疏松技术,此项技术更好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增强土壤墒情,而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散失。以深松耕法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为题,在介绍深松耕法技术的基础上,阐述深松耕法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推广深松耕法的思路和建议。(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8年11期)
刘小宁[3](2017)在《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土壤结构性特征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炭是植物生物质在限氧或完全无氧环境下通过300~700℃高温热解后形成的一种高度芳香化物质。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作为土壤改良剂施加于土壤,能够改良土壤物理性质,增加土壤碳含量。本研究在典型旱作农田区设置相关定位试验,将不同输入水平(0t/hm~2,10 t/hm~2,20 t/hm~2,30 t/hm~2,40 t/hm~2,50 t/hm~2)的生物质炭添加到土壤中。并对生物质炭输入后的土壤结构、土壤持水特性和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进行研究,以探寻生物质炭的添加对旱作农田土壤结构性特征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机理。旨在为我国旱作农田区制定合理的土壤水分管理及土壤改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及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生物质炭的添加能够改善旱作农田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毛管孔隙含量,但对土壤非毛管孔隙的影响较小。2)生物质炭施入初期减小土壤团聚体稳定性,随着生物质炭施入年限的增长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呈缓慢增加的动态变化趋势。3)Gardner模型对旱作农田各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土壤持水曲线拟合效果良好,从拟合结果可以发现,随着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增加,土壤持水及供水能力也随之增加。生物质炭输入水平达到40 t/hm~2后旱作农田土壤持水及供水能力达到最佳且趋于稳定4)生物质炭的添加能够增加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分含量,对土壤凋萎系数的影响并不明显。生物质炭输入水平达到40 t/hm~2后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土壤有效水分含量达到最佳且趋于稳定。5)生物质炭的输入能够显着增加土壤TOC、ROC、MBC、HFOC含量,随着生物质炭输入水平的增加,TOC、ROC、MBC、HFOC的增加幅度加大。生物质炭对HWOC的影响较低。生物质炭输入后TOC与ROC、MBC、HFOC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与HWOC的相关系较弱。且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碳库指数的影响明显,可显着增加土壤稳态有机碳含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碳库指数(CPI)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CPMI)。(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史长婷[4](2015)在《黑土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结构性特征及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北典型黑土区林龄分别为8a、21a、30a、37a、52a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了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结构性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0~30 cm土层范围内,土壤容重平均变化范围为1.06~1.19 g·cm-3,随林龄的增加人工落叶松林可以显着降低土壤容重(P<0.05);NCP/CP平均变化范围为0.03~0.11,仅37a生人工林提高效果显着(P<0.05)。可以认为,在典型黑土区通过落叶松人工林的培育能够改善土壤结构,但这种影响并不是随着林龄增加而无限度的增强,37a是明显改善土壤结构的临界年龄。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典型黑土区水土保持林的构建与调控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5年12期)
