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香菇野生菌株的DNA多态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沈秀芬,章炉军,张美彦,张丹,于海龙,李玉[1](2021)在《利用InDel标记分析中国香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5个香菇菌株重测序,以香菇L808-1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参考基因组,分析了这些菌株中插入/缺失(In Del)标记位点在香菇基因组10条染色体上的分布,并筛选了插入/缺失碱基数≥15的位点,合成了449对In Del标记引物。经过PCR和电泳检测,其中237对引物条带清晰。最终筛选出107个PIC≥0.3的标记作为核心In Del标记对来自国内的44份香菇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显示栽培菌株和野生菌株各自聚为一支,所选香菇菌株间存在明显的群体分层。群体结构分析显示香菇种质资源可分为4个亚群,主成分分析显示香菇菌株之间的位置及距离与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相符。香菇In Del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为香菇核心种质的构建和种质资源育种引用提供了基础。
刘利娟[2](2020)在《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测定、ISSR分子标记技术鉴定、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等多角度来确定3株菌株间的种属关系,为构建我国平菇菌株的种性特征信息库,丰富我国平菇种质资源库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种质评价,筛选出优质的平菇种质,为平菇杂交育种提供一些的材料。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与已知参比菌株的形态学鉴定,初步确定3株野生平菇菌株形态不同,与生产参比菌株之间有一定的差异。2.采用拮抗、酯酶同工酶、ISSR及ITS序列分析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和3种生产参比菌株进行鉴定,拮抗测定结果表明,3株野生菌株和3种参比菌株之间有明显的拮抗反应且均属于隆起型拮抗类型;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表明,6株供试菌株共测得49条酯酶同工酶酶带,15个多态位点,说明其多态性较好。由酯酶同工酶及ISSR的聚类分析图表明,3株野生平菇菌株不属于3种已知参比菌株,且3株野生菌株也不属于同一品种。3株野生菌株ITS测序及构建的系统进化树表明,PO14属于紫孢侧耳、PO15属于糙皮侧耳、PO37属于糙皮侧耳。3.对3株野生平菇菌株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种质评价,3株野生菌株原种菌丝培养、出菇、生物转化率试验表明,菌株PO15属于潜在高产优质菌株。在环境温度为15℃~30℃范围内,3株野生菌株的长速均比生产参比菌株PO2要快;35℃时,野生菌株PO14未萌发。野生菌株PO14和PO37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55%,野生菌株PO15和生产参比菌株PO2最适培养料含水量为60%。同一p H值的培养基上,不同菌株的长速差异性不大,而同一菌株在不同p H培养基上长速有显着差异。对根霉霉菌的抗逆性评价表明,3株野生菌株菌丝对根霉均具有明显的抗性。
鲍大鹏[3](2019)在《担子菌类食用菌交配型位点结构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大多数可栽培的食用菌是属于担子菌的大型真菌,具有复杂的交配型系统,通常涉及到两类交配型基因,即编码同源域转录因子的A交配型基因以及编码脂肽信息素和信息素受体的B交配型基因。对担子菌交配型系统的研究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很多常见食用菌的基因组获得测序,使得我们对不同类型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能够进行更加细致的解析。本文在概述了担子菌有性生殖系统和交配型基因分子特点的基础上,对常见食用菌中的香菇、金针菇、灵芝、糙皮侧耳、刺芹侧耳、白灵侧耳、裂褶菌、双孢蘑菇、草菇和虎皮香菇以及模式生物灰盖鬼伞等物种的交配型位点的结构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常见食用菌的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存在多样性,不同物种的交配型位点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从物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交配型结构比较来看,交配型基因的位置和数量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在分子遗传学层面对常见食用菌交配型位点结构的认识将有助于深入阐明交配型基因对子实体发育的调控以及解决食用菌生产实际中的科学问题,但是目前对食用菌交配型位点和基因的研究仍旧存在很多空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李超[4](2019)在《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文中提出本论文是以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迁西县、三个区域采集的野生菌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活性物质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外采集并拍照记录12株野生菌,对12株野生菌进行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结果如下:chengde1为墨汁鬼伞(Coprinopsis atramentaria);chengde2为血红密孔菌(Trametes coccinea);chengde3和weichang2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1为强壮齿耳菌(Steccherinum robustius);weichang3为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weichang4为珊瑚菌(Ramaria botrytoides);weichang5为木蹄层孔菌(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weichang6为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weichang7与qianxi1均为牛肝菌(Boletus);qianxi2为粉托鬼笔(Phallus hadriani)。(2)对采集的12株野生菌进行组织分离,分离得到了10株野生菌的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表明,chengde1、chengde2、chengde3、weichang2、weichang1、qianxi2菌丝生长强壮且速度较快。