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碱性离子液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查尔酮,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剂,[C_4OHMIM]_2,CO_3
碱性离子液体论文文献综述
马绍红,毛银平,周慧敏,夏慧慧,杨洋[1](2019)在《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查尔酮》一文中研究指出查尔酮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本实验论文以苯甲醛、苯乙酮为原料,以碱性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和查尔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叁批验证试验,比较碱性离子液体的类型、碱性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于查尔酮合成产率的影响。确定优化后的合成条件:碱性离子液体作为实验催化剂,碱性离子液体用量为0.25 mmol,反应温度为50℃。该合成方法速率快,产率高,纯度高。(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17期)
侯轶,张晓,刘超,李友明[2](2019)在《麦草碱木素在碱性离子液体[Bmim][OH]中的溶解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麦草碱木素在强碱性离子液体[Bmim][OH]溶解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解析,并对溶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利用微波加热辅助溶解,实验条件如下:微波功率500 W,温度90℃,反应时间30 min,固液比1:10.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元素分析、二维异质单量子相干核磁共振(2D HSQC NMR)、瞬时高温热解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碱木素在[Bmim][OH]离子液体溶解过程中其芳香环结构保持稳定,主要发生了侧链取代或单元连接间含氧基团的脱除,溶解后再生的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轻微下降,分子量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再生木质素的不饱和度增大,这是由于溶解过程中发生了脱水反应.二维核磁共振光谱与Py-GC-MS分析表明,在强碱性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的溶解过程以大分子中β-O-4′键的断裂最为明显,β-β、β-5次之,S/G比例明显降低.文中成果为碱木素高值化应用的相关理论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方向.(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洪莹莹[3](2019)在《温和碱性H_2O_2与离子液体水溶液联合预处理稻秆及离子液体循环利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石燃料供应的日益短缺和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恶化问题不断突出,寻找一种可替代的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木质纤维素废弃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其中稻秆作为最丰富和最具吸引力的木质纤维素废弃物之一,具备用来生产生物燃料的巨大潜力。但是由于稻秆自身的紧密抗性结构,很难直接被降解,需要经过有效的预处理来破坏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对纤维素的包封结构,提高稻秆的可降解性能。近些年离子液体预处理木质纤维素受到很多关注,因为离子液体有着独特的高热和化学稳定性、环境友好、能溶解许多种物质,并且能回收循环使用等性质。本论文探究了温和碱性H_2O_2与离子液体水溶液联合预处理稻秆的可行性,对预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并通过一系列表征方法初步研究了联合预处理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底物浓度下批次补料工艺对酶解的影响和酵母乙醇发酵,此外还详细研究了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优化出的温和碱性H_2O_2处理稻秆条件为:3%(w/w)H_2O_2,15%(w/v)固体载量,pH 11.5,温度30°C,时间2 h。采用温和碱性H_2O_2与最优含有30 wt%水的离子液体[Bmim]Cl水溶液联合预处理稻秆,能显着提高稻秆的酶解效率和发酵效率至92.1%和91.0%。碱性H_2O_2能通过自由基氧化去除部分木质素,破坏稻秆的结构,有助于稻秆中的无定型组分溶解在[Bmim]Cl水溶液中,使得大量木质素被去除,联合预处理木质素去除率可达到63.8%,结晶度由未处理稻秆的29.2增加到联合预处理稻秆的46.8。分别研究了预处理的稻秆在高底物浓度下的酶解和发酵性能。