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花与皇太极对明战争(论文文献综述)
李仕琳[1](2021)在《三重营城思想影响下盛京城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盛京城是清代满族当权的第一都城,是老工业基地的一部分,也是联系东北地区乃至国家世界的中心城市。如今的盛京城正处于保护更新和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其古老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空间格局需要更加地被重视。国家励志恢复盛京城历史文化,改善盛京城的经济,注重盛京城的工业发展,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战略振兴盛京。做好城市文化资源的梳理和文化思想的传承是沈阳市“十四五”规划中着重提到的任务。在盛京城的城市建设当中不能一味地效仿其他城市的独特之处,使城市的整体格局、建设、文化更加弱化,最后也只能是“千城一面”、“照猫画虎”。正因如此,如果能系统地梳理盛京城的发展历程,更准确地了解盛京城的“前世今生”,掌握盛京城的独有的空间格局特色和文化思想,这对盛京城的未来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查阅史料和文献记载梳理了盛京城的“前世”,从燕汉时期的侯城开始,演变到辽金沈洲城,过渡到元代沈阳路,重建到明代中卫城,朝代和名字的更替代表着城市壮大的过程。几经战争翻身成了一代都城,努尔哈赤的迁都决定开创了盛京城作为都城的新篇章。纵观盛京城的历史,在盛京都城产生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盛京城营城思想的集聚和显现。文化是个抽象名词,是物质特征的体现,也是精神思想的表达。在盛京城发展的过程中,深受蒙藏曼荼罗营城思想、满族八旗营城思想、汉族《考工记》营城思想的影响,才有了盛京城如今这般雄伟壮观的模样。本研究从营城思想的角度出发,采用文本分析法、图谱法及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盛京城的空间格局进行研究,并归纳总结了以下内容:其一,先对三重营城思想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再总结出盛京城受三重营城思想影响的依据。将早期满族五都城的空间特点进行对比,总结出满族八旗营城思想的特点是“两重结构,内外双城”、“依山建城,自由布局”、“宫城结合,以高为贵”。再对《考工记》营城思想做简述,并通过总结不同曼荼罗的图示类型总结出曼荼罗的营城思想,“方与圆层层环绕的构图形式”、“向心对称,秩序均衡”的特点。最后从创满文立国语、发扬骑射文化、制定八旗制度、服饰以及满族城市建设方面总结了盛京城所受满族文化影响,以此作为盛京城受满族八旗营城思想的判断依据;从清朝政治制度、办教育开科举、用汉官以及城市建设的角度总结了盛京城所受汉族文化影响,并以此作为盛京城受到汉族《考工记》营城思想的判断依据;从与蒙古联姻、信奉藏传佛教、与喇嘛信使往来以及典型建筑的角度总结盛京城受到了蒙藏文化的影响,以此作为盛京城受到曼荼罗营城思想的判断依据。其二,盛京城的空间格局分为四个部分,包括盛京城的总体空间格局、盛京城的外城空间格局、盛京城的皇城空间格局、盛京城的宫城空间格局。首先分析了盛京城的总体空间格局,将盛京城的结构与早期满族都城以及中国古代典型都城的结构进行比较,得到盛京城具有“外圆内方”、“设立主尊”、“放射均衡”的曼荼罗城市结构特点,还有“八旗驻防”、“两重城”结构的满族城市布局特点。其次,分析了盛京城的外城空间格局,具有典型的“城廓为圆”的曼荼罗城市结构特点,而且还具有全国仅有两处的“堂子庙的满族宗教活动街区”。然后,分析了盛京城的皇城空间格局,将早期满族都城与盛京城进行对比,可以总结出盛京城具有“宫城结合的满族城市布局”的特点,同时将中国古代典型都城与盛京城皇城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总结出盛京城具有“择高立宫”、“择中立宫”的汉族城市选址、“皇城方正”的汉族城市选址、“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东西侧进”的汉族城市布局特点。最后,简述了盛京城的宫城空间格局,具有“八字布局”、“宫高殿低”、“朝寝分离”的满族城市布局和“前朝后寝”的汉族城市布局的特点。其三,结合清代盛京城的发展历史,分析并总结了盛京城受到三重营城思想后的空间格局所形成的原因。共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满族文化的根基尚浅,而且满族是一个包容性创新性能力较强的民族,能够不断吸取外来文化;其次是统治者想一统天下就需要融合天下文化,另外汉族文化历史深远,致使盛京城呈现出多元文化;最后,盛京城地处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本是文化交融之地,盛京城必然会受到地域性的影响,呈现出交融的文化表现。通过以上研究,总结了三重营城思想影响下盛京城的空间格局特征,填补中国城建史对盛京城研究的空白之处,为盛京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洪訚[2](2021)在《明末清初女真-满族与朝鲜经济交往研究》文中提出