(3)对菌丝长势好的6株野生菌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序列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贝叶斯建树方法利用MAFFT、Mrmodeltest2.3、Mrbayes v2.3等软件进行分子鉴定,得到结果如下:chengde1与Coprinopsis atramentaria序列一致性为99.82%,且与Coprinopsis atramentaria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1为墨汁鬼伞(Coprinopsis atramentaria)。Chengde2与Pycnoporus coccineus序列一致性为100%,且与Pycnoporus coccineus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2为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coccineus)。Chengde3与Trametes versicolor序列一致性为99.66%,且与Trametes versicolor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3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2与Trametes versicolor序列一致性为94.86%,且与chengde3和Trametes versicolor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weichang2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1与Steccherinum robustius序列一致性为95.17%,且与Steccherinum robustius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weichang1为齿耳菌(Steccherinum robustius)。qiaanxi2与Phallus hadriani序列一致性为99.37%,且与Phallus hadriani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qianxi2为粉托鬼笔(Phallus hadriani)。(4)对6株已经确定种属的野生菌进行生物学活性分析,用ABTS为底物方法测定漆酶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如下:野生菌chengde1、chengde2、chengde3、weichang2、weichang1、qianxi2的漆酶含量分别是54.92 U/mL、45.61 U/mL、345 U/mL、187.03 U/mL、414.87 U/mL、36.91U/mL。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7.2%、18.52%、21.29%、24.79%、19.1%、7%。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0.49 mg/100g、5.58 mg/100g、4.73 mg/100g、3.53 mg/100g、4.1 mg/100g、11.25 mg/100g、粗多糖含量分别为1.9%、3.67%、2.4%、2.47%、2.78%、3.46%。抗菌活性结果显示,6株野生菌对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四种指示菌均没有检测到抗菌作用。
史灵燕[5](2019)在《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食用菌市场菌种混乱问题日益严重,同物异名现象在黑木耳菌种市场屡见不鲜。本研究以24株北方地区主栽黑木耳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拮抗试验,酯酶同工酶测定、ISSR分子标记技术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黑木耳菌株进行多相分类鉴定,确定其亲缘关系远近,进一步结合栽培试验,对不同黑木耳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筛选出适宜于北部山区栽培的黑木耳优良菌株。本研究试验结果如下:1.通过对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的拮抗试验结果表明,24个菌株的拮抗反应表现为隆起型、沟壑型和无拮抗反应3种情况。其中Aaj4,Aaj6,Aaj7,Aaj12,Aaj20,Aaj24,这六个菌株与其他菌株间的拮抗反应均表现为隆起型,从培养皿背部观察有褐色色素的分泌;这六个菌株之间菌丝平铺到一起,无拮抗反应;其他菌株之间部分存在沟壑型反应,部分无拮抗反应,从培养皿背部观察无色素分泌。2.使用酯酶同工酶技术鉴定24株黑木耳菌株遗传多样性的试验结果表明,24种黑木耳菌株共扩增出11种迁移率不同的酶带,且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系数为0.73时,可将24个黑木耳菌株分为两大类群,与拮抗试验结果吻合度较高。3.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试验中,以24株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片段分子量在100-2 000 bp间总共扩增出133条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6条多态性条带,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6-1.0,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56时,可将24株黑木耳菌株划分为两大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基本一致。4.通过ISSR分子标记对24个供试栽培黑木耳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67条清晰的DNA多态片段,大小介于0.2-2 kb,对扩增条带进行统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74-1.0,当遗传系数为0.85时,可将24个菌株分为两大类,其聚类分析结果与前三种鉴定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为今后黑木耳的分类鉴定及遗传育种亲本的选配提供了理论依据。最终,筛选出19株黑木耳生产菌株为代表菌株,进行品比试验。用十字交叉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母种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同时在北部山区阜平地区采用吊袋栽培法测定了不同菌株的农艺性状、抗杂能力和产量,结果表明,菌株野森一代、黑丹一代、黑山、黑耳厚4等个菌株,在产量、出芽时期、出芽整齐度、耳片形状等方面均表现优异,适宜作为北部山区主栽品种。本研究为黑木耳遗传育种及生产上黑木耳菌株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田风华[6](2019)在《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文中提出元蘑(Sarcomyxa edulis)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小菇科Mycenaceae,美味扇菇属Sarcomyxa,是我国东北特色的低温型食药用菌。目前已有人工栽培,该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和广阔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前景,是我国重要的食药用菌资源。