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针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不育,女(雌)性,子宫内膜,灌肠,中药疗法
电针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潘荣,王丽旻,刘秀英[1](2019)在《中药灌肠配合电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型不孕症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电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60例薄型子宫内膜型不孕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在月经周期第5 d开始口服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红片;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电针治疗。月经周期第10 d开始监测卵泡,待卵泡≥18 mm时,停止治疗,排卵后指导合房(输卵管堵塞者予试管移植),同时给予地屈孕酮片治疗14 d。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如受孕者停止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子宫内膜厚度、形态类型,并统计疗效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3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内膜螺旋动脉PSV升高,RI、PI均降低(P<0.05),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SV、RI、PI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2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厚(P<0.05),治疗后2组组间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A型子宫内膜比例升高(P<0.05),C型子宫内膜比例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C型子宫内膜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及随访3个月内,治疗组妊娠率36.7%,对照组妊娠率16.7%,治疗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配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型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改善子宫内膜局部血运,增加子宫内膜厚度及改善内膜形态,提高了子宫内膜容受性,进而提高了妊娠率。(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期刊2019年09期)
史莹莺,朱敏,叶恬恬,杨俊文,江鲁红[2](2019)在《电针干预豚鼠膜迷路积水的参数优选及其对耳蜗AQP2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膜迷路积水的干预,优选出电针治疗膜迷路积水适宜参数,通过检测耳蜗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变化,初步探讨电针治疗梅尼埃病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据不同频率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其余各组均通过腹腔注射血管加压素建立膜迷路积水模型。空白组不予干预;模型组造模后采取与电针组相同固定方式;电针组各个亚组,取百会和听宫穴,分别采用2Hz、15Hz、100Hz 3种不同频率进行治疗;假电针组除针刺百会、听宫不通电外,其余处理同电针组,连续治疗10天。干预结束后,测听阈值、检测耳蜗积水程度,并计算R值,检测耳蜗AQP2表达。结果:(1)各组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值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R值均降低(P<0.01,P<0.05);与假电针组比较,100Hz电针组R值降低(P<0.01),2Hz电针组、15Hz电针组R值均较假电针组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电针组比较,100Hz电针组较2Hz电针组、15Hz电针组降低(P<0.05)。2Hz电针组、15Hz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豚鼠耳蜗AQP2表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100Hz电针组耳蜗AQP2表达减弱(P<0.01)。结论:假电针及电针治疗均能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其中100Hz电针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耳蜗AQP2的表达有关。(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金新,蔡宛儒,徐派的,张红星[3](2019)在《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刺激参数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根据罗马Ⅳ诊断标准[1],FD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疼痛综合征(EPS),以餐后饱胀感、早期的饱腹感、上腹疼痛和上腹部烧灼为主要症状单独或者联合出现,干扰通常的活动,超过6个月,在过去的3个月内每周至少发生3次,但无器质性的损害。研究表明,FD(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吕桂芬,刘德山[4](2019)在《电针联合推拿对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脑血流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联合推拿对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将90例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眩晕、颈肩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脑血流参数[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及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液流变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A、RVA和BA的Vm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联合推拿和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气滞血瘀型CSA患者的脑血流参数及椎-基底动脉血液流变学,快速缓解或消除CSA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连芳,席强[5](2019)在《临床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参数选择现状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检索近10年国内外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相关文献,从电针仪型号标注、波形、频率、幅度、脉宽及持续时间选择方面综述电针参数临床应用现状并加以分析。临床上电针广泛用于膝骨关节炎治疗,实际使用中主要关注电针组合波形、强度、频率及时间的选择,对电针仪型号、基本脉冲波形、脉宽、幅度不够重视。电针刺激参数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参数的研究对电针行业的发展、临床疗效的提高及针刺量化、标准化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9年08期)
朱敏,邱鹏飞,聂娜,嘉芳芳,梁宜[6](2019)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电针治疗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电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参数方案,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和手工检索相结合的方式,检索CNKI、万方、VIP、CBM、PubMed相关文献。对电针治疗PHN的腧穴、电针仪型号、波形、频率、波宽、电压及刺激强度、疗程进行分析。结果检索文献424篇,最后纳入文献50篇。提及电针腧穴有45篇、电针仪型号42篇、波形47篇、频率31篇、波宽0篇、电压及刺激强度41篇、刺激时间46篇、间隔时间47篇、治疗次数46篇。结论目前电针治疗PHN主要使用的参数方案为:采用电针阿是穴→阿是穴、夹脊穴→夹脊穴两组穴对,采用疏密波,2~5 mA电压以耐受为度,每次30 min,隔日1次。部分临床试验未对电针参数做详细描述,有文献对电针参数描述与临床实际不符,可信度较低。尽管目前电针治疗PHN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有效,但由于文献质量较低,其临床真实疗效仍待进一步验证。(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急症》期刊2019年04期)