考察了降低酶量对酶解的影响以及不同补料模式下的酶解情况,降低酶的用量,联合预处理的稻秆仍能维持较好的酶解效果。在30%(w/v)底物浓度下,补加酶的方式能提高联合预处理稻秆的酶解效率,在酶解48 h时,补加酶的模式还原糖浓度可达到147.4 g/L,而批次模式只有127.2 g/L。同时研究了在高底物浓度下进行同步糖化共发酵(SScF)和分步糖化发酵(SHF),结果显示SScF工艺要优于SHF。在不同底物浓度下进行SScF,随着发酵底物浓度的提高,乙醇浓度不断增加至91.9 g/L,琥珀酸的产量随着乙醇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它们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通过外源添加不同浓度的代谢产物琥珀酸并不能使发酵更多的流向乙醇,无法增加乙醇的产量。对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进行了研究,将不同循环次数离子液体预处理的稻秆进行组分测定,酶解分析以及各种表征分析。回收的离子液体中由于残留有少量的再生溶剂K_3PO_4盐溶液,用其预处理稻秆有助于进一步去除部分木质素,提高了稻秆的酶解效率。循环利用了8次的离子液体预处理稻秆,还能保持很高的酶解效率(98.9%),进一步证明了建立的联合预处理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8)
韩旭,王吉林,王璐璐,封瑞江,赵崇峰[4](2019)在《纳米TiO_2增强阴离子导电膜中碱性离子液体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甲基吡咯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碱性甲基吡咯烷离子液体([DMPy]OH)。通过物理掺杂方式在聚乙烯醇(PVA)膜基质中引入碱性离子液体[DMPy]OH和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_2),然后引入戊二醛(GA)交联PVA,制得PVA-[DMPy][OH]-TiO_2复合膜。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Mapping(元素分析)测试证实了Nano-TiO_2和[DMPy]OH间自组装作用的存在。对复合膜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能、电导率、耐碱性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复合膜形貌平整、均一;当离子液体质量分数为25%、Nano-TiO_2质量分数为1%、80℃时,PVA-[DMPy][OH]-TiO_2复合膜的电导率(σ)为2.78×10-3 S/cm,室温下水中浸渍12 h后,离子液体流失率为23.2%;与未添加Nano-TiO_2的PVA-[DMPy][OH]膜相比,80℃时电导率提高了19.3%,室温下离子液体流失率降幅约34.3%;室温下,3 mol/L KOH水溶液中耐碱性测试120 h后,电导率和初始值相比并无明显变化,具有优异的耐碱稳定性。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分解温度高于20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01期)
刘晓栋,王辉,于世涛[5](2018)在《双核酸性离子液体脱除模拟油品中的碱性氮化物》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了双核酸性离子液体(CH_3)_2C_2H_5N(CH_2)_2NC_2H_5(CH_3)_2·2HSO_4用于脱除模拟油品中的碱性氮化物。研究了水和离子液体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沉降时间等因素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g模拟油品中加入1g离子液体及1.5g水,反应温度30℃,反应10min,沉降30min的条件下,碱性氮化物脱除率达到99.00%,重复使用6次后,脱氮效率依然很高。(本文来源于《化工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史文悦[6](2018)在《碱性条件下除Cr(Ⅵ)的离子液体、壳聚糖负载型活性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六价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Cr(Ⅵ)的毒性远远高于Cr(Ⅲ),广泛存在于电镀、油漆、金属加工等行业。Cr(Ⅵ)的化合物在自然界中难于降解,容易被人体吸收,引起腹泻、呕吐等消化道问题,甚至带来肝癌、肺癌等严重后果。中国《综合废水排放标准》(GB 8978-1996)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工业废水中Cr(Ⅵ)的排放量不得超过0.5 mg·L~(-1),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饮用水中Cr(Ⅵ)的浓度绝对不能超过0.05 mg·L~(-1)。国民经济中约15%产品与铬相关,作为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铬污染特别是六价铬污染当前已成为我国重大的环境问题,寻求快速,高效降的解决方案已变得刻不容缓。活性炭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吸附剂,多数研究表明,在pH=2-3附近,活性炭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达到最优;受pH影响,碱性体系中,Cr以CrO_4~(2-)等形式为主存在,吸附性能显着下降。