然而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其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因而对其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工作亟需加强。目前国内对元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栽培和化学成分提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在元蘑组学及相关性状,如苦味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对元蘑野生和栽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鉴定及评价。基于元蘑全基因组de novo测序结果,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利用SSR多态性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SNP分子标记对26株在表型、品质、风味、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合各类型种质的地理分布和栽培特性进行多样性综合评价,旨在对元蘑现有种质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并对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提供资源和参考。通过种质资源收集和评价,本研究发现元蘑各种质具有不同程度的苦味差异,这直接影响蘑菇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解元蘑苦味形成的原因,基于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两个遗传距离较远且存在明显苦味差异的菌株,从转录表达和全基因组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元蘑与苦味物质的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变异和表达状况。为今后对元蘑苦味变异基因的系统发育关系及蛋白互作的研究提供基础支持,对食药用菌苦味基因的克隆和无苦味品种的育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结果如下:1、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本研究从标本馆及中国东北地区25个采集地共获得野生和栽培标本252份,分离菌株229份。经鉴定,除未分离获得菌丝体菌株和一个分类地位不明确的菌株外,其它228个菌株均为元蘑(Sarcomyxa edulis),初步建立了元蘑种质资源库。在资源收集过程中对元蘑病原也进行了收集,并首次发现Trichoderma pleuroticola是引起元蘑绿霉病的病原菌。2、元蘑种质资源评价:通过记录和评价原基数量、产量、风味、抗病性等11个栽培性状,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种质性状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表型性状多样性指数。各种质原基形成数目与其产量并非正相关。获得一株高产、周期短、抗病性强的优质种质T24一份及4份分别以T95、T21、T17、T109为代表的不同性状类型的元蘑种质资源,同时筛选到以T115为代表的苦味菌株4株。3、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分子进化研究:元蘑SE1(HMJAU2016092521)基因组大小为35.65 Mb,共获得41个contigs,N50为1772559 bp,G+C含量为48.31%,注释到9364个蛋白编码基因。元蘑机体内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基因模型较复杂,比对共获得39个次生代谢物基因簇,其中4个属于萜类Terpene基因簇。通过与真菌中33个典型的基因组注释的单拷贝同源蛋白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支持Sarcomyxa属的独立存在,进化上晚于Pleurotus属。4、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基于SSR分子标记和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对各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10对多态性较高的SSR引物,各种质间具有较丰富的SSR多态性。两种方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相似,均支持野生型分化程度高于栽培型,且栽培型遗传距离较近,T24野生型种质资源较特殊。经驯化栽培后的元蘑种质与其祖先野生种质间分歧明显。5、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确定MVA途径是元蘑中三萜合成前体物质IPP的主要合成途径。获得了三萜前体合成和骨架化合物合成途径中各环节的重要酶基因,均呈现表达上调,且基因序列存在结构差异,造成大量非同义突变;合成后P450修饰途径中共获得82个呈显着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其中21个参与以β-amyrin为支架结构的三萜合成后的氧化修饰,且发现在具苦味特征的T115菌株中修饰一级产物的基因较多,而修饰二级产物的基因在不具苦味特征的T184菌株中较多;元蘑基因组中存在两个黄瓜苦味素形成第一步基因Bi的同源蛋白编码基因,两基因在具苦味菌株T115中均呈现显着上调表达,且在DNA序列上存在较大的结构变异。上述结果表明元蘑三萜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可能与其苦味物质形成相关,也验证了三萜是元蘑苦味成分之一。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库,建立了典型菌株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库,从表型与基因型两方面对元蘑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首次从组学水平对蘑菇的苦味特性进行研究。其结果为食药用菌的育种、分类、优质栽培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杨瑞恒,吴莹莹,宋春艳,田果廷,李传华,唐利华,谭琦,鲍大鹏[7](2018)在《基于公共数据库信息对中国野生香菇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的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野生香菇资源的文献以及公共数据库中的序列信息,调查了香菇在我国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地理分布,同时利用ITS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香菇在我国的21个省市有分布,其中对云南、四川和湖北等省香菇资源的研究最为密集。不同菌株的聚类与地域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进一步通过多样性分析显示我国野生香菇的多样性中心分布于西北和西南地区。