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多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多体动力学,车辆,起步,抖动
多体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刘显臣[1](2019)在《基于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起步抖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搭建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车辆NVH模拟仿真分析。该模型包含从发动机到车轮的驱动系统构成要件,对每一部分都进行了详细的模型构建。利用该模型,对车辆起步时横向摇摆振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7)
吴风霖[2](2019)在《量子关联与XX模型相变点的关系及多体联合测量基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关联作为量子信息中可以加速处理信息的资源,在量子信息科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量子信息科学发展的初期,人们普遍认为量子关联只有纠缠这一种形式,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们发现量子关联还有量子失协、量子相干等形式,纠缠并不是唯一可以加速信息处理的资源。目前,量子信息科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量子关联,而量子关联除了在信息处理上的应用之外,也可以在其他诸如量子态演化、量子相变等领域有所应用,并且这些相关研究得到了许多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研究讨论量子关联和XX模型量子相变的关系以及从Bell基推广得出的多体联合测量基的构建。量子关联度量的提出,使得一些原本似是而非的量子关联能够清楚地量化,变得更加清晰、可操作,因此我们可以将量子关联作为序参量,去研究量子相变。本文以XX模型为例,计算了XX模型最近邻格点的密度矩阵,使用量子关联来研究XX模型临界现象,并发现这些量子关联可以用来预测、分析量子相变。此外,在两个量子比特的系统中,四个Bell基可以作为一组联合测量基对双量子比特系统进行测量,然而对于任意高维的n阶d维系统,目前仍然没有可用的联合测量基。我们在Bell态的启发下,将其推广至形如Hd(?)n的任意Hilbert空间,得到了高维Hilbert空间下的多体联合测量基,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体量子系统的联合测量。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一章本文主要介绍一些量子信息的基础理论和概念,并引入XX模型,介绍了它的一些基本性质。第二章通过对XX模型哈密顿量的Jordan-Wigner变换得到了它的基态波函数,并分析了它的基态和能级,同时给出了自由边界条件下XX模型最近邻格点的基态密度矩阵。第叁章主要讨论了隐变量模型和Bell不等式,以及在其之上建立起的EPR量子导引和Bell非定域性理论,通过建立隐变量模型和使用半定规划的数学方法来分析量子态是否可能存在经典构架。第四章则介绍了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的度量,并从该层面上分析了XX模型的量子相变。之后通过第叁章所提到的Bell不等式和数学规划计算了XX模型最近邻格点对Bell不等式的最大违反,也同样得到了和之前理论相符合的结果,从量子关联层面上给出了量子相变的解释。在第五章,本文通过向更高的任意维度推广Bell态,并使用群论的知识排除了其中等价的基矢,找到了一种能够构建多体联合投影测量基的方法。在文章的最后本文计算了3阶3维Hilbert空间的联合测量基,并讨论了一般情况下的量子密集编码的应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李家峰[3](2019)在《基于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结构件可靠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日益提高,城市化发展速度在不断的加速,人民群众对于物质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轻型载货汽车是国家城市物流行业的最主要运输工具,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销量,而今越来越多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将轻型柴油车产品视为重要产品,并不断的投入研发资源,开发满足城市物流需要的载货汽车。随着柴油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大,国家相应出台了系列政策,针对汽车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进行约束与控制,拉开了“蓝天保卫战”的序幕。主要省份和城市也陆续推出了系列政策,积极地响应国家号召。最主要的政策就是计划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法规。这对于商用车生产企业的产品研发无疑将造成重大的影响,同时国家对于商用车超载行为也做出了系列的动作,逐步在严查超载行为,因此企业对于商用车产品的轻量化开发已迫在眉睫。以上种种,对于企业的产品开发周期和投入提出了重大的挑战,如何快速的开发满足城市物流用户需求的产品,已然引起了企业的高度重视。汽车产品在开发阶段,可靠性试验验证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以往的做法是通过整车强化坏路可靠性试验来进行验证,该方法的周期长,资金投入高,已经不适应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本文针对轻型载货汽车可靠性验证环节,通过研究如何运用虚拟仿真的方法提取可用于CAE计算的载荷条件,并且在CAE计算结构件可靠性和耐久性过程中实现精准的模拟计算,来替代台架可靠性试验和整车可靠性试验。