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分子开关,抗菌药物,敏感性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论文文献综述
王亚坤,高文杰,王伟,王艳艳[1](2016)在《肺炎支原体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收治的45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MP培养与药敏分析,抗菌药物选择红霉素与阿奇霉素,对MP培养阳性菌株使用分子开关技术检测23SrRNA V区2063/2064基因的突变情况,并进行测序分析,最后明确分子开关检测MP耐药基因与其对抗菌药物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在450例患儿中,MP检测阳性80例,阳性率为17.8%。在80株MP中,72株对红霉素耐药,耐药率为90.0%;31株对阿奇霉素耐药,耐药率为38.8%,为此MP对于红霉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阿奇霉素(χ2=9.134,P=0.000)。76株MP株的23SrRNA的2063/2064位发生了基因突变,其中有70株检测出A2063G的突变,6株有A2064G的突变。而在76株23S rRNA 2063/2064基因位点突变的MP中,有72株MP对红霉素产生高水平耐药,并对阿奇霉素发生交叉耐药,未发生突变的4株MP均对红霉素与阿奇霉素敏感。结论肺炎支原体对红霉素与阿奇霉素都有高度的耐药性,分子开关检测可识别23SrRNA V区基因2063/2064位点突变,有利于反映MP对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的敏感性,具有很好的检测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2016年08期)
龚咏晴,董巍檑,陈方方,彭华,周晶[2](2016)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线粒体DNA A1555G位点的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高保真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线粒体DNA(mt DNA)A1555G位点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3'硫代磷酸化修饰的突变型引物和野生型引物作为下游引物,在其上游设计一条公共引物分别构成突变引物对和野生引物对,以构建好的包含mt DNA A1555G位点的突变型质粒和野生型质粒为模板,进行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双向引物延伸反应,对PCR体系中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模板浓度等条件优化,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PCR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分子开关技术检测mt DNA A1555G位点的最佳PCR条件:退火温度为61.0℃,引物浓度为0.6μmol/L,检测模板浓度为103~106copies/μL。结论确定了分子开关技术检测mt DNA A1555G位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该技术在线粒体DNA的突变筛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临床检验杂志》期刊2016年03期)
刘艳,刘丹,朱翠明,黄泽智,蒙松年[3](2015)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40株Mp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建立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子开关,用分子开关进行Mp临床分离株的PCR扩增,检测其是否存在Mp 23SrRNA 2063、2064和2617 3个热点突变,并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点突变,分析点突变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Mp对14元环的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程度最高,其MIC≥128mg/L;对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相对敏感,其中交沙霉素抗Mp活性最高,其MIC≤4mg/L。用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子开关行PCR扩增,检测出35株发生了2063位点基因突变,3株发生2064位点基因突变,未检测出2617位点突变。用基因测序检测到35株Mp发生A2063G的突变,3株发生A2064G的突变,未检测到2617位点突变,与分子开关的检测结果一致,并且2063、2064位点突变Mp株均对大环内酯类药物高度耐药。结论分子开关可识别23SrRNA基因突变,可用于分析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陈方方[4](2015)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筛查AAID热点基因突变的条件优化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高保真聚合酶结合硫代磷酸化修饰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建立能够准确、快速识别mt DNA 12S r RNA基因A1555G、C1494T、961del T叁个与AAID密切相关的热点突变位点检测平台。通过该方法检测mt DNA 12S r RNA基因A1555G、C1494T、961del T叁个突变位点的有无,来指导Am An的合理用药,预防AAID的发生。方法:以已构建好的同时包含mt DNA 12S r RNA基因A1555G、C1494T、961del T叁个位点的突变型质粒和野生型质粒为模板,利用高保真聚合酶结合硫代磷酸化修饰的特异性检测引物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对突变型质粒模板和野生型质粒模板分别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将其PCR产物通过凝胶成像系统进行分析。通过调节PCR反应过程中退火温度、引物浓度、模板浓度等,优化PCR反应条件,然后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包含mt DNA 12S r RNA基因A1555G、C1494T、961del T叁位点突变型质粒模板和野生型质粒模板进行PCR反应,并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PCR产物进行分析。