本文有助于指导我们进行香菇野生资源的调查,进一步挖掘香菇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董慧,章炉军,张美彦,姜宁,于海龙,宋春艳,尚晓冬,谭琦[8](2017)在《中国香菇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文中指出【目的】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研究我国现有栽培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构成以及准确鉴定品种是新品种开发和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方法】采用多态性的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对中国历年来使用主栽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比较其谱系来源,解析中国主栽品种的群体多样性构成,并构建指纹图谱用于品种鉴定。【结果】24对多态性SSR引物对51份香菇菌株都具有多态性。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9处可将栽培种群体分为4个类群,野生种驯化或参与杂交获得的菌株位于类群Ⅲ和Ⅳ,其他菌株位于另外两个类群Ⅰ和Ⅱ。群体结构分析可将栽培群体分为6个遗传构成,显示L808、L135等代表性菌株在各自的构成中参与了其他菌株的选育过程,解释了以其为亲本的部分品种的谱系来源。依据筛选出的9对条带清晰的SSR引物组合构建了多位点SSR指纹图谱,可对45个香菇商业菌种进行辨识。【结论】我国香菇主栽品种亲缘关系较近,育种多围绕L808、L135、9015等核心代表性品种进行,本研究可为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不同栽培模式的新品种提供依据;指纹图谱的构建也能为香菇品种的准确鉴定提供保证。
郑秋霞[9](2015)在《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文中研究指明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学名为肺形侧耳,别名珊瑚菇、袖珍菇、迷你蚝菇,珍珠菇等,隶属于菌物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亚纲(Agaricomycetidae),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秀珍菇是春秋冬木腐菌,其形美味鲜,鲜嫩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新兴、广受好评的食用菌品种。新品种的开发、鉴定、驯化及育种在秀珍菇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本研究在野外采集的一株大型野生食用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其形态与肺形侧耳的相似,根据ITS序列,用MEGA5.0软件的最大似然法构建进化树显示其与肺形侧耳系统进化树单独的分支上。将该菌株与其他肺形侧耳菌株进行拮抗试验可知,该野生菌株与其他肺形侧耳菌株均能形成明显的拮抗线。采用DNA分子标记手段(RAPD、ISSR、SRAP)将其与其他已知秀珍菇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野生大型真菌与其他供试的秀珍菇菌株间具有较大的遗传距离,从而可知其为一种新型的秀珍菇菌株。从形态特征、ITS可知野生菌株是肺形侧耳;从拮抗试验、DNA分子标记遗传差异分析可知野生菌株与其他秀珍菇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2野生菌株的驯化。以福建省认定的秀珍菇菌株秀迪1号为对照菌株,通过单因素实验对该野生秀珍菇菌株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生长温度、生长pH、以及秀珍菇菌丝在栽培基质中所需的水分和酸碱度进行筛选。碳氮源筛选试验中,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试验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最好,以酵母粉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快且长势好,即该菌株最适的碳氮源为可溶性淀粉和酵母粉,与对照菌株相似。该野生菌株的生长温度范围为5℃-45℃,温度高于50℃,菌丝不萌发,最适生长温度为30℃;在对酸碱环境的适应试验中,野生菌株的菌丝生长pH范围为3-10,pH小于3或者pH大于10时,菌丝不生长,最适生长pH值为7,该菌株更能适宜在中性环境中生长。在对栽培基质的含水量筛选试验中,菌丝生长的适宜含水量范围为55%-75%,在含水量为65%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栽培料中添加一定的轻质碳酸钙有助于菌丝的生长,最适宜的添加量为2%。采用熟料袋栽的方式进行出菇,常规的生产原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麸皮等配合使用即可满足菌丝生长的要求。在木屑棉籽壳培养料中菌丝满袋时间为38-45 d,排袋方式出菇时,空气相对湿度85%-90%;在17-35℃范围内均可出菇,最适出菇温度为20℃-25℃。开袋出菇管理7-10d后现原基,原基形成2-3d后即可采收子实体,采收结束后经10-15d的转潮培养后可进行二潮菇的出菇管理,首潮出菇即可使生物转化率达到29.87%。对已进行人工驯化的野生菌株的子实体进行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其子实体营养成分含量高,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于20%,其中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约40%,脂肪及蔗糖含量均低于2%,含有的还原糖不高于8%,粗纤维含量约为8%,该菌株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的含量随着不同的出菇条件而有所变化。3通过三轮杂交法、OWE-SOJ技术以及核迁移试验将该野生秀珍菇的单核菌株准确地分为T1、T2、T3、T4四种交配型。通过单核菌株配对杂交,并以锁状联合的有无验证,获得45株自交菌株,与秀迪1号的单核菌株杂交获得176株杂交菌株,而后从各交配型的野生秀珍菇的单核菌株中随机选取一株与秀迪1号及龙岩主栽菌株进行双单杂交并获得8株杂交子。通过生长速度的筛选,结合与亲本的拮抗试验,选出2株生长速度较快的自交菌株ys-1-22以及ys-5-27,4株长势较好且生长速度较快的杂交菌株ys-5-x-36、ys-27-x-36、ys-24-x-10和ys-22-x-38。将筛选获得的6株杂交子与8株双单杂交获得的杂交菌株以及亲本菌株通过RAPD标记、ISSR标记以及SRAP标记试验进行遗传距离的综合聚类分析。在D=6时,将各杂交子与亲本分为4个菌株符合群以及4个独立菌株。将经过生长速度初筛的杂交子14株及亲本进行出菇试验。出菇结果显示,通过单孢自交获得的菌株ys-1-22的生长速度快于亲本,产量显着高于亲本,是具有超亲优势的菌株;虽然ys-5-27的生长速度亦快于亲本菌株,但在18-22℃的温度范围内无法形成原基。采用单孢杂交获得的子代ys-24-x-10的各性状均优于亲本菌株,但菌盖颜色偏白且产生灰黑色斑点,可用于进一步杂交的实验材料;双单杂交的杂交子代中,杂交子的性状改变的范围小,ys-24-sc的生长速度与亲本相比较慢,产量与亲本无显着差异,但口感优于亲本(龙岩市生产菌株“秀珍菇98”)。