本文讲述了基于ADAMS软件建立轻型载货汽车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方法。本文将车架总成作为整车多体模型中的主要研究对象。轻型载货汽车的模型中包含可非独立前悬架、非独立后悬架系统和柔性体车架系统,忽略了轮胎对模型精度的影响。其次,介绍了基于Femfat软件进行虚拟仿真的过程,提取出可用于驱动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载荷,为新设计的轻量化结构件提取载荷条件。最后,根据载荷条件,介绍了基于ANSYS软件进行CAE仿真计算的方法和评价标准,通过实际案例证明在工程应用领域内,上述研究方法是有效的,从而达到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节省开发费用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爱国,秦炜华,王云霞,刘明岩[4](2019)在《基于多体模型的汽车底盘多系统协调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汽车底盘的EPS、ASS和ABS进行协调控制研究,首先建立多体模型,研究控制器,分为单独控制和协调控制两种工况,对EPS、ASS和ABS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汽车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和横摆角速度的均方根数值,以及刹车距离等参数进行分析,采用协调控制后,汽车制动距离减少,操纵稳定性提高,提高了汽车的综合性能。(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杨振毅,陈猛,刘金城,冯金芝,郑光磊[5](2019)在《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调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时经常遇到参数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建立的模型精度不高,使得基于该模型的研究缺乏实际参考意义。利用灵敏度分析的方法对悬架模型进行试验设计并进行仿真分析,筛选出对目标参数影响较大的试验因素,同时对仿真的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分析所选择试验因素与响应之间的相关性。最后根据响应值与目标值的差值,结合试验因子对响应值的影响程度,对所挑选出的试验因素进行修改,完成对悬架模型的调校。(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蔡菲[6](2019)在《基于多体动力学方程的考虑关节润滑的机械系统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体动力学方程,全面分析了关节润滑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只考虑间隙的接触属于干接触,利用接触力学模型创建间隙关节元素的接触力,使用工修正摩擦力对关节摩擦力进行计算。全面考虑关节润滑,通过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对流体的压力进行全面计算,然后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创建全面考虑润滑的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平面曲柄滑块结构进行实验,利用数值的计算对比间隙之间关节在润滑时候的动态特点。从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对关节润滑进行全面考虑之后的动力学模型与理想的状态更加的接近。(本文来源于《微型电脑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高翔[7](2018)在《从单体到多体模型的意义建构、识别和运用——基于“单体—多体—流体”模型建构中科学思维培育的教学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模型作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与概括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形成了物理概念。人们运用概念对一类事物实施推理和论证,是对一类事物属性的判定,实质上是对一种共同属性—模型特征的建立过程。"单体—多体—流体"递进发展中模型的建立、模型的识别和模型的应用推动了科学思维的发展,是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递进发展的实践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21期)
崔伟玲,陈维毅,王长江,郭媛[8](2018)在《基于Opensim多体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步态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个体化患者全膝关节置换的骨肌多体动力学模型,比较患者在不同步态下各肌肉对人体加速度的影响。方法 以挑战杯JW研究对象,建立了23个自由度和92个肌肉驱动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Opensim软件的剩余残差计算和肌肉计算控制算法对正常、中转以及弹跳3种步态下的肌肉力(股四头肌、腘肌腱和腓肠肌)进行模拟分析,同时预测各步态下膝关节运动、踝关节运动、髋关节接触力、膝关节接触力以及肌肉活性。结果 3种步态下的髋关节和膝关节运动存在相对明显差异,踝关节运动基本没有太大差异。相对与另外两种步态而言,弹跳步(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方聪聪[9](2018)在《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活塞—缸套系统摩擦力预测模型及其测量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内燃机仍然是乘用车、商用车和船舶的主要动力装置。