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空心化与地域、社会空间重构研究 ——以山东省乐陵市梁锥村为例

农村空心化与地域、社会空间重构研究 ——以山东省乐陵市梁锥村为例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注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和农村这两种主要的居住聚落都在发生改变。在中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大量资金和劳动力的剩余。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又创造出大量的工作机会,不断地吸收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国家对农民户籍制度管理的不断放松为农民进城创造了条件。在此背景下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显现并受到关注。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在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导致村庄用地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强调农村空心化是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其结果产生了空心村。既包括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基础设施空心化,本质上是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这种现象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造成耕地资源的严重流失、农村整体面貌难以改观、乡村人居环境遭到破坏、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的真正繁荣、空心化的无限发展还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等。这些不利影响在山东省也普遍存在,同时,山东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工农业发展迅速,有利于空心化发展的平原农区范围广,使得人地矛盾突出,而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受到后备资源不足、容易引发生态问题等因素的限制。为了缓解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山东省逐渐进行现有土地资源的整合,适时提出建设“中心村”的举措,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并出现来自社会各界的反对之声。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选取已经成功完成“中心村”建设的山东省乐陵市梁锥村为例,在梳理梁锥村空心化形成、演变的基础上分析其空心化整治潜力,阐述梁锥村建设现状,总结其在村镇规划、政策措施、农业产业化发展和社会空间重构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期为山东省“中心村”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三章,是本文的理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以及农村空心化的相关概念、理论和整治对策。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在具体分析梁锥村空心化的形成、演变的基础上总结梁锥村“中心村”建设在村镇规划、政策措施、农业产业化、社会空间重构等方面的实践经验。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农村空心化整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指明“中心村”建设对农村空心化治理的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整合土地资源,缓解人地矛盾
  • 1.2.2 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加强村镇规划布局
  • 1.2.3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 1.2.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人居环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关于农村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系统分析和实地调查
  • 1.4.2 座谈会和社会统计学方法
  • 1.4.3 描述法和比较法
  • 1.4.4 网络技术及地理计算
  • 1.5 研究的总体思路
  • 2、农村空心化的基本概念特征及相关理论
  • 2.1 空心村的定义及特点
  • 2.2 空心村的表现形式及发展阶段
  • 2.2.1 空心村的地区差异
  • 2.2.2 空心村的发展阶段
  • 2.3 空心村的形成原因
  • 2.3.1 村民思想观念落后,土地保护意识淡薄
  • 2.3.2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不完全
  • 2.3.3 村庄建设规划滞后,宅基地管理薄弱
  • 2.3.4 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缺乏 ,生产生活极不便利
  • 2.4 空心村的社会经济影响
  • 2.4.1 造成耕地资源的严重流失
  • 2.4.2 农村整体面貌难以改变
  • 2.4.3 乡村人居环境受到破坏
  • 2.4.4 无法带来农村经济的真正繁荣
  • 2.4.5 空心化的发展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 2.5 相关基础理论
  • 2.5.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5.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5.3“推—拉”理论
  • 2.5.4 产权理论
  • 2.5.5 劳动力转移理论
  • 3、空心村的治理模式
  • 3.1 农村地域空间重构模式
  • 3.1.1“批新交旧,综合利用”模式
  • 3.1.2“框死村界,存量改造”模式
  • 3.1.3“搬村腾田,招标治理”模式
  • 3.2 农村社会空间重构模式
  • 3.2.1 人口变迁
  • 3.2.2 经济变迁
  • 3.2.3 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变迁
  • 3.2.4 社会机构变迁
  • 4、乐陵市梁锥村空心村整治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梁锥村居民点用地整治
  • 4.3 梁锥村“中心村”建设的政策措施
  • 4.4 梁锥村“中心村”建设后农业产业化发展
  • 4.5 梁锥希森新村社会空间重构现状
  • 4.6 关于梁锥村“中心村模式的思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农村空心化与地域、社会空间重构研究 ——以山东省乐陵市梁锥村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