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

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

论文摘要

1976-1987年间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它既是建国后以“革命文学”为基点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与1990年代以来兴起的“私人化”写作和日益繁荣的通俗文学之间的中转站,同时也延续了“五四”新文学传统,把曾经被人为割断其知识谱系的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内在地联系起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讨论的出现与此不无关联。当然,中西文化冲突,仍然是这一时期文学形态形成的重要背景。但从当时的文学批评和1990年代以来对这一阶段的文学研究情况来看,对这一时期文学的认识,大都还局限在“文学-政治”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中,更多地着眼于描述文学寻求自主性、脱离政治束缚的过程以及采取的策略,关注其“断裂”性意义,割裂了新时期文学的整体面貌。选择知识社会学为研究视点,主要是结合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和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两种理论,从共时性“实场”(文学场域中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体制和过程)和历时性“虚场”(不同文学话语的知识谱系)两个纬度,来重新“想象”并试图结构出更为完整、线索清晰的新时期文学场域。本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考察新时期文学实场的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的形成,共分三章。在“文革”文学到“新时期文学”的体制转变过程中,“天安门诗歌”是一个重要的文学事件,其中显示出“人民”话语的力量,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文学场域中可与文学知识分子话语、国家意识形态性革命文学话语相抗衡的重要一元。而1979-1980年间复刊和新创刊的大量文学期刊,以及科协、公安法制部门创办的知识普及性通俗读物等,由于编辑的文学观念和知识结构存在差异,其发稿倾向大致可分为三类:国家意识形态文学、知识分子写作与通俗文学,1980-1982年间《时代的报告》与《文艺报》的较量就是文学界、知识界发生分化的集中表现,这也影响到新时期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形态。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新时期文学政策也根据创作实际不断做出相应调整:1980年《人民日报》肯定了“文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可谓“政治-文学-人民”三元文学体制初步形成的一个标志;1982年《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修订本发表,以及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表明,新时期文学政策主要是采取通过加强出版体制改革来管理文学事业的间接手段,而不再是直接干预文学创作,读者对于文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

论文目录

  • 序言 重塑新时期文学世界
  • 上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建与三元文学体制确立
  •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场域重新生成与三元文学体制初现
  • 第一节 “人民”话语再现文学场
  • 第二节 文学期刊与场域重建
  • 第三节 “政治”隐显于“二为”方向中
  • 第二章 文艺政策、文艺团体与文学体制变革
  • 第一节 《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中译文的修改与文艺政策重心转移
  • 第二节 文联、作协与新时期文学领导体制
  • 第三节 文学群体与新时期文学知识生产-传播体制
  • 第三章 文化身份与新时期文学界之分化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文化身份差异
  • 第二节 聚焦《在社会的档案里》
  • 第三节 “苦恋”风波
  • 第四节 所谓“十六年”
  • 下篇 新时期文学场域中的知识谱系
  • 第四章 尽显风流的现实主义文学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批评中“真实性”原则的演变
  • 第二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确证:新时期创作与现实的暧昧关系
  • 第五章 毁誉参半的浪漫主义
  • 第一节 隐匿于文学研究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
  • 第二节 “想象”与“抒情”: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 第六章 势不可挡的“现代派”文学
  • 第一节 外国文学研究与“现代派”入场
  • 第二节 “人”与“语言”:新时期“现代派”文学知识的两个支点
  • 第三节 理性秩序重建与坍塌:“现代派”文学创作的突破口
  • 第七章 民间文学与“文人化”:通俗文学迂回入场
  • 第一节 身份模糊的“通俗文学”在文学整理中悄然入场
  • 第二节 “传奇文学”、“法制文学”与新故事:新时期通俗文学知识形态
  • 结论 新时期三元文学体制与不同谱系知识话语的“扭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和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后记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消费时代文学场与娱乐场的合作关系研究[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8(05)
    • [2].老舍在文学场“小阳春”中的习性表现[J]. 中国文学批评 2017(02)
    • [3].文学场中的区域经验[J]. 小说评论 2017(04)
    • [4].现代文学场与沈从文的经典观[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 [5].当代文学场的生态性考察[J]. 文艺评论 2015(05)
    • [6].论中国现代文学场域形成期的占位斗争[J].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9(01)
    • [7].论中国当代自主性文学场的裂变[J]. 小说评论 2017(04)
    • [8].生态视野中的京族民间文学场[J]. 学术论坛 2015(04)
    • [9].通往虚名之路——写在《中国文学场》出版之后[J]. 中国图书评论 2012(04)
    • [10].政治资本的弱化:新时期文学场初步建立的标志——以茅盾文学奖和“民间奖”的对立为视角的考察[J]. 学术论坛 2011(10)
    • [11].布尔迪厄文学场的历史生成及其特征[J]. 名作欣赏 2018(29)
    • [12].试论文学场域对传统书坊的影响——以扫叶山房的小说代售为视角[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13].雅俗文学的重新区隔——1990年代性叙事的文学场[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4].论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体制下权力场对文学场的介入——以“作协奖”为例[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2)
    • [15].文学场域中经典建构的社会动力分析[J]. 学术界 2012(11)
    • [16].文学场域与中国现代“自由撰稿人”作家[J]. 云南社会科学 2010(04)
    • [17].公共空间、文学场域与现代性——以中国现代通俗小说为例[J]. 江西社会科学 2009(04)
    • [18].艺术创作与教学的启示——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新修订本)》[J].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4)
    • [19].论老舍的“赶任务”[J]. 齐鲁学刊 2017(03)
    • [20].场域理论视阈下的网络文学生态探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11)
    • [21].20世纪上半叶香港文学场与作家南来空间的生成[J]. 小说评论 2014(06)
    • [22].80年代的作者该干点什么[J]. 大家 2008(05)
    • [23].从话语媒介到“文学场”——以《笔谈》杂志为中心的史料考察[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4].魏晋“文学自觉”与文学场域的形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 [25].文坛媒介化:从文坛事件看文学场的位移[J]. 博览群书 2008(11)
    • [26].马克思主义文艺社会学重建的文学场路径[J]. 云南社会科学 2018(02)
    • [27].社会变迁与文学场域——评贺享雍《乡村志》系列小说[J]. 中华文化论坛 2014(11)
    • [28].“幽默”的变迁:论文学场对老舍的塑造——以《离婚》的三个版本为例[J]. 文学评论 2014(03)
    • [29].文学场域中行动主体的权力抗衡——论《鸽翼》中凯特的自由爱情观[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30].从“走街串巷”到“上山下乡”:文学作品的地域空间及文学场域——以叶弥小说创作为例[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标签:;  ;  ;  ;  

    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 ——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