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精神运动发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脑性瘫痪,镜像视觉反馈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运动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升,汤健[1](2019)在《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在脑性瘫痪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在脑性瘫痪(CP)合并精神发育迟滞(MR)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CP合并MR患儿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粗大运动功能、精神发育、功能独立性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常规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儿心量表、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GMFM、儿心量表、WeeFIM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可有效促进CP合并MR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精神发育的康复,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功能独立性。(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21期)
谢巧玲,叶燕霞,李艳霞,梁福(钅监),杨均秀[2](2019)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对150例不明原因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拷贝数变异(CNV)检测,探讨其基因遗传病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50例,采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芯片进行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25例患儿携带与MR/DD相关的CNVs,检出率达16.7%(25/150)。其中10例为已知综合征患者,微缺失2例,大片段缺失1例,临床致病性拷贝数改变7例,临床意义不明5例。结论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可以提高对不明原因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分子病因诊断水平,对深入研究病因机制有重要意义,为患儿预后、康复决策制定、家庭再发风险评估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赟健,张林妹,周水珍[3](2019)在《TBCD基因突变致精神运动发育倒退伴反复惊厥发作1例并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报告1例TBCD基因突变的微管蛋白病致精神运动发育倒退伴反复惊厥发作病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遗传病因评估。方法总结1例精神运动发育倒退伴反复惊厥发作并基因诊断为TBCD变异导致的微管蛋白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并行文献复习。总结TBCD基因突变致微管(本文来源于《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邓晓莉,张杨萍,周易青[4](2019)在《试管婴儿早期精神运动发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试管婴儿早期精神运动发育情况。方法通过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出生的试管婴儿100例(68例单胎儿、32例双胎儿),随机选取自然受孕在本院出生婴幼儿100例(70例单胎儿、30例双胎儿),对比两组婴幼儿的出生情况、体格及精神运动的发育状况。结果 IIVF/ICSI单胎儿出生身长、BMI相比于NC单胎儿更高,且IVF/ICSI单胎儿母亲生产年龄相比NC单胎儿更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双胎儿MDI、PDI、Gesell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例IVF/ICSI婴幼儿当中,双胎组婴儿出生身长、体质量、BMI与胎龄相比单胎组均显着更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胎组婴儿的月龄、低体质量儿占率、早产率、入住NICU率相比于单胎组均显着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管婴幼儿的生长受其出生体质量影响,且婴幼儿的精神运动发育受父母文化水平以及母亲的职业影响。自然妊娠婴儿与试管婴儿精神运动发育方面指标不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27期)
陈娟[5](2019)在《引导式教育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影响分析之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导式教育是一种针对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儿童进行康复的,融合了神经学、康复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康复教育体系,建立之初主要是针对运动障碍者及脑瘫儿童的,其特点在于最大限度地引导调动儿童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这种系统的教育康复方法也适用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的学龄前幼儿,并产生良好的疗效,幼儿在体能运动、认知能力、自理能力以及社交沟通能力方面表现出很大的进步。本文以个案研究方法为主深入探讨引导式教育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各方面影响和作用。(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35期)
冯文科,刘自强,林艳秋,吴梦珍[6](2019)在《早期综合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早期综合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MR)患儿智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8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早期综合干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发育商(DQ)、发育年龄(DA)及治疗前后社会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和个人-社交的DQ及D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总分、标准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儿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总分(33.47±8.38)分、标准分(7.85±0.1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9.72±7.13)、(7.67±0.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在显着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感觉综合能力、适应行为技能同时可促进其智力发育。(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20期)
何鑫[7](2019)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指导,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粗大动作、精细运动、言语能力、适应性和社会交往的发育商(DQ)值(91.5±11.0)分、(89.5±11.0)分、(88.4±12.2)分、(93.2±14.5)分和(97.8±12.9)分,高于对照组(76.2±12.0)分、(68.9±14.5)分、(71.2±8.5)分、(79.0±11.6)分和(80.9±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后遗症发生率5.0%,少于对照组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预后,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应用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欧阳娜[8](2019)在《感觉统合训练在提高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儿童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在提高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儿童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0例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利用随机号码表抽取样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康复干预,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皮博迪运动发育量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格赛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ea-body与Gesll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儿童智力与精神运动方面的能力,值得临床推荐。(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07期)
李璟[9](2019)在《右美托咪定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MRI检查中的镇静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MRI检查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8月本院接诊的2~6岁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60例,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B组叁组,每组20例。对照组口服10%水合氯醛(0.5 mL/kg),A组2 mcg/kg右美托咪定滴鼻,B组2.5 mcg/kg右美托咪定滴鼻,分别观察并记录叁组患儿的镇静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和B组镇静成功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A租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MRI检查中的镇静效果理想,患儿的接受程度高,用药时容易配合医生,成功时间短,而且产生的副作用少,给患儿带来损害更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06期)
王志红,林炎鸿,曾健,兰风华[10](2018)在《一例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患儿的遗传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1例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迟滞的患儿进行遗传学检测,以明确病因。方法采集患儿外周血,通过新一代测序技术(NGS),分别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100 k以上染色体缺失/重复检测,以及四千种单基因遗传病基因突变分析;同时对患儿父母进行染色体分析和患儿基因突变位点验证。结果染色体检测发现疑似致病变异:患儿第3号染色体短臂部分(3p21.31p22.1)(41,018,820-44,238,255)区域缺失,片段长约3.22 Mb,患儿父母染色体正常。有文献报道,(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遗传与生殖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08-03)
精神运动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应用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对150例不明原因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进行拷贝数变异(CNV)检测,探讨其基因遗传病因。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我科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150例,采用Affymetrix CytoScan 750K芯片进行基因组学分析。结果 25例患儿携带与MR/DD相关的CNVs,检出率达16.7%(25/150)。其中10例为已知综合征患者,微缺失2例,大片段缺失1例,临床致病性拷贝数改变7例,临床意义不明5例。结论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可以提高对不明原因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分子病因诊断水平,对深入研究病因机制有重要意义,为患儿预后、康复决策制定、家庭再发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精神运动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东升,汤健.镜像视觉反馈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在脑性瘫痪合并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康复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2].谢巧玲,叶燕霞,李艳霞,梁福(钅监),杨均秀.染色体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9
[3].张赟健,张林妹,周水珍.TBCD基因突变致精神运动发育倒退伴反复惊厥发作1例并文献复习[C].第八届CAAE国际癫痫论坛论文汇编.2019
[4].邓晓莉,张杨萍,周易青.试管婴儿早期精神运动发育问题研究[J].当代医学.2019
[5].陈娟.引导式教育对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幼儿的影响分析之个案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
[6].冯文科,刘自强,林艳秋,吴梦珍.早期综合干预对精神发育迟滞患儿智力和运动功能的改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
[7].何鑫.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
[8].欧阳娜.感觉统合训练在提高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儿童能力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2019
[9].李璟.右美托咪定在精神运动发育迟缓患儿MRI检查中的镇静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9
[10].王志红,林炎鸿,曾健,兰风华.一例精神运动发育迟滞患儿的遗传学分析[C].第十一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遗传与生殖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