采用优化好的多重PCR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确定所建立的检测平台的灵敏性。最后利用高保真酶介导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对临床志愿者的血液基因组DNA样本进行基因突变的筛查。结果:在一定的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下,突变检测引物与野生模板不配对,无PCR产物,而与突变模板相配对,则有PCR产物。在优化PCR反应退火温度的过程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的特异性提高。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重组质粒经定量后,稀释成108、107、106、105、104、103、102、101拷贝/μL浓度梯度作为模板,然后再以稀释的质粒分别作为模板,本课题所构建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平台对于A1555G、C1494T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3拷贝,特异性达到106拷贝,961del T的检测灵敏度达到102拷贝,特异性达到105拷贝,在同一反应体系的多重引物延伸反应中,对叁位点突变进行同时检测,突变重组质粒经定量后,稀释成108、107、106、105、104、103、102、101拷贝/μL浓度梯度作为模板,本课题所构建的突变敏感分子开关检测平台对于叁位点同时检测的灵敏度达到104拷贝。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对50例临床志愿者mt DNA 12S r RNA基因A1555G、C1494T、961del T突变的筛查均没有发现A1555G、C1494T、961del T突变携带者。结论:利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建立了快速筛查AAID相关的叁热点突变的检测平台,从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临床用药进行指导,预防AAID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5-05-01)
贺程杰[5](2014)在《应用分子开关识别23SrRNA基因突变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自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中分离培养的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 MP)临床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用基于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子开关行PCR扩增,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MP23S rRNA基因突变的新方法,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治疗MP感染。方法:收集2010年~2012年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住院516例患儿咽拭子标本,用支原体SP4液体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CM401琼脂培养基培养支原体菌落进行纯化,并通过PCR进行筛选和进一步鉴定。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5种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4元环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15元环的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和16元环的吉他霉素)对MP临床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并用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子开关行PCR扩增,检测是否存在MP23S rRNA2063、2064和2617叁个热点突变,通过基因测序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点突变。分析点突变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51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共分离培养出21株MP,分离阳性率为4.07%(21/516);PCR扩增出49例阳性,检出率为9.50%(49/516)。21株MP中,仅2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敏感株,19株为高度耐药株,耐药率为90.5%(19/21),未检测出中度耐药株。5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MP对14元环的红霉素和克拉霉素耐药程度最高,其MIC≥128mg/L;对15元环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和交沙霉素相对敏感,其中交沙霉素抗MP活性最高,其MIC≤4mg/L。用高保真聚合酶和3’硫化修饰引物的分子开关行PCR扩增,检测出17株发生了2063位点基因突变,2株发生2064位点基因突变,未检测出2617位点突变。用基因测序检测到17株MP发生A2063G的突变,2株发生A2064G的突变,未检测到2617位点突变,与分子开关的检测结果一致,而且2063、2064位点突变MP株均对大环内酯类药物高度耐药。结论:1.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离的MP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高度耐药。2.分子开关可识别23S rRNA基因突变、分析MP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4-05-01)
