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要求加强中医院急诊工作

河北要求加强中医院急诊工作

一、河北要求加强中医院急救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景璇,赵宝玉,徐珊,杜姚,孙士江,王贺飞,李兆栋[1](2021)在《以医院宗旨引领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北省中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院宗旨是医院制定发展规划及长远目标的基本原则和依据。国家第二批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河北省中医院在医院宗旨引领下,进行了现代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落实了医院的发展战略。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张政[3](2021)在《基于多源数据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研究 ——以涉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显着改善,但仍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不能平等享受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急需补齐短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多源数据的方法分析,更加有利于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本文基于多源数据对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进行研究。首先,借鉴中心地理论、邻里单位、生活圈理论,梳理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其次,在获取和分析多源数据的基础上,从配置现状、可达性、供给效率三方面分析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然后,分析居民出行特征,确定各级生活圈半径并划定各级生活圈;最后,明确县域各级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并结合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对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布局。本文运用ArcGIS成本距离工具分析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涉县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设施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供给不足、可达性差、与人口匹配程度低等问题;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分析涉县居民出行特征,依据分析结果确定初级生活圈、基础生活圈、基本生活圈、共享生活圈最佳划定半径,并运用成本分配工具划定各级生活圈;根据县域生活圈划定结果和公共服务设施现状,确定各级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针对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对涉县县域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福利五类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优化布局。基于多源数据的分析使得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得到合理优化,通过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分析、县域生活圈划定和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涉县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并为同类型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姚志[4](2021)在《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为早期进行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周围血管科、骨科和普外科住院患者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一般基本情况、手术相关资料和中医证候分布资料。AKI诊断采用2012年改善全球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颁布的AKI临床实践指南的诊断标准,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进行辨证。分析外科术后发生AKI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探讨外科术后发生AKI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结果:(1)基本情况比较:本研究共纳入416例外科术后患者,外科术后发生AKI的患者有131例,外科术后未发生AKI的患者285例。131例外科术后发生AKI的患者中周围血管科100例,骨科20例,普外科11例。外科术后AKI 1期110例(84%),2期15例(11%),3期6例(5%)。肾前性因素40例(31%),肾性因素70例(53%),肾后性因素21例(16%)。外科术后AKI患者的平均年龄66±5岁,BMI 23.7±2.9 kg/m2,平均住院日36±5天,外科术后AKI患者的平均年龄、BMI、平均住院日均大于非AKI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合并高血压1 13例(86.3%)、糖尿病120例(91.6%)、冠心病83例(63.4%)、吸烟史70例(53.4%)、脑血管病76例(58%)、高脂血症104例(79.4%)和基础肾功能不全98例(74.8%),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所占比例均大于外科术后非AKI患者,二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高脂血症和基础肾功能不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1例外科术后AKI患者使用过利尿剂40例(30.5%)、ACEI/ARB 73例(55.7%)、抗生素91例(69.5%)、造影剂50例(38.2%)和非甾体类抗炎药75(57.3%)。外科术后AKI患者的以上5种药物的使用率均大于外科术后非AKI患者,二者在抗生素和造影剂使用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室检查指标: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血肌酐值89.8±17.6umol/L,术前血红蛋白99.7±10.3g/L,术前血尿酸418.8±81.2umol/L。外科术后AKI患者的术前血肌酐水平和术前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AKI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值低于非AKI患者,二者术前血肌酐值、术前血尿酸值和术前血红蛋白值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相关资料:外科术后AKI组患者的手术耗时(min)90[60,120],术中出血量164±54ml,外科术后AKI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和手术出血量均大于非AKI组患者,两组在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患者以4级手术为主,两组间在手术分级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转归情况:外科术后AKI组患者院内死亡率(5.3%)显着高于非AKI组(1.7%),二者在术后死亡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组患者ICU的转入率(7.6%)显着高于非AKI组(2.1%),二者在术后转入ICU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术后AKI组患者术后ICU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长于非AKI组,二者在术后ICU天数和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类的证候要素以气虚、血虚为主;实证类证候要素中以血瘀、热毒、湿热为主。气虚、血瘀、热毒和湿热在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外科术后非AK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病因外科术后发生AKI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肾前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病性主要以虚实夹杂为主,证候要素主要见于血虚、气虚、血瘀和热毒;肾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病性主要以实证为主,其证候要素主要见于血瘀、湿热、热毒和血虚;肾后性因素导致的外科术后AKI的中医病性主要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证候要素主要是热毒、湿热、血瘀和血虚。气虚和血虚在肾前性病因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肾性和肾后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湿热在肾后性病因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肾前和肾性,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术前血尿酸、基础肾功能不全、抗生素、造影剂、BMI、手术时长和术中出血量是外科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2.外科术后AKI组患者中医病性以虚实夹杂证多见;虚证类的证候要素以气虚、血虚为主;实证类证候要素中以血瘀、热毒、湿热为主。