赵伟[3](2021)在《李宜显《燕行杂识》两种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李宜显是朝鲜后期的重要文臣,在康熙五十九年(1720)和雍正十年(1732)两次以正使的身份出使清廷,并记录下了《庚子燕行杂识》和《壬子燕行杂识》(下称《燕行杂识》两种)两种出行记录。康雍时期是中朝外交的重要阶段,李宜显的《燕行杂识》两种为我们研究此时期中朝双方各方面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本。其记录内容丰富,以他者的视角详细记录了清朝康雍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俗、地理等各个方面内容,这也体现出《燕行杂识》两种多方面的文献价值,可作为我国相关史料研究补充资料。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李宜显《燕行杂识》两种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整理和研究。首先对《燕行杂识》两种进行整理和点校,并对李宜显生平及出使时代背景进行阐述,为理解、分析文本内容奠定基础。其次,介绍版本情况,论述校勘中出现的问题,如异体字使用情况、错讹字产生情况。再次,分析研究《燕行杂识》的文本内容。其一,介绍文本中所反映的出使情况,如出使原因、团队规划、往返路线与时间安排、主要活动,并对两次出使进行对比。其二,分别从使者、文人、游客的角度分析李宜显所见所闻,体现出《燕行杂识》独特的学术价值。最后,阐述李宜显《燕行杂识》两种的史料价值,较为系统而全面地展现其在地理、民俗、文学、历史史料等方面的文献价值。李宜显《燕行杂识》两种虽然对于清朝的记录有详有略,但其中不乏对清朝的政治军事、社会民生、山川地貌、建筑人文等方面的细致描述,体现了作者独到的见解,这是与其他使行作品的不同之处。从《燕行杂识》两种中,可鲜明地看到中朝关系变化、中朝各方面差别以及康雍时期清朝的社会现状,为了解此阶段的中朝情况提供了文献资料。
谢斯涵[4](2021)在《清代豫亲王世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清一代,豫亲王世系共产生了九代十三位王。相较于其他世系,豫亲王世系的特殊性在于自第二代王多尼被降郡王始,从第三代王鄂扎到第六代王如松,均以信郡王的面貌出现。按照历代豫亲王与政治的关系的紧密度可以将豫亲王世系整体进行分段讨论:一为清入关前至顺治时期,这一阶段主要包括第一代王多铎和第二代王多尼,其中多铎凭借与多尔衮的关系在清初的地位举足轻重,左右清朝政治走向。第二代王多尼在位时间虽短却仍立下卓越战功,但因受多尔衮事件影响受到顺治帝有意防范,导致其在政治方面的影响力不高;二为康熙时期至乾隆中期,由于顺治帝对多尔衮的清算导致多铎后代也受到牵连,此时的四代王鄂扎、董额、德昭和如松四人被降爵为信郡王,政治作用不高;三为乾隆后期至宣统时期,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亲王身份,但这一阶段由于皇权压制和自身能力的不足导致各位亲王的政治参与度不高。纵观整个清朝,豫亲王尽管参与到清朝的政治之中,保有一定的连续性,但整体在参与程度方面也呈现着一个阶段性的变化。
刘月[5](2020)在《明朝以及蒙古、女真的“中国”认同研究(1368-1644)》文中研究指明公元1368年,朱元璋取代了元惠宗妥欢帖木儿在中原的帝位,建立明朝。公元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自缢身亡,清世祖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这一时期除了明政权,在中国的北方有蒙古族为中心的政权,在东北有女真族各部。明朝与蒙古族政权、女真各部相始终,直至17世纪初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崛起,整合女真各部,建立独立政权“大金”,并征服了蒙古各汗王,这三部势力最终融合为一个整体。作为承接中国大一统政权元朝与开启中国大一统政权清朝的中间点,明朝与蒙古、女真的“中国”认同思想研究尤为重要。明朝作为一个汉族政权,在“中国”认同方面有自身的特点,除了认为自己是中国外,还承认少数民族是“中国”。与明朝并存的蒙古族政权自认是中国正统王朝元朝的后裔,也认同明政权是“中国”。女真各部的“中国”认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期认同明政府的管辖,自认是明政权的一部分,后期努尔哈赤建立独立政权“大金”,自认是中国正统王朝金朝的接续者。本文以1368年-1644年的明政权、蒙古族政权、女真族各部为研究对象,除绪论、结语外分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对三者的“中国”认同进行分析论证:第一部分对明朝的“中国”认同进行研究,按照明朝“中国”认同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划分四个主要阶段,详细分析明朝在不同阶段的“中国”认同。