巫萍[10](2014)在《中国香菇主栽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香菇(Lentinulaedodes)是世界上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的第二大食用菌,我国是最早实现香菇人工栽培的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香菇第一大生产国、消费国及出口国。优良的香菇菌种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香菇的栽培正逐渐从小户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生产转型,对香菇菌种的真伪、质量要求更加严格。但我国食用菌市场长期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导致香菇菌株淆乱,普遍存在“同种异名,同名异种”现象,由于香菇“混种”导致减产甚至绝产的现象时有发生。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全基因组测序SSR标记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准确检测鉴定香菇品种的体系。通过SSR分子标记对香菇菌种间基因水平上的差异进行鉴定,排除了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可有效地解决我国香菇生产中菌株混乱、假冒伪劣的问题,从根本上规范我国的香菇市场,有效地保护我国香菇品种的知识产权,促进我国香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香菇菌株L135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用SSRhunter1.3软件搜索香菇全基因组中的SSR座位,分析SSR的数量、类型及分布情况。使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共设计了 340对随机覆盖整个基因组的SSR引物,委托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常用于开发SSR标记的方法有数据库搜索开发法、DNA文库法和ISSR抑制PCR法。DNA文库法需要构建基因文库、杂交、测序,耗时费力;数据库搜索法省去DNA文库法繁琐的工作,但开发的SSR标记数量有限;ISSR抑制PCR法需要ISSR-PCR、PCR产物回收、克隆、测序等过程,且开发数量有限。本研究采用全基因组测序法,本方法资金投入大,但是可以获得大量覆盖全基因组的SSR序列,能检测的信息量大且全。本文共使用了 92对SSR引物,目前还未见报道有人使用如此大量的基于全基因测序的SSR引物对市场栽培香菇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全基因测序SSR分子标记对43个香菇品种(包括39个中国香菇栽培品种及两个中国野生品种、2个日本栽培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先用8个香菇品种申香16号、9015、808、武香1号、Cr04、香杂26、菌兴8号及YH1-3对340对引物进行筛选,选出92对多态性高、谱带清晰、方便统计的引物。利用92对引物对全部供试材料进行SSR-PCR扩增及电泳检测,共检测到445个等位位点,其中433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达97.3%。SSR引物对扩增等位位点的范围是1~14个,平均4.83个,多态性信息量变化范围为0.1862~0.7541,平均0.4712。43个香菇品种间遗传相识性系数变化范围为0.561~1.000,平均值为0.756。由聚类分析结果可知,在0.60处,实验群体分为两个大群,野生群体和栽培群体;十六个菌株可与其他菌株区分开,剩余菌株被分为七组,每组含2~9个菌株不等,组内菌株相互不能区分。通过对电泳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利用1140,76,43及148-1四对引物构建了43份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从分子水平上表明,供试材料的遗传基础非常狭窄。进一步分析供试菌株进行出菇实验,收集出菇性状,分析与SSR标记分析之间的关系,从SSR分析的聚类结果与供试材料的出菇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SSR分子标记在分析香菇亲缘关系、鉴定香菇菌株方面具有可行性,可以作为快速准确鉴定香菇菌株的方法之一。
二、中国香菇野生菌株的DNA多态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香菇野生菌株的DNA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InDel标记分析中国香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供试菌株: |
1.1.2菌丝体制备: |
1.2 DNA制备和InDel引物开发 |
1.2.1 基因组DNA提取: |
1.2.2 InDel标记引物开发: |
1.2.3 引物筛选及群体扩增: |
1.3 数据分析 |
1.3.1 群体聚类分析和多态性分析: |
1.3.2群体结构和主成分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香菇基因组范围内InDel分布 |
2.2 InDel多态性分析 |
2.3 聚类分析 |
2.4 基因多样性分析 |
2.5 香菇群体结构分析 |
2.6 香菇群体主成分分析 |
3 讨论 |
3.1 基因组范围内InDel变异位点的分析 |
3.2 食用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群体结构与主成分分析 |
(2)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平菇简介 |
1.1.1 平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经济价值 |
1.1.2 我国野生平菇是优良种质选育的基础 |
1.2 平菇菌种资源鉴定方法 |
1.2.1 形态学鉴定 |
1.2.2 生化标记鉴定 |
1.2.3 同工酶鉴定 |
1.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1.2.4.1 分子标记的定义 |
1.2.4.2 分子标记的特点 |
1.2.4.3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2.4.4 ISSR标记及其应用 |
1.2.4.5 ITS序列鉴定 |
1.3 平菇种质评价-生物学特性评价 |
1.3.1 平菇的形态特征 |
1.3.2 环境温度对平菇的影响 |
1.3.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的影响 |
1.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的影响 |
1.3.5 平菇的抗霉性 |
1.4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背景 |
1.4.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平菇菌株的形态学鉴定 |
2.1 试验材料和用具 |
2.1.1 供试菌株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试剂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
2.2.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
2.2.2.1 平菇子实体的着生及丛个数 |
2.2.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
2.2.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
2.3.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
2.3.2.1 平菇子实体的出菇情况 |
2.3.2.2 平菇菌盖的形态、颜色、大小及厚度 |
2.3.2.3 平菇菌柄长短及粗细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平菇菌丝体的形态 |
