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雪芬(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初级中学,青海泽库县811400)
中图分类号:G62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083-01
摘要:我们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面前掌握主动权,为他们今后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打好基础,同时还要放开,让学生享受足够的自学快乐和自由。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终生发展;保障基础;尽量放开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是我们对他人前途无量的美好祝愿,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让学生能象鱼儿一样到知识海洋畅游,实现学生自强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我们常说,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让学生从我们抓在手里的鱼儿,变成为能在知识海洋里畅游,甚至能兴风作浪的蛟龙,是我们这个拥有数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久常新的教育课题。我认为,要把学生“放”到知识海洋里畅游而不呛坏,应注意解决好几个教育课题:
一、自主学习,终身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是自我获得知识与人才成长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基础。自学能力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获得知识的多少和取得成就的大小。我们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才能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面前掌握主动权,为他们今后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该说,我们教育的着眼点是学生的终身发展,而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是取得良好教育尤其是良好教学成效最根本的前提。
1.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教师首先要有胆识。
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创新与我们日常干事一样,“不怕做不到,最怕没想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能力,教师的识见到位是前提。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曾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浪潮中,各种改革方案花样纷呈,也各展其长。然而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占有不可动摇的根本地位。许多素质教育的成功典范如魏书生等人也都把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摆到最重要的位置。早在1979年魏书生执教之初,他就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问题放在了重要位置,并把德国著名作家莱辛的一段话抄给学生:“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寻找真理的能力,任凭选择一个的话,我宁要寻找真理的能力,而不是真理。”事实上,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师生间教学相长“双赢”的作用非常突出,学生因此在终生学习的道路上既会越走越快,也会越走越远。
2.通过其他学科学习促进语文发展
语文老师不应该把自己封闭起来,关起门来搞建设,而应该有计划地把其他科目老师请进来,让我们的课堂不断丰富和精彩,成为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吸取到更多的知识营养。
学科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就像藤缠树,树缠藤。就拿语文与历史来说吧。两者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有的课文如不借助历史知识的帮助,学生是无法弄清楚的。比如对于文言文和文言诗词的理解,如果对文章的中有关背景的历史知识不了解的话,学生是没有办法真正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在课堂上可以请历史老师给我们讲解相关的知识,或播放一些典型的历史图象资料。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到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从对安史之乱的了解中,学生可更好地理解杜甫在《兵车行》中“生女尤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反常生育观的感慨,更好的理解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进惊心”;从清朝走向腐败的历史中,学生可更好地认识《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学生了解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就可以更好的理解鲁迅的《为了忘却的纪念》;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就有助于学习《狂人日记》;学生对秦灭六国和秦朝暴政亡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于贾谊的《过秦论》、苏洵的《六国论》的学习就轻而易举了。
3.走出课堂,让学生享受活动的快乐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二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可见,教学做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获得真知灼见。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中学习,是对“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极好诠释。也符合“既教书又育人,既管课内又课外”的“大教学观”。“生活中教,游戏中学;教在有心,学在无意”的教育理念也讲的同一道理。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起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语文,乐学语文,扩大知识视野,陶冶美好情操。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浓厚的氛围。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来给学生提供游戏中学习的浓厚的学习气氛。比如在我校就举办“我看历史人物辩论会”、“历史故事演讲会”、“语文知识抢答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成语填空”、“歇后语我来补”、“小谜语大智慧”、“你送我一言我还你一语”、“活动我策划”等活动;组织学生收看《百家讲坛》、《湖湘讲堂》等电视节目;办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同时还组织了班报编辑部、通讯小组、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学校还办了校报和学校网站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就会在这“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浓郁的氛围中享受着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保障基础,尽量放开
自学能力的强弱与自学的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对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我认为基本处理是抓住基础,打好基础,同时放开,让学生有足够的享受自学快乐的自由。
根据自学能力的结构,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几种基础能力:
1.听和说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听一遍课文,就试着复述课文内容、归纳中心、分析结构;或者口头朗诵课文,来一次一两分钟的口头作文,养成每篇文章速读后复述的习惯,或组织一些课外交流活动强化学生的听说能力,这些办法都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2.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学主要是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我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查工具书弄懂不会的字词,查资料解答不懂的问题的习惯,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一些学生读书成癖,思路越来越敏捷、开阔。
3.发现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就是发现矛盾。学习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以下问题:①材料中自相矛盾的地方;②材料里的见解和自己的见解不一致;③不同材料之间的矛盾。能发现矛盾,提出问题,学生才能学深学透。为了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中必须时时分析、比较,找出矛盾,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种学习和交流。
4.写作能力。让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养成交流作文的习惯,养成办墙报的习惯,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
5.检索、综合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最终将转化为独立探索、研究能力。自学中必定会产生很多问题,而自学者的老师就是工具书和资料。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主动钻研学问,自主发展与创新,对学生成才大有好处。让学生通过自学的途径学会限制自己,归根到底也锻炼了坚毅的意志力。这样,学生的自学就可能在同样的时间内,达到与一般人完全不同甚至是难以达到的实际效果。
我们渴望自学能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快乐的理想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能有更快的发展,更多的创造,能从一群不起眼的小鱼儿,成长为能行云播雨、兴波逐浪的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