明太祖所认为的“中国”,既包括汉人、汉文化、中原、明政权,还包括明朝统治范围所达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更重要的是具有承认辽朝、金朝、元朝是中国正统王朝,蒙古族北元是元朝的继续的历史认同。明成祖的“中国”认同思想即继承了乃父又有所改变,他同样认为“中国”指明政权、中原、儒家文化,认为元朝在中国正统王朝“天命”传承系统内,北元是元朝的接续。明成祖更加强调“华夷一家”的思想,大力招降和任用蒙古、女真降官,认为他们同属“中国”。“土木之变”是明朝“中国”认同的第一个转变节点,“土木之变”前保持承认元朝是“中国”正统王朝,给蒙古、女真降明官兵比汉族官兵更高的待遇。“土木之变”以后,对“中国”的认识变得狭隘,指称明朝、中原、汉族王朝。嘉靖时期是明朝“中国”认同转变的另一节点,出现了将元世祖撤历代帝王庙祭祀与私修史书《宋史质》中将元朝剔除正统的王朝的事件。明世宗将元世祖祭祀撤出历代帝王庙是由于蒙古各部抄掠明边,矛盾激化下舆论的要求,还出于明世宗的迷信思想,认为元世祖祭祀影响明蒙战争胜负。这一时期明统治者不再对反元的言论进行压制。虽有一部分人否定元朝的正统地位,但明官方没有废除洪武年间官修《元史》的正统地位,仍有一部分学者认同元朝的正统地位。第二部分是1368年-1644年蒙古的“中国”认同,按照自我认同和对明朝的认同划分为三节。首先,蒙古自认是中国正统王朝元朝的继承者。妥欢帖木儿逃离大都以后并没有放弃推翻明朝,恢复大元的愿望,维持与高丽的宗藩关系,在舆论上宣传朱元璋窃取元朝政权,明政权的非法性。脱古思帖木儿以后,虽然北元无法推翻明朝统治,但仍以中国王朝元朝的后裔自居,北元大酋俺答汗等,在与明朝的交往中自称“大元”,利用藏传佛教的“政教二道”思想,重新构建“大元”。其次,北元重视传国玺,认为传国玺是正统王朝的象征,得穿过玺者得中国正统统治者地位,北元内部各种势力对传国玺展开争夺。也先得到传国玺后,自称“大元田盛大可汗”,自认是中国元朝后裔,建立的政权是中国正统政权。最后,在北元认识到无力推翻明朝以后,也承认明朝是中国王朝,藏传佛教影响下,北元构建“五色四夷”指代“大元”,明朝也包括在内,北元与明朝相互对立,又统一于“五色四夷”。第三部分是1368年-1644年女真的“中国”认同,具体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以及努尔哈赤建立的“大金”政权的。首先,建州女真各部归附明朝,认同中国明朝政权,成为明朝政治体的一部分,是女真对明朝的政治认同。胡里改部女真归附明朝,明朝设置建州卫。斡朵里部首领猛哥帖木儿归降明朝,明朝设置建州左卫,设卫后协助明朝捉拿叛明的女真首领杨木答兀。斡朵里部首领把尔逊归降明朝后,保卫明朝疆土,阻止了朝鲜王朝的北进。其次,海西女真在永乐年间大规模归附明朝,成为明朝的一部分,并协助明朝处理女真事务。明末,海西女真首领王台忠于明朝,抓捕叛明的建州右卫首领王杲,体现出了海西女真对中国王朝明朝的政治认同。最后,明朝后期建州左卫首领努尔哈赤崛起,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以中国王朝金朝的后裔自居。察哈尔林丹汗子额哲归降皇太极,献元“制诰之宝”,皇太极称此印为“元传国玺”,试图通过传承中国正统王朝的标志,为清朝政权的合法性寻求理论根据。
张煦康[6](2019)在《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沈阳故宫,是目前仅存的两座明清皇家宫殿之一,更是唯一一座由满族主持建造的皇家宫殿。从建筑学角度而言,研究沈阳故宫不仅是认识其原始风貌及变迁,也是认识自清朝入关(1644)以来北京故宫的建筑变迁必不可缺的基础环节,对思考明清时期多民族文明的碰撞与交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指宫内中路高台之上的建筑群,是前清时期清太宗皇太极及其妃嫔们的寝宫。文章以档案与相关样式雷图档解读为研究基础,以学界对前清文明及沈阳故宫已有的高水平研究为依据,以测绘调查、绘制图纸与建立模型为技术支撑,综合地对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的建设背景、组群特征、历史沿革、建筑现状进行梳理、描述与分析。由此得到的重要发现包括:清太宗时期,礼制初成,后宫与前朝功能划分已然分明;清宁宫兼备帝后就寝、家庭祭祀、家宴会客等功能,是清太宗寝宫的核心空间;凤凰楼据其位置成为“镇守”后寝的重要门面;乾隆年间,凤凰楼有功能性变化:楼梯自室内移出至外廊檐下,开始用于贮存圣容、玉牒、《实录》等先帝圣物;道光时期,落架重修清宁宫并拆修凤凰楼外廊,对结构的改变留存至今;日俄战争时期,永福宫、关雎宫、东配宫遭炮火毁灭,几近无存。总结得到的重要结论包括: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的整体布局是满族早期生活与礼制文明的具体表现,高台、索伦杆、口袋房、万字炕及跨海烟囱充分体现了满族独特的生活习俗与祭祀文化,建筑的匾额、兽首雕饰、屋顶吻兽造型等体现了丰富的满族图腾文化;组群布局虽不如北京紫禁城后寝建筑之礼制齐备,但整体以中轴对称、“龙宫凤阙”一应俱全,配以帝王独享的“彩瓦琉璃”,亦充分体现了汉族文化;梵文天花、福儿斗科等装饰体现了蒙古族与藏传佛教文化。作为“承上启下”时期的历史产物,沈阳故宫后寝建筑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价值——承载了中华大一统趋势下的满、蒙、汉文化融合进程。