汪博[5](2021)在《两次龙卷风医疗后送建模与循证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根据国际灾害数据库(EM-DAT,The International Disaster Database)统计结果,1900-2016年全球气象灾害(龙卷风、雾霾、极端气温)发生频率越来越高,死亡人数波动增加。据统计,从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发生龙卷风2000多起,产生3万余名伤员。2016年,江苏盐城龙卷风灾害导致900余人伤亡。2019年,辽宁开原龙卷风灾害导致近200人伤亡。龙卷风灾害对人类的安全威胁一直很大,很有必要对龙卷风灾害致伤因素、伤员后送救治、防灾减灾预案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基于两次龙卷风,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龙卷风建模与地震区别的应急医学循证策略研究》(71774167)指导下展开研究。本研究主要在设计住院伤员问卷、灾民问卷、应急卫生资源配置3类问卷的基础上,奔赴灾区进行调研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2次龙卷风应急医学救援实证分析与模型构建。研究目的与意义(1)大规模龙卷风灾害一旦发生,便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本研究通过大规模现场调研,构建我国龙卷风应急医学救援的数据本底。(2)从“群体-个体”、“伤员(需方)-救援力量(供方)”等多角度,开展龙卷风致伤风险因素、伤情特征、卫生资源配置以及应急医学救援组织管理等的实证研究。(3)基于龙卷风灾害的不可重复性,采用计算机建模方式,构建龙卷风伤员医疗后送模型,实现龙卷风应急医学救援的数字化模拟与政策干预实验,从而找到提升应急医学救援效率的关键靶点,提供循证参考建议。(4)可对其他灾害应急医学救援研究提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其中调研问卷、伤员后送救治模型都具有很强参考价值。研究方法(1)应用文献荟萃分析、专家咨询法制定调研方案,确定研究内容。(2)应用问卷调研法。根据设计的3类调查问卷对龙卷风住院伤员,灾民、救援力量进行调研。(3)应用统计描述、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对住院伤员伤情特点进行分析,对创伤发生影响因素、区域内救援力量情况进行分析。(4)应用多主体建模理论与方法,构建伤病员医疗后送多主体模型,利用控制变量法,调整不同干预措施的干预强度,定量进行模型验证与政策干预实验,为提高伤员医疗后送救治效率的建议制定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1)完成伤员伤情特点分析:(1)盐城401名伤员调研结果显示,45岁以上中老年人占77.30%。从伤员伤部来看,头部伤、体表伤、下肢伤占比较高,分别占总伤员的46.63%、39.9%、29.43%。从伤类来看,软组织伤、骨折伤、脏器损伤占比较高,分别占总伤员人数的90.77%、38.9%、19.7%,多发伤伤员比例较高。AIS=1伤员占据60.85%,大于等于5分伤员比例为2.50%;(2)开原龙卷风146名接受调研的伤员中,伤部前3位为头部伤(67.81%)、体表伤(52.74%)、下肢伤(43.84%),伤类前3位为软组织伤(92.16%)、脏器损伤(25.49%)、骨折(17.65%),65.75%伤员AIS=1,不存在AIS>=5的伤员;(3)综合来看,2次龙卷风产生的伤员中,45岁以上伤员所占据比例较大,造成的伤部、伤类也相似。(2)完成龙卷风灾民创伤发生影响因素分析:(1)从盐城、开原两次龙卷风的比较来看。收入水平对于盐城龙卷风伤员创伤发生有影响(p<0.05),对于开原伤员则影响不大。能否找到避难场所同样对于盐城龙卷风伤员发生有影响(p<0.05)。(2)其中灾害发生时的个人行为、演习意识等行为对于2次龙卷风伤员发生均没有显着影响。(3)伤员是否在室内对于是否受伤,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房屋倒塌程度则有影响,提示龙卷风高发区域应当关注房屋坚固程度及避难场所的防风强度。(3)完成2次龙卷风应急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基于《龙卷风灾害医学应急救援专家咨询表》,对盐城、开原地区卫健委相关救援专家以及区域内主要救治医院救援人员进行访谈调研。调研结果显示:(1)三级医院救护车数量一般配置为3辆,空余ICU病床为10张,空余普通病床为20张。二级医院救护车数量一般为2辆,空余ICU病床为5张,空余普通病床约为10张。救护车行驶车速一般在30KM/小时左右;(2)三级医院危重伤、重度伤、轻度伤急救室每名伤员急救耗时一般为1小时、12分钟、5分钟左右,二级医院相应有所延长。ICU病床通常优先安排ISS≥60的伤员。轻度伤伤员一般不安排病床;(3)区域内主要救治机构及伤员集中点位置信息由GIS系统进行记录。(4)完成龙卷风伤员医疗后送建模与模型验证:本研究基于多主体建模技术,界定伤员、救护车、伤员集散点、后方医院和指挥中心5类主体(Agent),确定主体的行为规则,分析主体之间关系,构建模型,探究龙卷风灾害医疗后送机理。在构建的模型基础上,进行模型可靠性验证。以实际调研所得数据为本底数据,模拟整个伤员医疗后送流程,对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际救援效率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盐城、开原龙卷风伤病员医疗后送模型模拟结果与灾害实际结果相比都具有很好的拟合性,误差分别为9.1%、11.1%,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提示模型具有较好和可靠性和稳定性。(5)完成3类干预实验:设置医院空余床位数、危重伤员是否必须送往三级医院、救护车数量3类干预实验,共产生阳性结果6个,发现合理后送伤员至相应等级医院,医院增加1-2辆救护车数量,适当增加医院空余床位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后送效率。政策建议(1)龙卷风灾害多发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关注伤员伤情特征。伤员救援应当同一时间派出救援人员参与救援,但是重灾区应当派出更多救援人员以及配置更多救援卫生资源。(2)根据影响伤员创伤发生的显着性影响因素分析,相关部门可科学的制定合理减灾避灾措施与应急预案。主要为改善龙卷风高发地域居民房屋的抗风性能,设置避难场所,开展居民的防灾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其避灾意识和能力。(3)根据干预实验结果,提出在龙卷风高发区域可以适当增加救护车配备数量、相关医院在龙卷风高发季节可以适当增加空余床位量、后送不同等级伤情伤员至后方救治机构时可以不全部后送至三级医院。(4)其他灾害事件如地震、台风、泥石流、城市大规模爆炸事件、城市大型火灾等等,都可以运用此方法思路进行应急医学救援实证与建模研究。本文所构建的伤员医疗后送救治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以修改参数适用于其他灾害事件的研究中去,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李全平[6](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表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王亚娜[7](2020)在《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提出医疗卫生资源是以医疗卫生设施为重要载体,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合理布局对提高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健康城市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是吸收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法、指标权重法、改进两部移动搜索法以及服务区分析等Arc GIS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沈阳市城区医疗卫生资源设施的空间布局特征,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其空间布局优化的主要对策。研究发现:现状医疗卫生资源整体上在城市商圈和公园附近呈现多核心集聚特征;省市级多分布在城市快速路附近的特征。但是医疗卫生资源的现状仍存在着一些空间布局问题,例如:医疗卫生资源在空间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足;部分区域缺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人口居住地的分布不匹配。考虑历史发展、政府规划调控、市场以及人口需求分布、交通区位等影响空间布局的因素,并结合相关规划要求提出空间布局优化对策,包括在边缘区鼓励建设区级分院;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协调城市功能构建完整公共服务体系。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与方法。绪论中提出了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内容。明确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概念,理清医疗卫生资源的类型及层级,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等进行综述,并总结案例对研究的借鉴之处。