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传统西方哲学是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知识论路向哲学。传统哲学的知识论路向不能解决“人”的缺失的困境。要解决这一困境,哲学只能展开其它的路向。现代西方哲学以对形而上学的批判的为根本旨趣,试图解答“人”的困境。克尔凯郭尔开启了生存论的转向。海德格尔以在世的“此在”来揭示人与存在者的差异,着眼于在世的“此在”。海德格尔正是在对此在的解遮中来关切人的生存。从哲学的整体性转换的角度来说,马克思才真正是开启哲学生存论转向的第一人。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进行了批判,并对异化、实践、人的本质以及共产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论述。从马克思对这些问题论述来看,他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思想的影响,但已经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中脱离了出来。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建立在人的“对象性活动”的研究之上,真正实现了哲学对人的生存的关注。开始展示了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路向。对于《手稿》中生存论思想的论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1、通过对《手稿》中自然观分析,确立自然对于人的生存的本源性地位。在本源性的自然面前,人也不是一味地盲从,人也要体现也对自然的超越性。人的这种超越性的实现,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化自然与自然化人。人化自然与自然化人二者都离不开劳动实践,这样使得本部分的第五个问题与此紧密联系;人化自然需要有人的主体地位。2,因为人对自然的超越性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必须得个个体现在其现实性上。因此,对人的研究也需要从认识论中投身而出,转向对感性的个体的人的进行研究。个体的生存包括物性生存和精神生存,物性生存是个体生存的基础,精神生存则体现了人类生存的超越性。3、人的存在方式只能是通过社会而体现的。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了人与人的关系性共在。人在社会存在中的社会交往关系有两个向度,其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并且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交互作用的。4、《手稿》对被私有制异化的人就成为生存论中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人既是一种社会性存在,也是一种历史性存在。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人的历史其实就是劳动的异化与复归的过程。人的历史性复归的方向就在于共产主义。5、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但对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存在着认识论的理解误区。在《手稿》中,马克思把实践确定为人的对象性劳动,并建立起了对象性活动原则,凸显了实践的生存论意义。在《手稿》中,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思想已经形成,但还并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于其思想深受费尔巴哈及其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并采用了思辨哲学的思维方式,因而没能建立起真正的实践观。实践观的不成熟是生存论思想不成熟的主要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