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所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有特定而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有显著提高。但这种经济建设型政府也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如:地区差距、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失业问题、三农问题、环境污染、腐败问题等,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社会和谐和稳定。和谐社会是公民充分享有权利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要以公民权利的确立和维护为导向,权力的授予和行使也要以公民权利最大化为根本价值取向。然而,我国目前权力与权利存在着诸多冲突,严重影响了公民权利的实现。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来平衡权力与权利,确保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和维持社会的有序、均衡与和谐。本文从分析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入手,指出公民充分享有权利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为使公民充分享有权利,应确保国家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为解决权力与权利的冲突,本人提出以权利制衡权力的方法。具体措施中的关键点是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并提出了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具体实施方式及程序。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前言第一章 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公民充分享有权利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特征一、和谐社会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二、和谐社会是将利益矛盾引向缓和与化解的社会三、和谐社会是各方利益均衡的社会四、和谐社会必须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道德约束来实现第二节 公民充分享有权利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一、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涵二、公民充分享有基本权利的基础:国家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第二章 和谐社会的制约性因素:权力与权利的冲突第一节 权力与权利的冲突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的表现一、价值观念上的冲突二、制度设计上的冲突三、实际操作上的冲突第二节 权力与权利冲突的原因一、传统的政治文化二、当代的政治生活第三节 权力与权利的平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一、平衡权力与权利的方法:以权利制衡权力二、以权利制衡权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第三章 以权利制衡权力的政策实施路径: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第一节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第二节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治理理论一、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二、治理体系的功能第三节 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背景、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一、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背景二、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必要性分析三、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意义第四节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困境、对策及原因一、困境二、对策三、原因第五节 完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序一、建立民意调查制度二、信息公开与新闻媒体的介入三、举行立法听证会四、举行行政听证会五、院外集团与游说制度六、公民请愿与公民投票七、协商谈判制度结束语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和谐社会论文; 基本权利论文; 权力论文; 公民参与论文; 公共政策制定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及其政策实施路径 ——基于权力与权利的平衡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