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首先建立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数据库,然后,从整体、分类、分级角度对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其交通可达性以及服务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得出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空间布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确定影响沈阳城区现状的医疗卫生资源现状空间布局的因素并进行分析,包括历史演变、市场需求、政府规划管控和其他相关因素等,这也是未来的空间布局优化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包括第六章,通过对现状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的问题解析,考虑医疗卫生资源的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对沈阳市城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提出针对性的空间布局优化对策。第五部分即第七章,主要内容包括总结和梳理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包括医疗卫生资源的布局特征、问题以及优化对策,提出论文创新点,并且指出了研究的欠缺之处,最后对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周子懿[8](2020)在《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缺血性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中风方面积累了两千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有效的中医临床论治理论,建立了个体化诊疗特色的辨证论治体系,在缺血性中风等重大疾病的诊治环节中体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但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流行病学大数据仍然匮乏,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优势,有必要基于真实医疗环境开展中医缺血性中风登记研究。“基于中医药疗效评价的华南地区脑血管病多中心、前瞻性登记研究”(Southern China Registry Study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CRETS-CODE-TCM)是在华南地区实施的首个针对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此研究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总结人口学资料特点、流行病学特点,登记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住院期间中医药疗法使用情况,并计划通过对患者进行至少3个月的随访,了解患者的疾病转归等终点事件,以期进一步分析影响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本论文是对SECRET-CODE-TCM研究自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1月8日之间前瞻性连续性纳入病例的描述性分析及随访研究的阶段性总结。目的:在岭南地区实施具有中医特色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注册登记研究;探索该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挖掘中医药参与缺血性中风的现状,探讨中医药治疗与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中医西医诊断标准的岭南地区2313例缺血性中风(发病14天内)患者进行登记研究。完善量表、问卷调查,其中量表主要有一般情况问卷(主要包括个人史、家族史等),住院情况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入院日期、入院情况、干预措施、中医诊断及中风病阴阳类证证候要素,神经功能评估量表,院内结局及相关评估量表等),出院情况问卷(主要包括出院日期、出院情况、最终诊断、病因亚型、神经功能相关量表如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量表,常规随访表(主要包括患者的服用药物情况及发生不良事件及终点事件的情况),按时填写不良事件报告表以及终点事件报告表(包括事件的具体内容,发生的时间、地点、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及医院相关资料)。患者出院后3个月随访期的终点事件(症状性脑卒中、心脑血管复合事件和全因死亡)、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估mRS)及生活质量(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BI)),并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中医药干预与出院后3个月的预后关系,明确中医药早期干预是否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结果:1.描述性分析:(1)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共筛选登记2351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17例患者在签嘱知情同意后自愿退出,并有21例未标注是否进入登记研究的患者,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2313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年龄层主要集中在50岁-80岁之间,约占入组患者的76.79%;50岁以下的青中年中风患者比例为8.43%,80岁以上患者占14.79%。(2)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五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史、中风史;(3)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内)主要以为阴类证为主,2107例患者中阴证类的患者为1223例(58.04%),阳证类患者为884例(41.96%),此结果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承担国家“十五攻关”关于缺血性中风证候规律的研究结果相吻合。(4)岭南地区缺血中风患者坚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者不足50%,只有59.78%的高血压病患者能在发病前坚持降压药治疗,305例患者有血脂异常病史,仅有145例(47.5%)患者发病前正在使用他汀类降脂药或非他汀类药物调整血脂;66.29%糖尿病病史患者在发病前能坚持控制血糖治疗。不难看出,我国岭南地区卒中一级及二级预防现状并不十分理想。积极防治卒中危险因素势在必行。(5)院前救治及住院期间干预方案:只有4.31%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1.53%患者进行了血管内治疗,应积极加大卒中救治普及宣传力度,提高院前救治率。(6)在有效登记的2313例患者住院数据中,1865例(80.63%)患者使用阿司匹林,130例(56.25%)患者用波立维抗血小板聚集;1853例(80.11%)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作为调脂稳斑药,中药汤剂及注射剂为首选中医干预手段,分别为1268例(54.82%)及 1371 例(59.27%)。(7)以广东省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地区的中医院与西医院在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情况有所差异,中医院中药使用率普遍高于西医院。二级中医院、三级中医院中药使用者分别为597例(42.98%),590例(44.47%)和202例(14.54%)。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1220例,占所有2313例入组患者的52.75%,三级西医院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为622例(50.98%),而二级中医院和三级中医院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的患者仅为112例(9.18%)和486例(39.83%)。此外,珠三角地区中药使用、针灸康复者分别有691例(49.75%)和797例(65.32%),明显高于粤西266例(19.15%)和86 例(7.05%),粤东的 24 例(1.73%)和 29 例(2.83%),粤北地区的 408 例(29.37%)和308例(25.25%),提示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医药治疗情况有一定的影响。(8)脑梗死TOAST分型及颅内动脉狭窄分布情况: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是岭南地区最常见的卒中类型,岭南地区卒中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以中度以上多见,血管闭塞多见于大脑中MI、M2段,大脑前与大脑后动脉,梗死灶基本与上述血管狭窄部位吻合,表明岭南地区卒中患者常表现为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2.前瞻性登记研究:(1)出院后3个月的随访研究中共有效采集了 2112例患者的数据,其中卒中后3个月随访期间共发生全因死亡26例(1.23%),缺血性脑卒中复发58例(2.7%),脑出血18例(0.85%),因卒中导致中级以上残障有368例(17.42%)。(2)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残障情况的关系: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中成药、针灸治疗、抗聚、调控血压均与出院后三个月残障程度无关,脑保护治疗可能对卒中后3个月伤残情况有保护作用(P=0.031);虽然中成药干预与3个月后的残障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但其趋势更偏向于有保护作用。