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古今雕塑材料的探索过程中,东西方在传统雕塑和现代雕塑两个阶段对于雕塑材料的探索方向具有一致性,即从传统雕塑对材料质地的追求转化到现代雕塑对材料形式的追求。雕塑材料非物质化作为现代雕塑材料形式多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已被现、当代雕塑家广泛运用,它是社会物质生活改变和意识形态变革的共同产物,随着多元化的艺术思潮的产生而出现。“拿来”和“转换”是雕塑材料非物质化的最典型特征,并在现当代雕塑中表现出独具的魅力。它对于我们认识现当代雕塑表现形式的多元化和材料的多样性结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化经济与创新力同向驱动新时代经济[J]. 广西社会科学 2018(07)
- [2].腐败新动向:非物质化贿赂透析[J]. 党政干部参考 2010(10)
- [3].贿赂渐呈“非物质化”[J]. 廉政瞭望 2010(09)
- [4].非物质化过程[J]. 建筑学报 2009(01)
- [5].教师良好的个性在教学中的作用[J]. 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3(07)
- [6].浅谈“非物质化”设计的发展[J]. 作家 2008(06)
- [7].非物质化已是大势所趋[J]. 董事会 2019(10)
- [8].论现当代雕塑材料的非物质化现象[J]. 美术观察 2010(09)
- [9].可持续的非物质化工业设计[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06)
- [10].腐败新动向:非物质化贿赂透析[J]. 人民论坛 2010(24)
- [11].浅谈小学英语教学“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的有效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34)
- [12].非物质化理念: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J]. 求索 2008(05)
- [13].网购商品包装获取附加值的非物质化设计[J]. 上海包装 2016(04)
- [14].伟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纪的中国抽象艺术[J]. 东方艺术 2010(09)
- [15].设计师成为生产者[J]. 装饰 2013(05)
- [16].非物质化趋势下书籍设计的情感化表达[J]. 艺术科技 2014(04)
- [17].材料的“非物质化”倾向[J]. 工业建筑 2012(09)
- [18].伟大的天上的抽象—21世纪的中国艺术[J]. 东方艺术 2010(07)
- [19].观看的方式——谭平自述[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6(01)
- [20].走进湖贝老村[J]. 世界建筑导报 2013(04)
- [21].形象的背叛:图像的起源与非物质化变迁[J]. 文艺争鸣 2010(14)
- [22].遏制非物质贿赂,知易行难[J]. 爱情婚姻家庭(特别观察) 2010(10)
- [23].当代资本主义非物质化趋势评述[J]. 江汉论坛 2009(04)
- [24].我们未来的书[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12)
- [25].浅议设计的发展趋势[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1)
- [26].“非物质化”的激励方法(15)[J]. 检察风云 2015(15)
- [27].设计在“非物质社会”中的概念理解与发展趋势[J]. 文教资料 2009(26)
- [28].“权权交易”[J]. 杂文选刊(上半月版) 2013(02)
- [29].提诺·赛格尔:“提诺·赛格尔”[J].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3(11)
- [30].非物质劳动与非物质化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动能[J]. 贵州社会科学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