李中跃[7](2019)在《龙兴之物:人参与明末清初的辽东变局》文中提出人参对明末清初的辽东变局产生了社会性的影响。在经济上,人参业推动了女真族人口增长,改善了经济结构,为后金的经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政治军事上,人参争和对明朝的腐败衰弱起到了作用,成为后金凝聚满族、扩军强兵和征明伐朝的重要借口,帮助了后金改变东亚权势,也影响了朝清参务政策。在文化生态上,人参是塑造满族文化乃至近现代东北文化的重要因素,也是清代以来参药业崛起及相关医学理论发展和革新的重要社会背景。但明末以来粗放掠夺式的人参采掘,却成为近现代东北野山参衰微和生态退化的起因。
杜近都[8](2019)在《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初的明遗民人数之多、着作之博、事迹之显、影响之深均为历代遗民之最,其文学创作以诗词为主,但小说创作的成就也不应忽视。其实对于清初遗民小说的研究起步较早,诸如《水浒后传》、《西游补》、《续金瓶梅》等小说在晚晴、民国时期就被学者认为蕴含遗民思想。在此之后,受小说研究整体倾向于文学名着的影响,学界对遗民小说的关注较少,现有研究也主要局限在对于单部作品是否具有遗民思想的判断和讨论,而对于遗民小说的整体性研究实际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便选择清初遗民小说中的章回小说部分作为讨论对象,尝试对清初遗民章回小说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本文第一章辨析“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概念。笔者为这一概念所作的定义是:明遗民创作于清初并体现其遗民情感、思想、意识的章回小说。本文所划定的清初这一时间阶段是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共四十年。遗民是因政治立场而选择在新朝不仕的前朝遗留之人,遗民不仕是废兴之际的主动选择,士人必须在国亡之后才能成为“遗民”,而且“遗民”身份可能发生变化。本文判断遗民章回小说的依据主要是作者是否为遗民、小说是否创作于明亡之后、小说是否反映了较明显的遗民意识或心态。笔者对曾被研究者认为蕴含有遗民思想或作者是某位遗民的章回小说、以明清鼎革为题材的佚失小说以及作者署名是某位遗民的章回小说,共三十一部进行系统的梳理、考辩,最终确定十部小说为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第二章主要论述遗民小说的的时代背景和具体内容。因清初的特殊历史背景,士大夫们必须做出不同选择,坚持民族气节的遗民群体因此形成。在清朝统治较稳定之后,清廷的相关文化政策和遗民政策做出调整,遗民群体开始走向分化和消解。遗民的自然死亡和遗民后代的出仕最终使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完全解体。遗民小说家的家国血泪只能倾注于文字之中,笔者将从黍离之悲、华夷之辨、呼唤英雄、历史反思、未来期待等方面对作者的遗民思想加以具体论述。遗民小说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和对于明亡原因的思考,具体原因包括阉党乱政、农民起义、明末党争、八股取士、因果报应等。部分遗民小说还提出了对于未来社会的理想假设。遗民小说描写的民族关系受清初文字狱影响,作品对于清朝较少正面描写,或借宋金对峙论明清战争,或将清置于历史描写的非重点位置。农民军或草莽英雄在遗民小说中呈现出先抑后扬的形象变化,较早的小说对农民军加以痛斥,而晚出的小说则对义军大加赞扬,一以贯之的是作者对于义军忠君爱国思想的充分肯定。第三章主要讨论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特征。遗民小说家创作时有较强烈的主体精神,这类小说主要可归为文人小说,并在小说艺术方面有一定创新性。与之相应的便是其创作态度较为明确,他们因时而作,并借小说抒发个人情感,创作目的大致可分为劝世从善、寄托孤愤、记录信史。他们创作小说时大多具有历史意识,即一种记录“当代史”的意识。其作品基本上都有所依据,甚至部分小说还因此具有了一定的史料价值,并与部分史籍也有密切关系。遗民小说因为时代原因而表达较为谨慎,作者或是对新朝不多言及、或是借古讽今,部分小说甚至遭遇查禁。综上所述,本文将综合性地论述清初遗民所创作的一系列章回小说,虽然这些小说并非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也是清初遗民文学和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遗民小说家没有形成具体的文学组织或团体,他们也没有一致的文学思想或创作理论,但笔者认为在清初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松散的遗民小说家群体,他们的创作基本上是分散且个人的。
