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兔耳模型研究青蒿琥酯对瘢痕的抑制效应

利用兔耳模型研究青蒿琥酯对瘢痕的抑制效应

论文摘要

目的建立更加稳定有效的兔耳瘢痕模型,从创伤后创面愈合、瘢痕形成、瘢痕消退,全过程动态观测其形态学、组织学及胶原含量的动态变化。利用有效稳定的兔耳模型,以形态学、瘢痕增生指数、细胞增殖活性及胶原纤维合成,观测青蒿琥酯对兔耳创面瘢痕增生的抑制效应,为青蒿琥酯在瘢痕防治及药物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①新西兰大白兔8只,体质量(2.5±0.3)kg,兔耳健全,雌雄不拘,在兔耳腹侧中段制作1cm×1cm大小创面,切除全层皮肤,彻底刮除软骨膜,每耳6处,共96个创面。在术后规定时间点分8次切取标本,用HE、VG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测定瘢痕增生指数(Hypertrophic Index,HI)及瘢痕发生率;氯胺T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组织块中羟脯氨酸( Hydroxyproline , HPr)含量的动态变化。②新西兰大白兔16只,体质量(2.5±0.3)kg,兔耳健全,雌雄不拘,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A组(对照组)、B组(青蒿琥酯40g/l组)、C组(青蒿琥酯80g/l组)和D组(青蒿琥酯120g/l组),每组4只。在兔耳腹侧中段制作1cm×1cm大小创面,每耳6处,共192个创面。术后第6d,开始向创面基底部及创面灶内局部注射NaHCO3或不同浓度的青蒿琥酯,20μl/创面,每3d注射1次,共6次。A组注射50g/l NaHCO3;B、C、D组分别注射浓度为40g/l、80g/l和120g/l的青蒿琥酯。在术后第28d和56d,分2次切取标本,用HE、VG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测定HI;氯胺T法检测瘢痕组织中HPr的含量变化;免疫组化、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 ,PCNA)的表达及变化情况。结果①11~14d可见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增多,18d可见瘢痕增生明显,术后第28d增生达到高峰,第56 d逐渐进入消退期,可持续3~4个月。术后第28d瘢痕发生率高达91.7%,术后第56d仍维持在较高水平。②HE、VG染色显示,青蒿琥酯组真皮层变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少,胶原纤维排列规则,无胶原结节或者胶原结节不明显。而对照组真皮层较厚,成纤维细胞密集,胶原纤维排列紊乱或成旋涡状,形成胶原结节。局部注射青蒿琥酯可降低兔耳瘢痕HI、HPr含量、PCNA表达强度及蛋白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1.保留软骨,切除全层皮肤并刮除软骨膜后兔耳创面能产生有效稳定的增生性瘢痕,可以用作动态的研究药物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实验动物模型。2.兔耳创面正常愈合瘢痕转向增生性瘢痕的关键时期是术后第11~28d。3.术后第6d起局部注射青蒿琥酯可明显抑制兔耳创面瘢痕的形成及瘢痕组织增生。4.青蒿琥酯对兔耳瘢痕增生的抑制效应存在明显剂量效应性,以120g/l作用最明显,80g/1次之,40g/l作用最弱。

论文目录

  •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利用兔耳模型研究青蒿琥酯对瘢痕的抑制效应
  • 前言
  • 第一部分 动态观测兔耳模型的形态学、组织学变化规律及胶原代谢特点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青蒿琥酯对兔耳创面瘢痕增生的抑制效应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照片
  • 文献综述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征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的植物朋友——兔耳朵[J]. 小星星(低年级版) 2019(10)
    • [2].《神奇城市之旅》[J]. 课堂内外(小学低年级) 2017(05)
    • [3].我的好老师[J]. 快乐作文 2017(35)
    • [4].思念放在兔耳里[J]. 快乐阅读 2009(08)
    • [5].跨过兔耳山[J]. 山海经 2018(12)
    • [6].复方花芪防冻霜对兔耳Ⅱ度冻伤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4)
    • [7].艾叶挥发油对兔耳痤疮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7(01)
    • [8].中药面膜对兔耳痤疮治疗作用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07)
    • [9].紫杉醇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4(05)
    • [10].兔耳模型上增生性瘢痕治疗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05)
    • [11].局部应用卡托普利凝胶对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实验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 2012(04)
    • [12].兔耳征[J].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18(03)
    • [13].透明质酸酶对兔耳软骨的组织学影响[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7(08)
    • [14].巧克力兔耳[J].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 2018(12)
    • [15].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可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46)
    • [16].大黄素搽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5(04)
    • [17].脉冲染料激光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0(05)
    • [18].兔耳瘢痕模型的应用现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1(07)
    • [19].建立更加稳定和有效的兔耳瘢痕模型[J]. 中国美容医学 2009(02)
    • [20].果酸抗兔耳模型黑头粉刺作用的研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11)
    • [21].痤疮消霜对兔耳痤疮模型的作用研究[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01)
    • [22].高压氧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 2013(17)
    • [23].牵拉对兔耳软骨愈合和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1(02)
    • [24].吡非尼酮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作用的研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20(07)
    • [25].二氢青蒿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增生的影响研究[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5(01)
    • [26].当宠物戴上兔耳朵[J]. 快乐语文 2018(Z6)
    • [27].电针抑制兔耳增生性瘢痕形成的作用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13(18)
    • [28].冷冻联合平阳霉素注射作用于兔耳后静脉的实验研究[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2)
    • [29].加味枇杷清肺颗粒对兔耳痤疮模型抗角化作用及睾酮水平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01)
    • [30].春日踏青兔耳山[J]. 福建乡土 2013(01)

    标签:;  ;  ;  ;  ;  

    利用兔耳模型研究青蒿琥酯对瘢痕的抑制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