胡冰林,徐芬,马朝阳[7](2019)在《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对单纯性肥胖疗效的相关思考与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纯性肥胖日益危害着公众健康,电针的疗效确切,但电针波形、频率、强度、取穴等参数会引起机体内不同的生物效应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最终的减肥效果,由于缺乏深入研究而没有统一的治疗标准。现笔者检索近10年相关文献,从电针刺激参数的角度,阐述其对单纯性肥胖的疗效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28期)
陈贞羽,龚杰,庄晟坚,周杰[8](2019)在《炎性痛电针镇痛参数优选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不同参数电针的抗炎镇痛效应。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2Hz电针组、120Hz电针组和2/120Hz电针组。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炎性痛模型。不同参数电针干预大鼠患侧足叁里和昆仑穴,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24h,治疗第1、3、5、7、9、10天检测大鼠右后足机械缩足阈值(PWT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右后足跖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在电针干预后第7~10天,2/120Hz组大鼠PWTs高于2Hz组(P<0.01~0.05);干预后第7、9天,2/120Hz组大鼠PWTs高于120Hz组(P<0.01)。2/120Hz组大鼠足跖炎症因子IL-1β含量低于M组(P<0.05);120Hz组和2/120Hz组大鼠足跖炎症因子TNF-α含量显著低于M组(P<0.05)和2Hz组(P<0.05,P<0.01)。结论:不同参数电针均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但不同参数组合电针镇痛效果有所不同,电针干预炎性疼痛时,以2(50μs)/120Hz(200μs)疏密波电刺激为宜。(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付宏伟,阎丽娟,刘阳阳,郭义,郭永明[9](2018)在《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对镇痛效应影响的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通过整理、总结分析电针镇痛相关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从电针频率、电流强度、电压、波形、电针时间等方面,探讨影响电针镇痛效果的因素。研究发现电针参数是影响电针效应的重要因素,其频率为2~100 Hz,固定频率及变频均有选用;刺激电流0.1~3 mA,刺激电压2~20 V,以2~3 V为多;留针时间5~45 min。即使是相同实验设计,其电针参数的选择也未能统一。因此,电针参数需进行量化,才能为实验研究提供统一、客观的标准,更能为临床选择最佳电针参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谢求恩,潘江,张雄,徐永贵,王林华[10](2018)在《电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电生理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轻度、中度腕管综合征(CT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轻度、中度CTS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方案治疗,电针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穴位电针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及功能评分、电生理参数及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电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0%(P<0.05)。治疗后电针组症状及功能评分分别为(15.28±2.35)分和(9.92±1.4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3±3.18)分和(14.28±2.26)分(P<0.05);治疗后电针组正中神经末梢运动潜伏时(DML)低于对照组,拇指展肌肌肉复合动作电位(CMAP)波幅、拇指-腕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中指-腕SCV、拇指-腕正中神经感觉动作电位(SNAP)波幅、中指-腕SNAP波幅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电针组腕管正中神经近端肿胀≥10 mm~2的比例为27.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81%(P<0.05)。结论:电针治疗轻中度CTS可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腕部症状和功能,同时明显改善患者的电生理参数。(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电针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膜迷路积水的干预,优选出电针治疗膜迷路积水适宜参数,通过检测耳蜗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变化,初步探讨电针治疗梅尼埃病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豚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电针组、电针组(据不同频率分为3个亚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其余各组均通过腹腔注射血管加压素建立膜迷路积水模型。空白组不予干预;模型组造模后采取与电针组相同固定方式;电针组各个亚组,取百会和听宫穴,分别采用2Hz、15Hz、100Hz 3种不同频率进行治疗;假电针组除针刺百会、听宫不通电外,其余处理同电针组,连续治疗10天。干预结束后,测听阈值、检测耳蜗积水程度,并计算R值,检测耳蜗AQP2表达。结果:(1)各组听阈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值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R值均降低(P<0.01,P<0.05);与假电针组比较,100Hz电针组R值降低(P<0.01),2Hz电针组、15Hz电针组R值均较假电针组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电针组比较,100Hz电针组较2Hz电针组、15Hz电针组降低(P<0.05)。2Hz电针组、15Hz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豚鼠耳蜗AQP2表达增强(P<0.05);与模型组相比,100Hz电针组耳蜗AQP2表达减弱(P<0.01)。结论:假电针及电针治疗均能减轻豚鼠膜迷路积水,其中100Hz电针效果最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耳蜗AQP2的表达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针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潘荣,王丽旻,刘秀英.中药灌肠配合电针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型不孕症临床疗效及对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9
[2].史莹莺,朱敏,叶恬恬,杨俊文,江鲁红.电针干预豚鼠膜迷路积水的参数优选及其对耳蜗AQP2表达的影响[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3].金新,蔡宛儒,徐派的,张红星.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刺激参数规律[J].湖北中医杂志.2019
[4].吕桂芬,刘德山.电针联合推拿对气滞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脑血流参数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9
[5].王连芳,席强.临床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参数选择现状及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9
[6].朱敏,邱鹏飞,聂娜,嘉芳芳,梁宜.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电针治疗参数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2019
[7].胡冰林,徐芬,马朝阳.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对单纯性肥胖疗效的相关思考与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8].陈贞羽,龚杰,庄晟坚,周杰.炎性痛电针镇痛参数优选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9
[9].付宏伟,阎丽娟,刘阳阳,郭义,郭永明.不同电针刺激参数对镇痛效应影响的研究概述[J].上海针灸杂志.2018
[10].谢求恩,潘江,张雄,徐永贵,王林华.电针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对电生理参数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