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音汉字系统的创制

义音汉字系统的创制

论文摘要

本文呈献了一个可以意义化和拼音化的汉字系统(下称义音字系统)的研制成果,着重论述这系统的组合结构及它与其他已创制的汉语系统相比,具有汉字传统优美体形、易学易用、解决同音语素性能等特点。第一章开始阐述了汉语文字学史略:起源、演化、过去研究概况、改革、最新的研究,接着讨论现有汉字、汉语拼音、罗马化拼音文字和一些新创的规范化形声文字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义音字系统。第二章以实例阐明它与两个新创的规范化形声文字的对比之下的优点。第三至第五章详细讨论新系统的义、音、形三方面的符形创设和组合。它包括了三种字源:义音字、外音字和保留字。义音字是由义母和音母两个左右同等部分所组成,各占据7x15点距阵标准位置。义母代表该字的意义范围,取自汉字常用的部首或部件(有些稍微调改)。系统具有50个基本义母符形,其中一部分可充当字体左旁或右旁或附加特别笔画来充当不同的义母,因此共扩充到110个。音母部分是由40多个取自汉字基本笔画作为发音符号(音子)、声调符号和一些特别符号所组成,原则上按照汉语拼音排列拼读。外音字则是特殊的义音字,可能带有北京语系以外的发音,主要是用在外来的人名、地名、机构名和一些学术界的名称等等。保留字则共取自现有常用汉字104个,约半数可以由其中选中的字体添加特别符形构成或由两个义母符形构成。义音系统的特点就是容易学习,初学者只需掌握30多个音子符号,约80个义母符号及50个非部首的保留字就可以认出和“拼写”出绝大部分相应的义音字来。本系统里被计算出来的字体平均笔画数只有7.6画,比现有的简体字的还要少。在收字约10,000个的《新华字典》中搜索的结果显示义音系统中字体最多笔画的是14画,只有1个而已;次多的是13画,只有10个。另一个搜素结果显示系统中不存在似形字的问题。第六、七章阐明新系统如何凭着它的精心设计来克服汉字在语音、构词和造词上的问题。此外,它也举例说明系统如何提供一个统一外来译名和扩展汉语音节的平台。第八章展示了用楷、宋、仿宋、行楷、仿篆和点距体义音字写成的唐诗、元曲、现代诗的实例。第九章列出笔者编制的3500个以上不含有义音化同音同形字的常用汉字——义音字对照表。此结果清楚地说明义音系统有能力解决同音语素的问题。此外文中也以实例说明义音系统如何处理《新华字典》里3个出现频率最高的音节ji,yi,yu的义音化转换所引起的同形字的问题,甚至对其他字汇中因转换而可能引起的更多同形字的问题也提出诸多的解决方法。最后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改革策略,分5个阶段共用50年的时间把义音字逐步地融入汉字中,使已经通晓汉字的中、老年这一代可以适应这种文字的改革和变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
  • 第二节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目标
  • 第三节 义音化汉字介绍及特点
  • 第二章 义音字与其他新汉字的设计及性能的比较
  • 第一节 三大新字系统的设计结构
  • 第二节 义音字和部形注音字、统一形声字的比较
  • 第三节 总结
  • 第三章 义母的设计和功能范围
  • 第一节 关于示意度
  • 第二节 义母的形体和功能范围
  • 第三节 难配义母的汉字
  • 第四节 一些选配的规则
  • 第四章 音母的元件和设计
  • 第一节 组成音母的元件和位置
  • 第二节 音子的拼音法
  • 第三节 基本音子口诀
  • 第四节 简韵母、简节母
  • 第五节 音子、音母形体相似的问题
  • 第六节 外来语音
  • 第五章 新汉字的构造特征
  • 第一节 义音字
  • 第二节 简韵母、简节母、简音母的使用
  • 第三节 似形字的问题
  • 第四节 保留字
  • 第五节 最多笔画的查算
  • 第六章 外来译音的建议
  • 第一节 专有名词
  • 第二节 普通名词
  • 第三节 化学物理名
  • 第四节 一些数字和单位名称的改善
  • 第七章 语音、造词和构词的问题
  • 第一节 同音词
  • 第二节 同音异调词和近音词
  • 第三节 文字遗产问题
  • 第四节 音汇贫乏的问题
  • 第五节 语言的适应性
  • 第六节 创制新音的问题
  • 第七节 表意性和表音性的问题
  • 第八节 缩略语和简称的问题
  • 第九节 突出语音极限的问题
  • 第十节 分词连写的问题
  • 第八章 各种字体的示范
  • 第一节 宋体
  • 第二节 仿宋体
  • 第三节 楷体
  • 第四节 行楷体
  • 第五节 点阵体
  • 第六节 仿篆体
  • 第九章 汉字——义音字的转换及所引起的问题
  • 第一节 编表说明
