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需要各种专业化、新型化的高级人才。发展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势在必行。我国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至今已有12年,我国的高校招生数和在校生数规模发展迅速,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高等教育费用也在呈上涨趋势。农村家庭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实现经济地位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高,由于高等教育费用上涨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可能减少。针对这一事实,对农村家庭收入和高等教育支出的关系研究就有必要。从现有的研究看,大多数学者对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贫困地区的研究较多,对中部地区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对中部地区山西省一个县进行抽样调查,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结合农村家庭收入与支出现状,对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负担率、高等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本文通过对山西省S县样本家庭的家庭收入、支出及高等教育支出的分析发现,家庭教育支出具有累退性质。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包括学杂费、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交通费、通讯费、交际费及购买电电脑和学习培训费等。上大学的学生最低学杂费2200元,最高学杂费7980元,平均学杂费4241.5元。总体来说,最低的高等教育费用为7700元,最高为20900元,平均值为12005.39元。平均高等教育费用占家庭平均收入的72%。根据家庭收入与高等教育支出数据估算,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支出负担率为72%。农村家庭供子女上大学负担沉重。根据预算约束理论,制约农村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经济条件或收入水平,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家庭收入与家庭总支出相关性为0.763,相关性显著。学杂费、书本费、培训费等由于不随家庭收入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所以和收入相关性不显著。对家庭收入和高等教育支出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农村家庭收入增加1元,家庭教育支出增加0.131元,高等教育总支出增加0.092元,高等教育支出增加占教育支出增加的70%。高等教育支出收入弹性随着收入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高等教育支出弹性最高,大于1。基于以上认识,本文认为,政府要加大力度提高农村家庭居民收入,提高其高等教育投资能力;完善我国国家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实行高等教育差别定价,即弹性学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