随着发动机燃油经济性要求的提高,以及发动机朝着紧凑化、轻量化及高功率密度水平方向的方展,内燃机关键摩擦副的低摩擦和可靠性设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活塞-缸套系统作为内燃机的核心摩擦副,在整机摩擦损失中的占比最大,同时也因为拉缸、咬合等原因成为决定内燃机可靠性与寿命的关键。深刻理解活塞-缸套系统中的摩擦动力学现象,建立其摩擦学性能的预测模型,对于该系统设计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在此前的活塞-缸套系统摩擦预测模型研究中,大都只针对单一的摩擦副,没有考虑多个摩擦副的耦合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内燃机工况条件的限制,很难通过实验手段对活塞-缸套系统的摩擦性能进行测量与评估,从而影响了对该系统的深入理解和判断。为此,本文将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在活塞-连杆-曲轴多体动力学系统的框架下构建了活塞-缸套系统、全浮式活塞销轴承以及二者集成的混合润滑与动力学耦合分析模型,进行了摩擦学与动力学预测分析。然后基于瞬时IMEP法及无线遥测技术开发了活塞组-缸套系统摩擦力测量技术,完成了倒拖工况下的工程实施,并与上述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与验证。通过本文的理论分析和试验技术研究,将为内燃机活塞-缸套系统的低摩擦学设计提供更好的支持。总体而言,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考虑摩擦副的流体润滑、固体接触和系统动力学之间的耦合,开发了适用于含活塞销轴承的活塞-缸套系统摩擦性能预测的多体动力学建模方法及高效计算框架。本文中,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Lagrange法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摩擦副的混合润滑模型基于平均Reynolds方程构建,并且考虑了润滑油流变属性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考虑润滑方程后,多体动力学方程转变为非线性刚性常微分方程组。本研究采用基于线性隐式多步法的高阶A稳定MEBDF积分算法对多体动力学运动方程进行时间积分,大幅度提高了整体计算效率。(2)通过耦合活塞裙部-缸套混合润滑模型与活塞-连杆-曲柄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活塞的润滑与动力学分析模型,从活塞裙表面结构参数和工况条件两方面对活塞-缸套系统的润滑机理及二阶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首先,采用该高效模型对活塞裙表面普遍存在的加工微凹槽进行了确定性分析,揭示了配缸间隙与微凹槽对流体润滑的影响机制。分析了加工微凹槽的深度,密度及形状参数对活塞润滑性能及二阶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对冷、热启动下的活塞的摩擦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第一次燃烧上止点附近活塞运动姿态及润滑状态,提出了基于活塞热变形补偿的型线优化方案。(3)为考虑活塞销轴承对活塞-缸套系统的摩擦学性能影响,建立了全浮式活塞销轴承润滑与动力学分析模型及活塞销磨损模型,并将其与活塞-缸套系统混合润滑模型集成,进一步构建了包含活塞销轴承的活塞-缸套系统多摩擦副耦合分析模型。通过与半浮式活塞销轴承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全浮式活塞销轴承的减摩抗磨机理。对多摩擦副耦合及设计参数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分别分析了活塞销轴承间隙及活塞销偏置对活塞-缸套系统摩擦学与动力学性能的影响。(4)基于瞬时IMEP法及无线遥测技术开发了活塞组-缸套系统的摩擦力测量方法和技术。该方法通过测量缸压、连杆力和曲轴转角信号间接获得活塞组缸套的摩擦力,具有改造成本低和适用性广的优点,其关键在于如何可靠和高精度地获得连杆力。本文采用无线遥测方法对连杆力进行了测量,并在开发过程中解决了多通道数据采样触发同步性、无线数据传输、电源供电等诸多难题。经过将连杆力和摩擦力测量结果与上述活塞-缸套系统摩擦性能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对比,发现两者很接近。这表明本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开发的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为活塞组-缸套系统的低摩擦技术开发与设计提供有效的预测分析及测量评估手段。(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7-01)
倪海南[10](2018)在《非线性橡胶衬套参数化模型研究及多体动力学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车辆行驶稳定性对用户主观感受与车辆客观评价有重要影响。汽车行驶过程中路面激励使车体产生振动,导致车辆乘坐舒适性变差,因此,必须应用减振系统改善车辆性能。其中,悬架系统的弹簧与阻尼器元件主要用于降低车辆低频振动,而高频振动一般采用悬架处橡胶衬套进行处理。橡胶衬套主要有减震缓冲、传递载荷及弥补公差等作用。在用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对汽车进行前期开发和设计分析时,建立精确的橡胶衬套参数化模型对增加仿真结果的可靠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本文结合橡胶衬套静动态试验,提一种考虑刚度非线性的橡胶衬套模型,并结合仿真软件对应用该模型的车辆响应特性进行分析,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橡胶材料的内部微观结构和表现出来的力学效应。