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小学830000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那么只有从课堂教学入手,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分层走班式教学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的老师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现将积累的点滴经验在此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分层教学认识和收获面临的困惑
一、什么是分层走班式的教学模式
顾名思义,分层走班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对数学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去相应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上课,是一种不固定班级、流动性的学习模式。而传统的行政班则保持不变。这种流动性的学习模式扩大了师生、生生交流的机会,也使以往教学中难以做到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充分实施。教师也可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灵活变动教学内容,使原来固定班级授课制形式下难以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现状有所改观。分层走班制的本质:以个性发展为本,尊重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二、如何分层是我们第一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先进行了一个月的摸底了解,在原班不变的情况下,把本年级的数学学科分成A、C两个教学班(其他学科不变,按原班课程上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能力,结合兴趣、爱好、习惯、特长,在基本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并确定学生的层次。要允许学生自己选择,真正达到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的目标。一般说来,学校按以下方面操作:根据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学习潜力、学习兴趣、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目前主要以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具体操作是将学生以往的一年成绩都换算成标准分,根据标准分划分三个层次。学习潜力包括接受知识的快慢、知识的应用能力等。学习兴趣是指确定层次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程度。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从学生的成绩、作业、课堂表现等几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并不是盲目地让学生给自己打分,而是在“走班”前把每个层次水平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情况作自我评判。根据上述五个方面的评判一般分A、B、C三个层次,B层又分上下两层,上层到A班,下层进C班,于是A、C两个班就这样形成了,A班我们取名为快班,C班为慢班。并规定:A班学生几次考试不达A和思想散漫的,自动到C班学习;C班学生几次考试都达A的,而且能力也跟得上的升到A班学习。这就体现了学生的流动性。
三、分班教学
我们教师也是流动的,快班和慢班各上一个单元。我先上快班。为了能在短时间内出成效,我在课堂上加大了训练的力度,我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纷纷喊吃不消,甚至有学生想打退堂鼓,到慢班学习。我为之一振,回过头来审视了自己的教学,发现自己没有错,可能是学生一下不适应,于是我还是硬着头皮做了下去,慢慢地学生适应了,经过一个月的训练,学生的各种能力都提高了,成绩也进步很大,把学生原来的综合数据从165提高到了215,可是刚刚有些成效,我又被换到慢班教学。这就是教师的流动性,不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在慢班的教学,教师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但学生懒学,思想散漫,欠交作业严重,也非常伤脑筋。刚接手时,每次作业,都有六、七个学生不交,学生不交作业,教师就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成绩肯定就上不来。
四、认识和收获
1.分层教育。教学的实践,着眼于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好发展,我们不提缩小差距,也不提让差同学赶上好同学。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让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向上递进。分层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
2.因材定教。全面推进分层教育,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增强勇于实践的积极性是关键,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由“知识型”向“研究型”逐渐逼近的过程,他们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同以前相比,提高是明显的,他们的教学思想和业务能力一定也会能明显地进步。
3.对学生来说:首先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现有知识水平、能力大小以选择相应的班级学习,这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绝大部分学生都找到自己的优势,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其次,使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等状况基本相当的学生“走”到一起,便于任课教师确定教学起点、重点、训练计划和培养目标,便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研讨、交流等活动。第三,扩大了学生的交往范围,加大了同学间的互相影响,有利于增强同一层次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4.对老师来说:传统教法受到了冲击,灌输教育过时了,他们由过去的绝对权威的地位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变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法,这种新的教学法让学生走出了“恶性循环”,如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出于种种原因成绩上不去,因此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料,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下降,成绩也越来越差,形成了恶性循环,只有对他们抱有平等和尊重,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走出“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卫种即飞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浅说[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12)。
[2]施丽华对有效教学的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