邓磊[9](2019)在《岳托卒年考》文中研究指明岳托作为宗室王公,智勇兼备,是满清发展壮大和立国奠基的功臣。本文在列举其从征朝鲜、建言抚汉、指控受罪等重要事件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几种清初史料不同记载的分析考察,对于岳托的去世时间最终得到一个相对准确的认定,认为岳托于崇德四年(公元1639年)初病逝。
刘旭波[10](2019)在《清代睿亲王世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崇德元年(1636),多尔衮被册封为和硕睿亲王,开启了清代睿亲王世系。相对于其他世系而言,睿亲王世系在爵位的继承上存在中断。有清一代,睿亲王一系共七代十二位睿亲王,其中包括四位追封睿亲王。根据睿亲王世系爵位的中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清入关前至顺治时期前两代睿亲王,受多尔衮地位的影响,使得睿亲王在这一时期位于政治的核心,极大程度的参与清代政治;第二阶段是康熙初期至乾隆中期四位追封睿亲王,因爵位较低在政治上并未起太大作用;第三阶段是乾隆中期至宣统时期的第三代至第七代睿亲王,乾隆四十三年(1778)虽重新册封,个人能力不足与政治核心逐渐远离。通过梳理睿亲王世系在爵位继承上的三个阶段,可以清晰看到睿亲王世系与清代政治关系的变化,变化的过程取决于其与皇权关系的紧密程度。
二、天花与皇太极对明战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花与皇太极对明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1)三重营城思想影响下盛京城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及政府对盛京城的重视 |
1.1.2 沈阳地域性文化发展的需要 |
1.1.3 沈阳城市建设与保护的需要 |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时间范围界定 |
1.3.3 空间范围界定 |
1.4 研究意义 |
1.4.1 对沈阳城的特色进行挖掘与整理 |
1.4.2 为沈阳城市建设史资料的进行补充 |
1.4.3 为沈阳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本分析法 |
1.5.2 历史研究法 |
1.5.3 对比分析法 |
1.5.4 图谱分析法 |
1.5.5 总结归纳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2 盛京城的营城历程 |
2.1 燕汉时期的候城 |
2.2 辽金时期的沈州城 |
2.3 元代时期的沈阳路 |
2.4 明代时期的中卫城 |
2.5 清前时期的盛京城 |
2.6 陪都时期的盛京城 |
2.7 本章小结 |
3 盛京城的三重营城思想 |
3.1 独具特色的满族八旗营城思想 |
3.1.1 两重结构,内外双城 |
3.1.2 依山建城,自由布局 |
3.1.3 宫城结合,以高为贵 |
3.2 中原传统的汉族《考工记》营城思想 |
3.3 边疆传入的蒙藏曼荼罗营城思想 |
3.3.1 方与圆层层环绕的构图形式 |
3.3.2 向心对称,秩序均衡 |
3.4 盛京城的三重营城思想的成因 |
3.4.1 满族文化根基尚浅,不断向他文化学习 |
3.4.2 统治者一统天下的野心 |
3.4.3 汉族文化的根深蒂固 |
3.4.4 东北地区是文化交融之地 |
3.5 本章小结 |
4 盛京城受三重营城思想影响的判断依据 |
4.1 盛京城受满族八旗营城思想影响的判断依据 |
4.1.1 创满文、立国语 |
4.1.2 发扬骑射文化 |
4.1.3 创立八旗制度 |
4.1.4 满族城市建设 |
4.1.5 满族服饰 |
4.2 盛京城受汉族《考工记》营城思想影响的判断依据 |
4.2.1 仿照明制 |
4.2.2 办教育、开科举 |
4.2.3 重用汉官 |
4.2.4 汉族城市建设 |
4.3 盛京城受蒙藏曼荼罗营城思想影响的判断依据 |
4.3.1 与蒙古联姻 |
4.3.2 信奉藏传佛教 |
4.3.3 与喇嘛信使往来 |
4.3.4 蒙藏城市建设 |
4.4 本章小结 |
5 盛京城的空间格局特征 |
5.1 盛京城的总体空间格局 |
5.1.1 外圆内方的曼荼罗城市结构 |
5.1.2 设立主尊的曼荼罗城市结构 |
5.1.3 对称均衡的曼荼罗城市结构 |
5.1.4 四塔护佑的曼荼罗城市布局 |
5.1.5 八旗驻防的满族城市布局 |
5.1.6 两重城的满族城市布局 |
5.2 盛京城的外城空间格局 |
5.2.1 城廓为圆的曼荼罗城市结构 |
5.2.2 堂子庙的满族宗教活动街区 |
5.3 盛京城的皇城空间格局 |
5.3.1 择高立宫的满族城市布局 |
5.3.2 宫城结合的满族城市布局 |
5.3.3 东西侧进的满族城市布局 |
5.3.4 择中立宫的汉族城市选址 |
5.3.5 皇城方正的汉族城市结构 |
5.3.6 前朝后市的汉族城市布局 |
5.3.7 左祖右社的汉族城市布局 |
5.4 盛京城的宫城空间格局 |
5.4.1 八字布局的满族城市布局 |
5.4.2 宫高殿低的满族城市布局 |
5.4.3 朝寝分离的满族城市布局 |