以某悬架橡胶衬套为研究对象,在多种工况下开展静态与动态加载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获取橡胶衬套的静动态特性和幅频相关性。为后续建模提供试验基础。(2)研究现有橡胶衬套的理论模型,包括Kelvin-Voigt模型、叁参数Maxwell模型、Berg模型等,并分析其优缺点,选取了以超弹力、摩擦力、粘弹力相迭加的建模方式。建立了一种考虑刚度和阻尼非线性的橡胶衬套数学模型,并将模型(3)基于研究上述橡胶衬套模型,通过Gforce六向力元替换线性衬套模型,从而实现橡胶衬套力学特性的非线性表达。在Adams/Car中建立前悬架模型,对分别采用非线性和线性橡胶衬套模型的前悬架进行K&C试验和动态激励仿真,将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验证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4)基于前悬架系统建立整车模型;分别在随机路面和凸台路面下对整车进行平顺性仿真,分析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响应结果和差异,验证了在整车仿真分析中考虑橡胶衬套非线性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18-04-23)
多体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量子关联作为量子信息中可以加速处理信息的资源,在量子信息科学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量子信息科学发展的初期,人们普遍认为量子关联只有纠缠这一种形式,但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者们发现量子关联还有量子失协、量子相干等形式,纠缠并不是唯一可以加速信息处理的资源。目前,量子信息科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量子关联,而量子关联除了在信息处理上的应用之外,也可以在其他诸如量子态演化、量子相变等领域有所应用,并且这些相关研究得到了许多丰硕的成果。本文主要研究讨论量子关联和XX模型量子相变的关系以及从Bell基推广得出的多体联合测量基的构建。量子关联度量的提出,使得一些原本似是而非的量子关联能够清楚地量化,变得更加清晰、可操作,因此我们可以将量子关联作为序参量,去研究量子相变。本文以XX模型为例,计算了XX模型最近邻格点的密度矩阵,使用量子关联来研究XX模型临界现象,并发现这些量子关联可以用来预测、分析量子相变。此外,在两个量子比特的系统中,四个Bell基可以作为一组联合测量基对双量子比特系统进行测量,然而对于任意高维的n阶d维系统,目前仍然没有可用的联合测量基。我们在Bell态的启发下,将其推广至形如Hd(?)n的任意Hilbert空间,得到了高维Hilbert空间下的多体联合测量基,从而能够实现对多体量子系统的联合测量。本文的组织结构如下。第一章本文主要介绍一些量子信息的基础理论和概念,并引入XX模型,介绍了它的一些基本性质。第二章通过对XX模型哈密顿量的Jordan-Wigner变换得到了它的基态波函数,并分析了它的基态和能级,同时给出了自由边界条件下XX模型最近邻格点的基态密度矩阵。第叁章主要讨论了隐变量模型和Bell不等式,以及在其之上建立起的EPR量子导引和Bell非定域性理论,通过建立隐变量模型和使用半定规划的数学方法来分析量子态是否可能存在经典构架。第四章则介绍了量子相干和量子纠缠的度量,并从该层面上分析了XX模型的量子相变。之后通过第叁章所提到的Bell不等式和数学规划计算了XX模型最近邻格点对Bell不等式的最大违反,也同样得到了和之前理论相符合的结果,从量子关联层面上给出了量子相变的解释。在第五章,本文通过向更高的任意维度推广Bell态,并使用群论的知识排除了其中等价的基矢,找到了一种能够构建多体联合投影测量基的方法。在文章的最后本文计算了3阶3维Hilbert空间的联合测量基,并讨论了一般情况下的量子密集编码的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多体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刘显臣.基于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车辆起步抖动分析[C].第十五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吴风霖.量子关联与XX模型相变点的关系及多体联合测量基的构建[D].西北大学.2019
[3].李家峰.基于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结构件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9
[4].王爱国,秦炜华,王云霞,刘明岩.基于多体模型的汽车底盘多系统协调控制研究[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杨振毅,陈猛,刘金城,冯金芝,郑光磊.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调校的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9
[6].蔡菲.基于多体动力学方程的考虑关节润滑的机械系统模型[J].微型电脑应用.2019
[7].高翔.从单体到多体模型的意义建构、识别和运用——基于“单体—多体—流体”模型建构中科学思维培育的教学价值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
[8].崔伟玲,陈维毅,王长江,郭媛.基于Opensim多体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步态的差异[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
[9].方聪聪.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活塞—缸套系统摩擦力预测模型及其测量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10].倪海南.非线性橡胶衬套参数化模型研究及多体动力学仿真[D].湖南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