通过改变活性炭表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能提高其在碱性环境中对Cr(Ⅵ)离子的吸附性能。利用离子液体和壳聚糖的化学性质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发挥其官能团优势,制备兼具各自吸收、吸附优势的复合材料,同时适用于较宽的pH范围,对于海洋等碱性环境中重金属去除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浸渍和键合的方法将咪唑型离子液体负载到活性炭上,研究吸附剂在碱性环境下对Cr(Ⅵ)的吸附。采用Zeta电位、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吸附剂表面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考察了pH值、投加量、共存离子、Cr(Ⅵ)初始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Cr(Ⅵ)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在此基础上选用壳聚糖修饰富含含氧官能团的铜藻基活性炭,并对其的Cr(Ⅵ)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论表明:(1)浸渍法制的固载型复合材料,负载后的复合材料在碱性环境下吸附能力大大提高,但孔道堵塞情况严重;键合法制备的吸附剂,孔道堵塞情况得到改善。离子液体分散性能得到改善。负载的离子液体带有氨基,进一步提高了其对Cr(Ⅵ)的吸附能力。(2)负载后的吸附剂pH_(pzc)均有显着提高,有利于在碱性条件下对Cr(Ⅵ)吸附。结合活性炭负载离子液体吸附剂的BET的结果和吸附量的变化,比表面积和孔道不是影响吸附量的关键因素。在碱性环境下吸附剂吸附Cr(Ⅵ)主要是通过阴离子的交换作用和HCl的协同作用,pH是该环境下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3)Cr(Ⅵ)在离子液体改性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过程能和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很好的拟合,Freundlich模型适于描述Cr(Ⅵ)在吸附机上的吸附平衡过程。(4)以铜藻为原料,ZnCl_2为活化剂,一步法烧制的活性炭经壳聚糖的修饰后,在pH=8的条件下,Cr(Ⅵ)吸附值显着提高。SAC、CSAC在30℃,pH=8,20 mg/L Cr(Ⅵ)溶液中平衡吸附量分别为5.513 mg/g,10.27 mg/g,去除率分别为22.17%,95.64%。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用于描述Cr(Ⅵ)在CSAC上的吸附行为;Frendlich模型可用于拟合描述其吸附平衡过程。(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子玥[7](2018)在《基于离子液体的膜分离技术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Au(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类季铵盐离子液体萃取剂,利用季铵阳离子对金氰根的结合能力,使用KSCN作为反萃剂,对支撑液膜与聚合物嵌合膜对贵金属Au(I)的萃取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合成几种疏水性季铵盐类离子液体,以离子液体[A336][SCN]为主,以离子液体组成支撑液膜(SLM),研究了支撑液膜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分离Au(I)的性能。经过实验,优化出最佳萃取条件:在1000rpm条件下,PH≥10.5的碱性条件下,按相比F:S为1:1,萃取24h后,离子液体[A336][SCN]对Au(I)的萃取率可达99.7%以上。采用KSCN进行反萃,使用浓度为3mol/L的硫氰酸钾时,反萃率可达到98.7%以上,并且支撑液膜体系对萃取Au(I)有良好的重复性。对萃取前后的离子液体有机相进行红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季铵盐类离子液体萃取Au(I)遵循阴离子交换机理。利用对数法得出[A336][SCN]萃合物的结构为:[(C_8H_(17))_3(CH_3)N~+]·[Au(CN)_2~-]。以[A336][SCN]为主要萃取剂,PVDF为聚合物骨架,NPOE为塑化剂,合成聚合物嵌合膜(PIM),使用PIM膜对碱性溶液中的Au(I)进行萃取。本章考察了PIM膜的膜成分比例、溶液pH值、搅拌速度、KSCN浓度、氯化钠浓度、萃取剂阴离子、聚合物种类、成膜剂种类等因素对萃取率和反萃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转速为400rpm时,聚合物嵌合膜的成分为0.15g PVDF(50wt%)-0.12g[A336][SCN](40wt%)-0.03g NPOE(10wt%)的条件下,水相pH=10.5,氯化钠浓度为0.2 mol/L的条件下,按相比F:S为1:1,萃取24h后,[A336][SCN]对Au(I)的萃取率为98.5%,反萃率可以达到98.0%。以[A336][SCN]为萃取剂的PIM膜与支撑液膜相对照萃取速度稍慢;而硫氰酸钾在浓度为3mol/L时PIM膜的反萃率最高;在反萃相中进行电解可以提升萃取速度,促进金的沉积。在设计的几种新型离子液体中[A336]Br与[A336][Mal]的萃取性能与[A336][SCN]较为接近。