(3)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全因死亡率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期间脑保护治疗可能对卒中后3个月全因死亡有保护作用(P<0.05);虽然中成药干预针灸治疗并不能降低与3个月后的全因死亡率(P>0.05)。(4)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出院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期间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压可能与降低卒中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风险有关(P<0.05)。虽然中成药干预、针灸治疗与降低卒中后3个月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趋向于一定保护作用。结论:1.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人群主要是在50岁-80岁的成年人,50岁以下的青中年卒中患者比例为8.43%,需重视青中年人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2.缺血性中风最常见的五个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史、中风史。3.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14天内)的中医证候类型以阴类证为主,这与广东省中医院脑病中心所承担国家科技“十五”攻关项目研究结果相吻合。4.以广东省为主要代表的岭南地区中医院与西医院在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情况方面有差异,中医院中药的使用率普遍高于西医院。珠三角地区中药使用情况、针灸康复的比例明显高于粤西、粤东、和粤北地区,提示地域的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使用情况有一定的影响。5.岭南地区缺血性中风(发病14天内)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救治的方法,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能达到独立自主生活,约1/3的患者只需轻度依赖;为进一步推广中西医结合防治缺血性中风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虽然住院期间中医药治疗对改善卒中后3个月伤残率及卒中再发风险虽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其有降低致残率及卒中复发的趋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蒋伊琳[9](2019)在《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效率是医院建筑的永恒主题,提高医院建筑的效率必须从医院建筑系统的各个专业角度做出相应的努力,从建筑学的角度解决医院建筑效率的问题,提出可供实践参考的系统工作模式,需要将建筑空间这一服务载体与医学专业的技术需求和患者反馈的相应结果进行对接,通过医学、建筑、患者三方面的专业协同实现提高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最终目标。本研究从效率优化的视角出发,以系统论和协同论的相关思想为指导,以医务工作者的经验反馈、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行为心理需求实际调研数据为依据,交互设计方法与优化设计方法为支持,空间环境对医疗流程和对使用者行为心理的影响为连接,完成了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效率理论的理论建构,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并在实践案例中应用该理论进行了优化验证,完善了医院建筑的效率理论,为提升医院建筑的效率提供设计实践的依据,从建筑学科的角度对整个医院建筑系统效率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本研究首先从效率的释义、医学专业视角和建筑专业视角出发剖析了效率研究在不同学科范畴内的发展演化,并明确提出了本研究所论述的医院建筑效率的内涵;其次从医院建筑系统的运行现状出发,分析了医学专业子系统,建筑专业子系统和患者综合子系统存在的低效率问题和系统的综合效率问题,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协同理论认知的角度阐释了效率优化的载体、内容和作用因素,以及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与效率优化的关联机制,其次,建构了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的理论框架,以系统学的逻辑建立医院建筑系统的基本框架,以协同学的理论建立系统协同的组织结构,以医学的阶段需求引导明确了阶段目标、主体差异和反馈机制,以建筑学的空间优化策略完成空间要素与效率优化的理论对接,最后根据医疗过程的阶段差异化特征,确定了针对三大医疗阶段的不同研究方向,分别为:诊断阶段、治疗处置阶段与治疗康复阶段。在理论框架的思想指导下,具体的研究遵循以三大阶段特征解析、空间因子的提取与重要度调查,系统协同机制总结和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建构为统一技术路线。第一为诊断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构了提高寻路效率的交通空间协同设计、提高检查效率的检查空间协同设计、提高心理适应效率的公共空间协同设计、提高诊察效率的诊室空间协同设计;第二为治疗处置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立了提高急救效率的急诊与ICU空间协同设计、提高手术效率的手术部空间协同设计、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组织空间协同设计和提高病程监控效率的空间界面协同设计;第三为治疗康复阶段,根据内容、典型过程、环境因子提取和重要度调查结果,分别建立了提升生理康复效率的病房空间协同设计、提升心理康复效率的护理单元空间协同设计、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医护空间协同设计、提升陪护效率的陪护空间协同设计。综合以上三大阶段的研究成果,最终构建了空间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模式,分别为:诊断阶段的系统交互协同模式,以生理、心理信息交互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为目标,以空间导引、诊察环境和信息渠道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治疗处置阶段的系统介入协同模式,以全面支撑医学技术、全面优化处置流程、全面监控患者病程为目标,以专业性单体空间,最优化空间组织和全程监控空间界面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治疗康复阶段的自主协同模式,以提升患者的行为心理支持,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深度为目标,以人性化病房、友好型医护单元和可变的陪护空间为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全阶段的系统综合协同模式,以重复、改进和认知升级为系统协同目标,以复合型空间、高效联系通道和转换单元为系统协同理性链接,构成系统协同机制模型。论文分别以哈尔滨道里区疾控中心和哈医大一院群力院区综合性创伤治疗中心为载体进行了设计优化验证。

高溪[10](2019)在《存量规划下医大一院老校区域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作为城市功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既传播了知识又为城市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高校老校区则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随着教学功能的迁出,高校老校区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在提倡存量盘活的背景下,如何挖掘高校老校区的潜在效益成为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存量规划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到高校老校区建设用地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在对高校老校区转型现状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高校转型驱动力的相关研究,从高校老校区的建设用地角度出发,挖掘高校老校区现有的资源优势,力图寻找出适用于高校老校区转型的方式方法,并以中国医科大学和平校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并给出相应的更新策略。本文主要内容主要有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明确具体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运用相关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本文的论文框架。第二章为高校老校区相关理论研究与转型现状,为后续的探讨提供支撑的依据,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为高校老校区建设用地综合评估模型构建。从高校转型驱动力入手,研究产业推动力、环境容纳力、政策导向力与文化驱动力力在高校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总结出高校老校区建设用地评价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效益评估模型的建立,以中国医科大学和平校区为例,验证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得出和平校区建设用地更新的建议方向。第四章为高校老校区转型主题确定。通过对高校老校区建设用地各影响因子的权重排名,针对不同的转型主题从高校经济急迫性、文化影响力、社会期望值、环境提升度四个方面对高校现有主题进行评价,从而选出高校老校区的最优更新方案,使综合利益达到最大化。第五章为中国医科大学和平校区更新设计实例。为中国医科大学和平校区的具体优化策略与更新方案,提出更新思路与框架,从完善城市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功能布局等角度提出更新方案与优化策略,并完善政策机制与管理方式。第六章为结语与展望,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及对老校区更新提出进一步具体实施方面的要求,使高校老校区成为新的区域发展动力,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二、河北要求加强中医院急救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要求加强中医院急救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以医院宗旨引领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北省中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院宗旨