刘威[5](2015)在《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性、养分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秸秆还田和免耕作为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正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它们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秸秆资源,避免秸秆焚烧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减低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水旱轮作农田下开展秸秆还田和免耕技术研究,有助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湖北省武穴市和荆州市水旱轮作(水稻-油菜)的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通过连续两年分析土壤物理性质(容重、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和化学性质(p H值、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研究秸秆还田和免耕下农田土壤结构和养分的动态变化特征;运用干筛-湿筛法分离不同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探讨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农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提取分析土壤团聚体腐殖酸组分(腐殖酸,胡敏酸和富里酸),研究秸秆还田后表层土壤团聚体腐殖酸组分含碳量的变化以及腐殖酸和胡敏酸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武穴市和荆州市,秸秆还田均能够降低表层(0~20 cm)土壤容重(分别降低7.91%和1.34%),增加表层土壤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并增强土壤保持水分的能力。在武穴市,免耕处理会增大容重(增加3.74%),降低表层土壤各孔隙度;秸秆还田结合免耕也会降低表层土壤容重(降低3.07%),增加各孔隙度。旱作条件(油菜收获后)下表层土壤容重高于水作条件(水稻收获后),而旱作条件下表层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要低于水作条件。不同水旱轮作时期,秸秆还田和免耕对表层土壤孔性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2)秸秆还田和免耕处理均会影响土壤各级团聚体的分布状况。不同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分布呈现为:<0.25 mm团聚体含量最高,在50%左右;其次为>5 mm和0.25~0.5 mm,分别占20%和15%;而2~5、1~2以及0.5~1.0 mm粒径团聚体百分含量差异不大,约为5%。同时秸秆还田和免耕均会增加农田表层(0~20 cm)土壤>0.25mm团聚体百分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平均几何直径(GMD),但是会降低土壤分形维数(PSD)。其中PSD与>0.25 mm团聚体百分含量呈现极显着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武穴处理:-0.997;荆州处理:-0.993),但是MWD、GMD与>0.25 mm团聚体百分含量存在显着正相关性。这表明秸秆还田和免耕都会增强土壤大团聚体的含量,对于改善土壤结构具有积极影响。(3)在武穴市,秸秆还田处理能够提高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8.92%、6.75%、8.10%和69.79%),免耕也能够提高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9.84%、5.47%、4.66%和13.51%),秸秆还田结合免耕提升效果最佳(分别提高11.00%、10.24%、8.11%和75.73%)。在荆州市,秸秆还田处理能够提高表层(0~20 cm)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3.80%、6.66%、10.71%、15.09%和29.68%)。总体上,秸秆还田处理后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各养分提升幅度要高于免耕处理。但是秸秆还田和免耕处理对于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影响不明显。0~20 cm土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各养分含量均显着高于20~40 cm土层。0~20 cm土层土壤中p H值均显着低于20~40 cm土层,而且免耕和秸秆还田处理对于土壤p H值影响较小。不同地区不同水旱轮作时期,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4)秸秆还田对于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具有积极影响,但是水旱轮作的不同条件下,秸秆还田对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油菜旱作条件下,相对于对照,秸秆还田处理有助于上下两层(0~20、20~40cm)土壤总有机碳(SOC)、活性有机碳(ROC)和碳库管理指数的提高。但是在水稻水作条件下,秸秆还田显着增加上下两层土壤总有机碳,却显着降低上下土层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5)在对照处理中,随着土壤粒径减小,总有机碳和各腐殖酸组分腐殖酸(HE)、胡敏酸(HA)和富里酸(FA)有机碳含量呈下降趋势。秸秆还田对于不同粒径团聚体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其中秸秆还田更加有利于表层(0~20 cm)土壤及大团聚体(>0.25 mm)总有机碳和胡敏酸含碳量以及胡富比的提高。(6)红外分析表明,在对照处理下,<0.053 mm粒级中的HE和HA,3400/1620值较小,芳香性/脂族性比值较大,结构较复杂,而>5 mm粒级的3400/1620值较大,芳香性/脂族性比值较小,结构较简单。与对照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后会导致土壤团聚体中HE和HA3400/1620值减小,芳香性增强,脂族性下降,结构复杂。(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何春梅,钟少杰,李清华,王飞,林诚[6](2014)在《种植翻压紫云英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5年连续种植、翻压紫云英的定位试验稻田为平台,研究了紫云英-单季水稻种植体系下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对照相比,长期种植翻压紫云英能显着提高土壤有机碳及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促进土壤大颗粒团聚体的形成,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在4个处理中,翻压紫云英+施用化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含量均最高,土壤活性有机碳比例高达38.5%。