2.4.2 平菇子实体的形态 |
第3章 平菇菌株的生理生化及分子标记鉴定 |
3.1 试验材料和用具 |
3.1.1 供试菌株 |
3.1.2 供试培养基 |
3.1.3 供试试剂、仪器及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拮抗试验 |
3.2.2 酯酶同工酶测定 |
3.2.3 ISSR分子标记鉴定 |
3.2.4 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拮抗试验 |
3.3.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果 |
3.3.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
3.3.4 ITS测序结果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拮抗试验结论与讨论 |
3.4.2 酯酶同工酶测定结论与讨论 |
3.4.3 ISSR分子标记鉴定结论与讨论 |
3.4.4 ITS鉴定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平菇菌株生物学评价 |
4.1 试验材料与用具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供试培养基 |
4.1.3 供试试剂及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
4.2.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
4.2.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
4.2.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
4.2.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2.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2.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2.5 平菇的抗根霉性 |
4.2.5.1 获得根霉菌株的试验方法 |
4.2.5.2 平菇抗根霉性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
4.3.1.1 平菇原种的菌丝长速测定 |
4.3.1.2 菌丝满袋及出菇 |
4.3.1.3 平菇菌株的生物转化率及产量 |
4.3.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3.3 培养料的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3.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3.5 平菇的抗根霉性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平菇原种的生物学特性 |
4.4.2 环境温度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4.3 培养料含水量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4.4 培养基的pH对平菇菌丝长速的影响 |
4.4.5 平菇的抗根霉性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担子菌类食用菌交配型位点结构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担子菌的交配型类型及其多态性 |
2 交配型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结构 |
2.1 同源结构域蛋白 |
2.2 信息素受体和信息素前体 |
3 常见担子菌交配型位点的分子遗传学结构 |
3.1 香菇 |
3.2 金针菇 |
3.3 灵芝 |
3.4 侧耳属 |
3.5 裂褶菌 |
3.6 灰盖鬼伞 |
3.7 虎皮香菇 |
3.8 双孢蘑菇 |
3.9 草菇 |
4 展望 |
(4)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食用菌的种类及价值 |
1.1.1 食用菌的种类 |
1.1.2 食用菌的食药用价值 |
1.2 野生食用菌开发及应用现状 |
1.2.1 野生食用菌的资源 |
1.2.2 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情况 |
1.3 野生食用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
1.3.1 形态鉴定在野生食用菌鉴定中的应用 |
1.3.2 rDNAITS序列在野生食用菌鉴定上的应用 |
1.4 生物学活性分析 |
1.4.1 多糖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2 蛋白质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3 漆酶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4 抗菌活性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野生食用菌的采集与形态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采集工具 |
2.1.2 采集方法 |
2.1.3 形态鉴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生食用菌采集 |
2.2.2 野生食用菌形态鉴定 |
2.3 结论 |
第3章 野生食用菌的组织分离及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组织分离结果 |
3.2.2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
3.3 结论 |
第4章 野生菌种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提取结果 |
4.2.2 PCR扩增结果 |
4.2.3 野生菌株系统发育树建立及结果分析 |
4.3 结论 |
第5章 野生食用菌生物学活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野生菌株漆酶活力结果分析 |
5.2.2 野生菌株粗蛋白质含量结果分析 |
5.2.3 野生菌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分析 |
5.2.4 野生菌株粗多糖含量结果分析 |
5.2.5 野生菌株抗菌活性结果分析 |
5.3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木耳概述 |
1.1.1 黑木耳生物学特征 |
1.1.2 黑木耳的分布及生态习性 |
1.1.3 食用菌及黑木耳的营养价值 |
1.1.4 黑木耳的栽培历史 |
1.1.5 黑木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食用菌市场菌种质量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
1.2.1 食用菌菌种质量存在的问题 |
1.2.2 食用菌菌种质量与菌种管理的对策 |
1.3 黑木耳种质资源遗传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
1.3.1 传统的生物学方法 |
1.3.2 .生化标记:酯酶同工酶 |
1.3.3 DNA分子标记 |
1.4 液体发酵菌种技术在食用菌上的应用 |
1.5 吊袋栽培技术在木耳属的应用 |