轩贵平[6](2014)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同时快速检测AAID叁个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高保真度DNA聚合酶所介导的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同时、快速、准确检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性耳聋相关的叁个热点基因突变。方法:首先提取正常人的血液基因组DNA,根据人线粒体12S rRNA(NC01290)叁个热点突变961delT、C1494T、A1555G区域设计包含叁位点的扩增引物,利用低保真度DNA聚合酶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并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得到包含叁位点的野生型质粒。根据构建的野生型质粒序列,利用MutaPrimer2.0软件设计针对叁个热点突变位点的叁对互补的定点突变引物,以野生型质粒为模板,结合重迭延伸PCR反应和冷冻析出法产生同时包含叁突变位点的突变目的片段,双酶切后克隆到载体中,得到同时包含叁突变位点的突变型质粒。以这叁位点为靶点,分别设计出3’末端与野生型质粒模板基因位点和突变型质粒模板位点相匹配的引物,经硫代磷酸化修饰后联合具有3’5’外切活性的高保真度DNA聚合酶共同构成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而后结合琼脂糖凝胶电泳,首先在不同反应体系中对包含叁突变位点的突变阳性质粒模板分别进行检测,其次在同一反应体系对包含叁突变位点的突变阳性质粒模板进行检测;最后用分子开关联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对健康临床志愿者的DNA样本进行基因突变的筛查。结果:DNA测序结果证实利用改进的重迭延伸PCR进行叁位点的定点突变成功获得同时包含叁突变位点的突变型质粒模板。在不同反应体系中对叁位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野生型质粒模板,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能使完全匹配的野生型等位基因特异性检测引物延伸,而不配对的突变型等位基因特异性检测引物不能被延伸。反之,使用突变型质粒模板,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能使完全匹配的突变型等位基因特异性检测引物延伸,而不配对的野生型等位基因特异性检测引物不能被延伸。在同一反应体系的多重引物延伸反应中,对叁位点突变进行同时检测,同样,完全匹配引物延伸,不完全配对引物不被延伸。对正常健康志愿者的全血D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引物混合物与正常健康志愿者全血DNA样本完全匹配,有叁条特异性引物产生,突变型引物混合物与正常健康志愿者全血DNA样本不完全匹配,无产物出现。结论:利用改进重迭融合PCR技术,成功获得同时含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性耳聋(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 induced deafness, AAID)相关的叁热点突变位点的阳性突变质粒,并且可用于基因检测。高保真度DNA聚合酶所介导的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对AAID相关的单一热点突变检测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保真度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可用于多重引物延伸反应同时快速筛查AAID相关的叁个热点突变。(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4-05-01)
蒋文丽[7](2014)在《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高度近视ZNF644基因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双硫代磷酸化修饰的特异性检测引物耦合Pfu高保真DNA聚合酶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高度近视患者ZNF644基因c.725C>T,C699Y(2238G>A)突变位点。方法:根据ZNF644基因c.725C>T,C699Y (2238G>A)两个突变点在基因序列中的位置,构建野生型与突变型重组质粒作为研究模板。分别设计与野生型和突变基因位点配对的引物,采用双硫化磷酸修饰引物3′末端,耦合Pfu高保真DNA聚合酶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对突变型及野生型质粒模板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其PCR产物进行分析。通过调节PCR反应过程中退火温度,优化PCR反应条件,建立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高度近视ZNF644基因c.725C>T,C699Y (2238G>A)突变的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筛查12位高度近视志愿者ZNF644基因c.725C>T,C699Y (2238G>A)突变。结果:当检测引物与模板完全匹配时,引物被延伸,有PCR产物,引物与模板不完全匹配时,引物不被延伸,则无PCR产物。在提高PCR反应退火温度条件下敏感性分子开关特异性提高,62℃退火温度下可特异性检测出质粒模板ZNF644基因c.725C>T,C699Y (2238G>A)突变位点。使用该方法对12例临床高度近视志愿者ZNF644基因c.725C>T,C699Y(2238G>A)突变的筛查未发现突变。结论: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可用于筛查高度近视患者ZNF644基因c.725C>T,C699Y (2238G>A)突变。(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4-05-01)
季晓英[8](2013)在《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HIV-1耐药基因突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建立对HIV-1七个耐药突变位进行快速筛查的技术平台,采用单一PCR和多重PCR相结合,检测耐药基因相关突变的有无,为HIV耐药性评估提供依据,指导HIV患者合理用药。方法:将包含HIV-1耐药突变的PCR产物克隆至pMD-19-T载体,通过含氨苄的LB平板筛选阳性克隆,挑选菌落进行培养并提取质粒DNA。对质粒DNA进行PCR扩增初步确定阳性克隆,并通过测序分析确证,获得包含HIV-1耐药突变相对应的野生型质粒模板。突变型模板直接由公司合成,包含目前已知的HIV-1耐药突变二十七个,本研究选择七个高频突变位点建立快速检测体系。所选七个突变位点分别是M41L(ATG/CTG)、K65R(AAA/AGA)、T69N(ACT/AAT)、M184V(ATG/GTG)、V75I(GTA/ATA)、V82A(GTC/GCC)和L90M(TTG/ATG)。