(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于博,赵兰坡,王鸿斌,张志丹,姜亦梅[7](2012)在《松辽平原高产农田土壤结构性对冻结的响应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松辽平原玉米带耕作区高产田(平面型)与低产田(波浪型)0-20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实验方法,设置不同冻结频率和不同含水量条件,研究高产田土壤的结构性对冻结的响应,以及土壤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显示:冻融循环对高产田(平面型)和低产田(波浪型)各粒级风干团聚体、水稳定性团聚体比例的影响均达到显着水平(p<0.01),而含水量仅对小于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分布比例有显着影响(p<0.01)。冻融循环次数和含水量对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MWD以及>0.25mm团聚体的保存率均有显着影响(p<0.01),与水稳性团聚体相比,风干团聚体对冻融交替更加敏感。冻融循环对高产田与低产田风干团聚体MWD的影响都显着(p<0.01)。此外,在冻结条件下,土壤含水量越高对于高产田团聚体的破坏性越强;冻结对高产田土壤耕层团聚体有一定的分散作用,对低产田土壤耕层团聚体具有一定的团聚作用,另外冻融循环可以加剧大粒级风干团聚体的破坏作用。(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2年04期)
于博[8](2012)在《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田土壤结构性对冻结的响应及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松辽平原玉米带耕作区高产田(平面型)与低产田(波浪型)0-20cm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冻融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田土壤的结构性对冻结的响应,包括影响范围较深和程度,进一步阐明高产田土壤对冻结的响应机理。采用高产田与低产田对比的方法,在冻结条件下,对高产田与低产田的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土壤叁相比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不同冻结频率不同含水量,对高产田和低产田0-20cm耕层的土壤结构特征。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一、土壤含水量不同,冻融作用对土壤结构特征的变化具有显着影响。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对土壤结构的影响呈现正相关,即含水量越高影响越大。低土壤含水量时,对土壤的孔性影响不显着;但高土壤含水量时,却从低含水量与高含水量对比中发现,含水量是冻结过程中影响高产田与低产田耕层土壤孔性的重要因素。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耕作区0-20cm耕层范围内高产田和低产田团聚体组成上自然风干团聚体以>2mm粒径为主要团聚体构成,而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则以<0.25mm粒级占较大优势。土壤含水量对自然风干团聚体组成特征的影响趋于一致,并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影响的粒级范围逐渐从高产田和低产田的大粒级过渡到小粒级;而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特征的影响则表现出显着降低>0.25mm团聚体比例的趋势(p<0.05),并随含水量的增加,影响的粒级范围逐渐从高产田和低产田的大粒级过渡到小粒级。由高产田和低产田干筛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PA0.25、 PADo.25、MWD的变化规律,可得出结论:在冻结频率不变时,土壤含水量越高,冻融作用就越促进土壤团聚体破坏,进而促进团聚体分散,但同等含水量条件下多次冻结的积累也会降低土壤团聚体的水稳定性,促进团聚体分散。二、模拟冻融循环时,冻融循环对高产田和低产田各粒径级自然自然风干团聚体、水稳定性团聚体(湿筛)百分含量在整个团聚体中的比例影响都达到了显着水平(p<0.01),但是含水量只对小于5mm的水稳性团聚体(湿筛)百分含量的比例有显着影响(p<0.01)。冻结频率和含水量对自然自然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的MWD以及>0.25mm团聚体的保存率有显着影响(p<0.01),与水稳性团聚体相比,自然自然风干团聚体对冻融循环条件的变化更加敏感。高产田与低产田对不同自然风干团聚体的MWD影响显着(p<0.01)。冻结能显着增加高产田0-20cm耕层土壤平均孔隙的数目,显着降低低产田0-20cm耕层范围内平均土壤孔隙面积以及Feret直径。冻融循环频率对低产田的孔隙产生显着影响,含水量对高产用和低产田>5mm土壤孔隙的平均数目与孔隙平均面积的影响最为显着(p<0.05)。叁、冻融交替对于保护性耕作区土壤环境的改善调节作用明显的效果,冻结对不同结构质量的土壤(包括高产田与低产田)结构特征的影响有差异,根据广义上壤结构指数(GSSI)与土壤叁相距离结构指数的变化来看,高产田与低产田土壤的GSSI分别增加了4.28%和2.99%(p<0.05), STPSD分别降低了51.80%和35.82%(p<0.05),因此,冻结对土壤的疏松改良具有一定的正面效应。研究的结果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耕作区高产田土壤质量的管理与评价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并且对黑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为粮食的丰产增收在土壤结构理论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2-06-01)