经过扫描电镜表征,PIM膜的表面结构较为均匀,并且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通过对数法可以得到PIM膜的萃取方程式为:[R_3R'N~(+)][SCN~-]_(org)+[Au(CN)_2~-]_(aq)+2NPOE_(org)=[[R_3R'N~+]×[Au(CN)_2~-]×2NPOE]_(org)+SCN~-_(aq),其中R_3R′N~+=(C_8H_(17))_3CH_3N~+,在萃取过程中成膜剂也参与了反应。以离子液体[A336][SCN]为萃取剂,在电解反萃相的条件下对碱性体系中的Au(I)进行萃取研究。在搅拌速度为400rpm时,聚合物嵌合膜的成分为0.15gPVDF(50wt%)-0.12g[A336][SCN](40wt%)-0.03g NPOE(10wt%)的条件下,水相pH=10.5时,氯化钠浓度为0.2mol/L的条件下,按相比F:S为1:1,电解电压为1.5V,在萃取24h后,[A336][SCN]对Au(I)的萃取率为99.8%,结果表明在反萃相进行电解操作萃取能力比无电解操作的萃取能力强,并且萃取速度大大提升,反萃相金沉积率可达98.4%,可有效实现Au(I)的萃取分离。(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管明明[8](2018)在《基于聚离子液体的新型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设计与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被视为新一代革命性能源装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大的功率密度、较低的启动温度等诸多优点。聚合物电解质燃料电池根据传导离子的不同主要分为两大类: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和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AEMFCs)。相比较目前工业化运用较广的PEMFCs,AAEMFCs的突出优点是避免了电极上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降低了燃料电池的成本,因而具有很大的工业化生产潜力。阴离子交换膜作为AAEMFCs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和输出功率。然而低稳定性和低离子传导率是目前AEMs急需解决的问题。基此,本文设计和制备了含有梳型侧链和双功能交联结构的聚离子液体有机膜;向咪唑功能化的聚苯醚中引入含有长程有序笼状孔道的MOF材料为载体,通过原位聚合制备含有辅助离子通道的聚离子液体填充型MOF杂化膜,制备的阴离子交换膜同时具有较高的离子传导率、高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从强化AEMs的分子的结构设计出发,以2-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两种离子液体前驱体1-烯丙基-2-甲基咪唑和1-丁基-2-甲基咪唑,同时以苯乙烯(St)和对氯甲基苯乙烯(VBC)为原料制备聚离子液体主链p(St-co-VBC),两种离子液体前驱体与聚离子液体主链发生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交联结构和梳型侧链结构型阴离子交换膜(AEMs)。结果表明,AEMs的离子交换容量高达2.16 mmol/g时仍保持较低的吸水率(WU),80℃时,p(St-co-VBC)-3型AEMs氢氧根离子传导率高达68.4 ms/cm,在1 M Na OH溶液中碱性浸泡240 h后,氢氧根离子传导率仍高达52.2 ms/cm,具备良好的碱性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从构建刚性辅助离子传输通道出发,以咪唑功能化的聚苯醚为基膜,以具有有序孔道和刚性笼状结构的MOF为载体,将聚离子液体单体通过超临界浸渍浸入MOF孔道中,原位聚合后将其固化在孔道中,MIL101的比表面积从2750 m~2/g下降到57 m~2/g,将固化离子液体后的MOF与基膜杂化。在保持基膜原有的离子通道的同时,利用其MOF本身的有序孔道和孔道内部电解质构建辅助离子通道,得到的PIL@MIL101/PPO-10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交换容量为2.97 mmol/g,溶胀率却低至12.1%,氢氧根离子传导率峰值高达139.6 m S/cm(80℃),碱性浸泡96小时后,氢氧根离子剩余比率高达76%,MOF的刚性结构可以降低孔道内部电解质的溶胀,在强化离子传输的同时增强AEMs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韩旭,王吉林,王璐璐,吕振波[9](2018)在《吡咯类碱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阴离子导电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和碘甲烷(CH_3I)为原料合成N-乙烯基-N-甲基碘化吡咯烷酮(CVPnI)离子液体。借助引发剂过硫酸钾(KPS)将带有不饱和双键的苯乙烯(St)单体和CVPnI离子液体在季铵化聚乙烯醇(QPVA)水溶液中原位引发聚合,然后以戊二醛(GA)为交联剂将QPVA中的羟基交联形成网状结构,将上述线性嵌段聚合物"锁定"在QPVA的网络结构中,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半互穿网络结构(Semi-IPN)的阴离子导电膜。同时,考察了离子液体在膜中所占质量比对该导电膜的含水率、溶胀率、机械性能以及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离子液体的质量占膜总质量的20%、导电膜的含水率和拉伸强度分别为197%和22.7 MPa、70℃时,该膜电导率为1.08×10~(-2)S/cm;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最低分解温度高于200℃。(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8年06期)
