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摘要:目的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价值,为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治疗的11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进行实验对照分组。实验组5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58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护理质量评分为(95.50±3.25)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9%,护理纠纷投诉率为3.4%。对照组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7.9%,护理质量评分为(80.30±5.05)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2.4%,护理纠纷投诉率为15.5%。两组实验患者各项对应指标经计算,P<0.05,实验组优势明显。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管理,在分析护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以优化护理干预效果、提高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风险因素;常规护理;投诉率
引言:
心血管疾病是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疾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发展趋势,并诱发诸多并发症问题,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特点,严重患者直接致命[1]。心血管内科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主要科室,对比于一般临床科室,心血管内科更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增加护患纠纷率,影响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以及患者疾病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2]。所谓护理风险,是指患者接受护理期间出现的不安全事件、情况,包括药物配伍不合理、输液速度较高、病房不卫生等等,风险管理知识在护理干预期间对于工作中的潜在风险加以识别并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降低护理风险因素,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3]。有研究指出,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价值突出,符合患者需求,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建立和谐护患关系[4]。基于此,本文就我院11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实验研究,总结护理风险管理实施价值,内容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均为我院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到2017年1月期间,总计116例。将11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58例。实验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患者年龄在45-72岁之间,年龄均值(62.50±10.30)岁;高血压患者25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2例,心律失常/心肌病患者11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8例;患者年龄在45-74岁之间,年龄均值(62.80±11.50)岁;高血压患者23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4例,心律失常/心肌病患者11例。两组心血管内科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差异经统计学计算,P>0.05。
1.2实验对象纳入、排除标准[5]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45-74岁之间;患者意识清楚,有认知功能;均确诊为心血管内科患者;住院时间超过1周;患者及家属知晓实验方案且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重要脏器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做好住院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饮食以及药物指导。
实验组:护理风险管理。首先,建立和谐护患沟通关系。在患者入院时,对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询问,并综合患者情绪表现进行心理宣教,向患者介绍医院工作环境、病区环境、注意事项、相关规定。其次,护理风险因素评估。护理人员综合患者基本情况、病症表现等进行相关并发症问题、注意事项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安排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遵循医嘱为患者用药,并监测患者用药后具体反应,对于不良反应明显患者报告主治医师并进遵循医嘱对症处理。另外,护理人员增加病房巡查次数,查看输液速度,查看是否发生输液回血,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再次,提高业务素质。综合护理人员的实际临床操作能力,特别注意低年资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情况,强化专业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对药物、专业仪器等进行学习,为了提高培训效果,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考核,并制定应急措施。最后,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医护工作人员强化自身工作专业能力,并在评估患者个人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知识,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下床需要家属搀扶,患者遵循医嘱用药。另外,护理人员要将患者所用药物的剂量、种类、用药中的注意事项、禁忌症等情况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时,护理人员交接班期间要做到细致、准确,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记录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医院自制问卷调查,包括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标准)、护理质量评分(自制问卷调查,百分制结果,总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护理不良事件(药物外渗、跌倒、用药错误、管路滑脱)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6]。
1.4统计学方法
心血管内科患者实验指标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纠纷投诉率、护理满意度均以%形式展开,X2检验;护理质量评分以形式展开,t检验。P<0.05,证明两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
2结果
2.1组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两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发生率结果见表1,实验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9%低于对照组22.4%,经统计学软件计算,Z2=5.5829,P=0.0181。
2.3组间护患纠纷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为3.4%(2/58),对照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5.5%(9/58)。实验组优势明显,经统计学计算,X2=4.9212,P=0.0265。
2.4组间护理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5.50±3.25)分,对照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80.30±5.05)分。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t=19.2758,P=0.0000。
3讨论
当前,根据全民对护理质量需求的提高,医疗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护理风险管理的目的,是对护理工作期间的危险因素进行预防,从而提高医护工作人员的危险识别、防范能力,确保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获得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降低护理风险。
就心血管内科而言,收治患者具有发病急、发病突然、病情危急等特点,所以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更为严格,护理风险因素控制不当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意外事件因素、药物因素、管理因素以及认为因素四个方面[8]。意外事件因素——患病后人体器官功能下降问题明显,无法有效的进行自我保护,增加跌倒、烫伤以及坠床、下穿活动期间摔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另外,患者长期卧床导致便秘、排便困难情况,增加心绞痛问题,血液循坏变差也增加了压疮问题的发生率。药物因素——心血管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服用药物类型较多,包括降压药、抗凝药以及强心药等,增加了药物配伍不当的几率。另外,患者静脉输液期间需要合理进行低速控制,例如硝酸甘油滴速较快会造成低血压问题,异丙肾上腺素滴速较快或诱发心率加快问题,个别药物外渗还会造成局部坏死问题等。管理因素——部分护理人员均为刚刚接触临床护理的新人,此类新人缺乏临床经验且技术能力不强,易发生护理操作失误、反复操作等情况,护理期间并未严格落实医院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导致护理纠纷问题,影响护理质量。人为因素——护理人员由于责任心不足,护理工作中并未严格监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执行抢救工作期间出现了急救药物、急救器械准备不足的问题,影响患者最佳抢救时机和抢救效果。
本文选择我院116例心血管内科患者,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以及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实验组,组间基本资料对比P>0.05。结果显示,实验组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4项实验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心血管内科实施护理风险管理优势更为突出。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常规护理干预,在明确护理风险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的护理风险管理更符合心血管内科患者需求,确保了住院患者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实施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花棉.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3):1203-1204.
[2]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四川医学,2012,33(5):906-908.
[3]马在萍.心血管内科病房的护理风险管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4,(2):225-227.
[4]鱼秀丽,王小亚.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26):5939-5939.
[5]万淑芳,万晓芳.护理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实践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1,09(32):89.
[6]冯翠连.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12):77-79.
[7]润香,汪喜华.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干预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信息,2015,(16):177-178.
[8]危金明.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6,6(32):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