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交叉隧道近接施工技术的研究

上下交叉隧道近接施工技术的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交通路网的不断完善,在新建交通路线时遇到既有结构物的机会逐年增多。在隧道工程方面,地下工程的飞速发展,也使新建洞室和既有洞室遭遇几率越来越大,遭遇的形式越来越繁杂,在空间位置上,有水平方向的并行,也有竖直方向的上下交叉、重叠等,且相邻洞室的间距越来越小。新建的地下工程,为了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也存在小净距的相邻洞室同时施工的问题。本文以温福客运专线琯头岭隧道下穿同三高速公路的琯头岭隧道的施工技术方案为出发点,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研究了新建隧道和既有隧道对不同的开挖方案的施工方法选择敏感性的影响,通过试验段来验证初步拟订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建立了完善的监控测试体系。在两隧道的竖直方向间距仅3.24m的困难条件下保证了铁路隧道的施工安全和既有公路隧道的结构安全。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得到以下主要结论和成果:①建立了三维模型对琯头岭新建铁路隧道隧道和既有公路隧道在不同的开挖支护条件下的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在琯头岭隧道的围岩条件下,围岩的位移和内力对开挖方式不敏感,与经验分析和工程实际相符。增大了选择方案的灵活性。找到施工过程控制的重点是爆破振动的影响。②在琯头岭隧道大量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实测数据进行了回归处理与分析;利用实测数据的支持下,改变了原设计的部分支护方式。为安全快速通过交叉段创造了条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现状
  • 1.2.1 小净距隧道的概念
  • 1.3 小净距跨隧道开挖方法现状
  • 1.3.1 隧道开挖方法概述
  • 1.3.2 隧道开挖方法现状
  • 1.4 隧道开挖方案选择研究现状
  •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框图
  • 第二章 工程概况和设计方案
  • 2.1 工程概况
  • 2.1.1 平面位置示意图
  • 2.1.2 空间关系示意图
  • 2.1.3 地质情况
  • 2.2 设计方案
  • 2.3 指标要求
  • 第三章 岩土工程有限元理论及ANSYS程序简介
  • 3.1 概述
  • 3.2 岩土工程问题的边界条件
  • 3.3 弹塑性有限元基本理论
  • 3.3.1 弹塑性基本理论
  • 3.3.2 岩土材料屈服准则
  • 3.4 有限元分析过程
  • 3.5 ANSYS有限元程序简介
  • 第四章 琯头岭隧道施工方案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4.1 概述
  • 4.2 参数以及数学模型的选取
  • 4.3 全断面开挖施工的模拟分析
  • 4.3.1 计算流程
  • 4.3.2 计算结果
  • 4.3.3 计算结论
  • 4.4 下台阶法开挖施工的模拟分析
  • 4.4.1 施工工序
  • 4.4.2 隧道开挖过程的数值模拟
  • 4.4.3 计算结果
  • 4.5 下导洞法开挖施工的模拟分析
  • 4.5.1 开挖工序
  • 4.5.2 计算流程
  • 4.5.3 计算结果
  • 4.5.4 计算结果分析
  • 4.6 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模拟分析
  • 4.6.1 开挖工序
  • 4.6.2 计算流程
  • 4.6.3 计算结果
  • 4.6.4 计算结果分析
  • 4.7 综合分析
  • 4.7.1 开挖方案的分析与确定
  • 4.7.2 超前预支护方案分析与确定
  • 4.7.3 初期支护方案分析
  • 4.8 初步拟定方案综述
  • 第五章 琯头岭隧道现场试验和测试研究
  • 5.1 新奥法监测概述
  • 5.2 琯头岭隧道量测项目
  • 5.3 监测的依据
  • 5.4 爆破振动速度监测
  • 5.4.1 监测的内容
  • 5.4.2 监测的仪器、方法及测点布设
  • 5.4.3 爆破振动传播衰减规律回归分析
  • 5.5 监测结果及分析
  • 5.6 洞内围岩表面位移监测
  • 5.6.1 监测内容
  • 5.6.2 监测的仪器、方法及监测断面和测点布设
  • 5.6.3 监测结果
  • 5.6.4 监测结果分析
  • 5.7 洞内支护结构应力监测
  • 5.7.1 监测的仪器和方法
  • 5.7.2 监测断面及测点的布置
  • 5.7.3 监测结果及分析
  • 5.8 同三高速公路地面沉降监测
  • 5.8.1 监测的仪器及方法
  • 5.8.2 测点的布置
  • 5.8.3 监测结果及分析
  • 5.9 同三高速公路二次衬砌表面应力量测
  • 5.9.1 监测内容
  • 5.9.2 监测的仪器、方法及监测断面和测点布设
  • 5.9.3 监测结果及分析
  • 结论
  • 一、研究成果与结论
  • 二、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体系构建与质量控制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12)
    • [2].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的价值与开发利用[J]. 大众文艺 2020(09)
    • [3].基于过程管理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以北京建筑大学为例[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02)
    • [4].近10年国内发表的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概况[J]. 中医正骨 2020(04)
    • [5].地方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反向人工智能倾向的成因与破解[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08)
    • [6].贸易经济(粮食经济)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分析——以南京财经大学为例[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08)
    • [7].“差评”研究生学位论文主要特点鉴别[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9(05)
    • [8].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发与利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23)
    • [9].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的论证意识——一种教育学的视角[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03)
    • [10].研究生导师责权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2)
    • [11].关于提高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30)
    • [12].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探析——基于文献经济学和知识经济学的思考[J]. 科技经济市场 2017(04)
    • [13].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探析[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04)
    • [14].近10年我国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与发展态势研究[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7(03)
    • [15].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探索研究——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04)
    • [16].研究生学位论文英文摘要翻译中的问题与应对[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7)
    • [17].聚类算法在研究生论文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19)
    • [18].浅析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价值工程 2017(34)
    • [19].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 信息系统工程 2016(02)
    • [20].化工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管理研究[J]. 广东化工 2016(20)
    • [21].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中的问题预判与解决对策[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1)
    • [22].HACCP视角下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应树立的理念和意识[J]. 高教学刊 2016(23)
    • [23].研究生学位论文网络评审系统的研发与实践[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06)
    • [24].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问题刍议[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5(20)
    • [25].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网络评阅的探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08)
    • [26].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体系的改革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 2015(12)
    • [27].“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讨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措施[J]. 山西青年 2020(07)
    • [28].基于过程管理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21)
    • [29].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 文教资料 2017(07)
    • [30].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书育人 2008(27)

    标签:;  ;  ;  ;  

    上下交叉隧道近接施工技术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