实验以这七个突变位点为检测靶点,分别设计3’末端与野生型基因位点或突变基因位点配对的引物,硫化磷酸修饰3’末端并偶联高保真DNA聚合酶构成的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首先在不同体系分别对含有相应七个突变的突变质粒模板及野生型质粒模板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并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在同一体系同时对含有相应七个突变的突变质粒模板及野生型质粒模板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并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荧光定量分析进行检测。结果:在不同反应体系分别对七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在一定的反应条件及反应体系下,特异性野生检测引物与野生模板配对得以延伸;而与突变模板不配对则不能延伸。当特异性突变检测引物与突变模板配对,引物得以延伸;而与野生模板不配对则不能延伸。结果显示,使用野生型质粒模板,该方法仅能使野生型等位基因相关引物得以延伸,而突变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不能被延伸。反之,使用突变质粒模板,该方法仅能使突变型等位基因位点相关引物得以延伸,而野生型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不能被延伸。在同一反应体系同时对以上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同样,完全配对引物能被延伸,不完全配对引物不能被延伸。分子开关对上述七个位点的识别敏感性大部分可达到10~1~10~9拷贝,特异性分别为10~4~10~5拷贝,这一特定引物扩增特定模板的特异性在突变与野生序列之间的达到3个或3个以上对数级,能有效早期检测耐药突变。结论:高保真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可用于已知基因突变的检测,除可用于检测某些遗传性突变外,还可以检测耐药基因突变。高保真DNA聚合酶偶联硫化修饰引物构成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能够快速筛查HIV-1七种突变,该技术在HIV-1耐药突变检测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可用来指导用药,尤其是早期监控耐药基因的突变。(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3-05-01)
兰芬[9](2012)在《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β地中海贫血》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准确、快速检测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方法:首先提取正常人血液基因组DNA,根据已知中国人群β珠蛋白基因热点突变CD41-42、IVS-2nt654、TATAbox-28、CD17、CD71-72及CD26区域序列,分别设计引入突变位点的扩增引物,利用低保真酶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将其PCR产物克隆到pMD19-T载体,得到β地中海贫血常见的六个突变位点的基因突变克隆:CD41-42、IVS-2nt654、TATAbox-28、CD17、CD71-72及CD26。然后以这六个突变位点为检测靶点,分别设计3’末端与野生型基因位点或突变型基因位点配对的引物,硫化磷酸修饰后偶联高保真DNA聚合酶构成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首先在不同体系分别对含有相应突变位点的六个阳性质粒模板及正常人基因组DNA模板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并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在同一体系中同时对含有相应突变位点的六个阳性质粒模板及正常人基因组DNA模板进行引物延伸反应,并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对已知分别含有CD26和TATAbox-28突变位点的病人DNA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在不同反应体系分别对六个热点突变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使用正常人的染色体DNA样本,该方法仅能使野生型等位基因相关引物得以延伸,而突变型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不能被延伸。反之,使用突变质粒模板,该方法仅能使突变型等位基因位点相关引物得以延伸,而野生型等位基因位点特异性引物不能被延伸。在同一反应体系同时对以上热点突变进行检测。同样,完全配对引物能被延伸,不完全配对引物不能被延伸。对分别含有CD26和TATAbox-28突变位点的病人DNA样本进行检测,与含CD26突变位点的病人DNA模板配对的突变引物有产物,不配对的无产物;与含TATAbox-28突变位点的病人DNA模板配对的突变引物有产物,不配对的无产物。结论:1.成功获得可用于基因检测技术研发的人工突变的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阳性模板;2.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对β地中海贫血基因单一热点突变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3.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可用于多重PCR快速筛查β地中海贫血基因热点突变。(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2-05-01)
陈营[10](2012)在《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分析PIK3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8年至2011年乳腺癌组织标本90例及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乳腺组织(超过病灶周围5cm)各10例,应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其PIK3CA基因第9外显子的G1633A(E545K)突变和第20外显子的A3140G(H1047R)突变。