5.4.4 前朝后寝的汉族城市布局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李宜显《燕行杂识》两种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李宜显生平及出使背景 |
2.1 李宜显的生平 |
2.1.1 李宜显求学经历及着作 |
2.1.2 李宜显仕历 |
2.2 李宜显两次出使时的时代背景 |
2.2.1 康熙朝--雍正朝 |
2.2.2 景宗朝--英祖朝 |
第三章 《燕行杂识》两种的版本及校勘 |
3.1 《燕行杂识》两种的成书情况 |
3.2 《燕行杂识》两种的版本 |
3.3 《燕行杂识》两种的校勘 |
3.3.1 俗体字 |
3.3.2 异体字 |
3.3.3 错别字 |
第四章 《燕行杂识》两种文本研究 |
4.1 反映的出使情况 |
4.1.1 两次出使的原因及规模 |
4.1.2 两次出使往返路线及时间 |
4.1.3 两次出使主要活动及意义 |
4.2 作为使者的所见所闻所思 |
4.2.1 使行朝觐仪程 |
4.2.2 两国文书 |
4.2.3 搜集情报 |
4.3 作为文人的所见所闻所思 |
4.3.1 关于书画作品的记录 |
4.3.2 关于诗文的记录 |
4.3.3 关于碑刻文字的记录 |
4.4 作为游客的所见所闻所思 |
4.4.1 山水景物 |
4.4.2 人文建筑 |
4.4.3 人物形象 |
4.4.4 民生民俗 |
第五章 《燕行杂识》两种文献价值 |
5.1 地理文献价值 |
5.2 民俗文化价值 |
5.3 文学文献价值 |
5.4 历史史料价值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燕行杂识》校注 |
《燕行杂识》校注凡例 |
庚子燕行杂识上 |
庚子燕行杂识下 |
壬子燕行杂识 |
致谢 |
(4)清代豫亲王世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课题研究目的 |
(二)课题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重点难点 |
四、相关概念解析 |
豫亲王的人数统计 |
第一章 清代豫亲王的规制 |
第一节 豫亲王的册封 |
一、封号的变化 |
二、爵位的变化 |
三、支系的变更 |
第二节 豫亲王的礼遇 |
一、豫亲王的王府 |
二、豫亲王的园寝 |
第二章 清入关前至乾隆中期的豫亲王 |
第一节 清入关前至顺治时期的豫亲王 |
一、第一代豫亲王多铎 |
二、第二代豫亲王多尼 |
第二节 康熙至乾隆中期的追封豫亲王 |
一、第一代信郡王鄂扎 |
二、第二代信郡王董额 |
三、第三代信郡王德昭 |
四、第四代信郡王如松 |
第三章 乾隆后期至宣统时期的豫亲王 |
第一节 恢复王位的第三代豫亲王修龄 |
第二节 乾隆后期至道光时期的豫亲王 |
一、第四代豫亲王裕丰(已革) |
二、第四代第二任豫亲王裕兴(已革) |
三、第四代第三任豫亲王裕全 |
第三节 道光后期至宣统时期的豫亲王 |
一、第五代豫亲王义道 |
二、第六代豫亲王本格、第七代豫亲王懋林 |
第四章 豫亲王世系的参政趋势 |
第一节 皇权对豫亲王世系的影响 |
一、皇权对豫亲王世系的干预 |
二、豫亲王世系对皇权的依附性 |
第二节 豫亲王世系参政延续性 |
一、参政的连续性 |
二、参政的阶段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明朝以及蒙古、女真的“中国”认同研究(1368-164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明朝的“中国”认同 |
1.3.2 蒙古的“中国”认同(1368-1644) |
1.3.3 女真的“中国”认同(1368-1644) |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明朝的“中国”认同 |
2.1 奠定基调:明太祖的“中国”认同 |
2.1.1 继承传统“中国”认同思想 |
2.1.2 明朝政权统治下的疆域是“中国” |
2.1.3 承认元朝是中国正统王朝以及北元是元朝的后裔 |
2.1.4 承认辽、金少数民族政权是“中国”正统王朝 |
2.2 华夷一家:明成祖的“中国”认同 |
2.2.1 明成祖对“中国”一词的理解 |
2.2.2 元朝与宋、明一样是共同承受“天命”的正统王朝 |
2.2.3 北元是丧失“天命”的元朝后裔 |
2.2.4 “华夷一家”与多民族“中国” |
2.3 “土木之变”与“中国”认同的转变 |
2.3.1 宣德时期至土木堡之变前“中国”的涵义 |
2.3.2 宣德至正统明朝对蒙古、女真归降官军的优越政策 |
2.3.3 “土木之变”后明朝“中国”认同与变化 |
2.4 嘉靖时期取消元世祖祭祀与私修史书去元正统地位 |
2.4.1 元世祖入祀历代帝王庙与撤出历代帝王庙 |
2.4.2 明人对元世祖祭祀裁撤的讨论 |
2.4.3 明世宗撤出元世祖祭祀的原因 |
2.4.4 明代私修史书对元正统性认识变化与《宋史质》的编纂 |
2.4.5 一部分明人仍认同元朝是正统王朝 |
第3章 蒙古的“中国”认同(1368-1644) |
3.1 以中国正统王朝“元朝”后裔自居 |
3.1.1 元顺帝退出大都至鬼力赤时期:北元为恢复“大元一统”做出努力 |
3.1.2 俺答汗与博迪阿拉克汗自称“大元” |
3.1.3 “政教二道”立国与恢复“大元” |