1.6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黑木耳菌株生理特性、多样性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株 |
2.1.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供试培养基制备 |
2.2.2 菌丝活化 |
2.2.3 对峙培养法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拮抗测定结果 |
2.3.2 小结 |
第3章 酯酶同工酶多样性分析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株 |
3.1.2 试剂、仪器与设备 |
3.1.3 试剂的配制 |
3.2 酯酶同工酶方法 |
3.2.1 菌丝体培养 |
3.2.2 凝胶制备 |
3.2.3 点样 |
3.2.4 电泳 |
3.2.5 染色 |
3.2.6 拍照统计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酶谱多样性 |
3.3.2 聚类分析 |
3.3.3 小结 |
第4章 黑木耳菌株SRAP标记分析 |
4.1 供试菌株 |
4.2 试剂、设备及仪器 |
4.3 黑木耳菌株DNA的提取 |
4.3.1 DNA提取方法 |
4.3.2 DNA质量检测 |
4.4 黑木耳引物设计 |
4.5 黑木耳SRAP-PCR扩增条件 |
4.6 引物筛选 |
4.7 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 |
4.8 数据分析 |
4.9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9.1 DNA提取结果 |
4.9.2 引物筛选结果 |
4.9.3 引物扩增结果 |
4.9.4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
4.9.5 小结 |
第5章 黑木耳菌株ISSR标记分析 |
5.1 供试菌株 |
5.2 试剂、设备及仪器 |
5.3 黑木耳菌株DNA的提取 |
5.4 黑木耳引物设计 |
5.5 黑木耳ISSR-PCR扩增条件 |
5.5.1 PCR扩增反应体系 |
5.5.2 扩增程序 |
5.6 引物筛选 |
5.7 水平琼脂糖凝胶电泳 |
5.8 数据分析 |
5.9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9.1 引物筛选结果 |
5.9.2 引物扩增结果 |
5.9.3 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
5.9.4 小结 |
第6章 优良菌株筛选研究 |
6.1 试验菌株 |
6.2 培养基配方 |
6.3 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测定 |
6.4 出菇管理 |
6.4.1 菌种制作 |
6.4.2 打孔催芽,吊袋入棚 |
6.4.3 吊袋式栽培 |
6.4.4 栽培管理 |
6.4.5 试验地点及记录内容 |
6.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5.1 母种生理特性 |
6.5.2 不同黑木耳菌株出耳性状比较 |
6.5.3 木耳菌株抗杂情况 |
6.5.4 不同黑木耳菌株产量情况分析 |
6.6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附录 |
(6)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元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
1.2 食用菌栽培病害研究 |
1.3 基因组学研究 |
1.4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5 转录组学研究 |
1.6 苦味物质研究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元蘑种质资源收集及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元蘑种质资源评价 |
3.1 材料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元蘑基因组分析及其分子进化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元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元蘑苦味物质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1 已完成基因组测序的食药用菌物种名录 |
附图2.1 野生元蘑生境图片 |
附表2-1 栽培数据整理 |
附表3-1 元蘑菌株抗病性评价列表 |
附表4-1 选择的已发表基因组 |
附表4-2 元蘑CYPs基因家族 |
附表4-3 不同真菌中CAZymes家族基因的分布 |
附表4-4 参与元蘑次生代谢的假定基因和基因簇 |
附表4-5 元蘑多糖生物合成的假定基因 |
附表5-1 多样性分析选择菌株 |
附表5-2 各菌株的SNP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3 各菌株的InDel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4 各菌株的SV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5-5 各菌株的CNV检测及注释结果 |
附表6-1三萜合成中与P450 修饰相关基因列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基于公共数据库信息对中国野生香菇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的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香菇研究数据收集 |
1.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公共数据库中有关香菇的信息统计 |
2.2 文献中涉及的香菇地理分布情况 |
2.3 INSD数据库中ITS序列信息统计 |
2.4 野生香菇种质资源多样性再分析 |
3 讨论 |
(8)中国香菇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其培养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3 DNA提取及PCR扩增 |
1.4 SSR引物筛选 |
1.5 基因型数据统计分析 |
1.6 UPGMA聚类分析 |
1.7 群体结构分析 |
1.8 指纹图谱构建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SR引物选择 |
2.2 SSR基因型多态性信息 |
2.3 遗传多样性结果 |
2.4 群体结构分析 |
2.5 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
3 结论与讨论 |
(9)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 秀珍菇概况 |
1.1 分类地位及分布 |
1.2 形态及其生物学特性 |
1.3 营养价值 |
1.4 秀珍菇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2 真菌鉴定方法 |
2.1 传统分类学研究方法 |
2.2 现代分类鉴定方法 |
3 食用菌育种方法 |
3.1 野生种驯化育种 |
3.2 杂交育种 |
3.3 诱变育种 |
3.4 原生质体育种 |
3.5 分子育种 |
3.6 秀珍菇育种现状 |
第二章 野生菌株的鉴定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来源 |
1.2 培养基与试剂仪器 |
1.2.1 培养基 |
1.2.2 生化试剂 |
1.2.3 仪器设备 |
2 实验方法 |