首先,选取PIK3CA基因20号外显子A3140G(H1047R)突变为检测靶点,验证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具体步骤为:①提取健康人的基因组DNA、乳腺癌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乳腺组织的基因组DNA并定量;②以健康人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体外定点突变技术,获得含有PIK3CA基因3140位点为突变位点(碱基为G)的DNA片段;③用PCR反应扩增健康人基因组DNA,获得含有PIK3CA基因3140位点为野生位点(碱基为A)的DNA片段;④将获得的突变和野生的DNA片段连接质粒载体转化入感受态细菌进行扩增,建立突变和野生的质粒模板并定量;⑤分别设计与PIK3CA基因3140位点突变碱基和野生碱基配对的3’末端硫化磷酸修饰的引物对,验证高保真酶及引物的灵敏度和特异性;⑥以乳腺癌组织、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乳腺组织的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用验证好的突变检测引物和野生检测引物进行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PCR反应,利用凝胶成像系统对PCR结果进行突变检测分析。然后,将经过验证的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应用于PIK3CA基因9号外显子G1633A(E545K)基因突变的检测。最后分析PIK3CA基因的热点突变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结果:重组的突变和野生质粒定量后,将突变模板和野生模板分别稀释成10~9、10~8、10~7、10~6、10`5、10~4拷贝/μl浓度梯度作为模板,检验硫化修饰引物与高保真酶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显示分子开关技术在模板浓度小于10~6拷贝/μl时高保真酶及硫化修饰引物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子开关技术的反应体系可用于浓度为10~4-10·5拷贝/μl的乳腺癌及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乳腺组织的基因组DNA样本的突变检测。PCR突变检测结果与DNA测序结果一致,证明分子开关技术可用于体细胞基因突变的检测。利用高保真DNA聚合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9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DNA中检测到了PIK3CA基因突变18例(突变率20%)。18例PIK3CA基因突变中包含A3140G(H1047R)突变14例(突变率15.6%)、G1633A(E545K)突变3例(突变率3.3%)、G1624A(E542K)突变2例(突变率2.2%),其中1例A3140G突变和1例G1624A突变发生在同一患者中。PIK3CA基因突变与患者的c-erbB-2阴性相关,而与年龄分布、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ER、PR和EGFR是否表达无相关性。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乳腺组织中未检测到PIK3CA基因突变。结论:高保真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可以用于体细胞PIK3CA基因突变的检测。在90例乳腺癌患者组织DNA中检测到PIK3CA基因突变18例(突变率20%),在乳腺纤维腺瘤和癌旁乳腺组织中未检测到PIK3CA基因突变。PIK3CA基因突变与乳腺癌患者的c-erbB-2阴性相关,而与年龄分布、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及ER、PR和EGFR是否表达无相关性。(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2-03-01)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高保真酶介导的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检测线粒体DNA(mt DNA)A1555G位点条件进行优化。方法利用3'硫代磷酸化修饰的突变型引物和野生型引物作为下游引物,在其上游设计一条公共引物分别构成突变引物对和野生引物对,以构建好的包含mt DNA A1555G位点的突变型质粒和野生型质粒为模板,进行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双向引物延伸反应,对PCR体系中的退火温度、引物浓度、模板浓度等条件优化,通过凝胶成像系统对其PCR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分子开关技术检测mt DNA A1555G位点的最佳PCR条件:退火温度为61.0℃,引物浓度为0.6μmol/L,检测模板浓度为103~106copies/μL。结论确定了分子开关技术检测mt DNA A1555G位点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该技术在线粒体DNA的突变筛查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论文参考文献
[1].王亚坤,高文杰,王伟,王艳艳.肺炎支原体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的作用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
[2].龚咏晴,董巍檑,陈方方,彭华,周晶.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线粒体DNAA1555G位点的条件优化[J].临床检验杂志.2016
[3].刘艳,刘丹,朱翠明,黄泽智,蒙松年.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5
[4].陈方方.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筛查AAID热点基因突变的条件优化与应用研究[D].南华大学.2015
[5].贺程杰.应用分子开关识别23SrRNA基因突变检测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敏感性[D].南华大学.2014
[6].轩贵平.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同时快速检测AAID叁个相关基因突变的研究[D].南华大学.2014
[7].蒋文丽.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高度近视ZNF644基因突变[D].南华大学.2014
[8].季晓英.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HIV-1耐药基因突变[D].苏州大学.2013
[9].兰芬.基因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检测β地中海贫血[D].南华大学.2012
[10].陈营.突变敏感性分子开关技术在乳腺癌PIK3CA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