3.2 元传国玺在北元内部的传承与对中国正统政权的争夺 |
3.2.1 元传国玺的由来与所蕴含的正统政权含义 |
3.2.2 元传国玺在蒙古地区的传承 |
3.2.3 本雅失里至也先:传国玺的争夺 |
3.3 “五色四夷”:北元与明朝是同为“中国”的两个对等政权 |
3.3.1 “五色四夷”的国家观 |
3.3.2 北元承认与明朝同属“中国” |
第4章 女真的“中国”认同(1368-1644) |
4.1 明朝前期建州女真的“中国”认同 |
4.1.1 阿哈出到李满住:建州卫设卫前后的“中国”认同 |
4.1.2 猛哥帖木儿归明:建州左卫建卫前后的“中国”认同 |
4.1.3 把儿逊与浪孛儿罕:毛怜卫建卫前后的“中国”认同 |
4.2 海西女真的“中国”认同 |
4.2.1 明朝初期海西女真的大规模归附明朝 |
4.2.2 海西女真的积极内附 |
4.2.3 海西女真服从明朝的指示 |
4.2.4 海西都督王王台对明朝的认同 |
4.3 17世纪初女真自认中国政权金朝后裔与自称“大金” |
4.3.1 天聪九年以前自称诸申 |
4.3.2 自称中国正统王朝“大金” |
4.4 “制诰之宝”与皇太极对“中国正统”形象的塑造 |
4.4.1 元国玺“制诰之宝”到“历代传国玺”的流变 |
4.4.2 “制诰之宝”首先归于博硕克图汗之说的原因与内涵 |
4.4.3 获“制诰之宝”后与朝鲜关系的改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对象 |
0.3 研究意义 |
0.3.1 对于建筑学的意义 |
0.3.2 对于其他学科的意义 |
0.4 研究史略 |
0.4.1 外国学者的研究 |
0.4.2 中国学者的研究 |
0.4.3 总结 |
0.5 研究材料 |
0.6 研究方法 |
0.6.1 文献查阅与整理 |
0.6.2 现场调查与测绘 |
0.6.3 类比与对比 |
0.6.4 小结 |
0.7 研究结构 |
0.8 研究收获与未尽事宜 |
0.8.1 研究收获 |
0.8.2 未尽事宜 |
第1章 后寝建筑组群研究 |
1.1 清兵入关前的城池、宫殿建设 |
1.1.1 地理环境 |
1.1.2 历史背景 |
1.1.3 建筑传统 |
1.1.4 饮食习俗 |
1.1.5 宗教概述 |
1.1.6 相关人物 |
1.1.7 城池概述 |
1.1.8 宫殿概述 |
1.2 清兵入关后的宫殿建设 |
1.2.1 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修缮与改建工程 |
1.2.2 乾隆朝的改建与扩建工程 |
1.2.3 嘉庆朝至宣统朝的建筑变迁概述 |
1.2.4 博物馆时期的建筑修缮概述 |
1.3 宫殿现状 |
1.3.1 平面、剖面 |
1.3.2 立面 |
1.3.3 细部 |
第2章 单体建筑研究——宫门 |
2.1 建筑特征 |
2.1.1 台基与柱础 |
2.1.2 木构 |
2.1.3 墙 |
2.1.4 门窗 |
2.1.5 福儿斗科 |
2.1.6 天花与彩画 |
2.2 历史沿革 |
2.3 功能分析 |
2.3.1 皇太极时期 |
2.3.2 乾隆至光绪朝 |
第3章 单体建筑研究——寝宫 |
3.1 清宁宫 |
3.1.1 建筑特征 |
3.1.2 历史沿革 |
3.1.3 功能分析 |
3.2 衍庆宫等四宫及配宫 |
3.2.1 平面布局 |
3.2.2 构架 |
3.2.3 装修 |
3.2.4 历史沿革 |
3.2.5 功能分析 |
第4章 建筑特色 |
4.1 后寝建筑大木尺寸整理与对比 |
4.2 以满族风格为主的多民族融合特色 |
4.2.1 独特的高台筑院风格 |
4.2.2 御寒取暖的建筑设计 |
4.2.3 特殊的台基石作 |
4.2.4 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载体 |
第5章 沈阳故宫相关样式雷图档研究 |
5.1 图档概述 |
5.2 图档研究 |
5.2.1 《盛京城阙图》 |
5.2.2 [国]187-2-046 盛京城图、[故]4313 十王亭图与[故]4314 宫阙图 |
5.2.3 [国]151-007 大政殿图 |
5.2.4 [故]4822——盛京衙署布防图 |
5.2.5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宁宫地盘样 |
5.2.6 [国]151-002 大清门南侧建筑群地盘样、[国]151-006 清宁宫地盘样、[国]151-009 清宁宫、凤凰楼地盘样及大样勘估图与17 张故宫样式雷图档 |
5.2.7 军机处档藏盛京宫殿建筑图 |
5.2.8 [国]150-008 与[国]151-008——两张盛京宫殿全图 |
5.3 个案研究——以道光二十一年清宁宫、凤凰楼修缮工程为例 |
5.3.1 按例勘估与临时加固——道光九年(1829)至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 |
5.3.2 第二次勘估与备料——道光十二年(1832)九月至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初六 |
5.3.3 第三次勘估与兴修——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初六日至道光十九年(1839)十月初六 |
5.4 小结 |