2.1 子实体宏观形态观察 |
2.2 微观形态的观察 |
2.3 组织分离 |
2.4 母种活化 |
2.5 拮抗实验 |
2.6 DNA的提取 |
2.7 真菌ITS扩增和克隆测序 |
2.8 构建系统发育树 |
2.9 RAPD分子标记的筛选 |
2.10 ISSR分子标记的筛选 |
2.11 SRAP分子标记的筛选 |
2.12 遗传距离的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子实体形态观察 |
3.2 真菌ITS扩增和克隆测序 |
3.3 拮抗结果 |
3.4 系统发育树 |
3.5 DNA分子标记 |
3.6 综合聚类分析 |
4 讨论 |
第三章 野生秀珍菇的驯化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来源 |
1.2 培养基与试剂 |
1.2.1 培养基 |
1.2.2 生化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同步菌丝的准备 |
2.2 生物学特性实验 |
2.2.1 碳源试验 |
2.2.2 氮源试验 |
2.2.3 最适温度试验 |
2.2.4 pH试验 |
2.2.5 致死温度试验 |
2.3 栽培特性 |
2.3.1 基质含水量筛选试验 |
2.3.2 基质酸碱度筛选试验 |
2.3.3 原种制备 |
2.3.4 栽培袋制备 |
2.3.5 培养阶段 |
2.3.6 出菇管理 |
2.4 营养成分的检测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碳源试验 |
3.2 氮源试验 |
3.3 pH试验 |
3.4 温度试验 |
3.6 温度致死试验 |
3.7 基质含水量试验 |
3.8 基质酸碱环境的适应试验 |
3.9 栽培特性 |
3.10 营养成分 |
4 讨论 |
第四章 野生秀珍菇的挖掘利用 |
1 实验材料 |
1.1 供试菌株来源 |
1.2 培养基与仪器 |
1.2.1 培养基 |
1.2.2 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担孢子萌发 |
2.2 单核菌丝的验证 |
2.3 交配型验证 |
2.3.1 担孢子自交 |
2.3.2 OWE-SOJ检验 |
2.3.3 核迁移验证 |
2.4 杂交育种 |
2.4.1 单孢杂交 |
2.4.2 双单杂交 |
2.5 杂交子拮抗试验 |
2.6 杂交子初筛 |
2.7 杂交子遗传差异分析 |
2.7.1 RAPD分子标记 |
2.7.2 ISSR分子标记 |
2.7.3 SRAP分子标记 |
2.8 原种制备 |
2.9 栽培种制备 |
2.10 出菇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杂交配对 |
3.2 杂交子初筛 |
3.2.1 单孢自交 |
3.2.2 单孢杂交 |
3.2.3 双单杂交 |
3.3 杂交子遗传聚类分析 |
3.4 出菇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中国香菇主栽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香菇研究进展 |
1.1 香菇的生物学特性 |
1.2 香菇的栽培历史 |
1.3 香菇的经济价值、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 |
1.4 香菇产业的发展现状 |
1.5 香菇产业存在的问题 |
2 菇品种鉴定方法 |
2.1 形态学鉴定 |
2.2 以交配型因子为基础的分类方法 |
2.3 拮抗反应 |
2.4 同工酶技术 |
2.5 DNA分子标记 |
3 分子标记在食用菌研究中的应用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供试菌株 |
2 培养基及菌丝培养 |
2.1 试管斜面培养基 |
2.2 三角瓶液体培养基 |
2.3 菌丝保藏 |
2.4 菌丝培养 |
3 实验仪器 |
4 主要试剂 |
4.1 DNA提取试剂 |
4.2 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试剂 |
4.3 PCR扩增所用试剂 |
5 试验方法 |
5.1 香菇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
5.2 检测香菇基因组DNA浓度 |
5.3 SSR引物筛选及SSR标记反应条件 |
6 SSR-PCR数据分析 |
7 农艺性状考察 |
7.1 香菇栽培 |
7.2 出菇性状考察与分析 |
第三章 SSR标记分析 |
1 DNA提取结果 |
2 引物筛选结果 |
3 香菇SSR-PCR遗传多样性分析 |
4 香菇菌株栽培试验 |
4.1 申香8号、申香10号和申香12号 |
4.2 武香1号、香杂26、931与L26 |
4.3 香菇Cr04与菌兴8号 |
4.4 Cr62、赣香1号、华香8号与868 |
4.5 庆元9015、金地、申香16号、939与9608 |
4.6 L135与森源10号 |
4.7 L808与3176 |
5 SSR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应用 |
第四章 讨论 |
1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SSR标记 |
2 中国香菇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背景 |
3 香菇SSR指纹图谱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名称缩写 |
致谢 |
附录一 本实验所用试剂药品编号及公司 |
附录二 SSR图片 |
四、中国香菇野生菌株的DNA多态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InDel标记分析中国香菇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结构[J]. 沈秀芬,章炉军,张美彦,张丹,于海龙,李玉. 菌物学报, 2021(09)
- [2]野生平菇菌株的鉴定及生物学评价[D]. 刘利娟.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4)
- [3]担子菌类食用菌交配型位点结构的研究进展[J]. 鲍大鹏. 菌物学报, 2019(12)
- [4]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D]. 李超.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5]不同黑木耳品种种质鉴定及优良菌株筛选研究[D]. 史灵燕.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7)
- [6]中国东北元蘑种质资源评价及其三萜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D]. 田风华.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基于公共数据库信息对中国野生香菇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的再分析[J]. 杨瑞恒,吴莹莹,宋春艳,田果廷,李传华,唐利华,谭琦,鲍大鹏. 菌物学报, 2018(03)
- [8]中国香菇主栽品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J]. 董慧,章炉军,张美彦,姜宁,于海龙,宋春艳,尚晓冬,谭琦. 微生物学通报, 2017(06)
- [9]一株野生秀珍菇的鉴定、驯化及挖掘利用[D]. 郑秋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4)
- [10]中国香菇主栽品种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的构建及应用[D]. 巫萍. 南京农业大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