王一夫,万贺廷,王丹,王吉林,王璐璐[10](2018)在《Gemini型碱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吡啶功能化PVA阴离子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两步法合成具有Gemini结构的碱性十二烷基吗啉离子液体([Nbmd]OH).并将制得的离子液体引入吡啶功能化聚乙烯醇(PVA-FP)为基质的阴离子交换膜制备过程中,通过流延法制备PVAFP/[Nbmd]OH复合膜.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交流阻抗(AC)、热重分析(TGA)及机械性能测试等对复合膜的结构及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系列复合膜形貌平整均一,吡啶基团的引入增强了PVA基质膜的热稳定性及耐碱稳定性.[Nbmd]OH离子液体的引入,在提供更多阳离子活性点位的同时,降低了复合膜结晶度,提高了电导率,改善了机械性能.其中,当质量比m(PVA)∶m([Nbmd]OH)=1∶2.5时,复合膜的热分解温度较PVA膜提高75oC;70oC时电导率达到4.42×10~(-2)S?cm~(-1);在80oC,6 mol/L KOH溶液中进行加速老化实验,浸泡400 h后电导率为初始电导率的1.6倍左右,表现出优异的耐碱稳定性;在30oC,3 mol/L甲醇溶液中甲醇透过率仅为Nafion~?-117膜的2.5%~5%,表现出很好的阻醇性能.(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碱性离子液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麦草碱木素在强碱性离子液体[Bmim][OH]溶解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解析,并对溶解机理进行了探讨.利用微波加热辅助溶解,实验条件如下:微波功率500 W,温度90℃,反应时间30 min,固液比1:10.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凝胶渗透色谱(GPC)、元素分析、二维异质单量子相干核磁共振(2D HSQC NMR)、瞬时高温热解装置-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等方法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碱木素在[Bmim][OH]离子液体溶解过程中其芳香环结构保持稳定,主要发生了侧链取代或单元连接间含氧基团的脱除,溶解后再生的木质素相对分子质量轻微下降,分子量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再生木质素的不饱和度增大,这是由于溶解过程中发生了脱水反应.二维核磁共振光谱与Py-GC-MS分析表明,在强碱性离子液体体系中木质素的溶解过程以大分子中β-O-4′键的断裂最为明显,β-β、β-5次之,S/G比例明显降低.文中成果为碱木素高值化应用的相关理论和产品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碱性离子液体论文参考文献
[1].马绍红,毛银平,周慧敏,夏慧慧,杨洋.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查尔酮[J].山东化工.2019
[2].侯轶,张晓,刘超,李友明.麦草碱木素在碱性离子液体[Bmim][OH]中的溶解机理[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洪莹莹.温和碱性H_2O_2与离子液体水溶液联合预处理稻秆及离子液体循环利用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4].韩旭,王吉林,王璐璐,封瑞江,赵崇峰.纳米TiO_2增强阴离子导电膜中碱性离子液体稳定性[J].精细化工.2019
[5].刘晓栋,王辉,于世涛.双核酸性离子液体脱除模拟油品中的碱性氮化物[J].化工科技.2018
[6].史文悦.碱性条件下除Cr(Ⅵ)的离子液体、壳聚糖负载型活性炭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8
[7].王子玥.基于离子液体的膜分离技术从碱性氰化液中萃取Au(Ⅰ)的研究[D].云南大学.2018
[8].管明明.基于聚离子液体的新型碱性阴离子交换膜的设计与制备[D].天津大学.2018
[9].韩旭,王吉林,王璐璐,吕振波.吡咯类碱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阴离子导电膜中的应用[J].现代化工.2018
[10].王一夫,万贺廷,王丹,王吉林,王璐璐.Gemini型碱性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在吡啶功能化PVA阴离子膜中的应用[J].高分子学报.2018
标签:查尔酮; 碱性离子液体催化剂; [C_4OHMIM]_2; CO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