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衍生出一个新的特殊的庞大的群体——留守儿童。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束缚,使得这些儿童只能留在农村,不能跟父母一起生活。留守儿童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的“缺位”,他们在生涯发展上得不到辅导,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障碍。与非留守儿童相比,他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的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重。留守儿童问题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的新的“社会之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也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些学校和社会团体通过给留守儿童找“代理爸爸”、“代理妈妈”等办法(即施行代理家长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实施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举措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与支持。代理家长制实施情况如何?实施效果怎样?留守儿童成长问题有没有解决好?本文以浙江省上虞市章镇镇为个案,对代理家长制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本文的实证基础来自笔者在实践活动中的思考,因为章镇镇从1997年就开始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研究,2004年开始在留守儿童中施行代理家长制,并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笔者一直在该地工作,长期担任代理家长,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留守儿童管理和代理家长制实施的案例,对代理家长制实施情况有较深刻的认识。为了更好地把握代理家长制实施情况,笔者编制了三套问卷,分别对103位代理家长、276名留守儿童、252名留守儿童家长展开调查,并与有关政府官员、专家、校长、民众以及当事人进行访谈。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案例和访谈记录的分析,真实而客观地揭示了章镇地区代理家长制实施中的问题:留守儿童缺失的亲情仍无法弥补,德、智、体等方面进步幅度不大,代理家长身份模糊、积极性不高,结对帮扶关系短暂易变、留守儿童生涯设计被忽视等。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运用法律、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深入地分析了代理家长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留守儿童问题的彻底解决要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同步进行,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代理家长制虽属于阶段性的措施,但绝不是权宜之计。因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之路至少还要走十几年,代理家长制虽然不够成熟,但它是社会转型期合理的产物,甚至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最理想的策略。因此,政府应该对此加以扶持,采取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社会化托管中心等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代理家长制,使之在留守儿童管理问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