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构想

创新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构想

论文摘要

劳动教养法律制度在近50年的风雨历程中,成功地教育挽救了380多万劳动教养人员,在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应该看到,劳动教养的立法思想以义务本位观为重,政治色彩浓厚,法制根基不足;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的规定相抵触;与国际公约脱轨甚至冲突,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背;劳动教养的调整对象缺乏定性和定量因素的统一,违背了处分法定原则,处罚的轻重与适用行为的实际危害程度不相适应,违背“过罚相当”原则;劳动教养在程序上缺乏正当性基础,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由行政机关来做出,超出了行政权对公民权利的处置权限,劳动教养的决定过程剥夺了被劳动教养者参与的机会,而且还缺乏完善的救济机制和应有的监督制约机制;此外,劳动教养的执行与刑罚的执行没有形成实质性的差别,与保障劳动教养人员合法权利、促进劳动教养人员回归社会的客观需要是不相符合的。劳动教养制度上的缺陷运作上的弊端使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受到质疑,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主张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笔者认为,我国目前还需要一种在剥夺或限制公民自由的严厉程度方面与现行劳动教养类似的,又相对独立于治安管理处罚和刑事制裁的法律措施,但是在认定、执行、管理等方面的主要依据都必须按照我国《立法法》的要求法律化,决定程序司法化,尽快改变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目前实际上是一个行政部门根据自己制定的规章,不经司法程序就可以自行决定长时期限制(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状况。笔者立足中国国情的现实,分析了劳动教养立法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是适应国际法制文明发展趋势的需要,阐明了对现行劳动教养制度进行改革,尽快制定一部统一、系统和完备的劳动教养法典已迫在眉睫。本文还从理论基础、社会基础、实践基础三个方面论证了劳动教养立法的可行性。 必须对劳动教养制度进行重新构建,这在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已经取得共识。劳动教养制度应该如何构建,人们见仁见智、分歧较大。目前法学界和司法界提出了几种创新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方案,有的主张劳动教养采用行政模式,将劳动教养纳入行政制裁体系中,由行政机关决定劳动教养的适用。有的看到了劳动教养与保安处分的相似性,主张建立中国的保安处分体系。有的主张通过刑事立法使劳动教养轻罪化,实现其法律化、司法化和程序化。有的主张劳动教养作为一种独立的刑罚种类纳入刑罚体系,使之刑罚化,并且将其适用过程司法化。笔

论文目录

  • 引言
  • 一、劳动教养立法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 (一) 劳动教养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其存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受到质疑
  • 1. 立法思想以义务本位观为重
  • 2. 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发生抵触
  • 3. 与国际公约脱轨甚至相冲突,与我国承担的国际义务相背
  • 4. 违背了处分法定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
  • 5. 缺乏正当的司法程序
  • 6. 监督不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 7. 执行模式混同于刑罚执行,自身特色不鲜明
  • (二) 劳动教养立法的紧迫性分析
  • 1. 劳动教养立法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
  • 2. 劳动教养立法是中国国情的现实需要
  • 3. 劳动教养立法是适应国际法制文明发展趋势的需要
  • (三) 劳动教养立法的可行性论证
  • 1. 劳动教养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劳动教养立法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
  • 2. 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趋势为劳动教养立法提供了土壤
  • 3. 劳动教养近五十年的实践为劳动教养立法提供了稳固的支撑
  • 二、目前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几种方案
  • (一) 主张劳动教养采用行政模式
  • (二) 主张建立中国的保安处分体系
  • (三) 主张将劳动教养作为轻罪制度刑法化
  • (四) 主张劳动教养作为刑罚手段刑法化
  • 三、创新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构想
  • (一) 观念和理论创新
  • 1. 从理论上客观地评价劳动教养的正当性,确立法治化原则和宪政化原则
  • 2. 法学理论创新
  • (二) 立法模式创新
  • (三) 具体制度的创新
  • 1. 性质与宗旨
  • 2. 名称
  • 3. 适用对象
  • 4. 期限
  • 5. 审批与救济程序
  • 6. 劳动教养人员权利保障
  • (四) 执行模式创新
  • 1. 理念上体现人性化、现代化
  • 2. 管理上实行多样化
  • 3. 教育上实现针对性、有效性
  • 4. 劳动上体现矫正型、习艺型
  • 5. 队伍建设上实现从看守型向教师型转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原劳动教养制度适用对象范围与出路研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7(02)
    • [2].废止劳动教养制度遗留问题分析及其解决[J]. 法制与社会 2018(04)
    • [3].劳动教养制度废止的优缺分析[J]. 学理论 2014(32)
    • [4].论劳动教养制度废除的刑法应对[J]. 学术论坛 2014(11)
    • [5].废止劳动教养制度 彰显人权司法进步[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09)
    • [6].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J]. 成功(教育) 2013(05)
    • [7].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特点与困惑[J]. 智富时代 2017(03)
    • [8].劳动教养制度的性质及其正当性反思[J]. 司法改革论评 2013(01)
    • [9].那些“需要被劳教”的人[J]. 国家人文历史 2014(03)
    •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4(01)
    • [11].关于提请废止《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的议案的说明——2013年12月23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 2014(01)
    • [12].停止劳动教养制度的路径选择——以公法的强制性整体变迁为视角[J]. 中国法学 2013(06)
    • [13].浅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现状和存在意义[J]. 法制与社会 2013(34)
    • [14].劳动教养制度基本问题追问与反思[J]. 前沿 2013(20)
    • [15].关于改革劳动教养制度整合司法行政资源的应对措施研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06)
    • [16].论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定位及功能再造[J]. 法治论坛 2012(03)
    • [17].废除劳动教养制度势在必行[J]. 青春岁月 2013(05)
    • [18].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魅力中国 2010(05)
    • [19].劳动教养制度的不足与革新[J]. 大众商务 2010(12)
    • [20].2008年劳动教养理论研究综述[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01)
    • [21].2009年劳动教养理论研究综述[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0(01)
    • [22].劳动教养制度与人权保障问题研究[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09(10)
    • [23].劳动教养制度探源与废止[J]. 法制博览 2018(10)
    • [24].劳动教养制度废止背景下未成年人违法行为处置的困境与出路[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6(04)
    • [25].论劳动教养制度终止后社会惩罚体系的重构[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5(03)
    • [26].中国特色保安处分制度的构建——劳动教养废止后的制度选择[J]. 刑法论丛 2015(01)
    • [27].从程序正义看规范性文件的违宪问题——从劳动教养制度谈起[J]. 大众商务 2009(22)
    • [28].关于劳动教养制度法律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14(01)
    • [29].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意义之探究[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30].劳动教养废止后的制度重构[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3)

    标签:;  ;  ;  

    创新劳动教养制度的立法构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