  • 第二节 汉字义音字对照表
  • 第三节 同音同形字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十章 义音汉字的电脑输入和推行计划
  • 第一节 电脑输入
  • 第二节 推行计划建议
  • 第三节 对于改革的几种反对意见
  • 第四节 义音字的条规摘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汉字发展与中国文化[J]. 现代交际 2016(21)
    • [2].小学低年级学生汉字学习认知诊断研究[J]. 教育探究 2019(02)
    • [3].《汉字里的纪律和规矩》[J]. 博览群书 2019(12)
    • [4].书法对汉字字形认知加工的影响——评《汉字认知与书法表现》[J]. 语文建设 2019(23)
    • [5].汉字与中国文化教学中的理据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 2019(06)
    • [6].多媒体技术在汉字应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12)
    • [7].论“象”:汉字图象与汉字美学[J]. 江海学刊 2020(01)
    • [8].浅谈汉字的文化功能与文化传播路径——评《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2)
    • [9].基于汉字的桥式学习[J]. 语文建设 2019(22)
    • [10].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汉字危机对策研究[J]. 汉字文化 2019(23)
    • [11].汉字演变及发展规律简析[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4)
    • [12].弘扬汉字文化,为汉字和汉字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纪念《汉字文化》创刊30周年[J]. 汉字文化 2020(05)
    • [13].浅析汉字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多层面运用[J]. 工业设计 2020(03)
    • [14].汉字趣解[J]. 思维与智慧 2020(02)
    • [15].从“灾荒”汉字看古代的救灾防治工作[J]. 汉字文化 2020(04)
    • [16].用科学的汉字理论指导汉字教育[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01)
    • [17].汉字见智慧[J]. 秘书之友 2020(03)
    • [18].汉字趣解[J]. 思维与智慧 2020(06)
    • [19].西方作家对汉字的创造性误用——以谢阁兰和庞德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3)
    • [20].大学生汉字应用调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Z1)
    • [21].基于汉字演变史与对社会影响的弘扬中华汉字文化的教育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6)
    • [22].“思维”在文字里生长[J]. 教育观察 2020(11)
    • [23].青年文化中汉字图案的服饰表达[J]. 戏剧之家 2020(18)
    • [24].饮水思源 计算机汉字标准造福人类——纪念第一个计算机汉字标准诞生40周年[J]. 中国标准化 2020(05)
    • [25].一字汉字ザ变动词上一段化在不同时期的差异[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2)
    • [26].探究汉字“家”的结构与古文化[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8)
    • [27].汉字分化的三种内涵析论[J]. 国学学刊 2020(02)
    • [28].汉字型塑“中国”[J]. 书城 2020(07)
    • [29].留学生汉字认知偏误探析[J]. 汉字文化 2020(10)
    • [30].汉字文化热的喜与忧[J]. 智慧中国 2020(08)

    标签:;  ;  ;  ;  ;  ;  ;  ;  

    义音汉字系统的创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