5.4.1 图档年代 |
5.4.2 修缮流程 |
第6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国家图书馆藏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目录及图档 |
附录2:故宫博物院藏沈阳故宫样式雷图档目录及图档 |
附录3:天津大学测绘图档 |
附录4:关于沈阳故宫的清帝御制诗文 |
附录5:乾隆朝至光绪朝沈阳故宫相关档案记录 |
附录6: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三维扫描点云图 |
致谢 |
(8)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定义 |
第二节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范畴的界定 |
第三节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创作背景与主题内容 |
第一节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创作背景 |
第二节 黍离之悲和华夷之辨 |
第三节 前抑后仰的农民军形象 |
第四节 历史思考与未来期待 |
第三章 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的特征 |
第一节 强烈的作者主体精神 |
第二节 明确的历史意识 |
第三节 创作谨慎与表达隐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清初章回小说总表 |
《樵史通俗演义》批点汇编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岳托卒年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岳托其人 |
(一)从征朝鲜 |
(二)建言抚汉 |
(三)指控受罪 |
二、岳托卒年考辨 |
(一)《啸亭杂录》 |
(二)《清史稿》 |
1.《太宗本纪》 |
2.《诸王二·太祖诸子·礼烈亲王代善·子克勤郡王岳托》 |
(三)《清史列传》 |
(四)《清通鉴》 |
(五)《吞松阁集》 |
三、对岳托的评价 |
(10)清代睿亲王世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解析 |
第一章 清代睿亲王的规制与继承 |
第一节 清代睿亲王世系继承分析 |
一、睿亲王世系考疏 |
二、睿亲王爵位继承的三个阶段 |
三、睿亲王爵位继承的三种类型 |
第二节 清代睿亲王的待遇 |
一、睿亲王王府 |
二、睿亲王园寝 |
第二章 清入关前至顺治时期的睿亲王 |
第一节 第一代睿亲王多尔衮 |
一、努尔哈赤时期的多尔衮 |
二、皇太极时期的多尔衮 |
三、顺治时期的多尔衮 |
第二节 第二代睿亲王多尔博 |
一、多尔博承袭爵位 |
二、多尔博夺爵归宗 |
第三章 四位追封睿亲王 |
第一节 追封睿亲王苏尔发 |
第二节 追封睿亲王塞勒、功宜布 |
第三节 追封睿亲王如松 |
一、承袭信郡王 |
二、如松仕途波折 |
第四章 乾隆中期至宣统时期的睿亲王 |
第一节 乾隆中期至嘉庆时期的睿亲王 |
一、第三代睿亲王淳颖 |
二、第四代睿亲王宝恩、端恩 |
第二节 道光至宣统时期的睿亲王 |
一、第五代睿亲王仁寿 |
二、第六代睿亲王德长 |
三、第七代睿亲王魁斌 |
第五章 睿亲王世系参政趋势 |
第一节 皇权对睿亲王世系的影响 |
一、皇权对睿亲王世系的干预 |
二、睿亲王世系对皇权的依附性 |
第二节 睿亲王世系参政的延续性 |
一、参政的连续性 |
二、参政的阶段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天花与皇太极对明战争(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重营城思想影响下盛京城的空间格局特征研究[D]. 李仕琳.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 [2]明末清初女真-满族与朝鲜经济交往研究[D]. 洪訚.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3]李宜显《燕行杂识》两种整理与研究[D]. 赵伟. 河北大学, 2021(02)
- [4]清代豫亲王世系研究[D]. 谢斯涵.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明朝以及蒙古、女真的“中国”认同研究(1368-1644)[D]. 刘月. 吉林大学, 2020(03)
- [6]沈阳故宫中路后寝建筑研究[D]. 张煦康. 天津大学, 2019(01)
- [7]龙兴之物:人参与明末清初的辽东变局[J]. 李中跃. 深圳社会科学, 2019(04)
- [8]清初遗民章回小说研究[D]. 杜近都. 深圳大学, 2019(11)
- [9]岳托卒年考[J]. 邓磊. 西部学刊, 2019(11)
- [10]清代睿亲王世系研究[D]. 刘旭波. 黑龙江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