二、医院发展战略
三、在医院宗旨引领下落实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
    (一)中医立院。
        1.党的中医政策是医院发展的关键。
        2.中医药人才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3.中医药特色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4.发挥中医药作用是医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人才强院。
        1.职业化管理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保障。
        2.“请进来、送出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活力源泉。
        3.老中青结合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最优配置。
    (三)科技兴院。
        1.实施现代医院管理。
        2.助推研究型中医院建设。
        3.提升综合救治能力。
    (四)文化塑院。
        1.打造职工发展的家园。
        2.打造患者康复的家园。
四、结语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 新中国“十七年”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三) 运动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三) 研究方法
    四、研究材料
        (一) 材料来源
        (二) 材料的甄选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四) 简要评议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一、西医学习针灸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结语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致谢
附件

(3)基于多源数据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研究 ——以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城镇化
        1.1.2 乡村振兴
        1.1.3 大数据时代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多源数据
        1.3.2 公共服务设施
        1.3.3 生活圈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中心地理论
        2.1.2 邻里单位
        2.1.3 生活圈理论
    2.2 国内外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
        2.2.1 国外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
        2.2.2 国内公共服务设施研究进展
        2.2.3 既有研究不足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涉县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3.1 涉县概况
    3.2 多源数据分析
        3.2.1 手机信令常住人口分析
        3.2.2 成本距离阻力值分析
    3.3 涉县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分析
        3.3.1 教育设施现状分析
        3.3.2 医疗现状分析
        3.3.3 文化设施现状分析
        3.3.4 体育设施现状分析
        3.3.5 社会福利设施现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涉县县域生活圈划定
    4.1 涉县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4.1.1 以乡镇为单位居民出行特征
        4.1.2 不同交通方式出行时间特征分析
        4.1.3 涉县居民出行总体特征
    4.2 涉县县域生活圈的划定
        4.2.1 县域生活圈的划定思路
        4.2.2 涉县县域生活圈的划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涉县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
    5.1 涉县县域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
        5.1.1 涉县县域初级生活圈配置标准
        5.1.2 涉县县域基础生活圈配置标准
        5.1.3 涉县县域基本生活圈配置标准
        5.1.4 涉县县域共享生活圈配置标准
        5.1.5 涉县县域扩展生活圈配置标准
    5.2 涉县县域生活圈公共服务配置中心空间布局
        5.2.1 涉县县域生活圈公共服务配置中心空间布局过程
        5.2.2 涉县各级生活圈公共服务配置中心空间布局
    5.3 涉县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5.3.1 公共服务设施设施空间优化过程
        5.3.2 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5.3.3 医疗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5.3.4 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5.3.5 体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5.3.6 社会福利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4)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研究进展
        1 AK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2 外科术后AKI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AKI的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
        4 常见的新型生物学标志物
        5 预防和治疗策略
    综述二 中医学对急性肾损伤的认识
        1 历史沿革
        2 病因病机
        3 中医治疗
        4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对象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资料收集
        1.7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研究人群的具体手术科室分布
        2.2 外科术后AKI的分期和病因分布
        2.3 研究人群的一般资料比较
        2.4 研究人群的手术相关资料
        2.5 研究人群的术后相关资料
        2.6 多因素分析
        2.7 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2.8 不同病因外科术后AKI患者中医证候要素分布
    3 讨论
        3.1 外科术后AKI患者的一般情况
        3.2 外科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3.3 外科术后AKI中医证候要素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校期间学习成果
个人简历

(5)两次龙卷风医疗后送建模与循证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2 次龙卷风调研与伤员伤情分析
    一、构建调研指标框架体系
        (一)问题凝练
        (二)框架建立
    二、2 次龙卷风调研问卷设计
        (一)龙卷风住院伤员调研问卷
        (二)龙卷风灾民调研问卷
        (三)龙卷风应急卫生资源配置调研问卷
    三、2 次龙卷风调研实施
        (一)龙卷风住院伤员调研
        (二)龙卷风灾民调研
        (三)龙卷风应急卫生资源配置调研
    四、住院伤员伤情特点实证分析
        (一)伤员人口学特征
        (二)致伤因素与救治转归分析
        (三)伤部分析
        (四)伤类分析
        (五)伤势分析
    五、灾民创伤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一)人口学特征
        (二)受灾环境
        (三)个人行为