史长婷,王恩姮,谷会岩,陈祥伟[9](2010)在《典型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土壤结构性特征的对比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典型黑土区水曲柳林、落叶松林、樟子松林、云杉林及撂荒地为对象,通过对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NCP/CP)、广义土壤结构指数(GSSI)的测定、计算与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类型人工水土保持林对土壤结构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0-30cm土层范围内,水曲柳林和落叶松林在降低土壤容重方面略好于樟子松林和云杉林,降低幅度为8.04%-1 1.01%,落叶松林与云杉林和樟子松林之间差异均达显着水平(p<0.05),而水曲柳林仅与云杉林差异显着(p<0.05);林地土壤的平均NCP/CP值均显着高于撂荒地(p<0.05),增加幅度范围为59.75%~128.82%,土壤透气性、透水性能力提高,并以落叶松林提高幅度最大;各林地的平均GSSI值均显着高于撂荒地(p<0.05),增加幅度范围为2.98%-4.36%,说明林分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使其能够更加接近旱地土壤理想结构,以水曲柳林和云杉林改良效果相对较强,但实现趋近理想土壤结构的途径、即相态的变化方式有所不同。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价典型黑土区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和深入系统研究水土保持林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图3表2参17。(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期刊2010年02期)
张雯,丛巍巍,赵洪亮,衣莹,侯立白[10](2010)在《免耕条件下玉米残茬处理对农田表层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立足于东北冷凉风沙区采用的玉米垄作免耕方式,通过始于2003年的彰武县保护性耕作定点试验,比较研究留茬、覆盖和灭茬3种不同玉米残茬处理方式对农田表层(0~30 cm)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处理在改善土壤结构性能方面效果最明显。在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团聚体稳定率均为覆盖>留茬>灭茬,且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在不同土层中,土壤容重表现为灭茬>留茬>覆盖,土壤总孔隙度呈现出覆盖>留茬>灭茬,且随着耕层加深,呈递减趋势。在不同土层中,覆盖处理的砂粒含量均低于留茬和灭茬处理,但随着耕层加深,各处理黏粒含量未呈现规律性变化。(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0年03期)
土壤结构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深松耕地,是在不破坏地表作物、不翻动土壤的基础上进行土壤疏松技术,此项技术更好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通透性有利于增强土壤墒情,而减少土壤水分无效散失。以深松耕法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为题,在介绍深松耕法技术的基础上,阐述深松耕法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推广深松耕法的思路和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结构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吴昱,赵雨森,刘慧.不同的生物炭施用量和施用年限对土壤结构性指标的影响[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9
[2].何明华.深松耕法对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
[3].刘小宁.生物质炭对旱作农田土壤结构性特征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7
[4].史长婷.黑土区落叶松人工林土壤结构性特征及动态变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5
[5].刘威.连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结构性、养分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
[6].何春梅,钟少杰,李清华,王飞,林诚.种植翻压紫云英对耕层土壤结构性能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14
[7].于博,赵兰坡,王鸿斌,张志丹,姜亦梅.松辽平原高产农田土壤结构性对冻结的响应及机理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2
[8].于博.松辽平原玉米带高产田土壤结构性对冻结的响应及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2
[9].史长婷,王恩姮,谷会岩,陈祥伟.典型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土壤结构性特征的对比研究(英文)[J].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2010
[10].张雯,丛巍巍,赵洪亮,衣莹,侯立白.免耕条件下玉米残茬处理对农田表层土壤结构性能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