        (四)受伤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小结
        (一)调研设计
        (二)住院伤员调研结果分析
        (三)灾民创伤发生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2 次龙卷风医疗后送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一、伤员发生区域
        (一)盐城龙卷风
        (二)开原龙卷风
    二、救治机构救治能力情况
    三、不同伤员急救耗时情况
    四、伤员救治规则
    五、主要救治医院经纬度信息
    小结
        (一)应急卫生资源配置结果分析
        (二)调研结果意义
第三部分 2 次龙卷风医疗后送建模与模型验证
    一、建模研究复杂性分析
        (一)非线性特点
        (二)流分析
        (三)多样性分析
    二、建模理论与方法
        (一)GIS相关理论
        (二)排队论理论
        (三)多主体系统建模研究理由
    三、模型设计
        (一)5 类主体界定
        (二)主体之间逻辑关系
        (三)5 类主体行为规则
    四、模型实现
        (一)初始界面
        (二)运行过程
    五、模型结果显示
        (一)Access数据库
        (二)等待后送伤员曲线
        (三)急救完成伤员数量曲线图
    六、模型验证
        (一)模型验证分析
        (二)盐城龙卷风医疗后送模型验证
        (三)开原龙卷风医疗后送模型验证
    七、讨论
        (一)多主体建模构建龙卷风伤员医疗后送模型
        (二)模型实现
        (三)模型验证
        (四)结果误差分析
    小结
第四部分 2 次龙卷风医疗后送干预实验与循证决策研究
    一、盐城龙卷风干预实验
        (一)调整医院空余床位数量
        (二)调整危重伤是否必须送三级医院策略
        (三)调整医院的救护车数量
    二、开原龙卷风干预实验研究
        (一)调整医院空余床位数量
        (二)调整危重伤是否必须送三级医院策略
        (三)调整医院的救护车数量
        (四)干预实验不足讨论
    三、政策建议
        (一)伤员伤情特点研究政策建议
        (二)灾民创伤发生影响因素研究政策建议
        (三)应急卫生资源配置研究政策建议
        (四)医疗后送建模与模拟研究政策建议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龙卷风伤员创伤特征与创伤发生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致谢

(6)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7)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健康中国目标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圈形成
        1.1.2 辽宁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推动医疗卫生发展
        1.1.3 沈阳市“三城联创”促进医疗卫生设施完善
        1.1.4 居民医疗需求推动医疗服务市场规模扩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4.3 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重点、难点
        1.7.1 研究重点
        1.7.2 研究难点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相关理论
        2.1.1 可达性理论
        2.1.2 区位选择理论
        2.1.3 生活圈理论
    2.2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相关技术方法
        2.2.1 潜能模型
        2.2.2 两部移动搜索法
    2.3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相关案例研究
        2.3.1 南京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研究
        2.3.2 北京市城六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研究
        2.3.3 广州市中心城区医疗卫生资源布局研究
    2.4 小结
3 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库建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沈阳市发展建设概况
        3.1.2 研究区域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收集
    3.3 医疗卫生资源数据库建立
        3.3.1 沈阳市道路网数据库
        3.3.2 行政区划数据库
        3.3.3 医疗卫生资源属性数据库
        3.3.4 居住小区和人口数据库
    3.4 小结
4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特征与问题
    4.1 研究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概况
        4.1.1 不同类型概况
        4.1.2 不同层级概况
    4.2 整体空间布局特征
        4.2.1 集聚呈“两主三次多片区核心”
        4.2.2 省市级多分布在城市快速路附近
    4.3 不同类型分布特征
        4.3.1 医院集聚呈多核心且服务水平差异大,可达性呈圈层式降低
        4.3.2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集聚程度差异较大且服务范围较小
        4.3.3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多分布在老城区,边缘区分布较少
    4.4 不同层级分布特征
        4.4.1 省级多集聚和平区且服务水平差异较大
        4.4.2 市级服务水平较高且边缘区服务范围较小
        4.4.3 区级服务水平差异不大但服务范围区域差异大
        4.4.4 街道级分散城市边缘且靠近交通要道
        4.4.5 社区级服务水平较低且服务范围较小
    4.5 空间布局问题
        4.5.1 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间差异较大
        4.5.2 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数量配置不足
        4.5.3 边缘区缺乏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4.5.4 与居住小区分布不匹配且服务区域有限
    4.6 小结
5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5.1 历史演变
        5.1.1 省级创立时间较早且大都为上世纪遗存
        5.1.2 市级发展历程较长且大都为新建设
        5.1.3 区级创立时间较紧凑且本世纪较多
        5.1.4 社区级多为本世纪新建设
        5.1.5 小结
    5.2 城市规划调控
        5.2.1 城市发展建设
        5.2.2 城市规划空间布局
    5.3 市场需求
        5.3.1 居住小区人口分布
        5.3.2 居住小区人口密度
    5.4 其他因素
        5.4.1 交通区位
        5.4.2 经济发展
        5.4.3 自然环境
    5.5 小结
6 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优化对策
    6.1 在边缘区鼓励建设区级的分院
        6.1.1 整体空间结构
        6.1.2 空间布局均等化布局
    6.2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资源建设
        6.2.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空间布局优化
        6.2.2 社区卫生服务站空间布局优化
        6.2.3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理能力
    6.3 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
        6.3.1 完善边缘区疾病预防和专科疾病防治所
        6.3.2 完善各区的健康教育所
        6.3.3 完善卫生监督所和妇幼保健所
    6.4 协调城市其他功能,构建完整服务设施体系
        6.4.1 协调与人口居住地分布关系
        6.4.2 与其他配套设施建设相匹配
        6.4.3 完善周边交通网络体系
        6.4.4 优化周边自然环境
    6.5 推动“双向转诊+智慧医疗”发展
        6.5.1 推行“双向转诊”政策
        6.5.2 推动“智慧医疗”发展建设
    6.6 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数据
附录B 调查问卷
附录C 调研图片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中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认识
        1.1.1 中风病的病名认识
        1.1.2 中风病的病位认识
        1.1.3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1.4 辨证论治
    1.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脑梗死)的认识
        1.2.1 脑梗死流行病学研究
        1.2.2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1.2.3 脑梗死的病理生理基础
        1.2.4 脑梗死的发生机制
        1.2.5 脑梗死的病理分期
        1.2.6 脑梗死的临床分型
        1.2.7 脑梗死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3 真实世界研究的中医药研究现状
        1.3.1 真实世界研究的定义
        1.3.2 真实世界研究的优势
        1.3.3 真实世界研究之登记研究
        1.3.4 真实世界研究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概况
        1.3.5 卒中登记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及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方案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总体设计
        2.1.3 样本量
        2.1.4 研究对象
        2.1.5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2.1.6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2.1.7 诊断标准
        2.1.8 治疗方案
        2.1.9 登记研究的具体内容和观察指标
        2.1.10 结局指标(终点事件判定标准)
        2.1.11 研究管理和质量控制
        2.1.12 数据管理
        2.1.13 伦理考虑
        2.1.14 统计学分析
    2.2 研究结果
        2.2.1 病例一般资料
        2.2.2 病例终点事件分析
        2.2.3 住院期间不同干预方式与短期预后的关系
    2.3 讨论
        2.3.1 本研究统计结果的解读
        2.3.2 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传统RCT研究设计的区别
        2.3.3 创新点
        2.3.4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2.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9)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资源紧缺与需求增长的矛盾
        1.1.2 表观效率与深层效率的差异
        1.1.3 功能混淆下的效率目标缺失
        1.1.4 聚焦空间环境提升医院效率
    1.2 研究范围与内容的界定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2 研究范围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关于医院建筑效率方面的研究现状
        1.4.2 医院建筑设计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1 技术路线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的框架
第2章 医院建筑效率内涵与空间现状解析
    2.1 效率的释义
        2.1.1 本义
        2.1.2 引申义
    2.2 医学视角下的效率价值认知
        2.2.1 古代经验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2.2.2 近代实验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2.2.3 现代整体医学的效率价值认知
        2.2.4 效率价值的演化过程与结果
    2.3 建筑学视角下的效率多元目标
        2.3.1 提升建筑本体的功能效率
        2.3.2 提高建筑建造的经济效率
        2.3.3 保障建筑全生命的生态效率
        2.3.4 “医院建筑空间效率”的界定
    2.4 医院建筑空间现状的低效率问题解析
        2.4.1 医学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2.4.2 建筑学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2.4.3 受众本位思考引发的空间问题解析
        2.4.4 医院建筑系统的综合效率问题
        2.4.5 低效率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框架建构与研究阶段划分
    3.1 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认知
        3.1.1 效率优化的载体:客体的生理治愈率和心理治愈率
        3.1.2 效率优化的内容:表观效率与深层效率
        3.1.3 效率优化的作用因素:人因属性、物因属性和社会属性
        3.1.4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与效率优化的关联机制
    3.2 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理论框架
        3.2.1 系统理论的基本框架
        3.2.2 协同理论的组织结构
        3.2.3 医学的阶段需求引导
        3.2.4 建筑学的空间优化策略
    3.3 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的研究阶段划分
        3.3.1 第一阶段:疾病的识别——医学诊断
        3.3.2 第二阶段:干预的采取——治疗处置
        3.3.3 第三阶段:自主的恢复——治疗康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诊断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4.1 诊断阶段的特征解析
        4.1.1 诊断阶段的内容组成
        4.1.2 诊断阶段的典型过程
    4.2 诊断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4.2.1 空间影响因子的提取
        4.2.2 空间影响因子的重要度调查
        4.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4.3 基于系统协同的诊断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4.3.1 提高寻路效率的交通空间协同设计
        4.3.2 提高检查效率的检查空间协同设计
        4.3.3 提高心理适应效率的公共空间协同设计
        4.3.4 提高诊察效率的诊室空间协同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治疗处置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5.1 治疗处置阶段的特征解析
        5.1.1 治疗处置的内容组成
        5.1.2 治疗处置的典型过程
    5.2 治疗处置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5.2.1 空间影响因子提取
        5.2.2 空间影响因子重要度调查
        5.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5.3 基于系统协同的治疗处置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5.3.1 提高急救效率的急诊与ICU空间协同设计
        5.3.2 提高手术效率的手术部空间协同设计
        5.3.3 提高供应效率的物流组织空间协同设计
        5.3.4 提高病程监控效率的空间界面协同设计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治疗康复阶段的环境因子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
    6.1 治疗康复阶段的特征解析
        6.1.1 治疗康复的内容组成
        6.1.2 治疗康复的典型过程
    6.2 治疗康复阶段的因子重要度调查与空间效率优化对策建构
        6.2.1 空间影响因子提取
        6.2.2 空间影响因子的重要度调查
        6.2.3 基于因子等级的系统协同机制与优化对策建构
    6.3 基于系统协同的治疗康复阶段空间效率优化设计对策
        6.3.1 提升生理康复效率的病房空间协同设计
        6.3.2 提升心理康复效率的护理单元空间协同设计
        6.3.3 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的医护空间协同设计
        6.3.4 提升陪护效率的陪护空间协同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空间效率优化目标下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模式建构
    7.1 诊断阶段的系统交互协同模式建构
        7.1.1 系统交互协同目标
        7.1.2 系统交互协同模式
        7.1.3 交互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7.1.4 诊断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7.1.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7.2 治疗处置阶段的系统介入协同模式建构
        7.2.1 系统介入协同目标
        7.2.2 系统介入协同模式
        7.2.3 介入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7.2.4 治疗处置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7.2.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7.3 治疗康复阶段的系统自主协同模式建构
        7.3.1 系统自主协同目标
        7.3.2 系统自主协同模式
        7.3.3 自主协同模式与空间环境的理性链接
        7.3.4 治疗康复阶段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7.3.5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7.4 全阶段的医院建筑系统协同综合模式建构
        7.4.1 系统协同综合模式
        7.4.2 综合模式下的主次作用
        7.4.3 综合模式下的效率优化作用机制模型
        7.4.4 空间效率优化的设计验证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调查问卷
附录2-专家访谈记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存量规划下医大一院老校区域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1.1.2 我国高校老校区面临转型
        1.1.3 国家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拨款制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相关概念
        1.3.1 研究内容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存量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1.4.1.1 国外存量型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及政策演变
        1.4.1.2 国内存量规划及城市更新的研究现状
        1.4.2 高校老校区相关研究综述
        1.4.2.1 国外关于高校校园研究
        1.4.2.2 国内关于高校老校区相关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本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老校区相关理论研究与转型现状
    2.1 相关理论研究
        2.1.1 整体性理论
        2.1.2 区位理论
        2.1.3 文脉理论
        2.1.4 旧城更新理论
    2.2 相关政策法规
        2.2.1 国家法规
        2.2.2 地方政策
    2.3 高校老校区与周边区域的关系
        2.3.1 高校老校区对周边区域的影响
        2.3.2 周边区域对高校老校区的影响
    2.4 高校老校区转型的一般模式
        2.4.1 不变更学校产权的转型模式
        2.4.2 变更学校产权的转型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老校区建设用地综合评估模型构建
    3.1 高校老校区转型驱动力分析
        3.1.1 产业推动力
        3.1.2 环境容纳力
        3.1.3 政策导向力
        3.1.4 文化驱动力
    3.2 建设用地转型影响因素
        3.2.1 土地利用效益
        3.2.2 文化资源效益
        3.2.3 空间布局合理性
        3.2.4 政府决策导向
    3.3 建设用地综合评估模型
        3.3.1 评价指标设置原则
        3.3.1.1 科学性原则
        3.3.1.2 可操作性原则
        3.3.1.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3.3.1.4 层次性与全面性相结合原则
        3.3.2 评估模型指标选取与量化
        3.3.3 评估模型指标权重的确定
        3.3.4 综合效益评估结果及检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老校区产业转型模式选择
    4.1 产业转型模式影响因素
        4.1.1 经济急迫性
        4.1.2 文化影响力
        4.1.3 社会期望值
        4.1.3.1 人口结构
        4.1.3.2 服务质量
        4.1.4 环境提升度
        4.1.4.1 区位交通
        4.1.4.2 景观环境
    4.2 产业转型模式方向选择
        4.2.1 宏观层面分析
        4.2.2 微观层面分析
        4.2.2.1 医疗健康产业园
        4.2.2.2 医康养项目
        4.2.2.3 历史文化旅游
    4.3 产业转型模式评估模型构建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3.2 评分标准的确定
        4.3.3 产业转型模式综合评估结果
    4.4 产业转型整合总体思路
        4.4.1 未来趋势
        4.4.1.1 国内外经验
        4.4.1.2 政策导向
        4.4.1.3 发展趋势
        4.4.2 规划理念
        4.4.2.1 产城互动理念
        4.4.2.2 开放共享理念
        4.4.2.3 智慧运营理念
    4.5 产业业态选择
        4.5.1 产业行为分析
        4.5.2 主导产业选择
        4.5.3 配套产业选择
        4.5.3.1 产业配套项目
        4.5.3.2 服务配套项目
        4.5.3.3 绿色技术手段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医大一院老校区域更新设计实例
    5.1 校区现状梳理
        5.1.1 区位分析
        5.1.2 功能分布
        5.1.3 存量空间分析
        5.1.4 文物资源现状
        5.1.5 交通现状分析
        5.1.6 公共空间分析
        5.1.7 周边业态分析
        5.1.8 政策背景分析
        5.1.9 动能转换分析
        5.1.10 现状问题归纳
    5.2 具体更新策略
        5.2.1 存量空间优化
        5.2.2 复合功能引导
        5.2.3 交通体系构建
        5.2.4 景观环境整治
        5.2.5 历史文化传承
    5.3 规划产业定位
        5.3.1 规划目标
        5.3.1.1 东北区域医疗服务中心
        5.3.1.2 辽宁省医学院校校企联盟中心
        5.3.1.3 国际健康医疗服务中心
        5.3.2 产业项目选择
        5.3.3 规划构思
    5.4 用地功能调整
        5.4.1 规划结构
        5.4.2 医疗用地
        5.4.3 孵化区
        5.4.4 博物馆用地
        5.4.5 医疗服务用地
    5.5 道路交通组织
        5.5.1 地下空间
        5.5.2 步行空间
        5.5.3 停车空间
    5.6 公共空间优化
    5.7 历史文化传承
        5.7.1 文化旅游
        5.7.1.1 采用适合的街区记忆恢复方法
        5.7.1.2 整合街区的历史记忆脉络
        5.7.1.3 制定恢复记忆的方法策略
        5.7.1.4 建设街区记忆游览体系
        5.7.2 建筑风貌
        5.7.2.1 老建筑保护开发方案
        5.7.2.2 区域内新建建筑风貌控制方案
    5.8 完善政策机制与管理方式
        5.8.1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5.8.2 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机制
        5.8.3 建立组织机构管理体制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1 中国医科大学和平校区周边停车场分布情况
附录A.2 沈阳市和平区综合医院POI点分布情况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国家发明专利
致谢

四、河北要求加强中医院急救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以医院宗旨引领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河北省中医院为例[J]. 景璇,赵宝玉,徐珊,杜姚,孙士江,王贺飞,李兆栋. 办公室业务, 2021(12)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基于多源数据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优化研究 ——以涉县为例[D]. 张政.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4]中医院外科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医证候要素分析[D]. 姚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两次龙卷风医疗后送建模与循证决策研究[D]. 汪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6]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7]沈阳城区医疗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研究[D]. 王亚娜.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8]基于真实世界的岭南地区急性缺血性中风中医药干预现状的登记研究[D]. 周子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9]基于系统协同的医院建筑空间效率优化研究[D]. 蒋伊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存量规划下医大一院老校区域更新策略研究[D]. 高溪.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河北要求加强中医院急诊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